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益心法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66例分析

邓斌;李根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 补肾益心法, 脂质过氧化作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病毒的机会增多,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临床观察旨在探讨补肾益心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活性物质与高血压不同证型相关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物质在各中医证型中含量的差别,探讨其与各证型的相关关系及分布规律.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收缩血管物质中血栓素B2在各证型中均明显升高,而以气虚痰浊型和阴虚阳亢型为明显;血管紧张素Ⅱ只在肝火亢盛型中明显升高,其它证型则无明显变化;内皮素在各证型中均无明显升高.舒张血管的活性物质中,一氧化氮与正常人对照组没有明显降低,6-酮-前列腺素F1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反而均有明显升高.结论:上述六种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在各中医证型中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作者:王清海;陈宁;李爱华;钮心怡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经方治呕吐的临床应用简析

    呕吐,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见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胃炎、幽门痉挛、肝炎、胆囊炎、胰腺炎、颅内压升高、肠梗阻等.在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已有很多条文述及,可见其对呕吐的重视.现把经方治呕吐,结合临床运用,简述如下:

    作者:温桂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掌叶大黄多糖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大黄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小鼠颈背皮下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液1.25g/kg,造亚急性衰老模型,给予掌叶大黄多糖干预治疗.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大黄多糖(100、200、400mg/kg)能使衰老模型小鼠血红细胞SOD、CAT及全血GSH-Px活力升高,血浆、脑匀浆和肝匀浆中LPO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大黄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能力.

    作者:姚广涛;张冰冰;何丽君;郝永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医舌诊客观化识别技术的现代研究

    从舌诊的现代研究入手,综述了舌诊的现代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医舌诊客观化识别技术的现代研究方向将以多种智能技术为基础,融合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神经网络、人工智能技术及可拓学方法等多种智能信息识别技术,并与临床应用结合进行,建立以舌的特征表达信息为基础的集合模型和关系模型,使舌诊的现代智能研究能真正指导临床诊断、治疗.

    作者:陈群;徐志伟;刘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乌骨藤及其制剂消癌平片中绿原酸的含量研究

    目的:采用HPLC测定乌骨藤及其制剂消癌平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4.6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检测波长:327nm.结果:绿原酸在0.00944~0.08496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100.88%,RSD为1.59%(n=5).结论: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乌骨藤及其制剂消癌平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谭朝阳;雷玉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医诊治疑难杂证的思路方法简析

    诊治疑难杂证必须善于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疾病的本质,即治病求本,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制定治法、方药.根据邪正斗争的虚实变化,扶正祛邪,或按阴阳失调情况调整阴阳,脏腑、气血功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药.

    作者:钟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叶任高教授治疗早期氮质血症临证经验选萃

    叶任高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氮质血症,取得独特疗效,氮质血症的早期多以虚为主,分肝肾阴虚和脾肾气虚两型,在治疗上,分别予以滋养肝肾和温补脾肾,淡渗利湿.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多从饮食,降低血压,防治感染,合理使用大黄等综合治疗.

    作者:董兴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葶苈降血脂片治疗高血脂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葶苈降血脂片对高脂血症患者TC、HDL-C、TG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共130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00例,男61例,女39例,平均年龄47.5岁,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3岁,观察组口服葶苈降血脂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血脂宁丸,1次2丸,每日3次,30天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药物对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疗效,组内有明显差异(P<0.01),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观察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葶苈降脂片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且依从性好,服用安全.

    作者:陈波;曹君娴;吴华慧;王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对《内经》理论体系式教材结构的设想

    <内经>理论体系式教材应能客观准确的体现<内经>理论体系的原貌,采用现代语言叙述,通俗易懂,反映对<内经>研究的新成果,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贯穿理论体系的核心.呼吁应尽快编写出体现<内经>理论体系,反映<内经>研究成果,用现代语言撰写的体系式教材.

    作者:孙松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五味活血化瘀中药对SPC-A-1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药物血清学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露蜂房、赤芍、铁树叶、石见穿、泽兰叶5味常用活血化瘀抗癌中药对SPC-A-1肺腺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率.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对SPC-A-1肺腺癌细胞株进行Annexin-V凋亡检测,探讨5味活血化瘀中药在肿瘤生长、凋亡中的作用.结果:MTT法示铁树叶对SPC-A-1细胞培养早期RI达26%,其余4味中药晚期RI分别达31.9%、37.26%、32.12%、40.8%.其余4味则显示出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的特点.Annexin-V凋亡检测:5味药物的LR分别为8.53%、8.36%、13.22%、7.87%、9.73%;UR分别为69.47%、70.72%、67.62%、75.59%、66.72%.结论:5味活血化瘀对SPC-A-1人肺腺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和促凋亡作用,除铁树叶有一定促细胞早期凋亡的作用外,其余4味均主要促进癌细胞的晚期凋亡.

