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外感肺系疾病经验撷菁

石岫岩;吴力群;耑冰

关键词:外感肺系疾病, 类证经验, 胡天成
摘要:胡天成教授认为,小儿肺系疾病中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及哮喘等病,虽然临床表现不同,但其病因多系外感六淫,病机多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其证型多有相类之处,故可采用异病同治,辨证施治.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大黄酸提取工艺的改革探析

    川大黄粉用20%硫酸(1:8)于70℃在3h可完成结合态大黄酸的水解,水解后大黄酸增加91.55%.丙三醇作为助溶剂加入三氯甲烷中可增加大黄酸的溶出量且不会增加杂质的溶出.丙三醇在三氯甲烷中的佳量为10%,此时提取的大黄酸比纯三氯甲烷的多315%,溶剂的用量节约三分之二以上.用0.1%KHCO3革取大黄酸纯度高于85%、净收率0.66%,比2.5%KHCO3革取纯度54%、净收率0.51%高.

    作者:袁吕江;李学刚;赵海伶;何红梅;何国菊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王本立学术思想及临证特色浅识

    恩师王本立,本人外祖父.他从医近60年,精通经典,擅长各科疑难杂病的辨证论治,余侍诊5年,口传心授,获益良多,今就他的内科学术思想及临床特色经验作一介绍,以求正于同道.

    作者:蒋天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六味地黄丸对老年性高血压ET、NO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筛选符合诊断标准的162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给予六味地黄丸进行干预性治疗,同时服用得高宁20mg,每日2次;对照组64例,单服得高宁20mg,每日2次.两组患者治疗随访2年,观察其对患者的血压、血清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高血压临床总有效率及平均降压值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对ET、NO的调节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具有多重性肾保护作用.

    作者:蔡丽慧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赵绍琴教授倡导慢性肾病新论指导临床探要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慢性肾系疾病是世界上公认的难治之病.目前,中西医学对这类疾病都还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赵绍琴教授认为其主要是因为对慢性肾病认识上存在着失误,因此有必要对慢性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进行深入探讨,突破旧说,提出新理论,才能另辟蹊径,提高疗效.本着这一精神,经过反复探讨和实践验证,以新说指导临床,采用中药治疗为主,配合饮食调控和运动锻炼的新方法,治疗慢性肾病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赵文远;方万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药研究述要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ronchial cancer)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简称肺癌(Cancer of lung).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肺癌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并就如何统一中医辨证标准、制定治疗规范、疗效评价标准,如何加强临床科研设计的科学性、严密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吴勉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掌叶大黄多糖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大黄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小鼠颈背皮下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液1.25g/kg,造亚急性衰老模型,给予掌叶大黄多糖干预治疗.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大黄多糖(100、200、400mg/kg)能使衰老模型小鼠血红细胞SOD、CAT及全血GSH-Px活力升高,血浆、脑匀浆和肝匀浆中LPO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大黄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能力.

    作者:姚广涛;张冰冰;何丽君;郝永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五味活血化瘀中药对SPC-A-1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药物血清学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露蜂房、赤芍、铁树叶、石见穿、泽兰叶5味常用活血化瘀抗癌中药对SPC-A-1肺腺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率.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SPC-A-1肺腺癌细胞株进行Annexin-V凋亡检测,探讨5味活血化瘀中药在肿瘤生长、凋亡中的作用.结果:MTT法示铁树叶对SPC-A-1细胞培养早期RI达26%,其余4味中药晚期RI分别达31.9%、37.26%、32.12%、40.8%.其余4味则显示出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的特点.Annexin-V凋亡检测:5味药物的LR分别为8.53%、8.36%、13.22%、7.87%、9.73%;UR分别为69.47%、70.72%、67.62%、75.59%、66.72%.结论:5味活血化瘀对SPC-A-1人肺腺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和促凋亡作用,除铁树叶有一定促细胞早期凋亡的作用外,其余4味均主要促进癌细胞的晚期凋亡.

    作者:朱晏伟;高虹;姜维洁;陈捷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李宜瑞教授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述要

    导师李宜瑞教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30余年,潜心研究,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积累了一定经验,临床疗效显著.本人跟随老师门诊多时,对李宜瑞教授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赖东兰;李宜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医外科学》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介绍了运用<中医外科学>网络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试验的研究方法与结果,表明运用网络课程自学的效果优于运用教材自学,设想对在校全日制学生可以更多地安排自学与临床实践,教师应能从传统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而将精力重点放在释疑解惑与训练学生的临床能力上.同时指出各网络学院应该建立临床实习点,切实安排好网络学员真实性的临床训练.

    作者:杨柳;赖梅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周学平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思路评析

    系统总结了周学平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认为本病多因禀赋素虚,调摄不慎,病邪复感,直接感受风湿热之邪,或风寒湿三邪,也可由脏腑功能失调,如阳热体质,或阴血亏耗所致.治疗当辨明病机及兼夹,以法统方,合理用药,以提高疗效.

