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兰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药物血清学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露蜂房、赤芍、铁树叶、石见穿、泽兰叶5味常用活血化瘀抗癌中药对SPC-A-1肺腺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率.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SPC-A-1肺腺癌细胞株进行Annexin-V凋亡检测,探讨5味活血化瘀中药在肿瘤生长、凋亡中的作用.结果:MTT法示铁树叶对SPC-A-1细胞培养早期RI达26%,其余4味中药晚期RI分别达31.9%、37.26%、32.12%、40.8%.其余4味则显示出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的特点.Annexin-V凋亡检测:5味药物的LR分别为8.53%、8.36%、13.22%、7.87%、9.73%;UR分别为69.47%、70.72%、67.62%、75.59%、66.72%.结论:5味活血化瘀对SPC-A-1人肺腺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和促凋亡作用,除铁树叶有一定促细胞早期凋亡的作用外,其余4味均主要促进癌细胞的晚期凋亡.
作者:朱晏伟;高虹;姜维洁;陈捷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通过对10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针药并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病多由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发展而来,且呈年轻化趋势.本病病机多由脉络空虚,风邪入络,阳化风动,气血上逆,挟痰挟火蒙蔽清窍,阻滞经脉而成,治疗总以益气活血通络的中药配合针刺以宣畅气血,疏通经络,清除脑内瘀积,调整脑部血行障碍,恢复脑功能为主.此外,本病强调要早发现,早治疗,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综合治疗,对本病预后意义深远,科学的治疗及功能锻炼,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和生活基本自理,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阳;姚红;孙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古方地黄饮子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行为学,以及对大脑海马、丘脑及皮层等组织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Na+K+-ATP、Ca2+-ATP酶的活性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亚衰老模型,大脑双侧Meynert基底核微注鹅膏革氨酸(Ibotenic acid,IBO),建立拟AD模型,采用避暗法观察该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采用酶学测定大鼠大脑海马、丘脑及皮层中AchE、Na+K+-ATP、Ca2+-ATP酶的活性.结果:地黄饮子能缩短模型大鼠避暗学习、记忆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降低大鼠脑组织中AchE的含量,提高ATP酶的含量.结论:地黄饮子能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脑组织的能量代谢,防止AT-Pase活性降低,并可维持乙酰胆碱(Ach)的正常水平.
作者:谢宁;何秀丽;周妍妍;柳琳;邹纯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分别观察耳尖放血疗法和耳尖电刺激疗法对SHR大鼠的即时降压疗效,并对两种方法的即时降压效应进行比较.方法:将16只SHR大鼠随机分成耳尖放血组和耳尖电刺激组,记录下治疗前后15分钟的血压,以观察两种疗法的降压作用.结果:两个组治疗后的血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血压(耳尖放血组P<0.05,耳尖电刺激组P<0.01),两个组治疗前后血压差值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耳尖放血疗法和耳尖电刺激疗法都具有很好的即时降压疗效,两种疗法的即时降压作用无显著性差别,但耳尖放血疗法的特点是方法简单实用.
作者:王翀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内经选读>是中医院校中医专业的必修课,然而其中存有部分疑点.
作者:贾延利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呕吐,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见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胃炎、幽门痉挛、肝炎、胆囊炎、胰腺炎、颅内压升高、肠梗阻等.在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已有很多条文述及,可见其对呕吐的重视.现把经方治呕吐,结合临床运用,简述如下:
作者:温桂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介绍了运用<中医外科学>网络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试验的研究方法与结果,表明运用网络课程自学的效果优于运用教材自学,设想对在校全日制学生可以更多地安排自学与临床实践,教师应能从传统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而将精力重点放在释疑解惑与训练学生的临床能力上.同时指出各网络学院应该建立临床实习点,切实安排好网络学员真实性的临床训练.
作者:杨柳;赖梅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诊治疑难杂证必须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即治病求本,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制定治法、方药.根据邪正斗争的虚实变化,扶正祛邪,或按阴阳失调情况调整阴阳,脏腑、气血功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药.
作者:钟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补肾排毒合剂改善慢性肾衰营养不良的作用机理.方法:60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肾衰组和肾衰补肾排毒合剂治疗组,并取大鼠脂肪、肾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瘦素(Leptin)及其受体(Ob-R)的蛋白表达.结果:慢性肾衰后脂肪组织Leptin表达增强;肾脏Ob-R的表达降低;经补肾排毒合剂治疗后,肾脏Ob-R的表达有所恢复.结论:补肾排毒合剂有可能通过调节肾脏Ob-R活性而改善慢性肾衰营养不良.