    作者:朱晏伟;高虹;姜维洁;陈捷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赵绍琴教授倡导慢性肾病新论指导临床探要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慢性肾系疾病是世界上公认的难治之病.目前,中西医学对这类疾病都还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赵绍琴教授认为其主要是因为对慢性肾病认识上存在着失误,因此有必要对慢性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进行深入探讨,突破旧说,提出新理论,才能另辟蹊径,提高疗效.本着这一精神,经过反复探讨和实践验证,以新说指导临床,采用中药治疗为主,配合饮食调控和运动锻炼的新方法,治疗慢性肾病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赵文远;方万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王本立学术思想及临证特色浅识

    恩师王本立,本人外祖父.他从医近60年,精通经典,擅长各科疑难杂病的辨证论治,余侍诊5年,口传心授,获益良多,今就他的内科学术思想及临床特色经验作一介绍,以求正于同道.

    作者:蒋天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解毒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研究

    解毒胶囊由金银花、连翘、黄芩、板蓝根等8味中药制成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利咽止咳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风热感冒所见身热、头胀痛、咽喉红肿疼痛、咳嗽、鼻塞流黄浊涕等症.为了控制产品质量,保证药物疗效,本研究采取了HPLC法对解毒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检测.

    作者:姜永梅;刘铁志;姜泓;曲静;陈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耳尖放血法与耳尖电刺激法即时降压效应的比较研究

    目的:分别观察耳尖放血疗法和耳尖电刺激疗法对SHR大鼠的即时降压疗效,并对两种方法的即时降压效应进行比较.方法:将16只SHR大鼠随机分成耳尖放血组和耳尖电刺激组,记录下治疗前后15分钟的血压,以观察两种疗法的降压作用.结果:两个组治疗后的血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血压(耳尖放血组P<0.05,耳尖电刺激组P<0.01),两个组治疗前后血压差值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耳尖放血疗法和耳尖电刺激疗法都具有很好的即时降压疗效,两种疗法的即时降压作用无显著性差别,但耳尖放血疗法的特点是方法简单实用.

    作者:王翀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证治规律考辨

    根据近10年来,中医药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部分文献分析,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本虚主要是脾肾气(阳)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为主,邪实重在湿浊、血瘀、湿热.病位在肾,涉及脾、肝.辨证分型以脾肾气(阳)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为主要证型,用药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泻下药、清热解毒药及温里药为主,作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施治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作者:陈一清;雷震;陈志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药炮制与毒性副作用的关系的研究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的自身性质,所采取的加工处理的不同方法为中药炮制,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亦称炮炙.总之,中药炮炙对降低中药毒性或副作用,提高疗效,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改变缓和药性,保证药物的净度,利于贮藏,娇嗅娇味,利于服用,便于调剂和制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薛素兰;魏颖捷;薛淑缓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六味地黄丸对老年性高血压ET、NO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筛选符合诊断标准的162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给予六味地黄丸进行干预性治疗,同时服用得高宁20mg,每日2次;对照组64例,单服得高宁20mg,每日2次.两组患者治疗随访2年,观察其对患者的血压、血清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高血压临床总有效率及平均降压值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对ET、NO的调节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具有多重性肾保护作用.

    作者:蔡丽慧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95例分析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两类.并以发病缓慢,病因病理复杂,临床症状不一致,体症不典型,病情迁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等为特点.由于前列腺表面而有一层致密坚硬的纤维组织和平滑肌包膜,药物不易渗透前列腺体内,而影响疗效,而针刺疗法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临床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中医药研究述要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ronchial cancer)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简称肺癌(Cancer of lung).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肺癌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并就如何统一中医辨证标准、制定治疗规范、疗效评价标准,如何加强临床科研设计的科学性、严密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吴勉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医自考教材《中医诊断学·脉诊》指瑕

    全国高等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中医诊断学>(以下简称<中诊>)第五章对脉象的论述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现试析如下:

    作者:庄泽澄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