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比敏感度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马栋

关键词:对比敏感度, 屈光手术, 形觉功能, 调制传递函数, 视网膜对比敏感度
摘要: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目前除配镜外治疗近视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对屈光手术前后视功能的评价仅靠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两个指标,并不能全面评价手术疗效及人眼视功能.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 Funtion,CSF)是形觉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CSF比常规视力检查更加全面反映形觉功能.其在屈光手术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广泛.本文从其原理、检测方法、临床应用进展等方面对其加以综述.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编写思路的几点思考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世纪之初呈现出一个较新的面貌.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各门学科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内容既要继承前人的经验又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文明,发展自己,更重要的是它应做为一块肥沃的土壤,其它各科从此汲取养分而使中医事业具有发展的后劲.笔者不揣浅陋,就<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编写,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路,供编者参考.

    作者:林俊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目的:尝试建立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运用束缚加夹尾作为心理应激源刺激哮喘大鼠,观察其对哮喘大鼠呼吸阻抗、通气功能以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结果:应激后哮喘大鼠哮喘表现加重,呼吸阻抗明显升高,CL、FEV0.3、FEF25%~75%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明显升高(P<0.01),并有肺血管周围支气管炎性浸润加重.结论:建立的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具有哮喘的证候特点,可以用于病症结合的基础或应用研究.

    作者:杨保林;武维屏;王硕仁;任传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小儿疾病诊治思路探析

    强调指出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小儿与成人相比 ,不但在形态上有量的不同,更重要的还有质的区别.基于这种思想,文章详述了小儿生理、病理、病因上的特殊性,强调诊断上应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重视望诊.在辨证论治上有其辨证的特点和特有的治疗原则.具体治疗方法也是多姿多彩的,包括多样化的药物治疗与多样化的非药物治疗.旨在为中医临床诊治小儿疾病提供简捷实用的诊治思路.

    作者:刘卫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32例分析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2例起在3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于灯盏花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对比对照组治愈率(P<0.05),总有效率( 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疗法疗效理想,应用方便,副作用小,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理想用药.

    作者:陈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未刻本叶氏医案》制方用药特色探微

    <叶案>原出自叶氏门人周仲升所抄录 ,距叶氏卒年未久.内容未经选择修饰,深朴可珍、案语虽简率,处方却精细,药味虽不多 ,而选药至谨严,运用多古法,而变化尤奇妙.

    作者:李秉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对经络实质研究的几点反思

    经络学说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对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反应及其特殊联系规律的总结.经络系统是古代医家或学者在特定历史时期下对人体某些现象(包括生理及病理变化及人体特定部位之间联系)的一种解释和总结.经络实质研究是我国医学科学研究中争论为激烈,而且又受重视的一个课题.就目前经络实质研究中选用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些反思,并提出了今后经络实质研究可能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张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金元时期医家学术繁荣特色之感悟

    金元医家,学有渊源,又不拘本本;既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倾听临床实践的声音,尊重客观临床实践方面的收获,这是他们取得自身学术成就的根本要则.他们没有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弘扬了中医学本身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实用科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让理论自觉地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在实践的检验中来证实原有的理论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

    作者:徐建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热瘀相搏是重型肝炎病理变化的关键探析

    重型肝炎病情重、预后差,发病机理错综复杂,治疗十分困难,国内外近年来报导的病死率大多在60%~80%之间[1].对本病发病机理及提高其存活率的研究,历时半个多世纪,迄今仍是肝病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故对于重型肝炎的发病机理,若能穷源竟委,既识得全局之常,又晓其中之变,将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的提高,兹就此作一探析.

    作者:陈卫平;刘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心房颤动中医药治疗研究述要

    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具有效力高、副作用少、毒性低的优点,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不统一,辨证分型繁杂,证型不规范.疗效评定标准不一致,有些则自拟标准,缺乏严谨性、科学性.观察指标仅停留在心电监测及心功能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所引起的一系列生化变化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缺乏系统观察.

