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锥颅治疗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血肿

宋光太;朱永坚;徐达根;胡居恒

关键词:锥颅治疗, 婴儿, 晚发性维生素, 缺乏性, 颅内出血, 置管引流术, 现报道如下, 非手术治疗, 致残率, 文献报告, 神经外科, 患儿, 急重症, 病死率, 治愈, 死亡, 生命, 儿科
摘要: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是儿科常见的严重危及婴儿生命或致残的急重症,文献报告大多采取非手术治疗,但病死率及致残率很高.本院神经外科自1999年2月至2002年2月,共对9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内出血患儿施行锥颅置管引流术,8例患儿治愈出院,1例死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骶管封闭治疗坐骨神经痛286例疗效观察

    坐骨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治疗上报道较多,疗效各异.但中西医结合骶管封闭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尚属少数.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本院自1992至2003年,采用中西医结合骶管封闭治疗坐骨神经痛28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梦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螺钉加可吸收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外端骨折

    从1998年10月至2001年12月,本院采用松质骨螺钉加可吸收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外端骨折2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卫;郦根海;杨宝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救治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本院近5年救治5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因、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 5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诊治正确,31例抢救成功,27例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治是其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屠传建;章月江;柳建生;宋大刚;马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内外固定结合治疗胫腓骨不稳定骨折

    自1996年以来,本院应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简单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56例,其中12例同时行腓骨固定,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海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尿道损伤急症处理54例分析

    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损伤,尿道损伤的急症处理是关系到防止或避免尿道狭窄的重要一环.现就本院从1993年至2001年处理的尿道损伤54例,分析如下.

    作者:吴兆平;王锦宏;马茂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胸科患者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镇痛效果和呼吸功能影响的研究

    为了观察开胸病人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本院在临床中作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项雪琴;柳子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指发生于手术中的胆管损伤,是胆道手术中的严重并发症或事故.随着开腹胆囊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广泛开展,胆管损伤发生率有所增加.`报道,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发生率约为0.5%[1],国内报告医源性胆管损伤发生率约为0.27%~0.81%[2].本院自1985年12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医源性胆管损伤15例,其中本院损伤12例,外院处理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志明;娄建平;孟兴成;代明盛;沈华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单侧外固定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本院早年用钢板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发生皮肤坏死和骨不连接较多,疗效不理想.随着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在治疗四肢骨折方面迅速普及,自1996年10月至2000年11月,采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26例(不包括严重病例行截肢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建富;陈海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伴复杂前颅窝骨折的治疗

    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复杂性前颅底粉碎性骨折,多为严重直接暴力所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颅脑损伤,并发症多,有较高的残废率及死亡率,基层医院就治率高,及时合理处理可取得满意疗效.自1999年5月至2002年10月,共收治此类伤员26例,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及救治原则进行探讨.

    作者:吴道武;诸葛启钏;阮立新;李新崇;李先锋;黄其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美施康定塞肛用于术后镇痛的观察

    近年来,用于手术后的镇痛方法较多,如硬膜外镇痛、静脉内镇痛或盐酸哌替啶肌肉注射等.本院自2000年开始于术后肛塞美施康定镇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地塞米松防治芬太尼术后自控镇痛所致恶心呕吐

    术后自控镇痛能明显减轻病人疼痛,促进机体恢复,从而日益广泛应用.常用于镇痛的阿片类药物由于具有恶心、呕吐的副作用,常常使医护人员和患者生畏.笔者观察了小剂量地塞米松对芬太尼术后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光赞;周益锋;柳子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116例

    1999年12月至2001年12月,本院采用胸腔镜下肺大疱缝扎治疗自发性气胸,共11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敏华;叶加洪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闭合性胸腹损伤38例诊治体会

    闭合性胸腹损伤伤情复杂,易漏诊或误诊致延误抢救机会.为提高抢救成功率,本文回顾分析本院1991年至2001年间收治的38例闭合性胸腹损伤者的诊治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月明;徐金荣;吴栋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Wolter肩锁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的常见损伤之一,主要为车祸伤、坠落伤等直接暴力所致.严重的肩锁关节脱位(PostⅢ型以上或RockwoodⅢ型~Ⅵ型)[1]常需手术治疗,以解决局部畸形和疼痛、功能障碍等问题.尽管术式较多,但术式间差异较大,取得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在2001年12月至2003年2月,本院采用德国Link公司的Wolter肩锁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作者:周振达;郭晓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钛金属板修补颅骨缺损30例分析

    颅骨缺损修补是神经外科的常见问题.迄今为止,临床上用的颅骨修补非生物材料有多种,每种材料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并有一定的手术并发症,修补手术的方式也不断改进[1].本院于1997年2月至2002年6月间,对30例外伤后颅骨缺损行钛金属网修补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朝晖;陈岑;杨瑞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外伤性脾破裂诊治体会

    随着工农业、交通事业的发展,腹部创伤尤其是脾破裂发生率在上升.脾破裂大多出血量大,病情危急,需要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本院外科自1993年至2001年间,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病人38例,现就本病的诊治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凌小富;陈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下颌骨位于颜面的下1/3和中1/3,是外伤所致的颌面骨骨折中常见发生的部位.以往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颌间结扎和骨间钢丝结扎两类.前者妨碍张口和进食,后者固定欠稳定易发生骨折段移位而不能完全准确恢复咬合关系.

    作者:杨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68例手术体会

    慢性硬膜下血肿(以下简称CSDH)进展缓慢,病程较长可为数月数年不等,可在较长时间内无症状或仅为轻微头痛和头晕,以后逐渐出现呕吐和视神经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但CSDH的临床有很大差异,症状常见多样化.

    作者:范松泉;姜俊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医源性脾损伤的防治分析

    医源性脾损伤临床上不少见,1991年5月至2002年11月,本院手术发生ú脾损伤17例,经及时合理的处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嘉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肿瘤样炎性脱髓鞘病MRI误诊原因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炎性脱髓鞘病变(如多发性硬化和急性播散性脱脊髓炎),是以神经纤维脱髓鞘及小血管周边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表现的一组疾病.典型MRI表现为白质内多发、弥散的异常信号,病灶通常无明显占位效应.

    作者:唐一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