孙元莹;郭茂松;王暴魁;张琪
目的:从脂多糖(LPS)所致血管内皮细胞(VEC)凋亡的角度进行了实验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血瘀证实质及分子机制.方法:以1μg/mL LPS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24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钙离子的动态变化,并测定培养液中生物活性物质NO、ET、SOD和MDA的变化.结果:①LPS作用HUVEC后,LPS可导致HUVEC表达的Bcl-2基因下调,ICAM-1的表达增高,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同时LPS刺激后培养液中SOD降低,MDA升高,ET-1和NO几乎同时增加.结论:1μg/mL LPS可用于建立HUVEC凋亡模型,其机理与调节凋亡相关基因、黏附分子表达及钙离子浓度有关,同时可刺激HUVEC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泌.
作者:张旭;许冬青;朱平;卞慧敏;龚婕宁;扬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结合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中医病机基础和临床症状建立模型,研究乐胃饮对FD模型大鼠寒冷刺激条件下及缺氧环境下存活时间、血清TNF、IL-6含量的影响.方法:用乐胃饮对适度夹尾刺激法致FD模型大鼠进行实验,给药14天后检测应激和免疫指标.结果:中、高剂量乐胃饮可显著增强FD大鼠的耐寒能力(P<0.01);高剂量乐胃饮可明显延长FD大鼠耐缺氧时间(P<0.05),低、中剂量组耐缺氧时间增加;低、中、高剂量乐胃饮可不同程度提高FD大鼠血清IL-6含量;中、高剂量乐胃饮可显著提高FD大鼠血清TNF含量(P<0.01).结论:乐胃饮能调整FD大鼠的免疫功能和对有害刺激的耐受能力.
作者:徐珊;杨敏春;徐发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患者瘦素、脂联素、TNF-α与中医辨证分型及兼症的关系.方法:瘦素、脂联素、TNF-α与中医辨证分型、兼症相对应,探讨其内在的规律.结果:MS患者血清IR指数、瘦素、脂联素、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各证型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IR指数、瘦素、TNF-α水平其高低顺序依次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躁热型>肝胃郁热型>健康对照组,脂联素水平则是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躁热型<肝胃郁热型<健康对照组.夹痰、夹瘀两个中医兼证在中医辨证分型中分布有明显差异,且高低顺序依次为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躁热型>肝胃郁热型>健康对照组.夹痰组的瘦素、脂联素与非夹痰组有明显差异(P<0.005),TNF-α无明显差异(P>0.005).夹瘀组的TNF-α、脂联素与非夹瘀组有明显差异(P<0.005),瘦素无明显差异(P>0.005).结论:瘦素、脂联素、TNF-α参与了MS IR的机制,可以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及兼夹征的辨证依据之一.
作者:叶子;钟达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和法是中医的主要治法之一,临床运用范围很广,现就其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介绍如下,望同道斧正.
作者:刘建和;程丑夫;吴亦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蜂胶水提液对脐动脉平滑肌细胞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光光度计测定平滑肌细胞培养液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蜂胶水提液组SOD活性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浓度的蜂胶水提液能减少MDA的生成(P<0.01).结论:蜂胶水提液可明显提高平滑肌细胞抗氧化性.
作者:桑慧;商战平;王建礼;王家富;韩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耳尖放血疗法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耳尖放血疗法,每周3次,12次1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血压.根据《高血压的新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判断疗效.结果:本疗法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总有效率为92.1%.结论:本疗法效果显著,且简单易行,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汤日鹏;宋顺福;周克义;李清波;李志宇;陈以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寿星胶囊对学习记忆障碍实验小鼠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范围.方法:将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组(A)、模型组(B)、脑复康组(C)、寿星胶囊低剂量组(D)、寿星胶囊中剂量组(E)和寿星胶囊高剂量组(F).A组、B组灌服0.9%的生理盐水,C组灌服480mg/kg脑复康混悬液,D组、E组和F组分别灌服66.20、132.39、264.78mg寿星胶囊混悬液,1次/天,共1周.分别造模后进行跳台法、水迷宫法试验,比较各组动物潜伏期和正确反应次数.采用大给药浓度及大给药容积测定该药的大耐受量.结果:寿星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动物行为学指标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小鼠大耐受量为5.594g/kg,为成人的日用量的363.65倍.结论:寿星胶囊能够显著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获得和学习记忆巩固障碍;该药毒性低微,用药安全范围大.
作者:洪茂林;张醒民;皮兴文;周娓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灵芝及其制剂中腺苷的含量.方法:Shim-pack VP-ODS(150mm × 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15:85),检测波长为:UV-λ260nm,流速:1.0mL/min,柱温:为常温,外标法定量.结果:腺苷在4.16~33.28μg/m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67%(n=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灵芝及其制荆的质量控制.
作者:楼丽君;周静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阐述近年来生物碱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从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检测方法、体内过程等影响药动学的多方面因素进行了综述.