    作者:刘征堂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对《内经》理论体系式教材结构的设想

    <内经>理论体系式教材应能客观准确的体现<内经>理论体系的原貌,采用现代语言叙述,通俗易懂,反映对<内经>研究的新成果,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贯穿理论体系的核心.呼吁应尽快编写出体现<内经>理论体系,反映<内经>研究成果,用现代语言撰写的体系式教材.

    作者:孙松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降香挥发油的理化性质研究

    目的:固定中药降香的品种和产地;用水蒸汽及CO2超临界萃取两种方法提取挥发油,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本草考证;薄层分析,气相色谱,气质联用色谱法等.结果:两种方法所得挥发油主要成分基本一致,CO2超临界萃取提取挥发油橙花叔醇含量较高.结论:海南产降香挥发油含量较高,用两种方法获得的挥发油理化性质稍有差异.

    作者:韩静;唐星;巴德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医诊治疑难杂证的思路方法简析

    诊治疑难杂证必须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即治病求本,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制定治法、方药.根据邪正斗争的虚实变化,扶正祛邪,或按阴阳失调情况调整阴阳,脏腑、气血功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药.

    作者:钟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胃转安方对胃癌前期病变大鼠端粒酶活性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前期病变端粒酶活性以及中药胃转安方对其干预作用,探索对胃癌前期病变以端粒酶为靶基因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方法: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自然恢复组.正常组和自然恢复组各11只,模型组和中药组各21只.除正常组外,各组均采用MNNG饮水+雷尼替丁法造模,26周后停止造模.中药组用掺入胃转安方的饲料饲养,至38周处死各组大鼠取材检测.结果:正常组1例、模型组4例、自然恢复组2例端粒酶阳性;中药组无1例阳性.结论:经MNNG造模,在出现胃癌前期病变的同时,端粒酶可被激活.中药可有效抑制端粒酶活性,从而阻断胃癌前期病变的发展,并有可能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对胃癌进行干预治疗.

    作者:刘华一;王蓉;王秀娟;江海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蚯蚓纤溶酶部分质量标准的研究

    采用亲和层析、凝胶层析对蚯蚓粗提液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蚯蚓纤溶酶纯化样品,并对其活性、含量、纯度等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HPLC、SDS-PAGE电泳、280nm紫外吸收、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分别为蚯蚓纤溶酶的纯度、相对分子量、含量及活性的检测方法.同时又对纯化的蚯蚓纤溶酶进行了N-末端的测序,获得了重要的蚯蚓纤溶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资料.

    作者:吴红艳;刘艳玲;李莉;贾惠娟;陈飞;桓明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温脾汤治疗大鼠慢性肾衰脂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温脾汤对5/6肾切除所致大鼠慢性肾衰(CRF)脂代谢紊乱的治疗作用.方法: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治疗组服用温脾汤制剂,并设洛汀新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治疗后温脾汤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肾衰情况有明显改善.结论:温脾汤能延缓肾小球疾病的发展过程,同时对慢性肾衰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贺红莉;张喆;牛建昭;王继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补肾活血方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102例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方法:依就诊顺序将193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补肾活血方组)102例和对照组(尼尔雌醇组)91例.30天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6.3%,对照组总有效率64.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是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赖远征;张小玲;陈冰心;陈晓燕;曾洪辉;刘美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补肾排毒合剂对瘦素及其受体在慢性肾衰大鼠脂肪肾组织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排毒合剂改善慢性肾衰营养不良的作用机理.方法:60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肾衰组和肾衰补肾排毒合剂治疗组,并取大鼠脂肪、肾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瘦素(Leptin)及其受体(Ob-R)的蛋白表达.结果:慢性肾衰后脂肪组织Leptin表达增强;肾脏Ob-R的表达降低;经补肾排毒合剂治疗后,肾脏Ob-R的表达有所恢复.结论:补肾排毒合剂有可能通过调节肾脏Ob-R活性而改善慢性肾衰营养不良.

    作者:于俊生;庄文青;杜雅静;罗兵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肠炎康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目的:观察肠炎康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各组结肠病理损伤、IL-1β、TNF-α、SOD、MDA等指标的变化;并观察肠炎康对小肠推进运动、炎症和疼痛的影响.结果:肠炎康能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损伤;显著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β、TNF-α、结肠组织MDA含量,而提高SOD含量;能明显降低小肠内墨汁推进率,减慢小肠蠕动速度;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对化学因素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结论:肠炎康有减轻结肠炎症损伤、减轻氧自由基的损害、解痉、抗炎镇痛的作用.

    作者:陈欣童;吴启端;李翎;方永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藏医火灸疗法特色简释

    藏医学是在藏民族固有文化及传统医药的基础上,吸收中医学及古印度医学的部分理论,逐步形成的独特的民族医学.与中医学有着不同的学术体系,但同中医学一样都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藏医火灸疗法与中医灸法进行系统比较研究和深入分析,发现藏医火灸疗法有些独到的特色为中医所不具备.兹介绍如下:

    作者:雒成林;常进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