作者:于俊生;庄文青;杜雅静;罗兵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物质在各中医证型中含量的差别,探讨其与各证型的相关关系及分布规律.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收缩血管物质中血栓素B2在各证型中均明显升高,而以气虚痰浊型和阴虚阳亢型为明显;血管紧张素Ⅱ只在肝火亢盛型中明显升高,其它证型则无明显变化;内皮素在各证型中均无明显升高.舒张血管的活性物质中,一氧化氮与正常人对照组没有明显降低,6-酮-前列腺素F1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反而均有明显升高.结论:上述六种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在各中医证型中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作者:王清海;陈宁;李爱华;钮心怡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体质医学在日本受到较大关注.日本体质学会,每年定期召开体质医学总会,出版日本体质学杂志,从体质的概念和构成因素、体质的分类和诊断、汉方的体质分类和治疗等多方面、多角度,以多种方法研究体质问题,促进了体质医学的发展.同时,分析了日本体质医学研究的困难性和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作者:王琦;朱燕波;折笠秀树;藤川秀道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杨氏青黄调治疗糜烂型湿疹临床疗效.方法: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120,外敷杨氏青黄调)和对照组(n=60,外敷炉甘石洗剂).两组均治疗7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5.0%.结论:杨氏青黄调治疗糜烂型湿疹较炉甘石洗剂效果好.
作者:程祖耀;王建中;徐惠平;郑育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脑络欣通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饥饿、劳累、高脂饮食等多因素复合制作出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然后用线栓法阻断模型鼠大脑中动脉2小时,再灌注1d,3d,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和iNOS、eNOS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组模型鼠脑缺血半暗带的凋亡细胞显著减少,eNOS蛋白表达显著增加,iNOS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结论:脑络欣通可能通过促进eNOS蛋白的表达,抑制iNOS蛋白的表达,是其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净;王键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饮与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益气通络饮治疗组和补阳还五汤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5天,第3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有关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益气通络饮不但能显著改善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P<0.01),还能显著改善患者凝血有关指标(P<0.01);补阳还五汤也能改善PT、APTT、PtAgt指标,但不能改善Fib指标;两组比较,对凝血机制的影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气通络饮不但改善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症状,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和抗凝功能.
作者:洪杰斐;王伯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从舌诊的现代研究入手,综述了舌诊的现代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医舌诊客观化识别技术的现代研究方向将以多种智能技术为基础,融合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神经网络、人工智能技术及可拓学方法等多种智能信息识别技术,并与临床应用结合进行,建立以舌的特征表达信息为基础的集合模型和关系模型,使舌诊的现代智能研究能真正指导临床诊断、治疗.
作者:陈群;徐志伟;刘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葶苈降血脂片对高脂血症患者TC、HDL-C、TG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共130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00例,男61例,女39例,平均年龄47.5岁,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3岁,观察组口服葶苈降血脂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血脂宁丸,1次2丸,每日3次,30天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药物对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疗效,组内有明显差异(P<0.01),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观察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葶苈降脂片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且依从性好,服用安全.
作者:陈波;曹君娴;吴华慧;王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采用HPLC测定乌骨藤及其制剂消癌平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4.6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检测波长:327nm.结果:绿原酸在0.00944~0.08496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100.88%,RSD为1.59%(n=5).结论: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乌骨藤及其制剂消癌平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谭朝阳;雷玉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测定护肾痛风泰颗粒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锯齿形反射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熊果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熊果酸在1~5μg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99.83%,RSD为0.41%.理论:此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该制剂控制熊果酸含量的方法.
作者:吕萍;龙新生;王菊萍;曾斌;李惠君;张辉菲;邱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近5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治疗原发性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将41例治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所治41例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均由眼科医生确诊.其中男性9例,13只眼,女性32例,49只眼.年轻者为27岁,年长者为65岁,平均年龄为50.4岁.
作者:周仲瑜;何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实验性肿瘤治疗新方法的深入探索,为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医药抗肿瘤治疗开辟了研究免疫学机制新领域,其潜在的治疗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关于中医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日益被人类所重视.通过对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的概述,探索其机理为细胞毒作用诱发Fas/FasL系统;细胞因子TNF-α、IL-2、IL-3、NK细胞、TGFβ1等诱导细胞凋亡;激素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诱导胸腺细胞凋亡.揭示中医药单体及有效成分可作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剂及免疫抑制剂,为肿瘤治疗提供有益的思路及借鉴.
作者:许惠玉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