作者:韩进;郭莹;万海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辨证分型特点与西医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将单纯性肥胖儿童42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成4组(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痰热夹虚型,肾虚痰浊型),并收集西医临床资料和B超检查资料,进行血糖、血清ALT、Tch、TG、HDL、LDL、ApoA、ApoB、血胰岛素、血尿酸水平测定等,运用SPSS11.5软件分析以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单纯性肥胖儿童各中医辨证分型各组之间BMI有显著性差异(P=0.026),而年龄、性别、病程、血压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血清TCH、TG、HD L、LDL、Apo-a、Apo-b、FPG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痰热夹虚型组较肝郁气滞型组的UA有显著性差异(P=0.034);各组的ALT、Fins、HOMA-IR差异显著(均P<0.01).各组脂肪肝、脂肪肝炎、良性黑棘皮病、胰岛素抵抗等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痰热夹虚型较肝郁气滞型及脾胃湿热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以实症为多,并发症易出现于虚实夹杂型中,BMI、ALT、FINS、HOMA-IR等实验室指标和脂肪肝、脂肪肝炎、胰岛素抵抗、良性黑棘皮病等并发症可能为对儿童肥胖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熊江波;黄金城;林玲;王秀敏;沈小芬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熟地、苍术及二者不同配伍比例保护大鼠残余肾的作用,探讨熟地、苍术的相使作用,并寻找熟地、苍术的佳配伍比例.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除动物模型,分为单味熟地组、熟地+苍术(1:1)组、熟地+苍术(2:1)组、熟地+苍术(1:2)组、单味苍术组、模型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后血红蛋白(HGb)、肾功能(Scr)、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单味熟地组、熟地+苍术(1:1)组、熟地+苍术(2:1)组与模型组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组间比较:熟地伍苍术(1:1)组与单味熟地、熟地伍苍术(1:2)、熟地伍苍术(2:1)、单味苍术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熟地与苍术配伍应用具有良好的中药相使作用,且以1:1的配伍比例应用,疗效佳.
作者:张法荣;苏珊珊;孟志云;朱继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100例失眠患者选取耳穴:皮质下、交感、内分泌、神门、心、肾、肝、脾等穴位,王不留行籽压法治疗1个月.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治疗前后入睡及睡眠时间、醒觉次数、睡眠质量评价.结果: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疗效较好.
作者:王沫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自拟平喘止嗽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平喘止嗽汤治疗组70例,并与博利康尼组35例作对照.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的82.9%,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的外周血嗜酸性细胞(EC)计数显著改善,自身前后比较,均P<0.05.观察组各项免疫指标较治疗后均有所恢复.结论:提示自拟平喘止嗽汤具有抗炎改善免疫功能作用,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濮欣;何健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通过综述三七总皂苷(PNS)对神经元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PNS对神经元蛋白的药理作用提供参考,也为临床上对神经系统方面疾病的治疗、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作者:吴登攀;王乃平;钟振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吴达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脏腑间的功能活动以脾胃为中心,通过阴阳升降作用而达到协调和统一;血证的病机在于肝郁而到升降失序,肝郁不升或胆逆不降;在治疗上重视恢复中气升降,健运脾土,疏肝熄风.
作者:韩旭;陈美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整合素信号通路的下游信号分子FA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中药复方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5%、10%、20%)共同培养48h后,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AK mRNA的表达.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能显著抑制HSC-T6增殖,20%药物血清组作用强(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可诱导HSC凋亡(P<0.05);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能够使HSC的FAK mRNA的表达下调.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够抑制HSC增殖及诱导凋亡HSC.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整合素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FAK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林;杨玲;严红梅;朱清静;张赤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痹证是北方常见的病,曹洪欣教授治疗此病首先明辨寒热,分清虚实;其次从气血入手,温通经络为主;还要注意辨证施治,灵活把握病位,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林晓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蔡光先教授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由湿邪入血,藏匿于肝而成,病位首先在肝,日久按相乘顺序逐脏内传,治疗上要从扶正祛邪着手,分清5个层次,辨明湿热毒瘀,随证治疗,同时提出养肝护肝的动静结合和药食宜忌原则.
作者:赵正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益肾调经方对雷公藤多苷致雌性肾病大鼠性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肾病模型组、性腺抑制组、益肾调经方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8周用药结束后摘眼球取血,颈椎脱臼处死大鼠,分离大鼠子宫、卵巢.计算子宫、卵巢重量指数,血清性激素测定,子宫、卵巢形态学变化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性腺抑制组子宫、卵巢的重量指数明显下降,子宫内膜厚度变薄,卵泡数量减少,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含量下降.加用益肾调经方的高、中、低剂量中药治疗组治疗后子宫、重量指数,子宫内膜厚度,卵泡数量,E2、P含量的变化,与性腺抑制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与正常对照组、肾病模型组比较变化不大.结论:益肾调经方具有对抗雷公藤多苷所致大鼠子宫、卵巢重量下降,子宫内膜厚度变薄,卵泡数量减少,E2、P的含量减少等作用,能防治雷公藤多苷所致的性腺抑制.
作者:毛黎明;程晓霞;王华杭;殷子杰;王军;胥银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回顾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的兴衰历程,西学东渐和反传统文化思潮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导致了中医药的弱化和异化,尤其是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中医药在西方唯科技主义的侵蚀下,一旦被抽取了文化的内涵,离开了传统文化的孕育和滋养,也就斩断了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源动力和根基,面对发展中医药的重任,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是振兴中医药的根基工程.
作者:王明强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