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远征;张小玲;陈冰心;陈晓燕;曾洪辉;刘美珍
小儿推拿疗法是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防治小儿疾病的一种有效无副作用的疗法,它和历代其他疗法一样,因时、因地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山东地区小儿推拿疗法颇为盛行.对近代山东地区小儿推拿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三门流派,即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孙重三、青岛市中医院李德修和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张汉臣等三位已故老中医为代表的不同推拿取穴流派,三大流派各有所长,现将各流派之特色剖析,从学术思想见病的治疗手段异同点和加减用穴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三大流派各有所长,后学者应取众家之长,不但要通过临床实践进一步钻研,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而且还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研究提高,使小儿推拿疗法这一奇珍异宝发挥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作者:殷明;孟宪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大黄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小鼠颈背皮下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液1.25g/kg,造亚急性衰老模型,给予掌叶大黄多糖干预治疗.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大黄多糖(100、200、400mg/kg)能使衰老模型小鼠血红细胞SOD、CAT及全血GSH-Px活力升高,血浆、脑匀浆和肝匀浆中LPO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大黄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能力.
作者:姚广涛;张冰冰;何丽君;郝永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介绍了运用<中医外科学>网络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试验的研究方法与结果,表明运用网络课程自学的效果优于运用教材自学,设想对在校全日制学生可以更多地安排自学与临床实践,教师应能从传统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而将精力重点放在释疑解惑与训练学生的临床能力上.同时指出各网络学院应该建立临床实习点,切实安排好网络学员真实性的临床训练.
作者:杨柳;赖梅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采用亲和层析、凝胶层析对蚯蚓粗提液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蚯蚓纤溶酶纯化样品,并对其活性、含量、纯度等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HPLC、SDS-PAGE电泳、280nm紫外吸收、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分别为蚯蚓纤溶酶的纯度、相对分子量、含量及活性的检测方法.同时又对纯化的蚯蚓纤溶酶进行了N-末端的测序,获得了重要的蚯蚓纤溶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资料.
作者:吴红艳;刘艳玲;李莉;贾惠娟;陈飞;桓明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根据近10年来,中医药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部分文献分析,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本虚主要是脾肾气(阳)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为主,邪实重在湿浊、血瘀、湿热.病位在肾,涉及脾、肝.辨证分型以脾肾气(阳)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为主要证型,用药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泻下药、清热解毒药及温里药为主,作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施治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作者:陈一清;雷震;陈志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内经选读>是中医院校中医专业的必修课,然而其中存有部分疑点.
作者:贾延利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诊治疑难杂证必须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即治病求本,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制定治法、方药.根据邪正斗争的虚实变化,扶正祛邪,或按阴阳失调情况调整阴阳,脏腑、气血功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药.
作者:钟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固定中药降香的品种和产地;用水蒸汽及CO2超临界萃取两种方法提取挥发油,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本草考证;薄层分析,气相色谱,气质联用色谱法等.结果:两种方法所得挥发油主要成分基本一致,CO2超临界萃取提取挥发油橙花叔醇含量较高.结论:海南产降香挥发油含量较高,用两种方法获得的挥发油理化性质稍有差异.
作者:韩静;唐星;巴德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方法:依就诊顺序将193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补肾活血方组)102例和对照组(尼尔雌醇组)91例.30天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6.3%,对照组总有效率64.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是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赖远征;张小玲;陈冰心;陈晓燕;曾洪辉;刘美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分别观察耳尖放血疗法和耳尖电刺激疗法对SHR大鼠的即时降压疗效,并对两种方法的即时降压效应进行比较.方法:将16只SHR大鼠随机分成耳尖放血组和耳尖电刺激组,记录下治疗前后15分钟的血压,以观察两种疗法的降压作用.结果:两个组治疗后的血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血压(耳尖放血组P<0.05,耳尖电刺激组P<0.01),两个组治疗前后血压差值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耳尖放血疗法和耳尖电刺激疗法都具有很好的即时降压疗效,两种疗法的即时降压作用无显著性差别,但耳尖放血疗法的特点是方法简单实用.