    作者:毛静远;王恒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痹通对AA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养血活血方对试验大鼠细胞凋亡调控基因Fas、FasL、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中Fas、FasL、Bcl-2表达,以及给药后其表达的变化.结果:B组大鼠滑膜组织中Fas、FasL表达较低,Bcl-2表达较高,痹通各治疗组均可改善这一状态,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C组比较,E、F组疗效较好,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养血活血方可通过调节滑膜中Fas、FasL 、Bcl-2的表达促进滑膜细胞凋亡,血虚血瘀证在RA存在的可能性大于单纯血瘀证.

    作者:于静;金明秀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寒热药的相反相成配伍意义与作用

    寒热药配伍是常见的相反相成的药物配伍方式,是阴阳互根原理在中药配伍中的具体运用.现将相反相成配伍的意义与作用探讨如下:

    作者:李淑彦;李大庆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百合病和栀子豉汤证的病位及治疗探析

    分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有关记述,提出百合病及栀子豉汤证病位为三焦,并分析了其虚实特点及适宜的治疗原则.

    作者:王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40例疗效分析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胃溃疡的主要环节,绝大多数患者以中上腹部疼痛起病,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伴有返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笔者自拟胃溃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发现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修复胃粘膜、复发率小等优点,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磊;王立颖;刘成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喉咳宁对小鼠浓氨水引咳延长潜伏期及减少咳嗽次数的药效学研究

    对喉咳宁的药效学研究表明,喉咳宁对小鼠浓氨水引咳有明显延长引咳潜伏期并明显减少小鼠咳嗽次数的作用;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小鼠因热刺激所致的疼痛有明显减轻作用;对小鼠棉球肉芽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郑作文;邓家刚;周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龙蛇羊泉汤治疗小鼠膀胱癌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龙蛇羊泉汤对BTT739荷瘤膀胱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BTT739肿瘤细胞接种T739小鼠,随机分组,①对照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0.15ml2次;②龙蛇羊泉汤组:每日2次龙蛇羊泉汤灌胃0.15ml;③MMC组每日1次腹腔给药1mg/kg;应用电镜,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测定龙蛇羊泉汤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荷瘤生存时间,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结果:龙蛇羊泉汤组小鼠肿瘤组织电镜下可见特征性凋亡细胞的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出在G1期前出现凋亡峰;龙蛇羊泉汤组小鼠的抑瘤率为30.5%,荷瘤生存时间为28.7天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为30%.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龙蛇羊泉汤可以直接抑制小鼠膀胱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龙蛇羊泉汤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重要信息传导途径.

    作者:李传刚;李墨林;舒晓宏;刘用楫;贺瑞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心舒口服液治疗冠心病131例

    近几年来采用心舒口服液治疗冠心病131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兆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丙三醇同贮法养护花类中药经验

    中药,尤其是花类中药,往往含有各种鲜艳的色素.在目前,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不明,缺乏可靠的化学鉴定方法来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色泽便是从外观上判断药品质量好坏的指标之一.通过多年摸索实践,采用丙三醇同贮法养护花类中药,行之有效.解决了医院或零售药店正在配方使用期间的已拆除包装的花类中药易变色、难养护的问题,且扬长避短,避免了几种传统养护方法的不足.

    作者:黄裕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胃动灵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92例分析

    观察胃动灵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将92例FD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用胃动灵及吗丁啉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别(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说明胃动灵可明显改善FD临床症状,作用可能与其促进胃肠排空功能有关.

    作者:刘延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疏血通治疗非Q波性心肌梗死60例

    非Q波性心肌梗死是其严重的并发症,通常是由某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而引起,即斑块破裂处迅速形成血小板血栓使血流减少,但通常不完全阻断血流.目的:探讨疏血通对非Q波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非Q波性心肌梗死病例60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点,每日1次,2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在症状缓解、血流动力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血通对非Q波性心肌梗死有显著疗效并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

    作者:才晓君;梁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白头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述要

    近年来国内外对白头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含有三萜皂苷、三萜酸、木脂素、白头翁灵、白头翁英、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胡萝卜苷以及糖蛋白等成分.其中对三萜皂苷成分已有深入研究,分离鉴定十九种,分属于羽扇豆烷型和齐墩果烷型.白头翁药理活性显著,值得深入研究开发.

    作者:钟长斌;李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