作者:王翀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探讨肺虚痰阻病理模型大鼠巨噬细胞功能和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将48只Wa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肺虚痰阻组和化痰治疗组3组,肺虚痰阻组给予二氧化硫烟熏、化痰治疗组在二氧化硫烟熏同时进行化痰治疗,检测3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功能、肺泡巨噬细胞CD11b表达和血中淋巴、中性、单核细胞的CD11b表达.结果表明,肺虚痰阻大鼠巨噬细胞功能增强,肺泡巨噬细胞和血中单核细胞CD11b表达明显增多,而血中淋巴、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增多不明显,提示肺虚痰阻大鼠以单核-巨噬系统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增多和吞噬功能增强为主.
作者:王平;田代志;张茂林;吴秀艳;刘松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杨氏青黄调治疗糜烂型湿疹临床疗效.方法: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120,外敷杨氏青黄调)和对照组(n=60,外敷炉甘石洗剂).两组均治疗7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5.0%.结论:杨氏青黄调治疗糜烂型湿疹较炉甘石洗剂效果好.
作者:程祖耀;王建中;徐惠平;郑育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导师李宜瑞教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30余年,潜心研究,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积累了一定经验,临床疗效显著.本人跟随老师门诊多时,对李宜瑞教授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赖东兰;李宜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系统总结了周学平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认为本病多因禀赋素虚,调摄不慎,病邪复感,直接感受风湿热之邪,或风寒湿三邪,也可由脏腑功能失调,如阳热体质,或阴血亏耗所致.治疗当辨明病机及兼夹,以法统方,合理用药,以提高疗效.
作者:刘征堂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实验性肿瘤治疗新方法的深入探索,为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中医药抗肿瘤治疗开辟了研究免疫学机制新领域,其潜在的治疗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关于中医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日益被人类所重视.通过对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的概述,探索其机理为细胞毒作用诱发Fas/FasL系统;细胞因子TNF-α、IL-2、IL-3、NK细胞、TGFβ1等诱导细胞凋亡;激素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诱导胸腺细胞凋亡.揭示中医药单体及有效成分可作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剂及免疫抑制剂,为肿瘤治疗提供有益的思路及借鉴.
作者:许惠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以食饵诱发性胆固醇结石豚鼠为实验对象,通过溶石排石实验、防石实验,观察豚鼠胆囊结石成石情况,并利用生化检测方法测定胆汁中总胆固醇(TC)、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汁酸(BA)、钙(Ca)和血清中TC、TBIL的含量.实验中利胆排石冲剂分大、中、小三种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物选用临床上普遍应用于胆固醇结石的鹅去氧胆酸.结果,食饵诱发动物胆固醇结石模型成石率达到80%,这与高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容易诱发人体胆石病的报道相吻合.实验证实利胆排石冲剂对动物体内结石的溶解和排出具有明显作用,并能有效地抑制胆石的形成;利胆排石冲剂的作用优于鹅去氧胆酸,并以中剂量组作用显著;本方有效降低胆汁和血清中TC、TBIL的含量和升高胆汁中BA的浓度,同时显示了在降血脂和抗脂肪肝方面的作用.
作者:崔海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呕吐,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见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胃炎、幽门痉挛、肝炎、胆囊炎、胰腺炎、颅内压升高、肠梗阻等.在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已有很多条文述及,可见其对呕吐的重视.现把经方治呕吐,结合临床运用,简述如下:
作者:温桂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古方地黄饮子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行为学,以及对大脑海马、丘脑及皮层等组织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Na+K+-ATP、Ca2+-ATP酶的活性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亚衰老模型,大脑双侧Meynert基底核微注鹅膏革氨酸(Ibotenic acid,IBO),建立拟AD模型,采用避暗法观察该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采用酶学测定大鼠大脑海马、丘脑及皮层中AchE、Na+K+-ATP、Ca2+-ATP酶的活性.结果:地黄饮子能缩短模型大鼠避暗学习、记忆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降低大鼠脑组织中AchE的含量,提高ATP酶的含量.结论:地黄饮子能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脑组织的能量代谢,防止AT-Pase活性降低,并可维持乙酰胆碱(Ach)的正常水平.
作者:谢宁;何秀丽;周妍妍;柳琳;邹纯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2型糖尿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对其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进行观察,探讨中医药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总结如下:
作者:汪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恩师王本立,本人外祖父.他从医近60年,精通经典,擅长各科疑难杂病的辨证论治,余侍诊5年,口传心授,获益良多,今就他的内科学术思想及临床特色经验作一介绍,以求正于同道.
作者:蒋天佑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