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惠芳;刘诤
研究结果显示:大鼠在生长发育早期受到上述水平的铅中毒影响,虽未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有学者的研究发现,其空间学习能力明显下降,到了成年期,即使血铅降至正常组水平,基学习能力仍然低于正常大鼠,说明铅对生长发育期脑的影响,特别是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作者:徐鸣;叶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消肿汤薰洗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疼痛、肿胀、皮肤颜色及温度、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煎剂薰洗及局部热敷,每日 2次,每次30分钟,10天为1疗程,采集病例58例.结果: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软组织损伤大部分恢复正常,总有效率96.39%.结论:该疗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作用 ,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肢血运,增强渗出物吸收,而使损伤部位功能恢复正常.
作者:封颖璐;徐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面神经麻痹是一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针刺并配合 TDP灯照射,及推拿治疗30例,取得较好疗效,可能是上述三种方法发挥综合作用的缘故.治疗着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面神经水肿消退,炎症吸收,从而使其功能恢复.
作者:张万方;连至诚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对喉咳宁的药效学研究表明,喉咳宁对小鼠浓氨水引咳有明显延长引咳潜伏期并明显减少小鼠咳嗽次数的作用;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小鼠因热刺激所致的疼痛有明显减轻作用;对小鼠棉球肉芽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郑作文;邓家刚;周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失血性休克大鼠IL-6、IL-10 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休克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和治疗组,以右侧颈动脉插管放血制作休克模型,空白对照组插管不放血,治疗组在伤前3小时及伤后6小时、12小时给与大承气汤灌胃,休克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伤后24小时无菌条件下下腔静脉取血处死,检测相应指标.结果;大承气汤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具有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
作者:蔡光先;王银山;周兵;郑爱华;胡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辛荑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及其包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对辛荑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进行考察,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其包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辛荑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佳包合工艺为:包合温度40℃,油与β-CD比例1:7,包合时间40分钟.其挥发油及其包合物的乙醇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在210nm 处有一大吸收峰.结论:辛荑挥发油包含后使其微分化,为制剂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刘俊红;王洪志;李棣华;伍孝先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失眠为临床常见病症,可以是许多疾病的继发症状,在颈椎病患者中的有较高发生率.对颈椎病所导致失眠,笔者采用针刺安眠穴的方法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应用邓铁涛教授邓氏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结果表明: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87.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0%,并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
作者:林晓忠;吴焕林;严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麻黄、麻黄根两者均来源于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前者以草质茎入药;后者以其根及根茎入药.前者功效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痹;后者功效则能固表敛汗、理气化痰.
作者:谭学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太白洋参为一名贵中草药,主产于陕西的太白、四川、云南等省区,具有类似人参的功效,民间广为使用.然而其生药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对二种太白洋参从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胡本祥;李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疣毒净系列制剂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疣毒净点涂霜、外洗液及口服胶囊外用、口服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40例.结果:痊愈35例,显效4例,无效1例.4个月后复发6例.总有效率97.5%,复发率17.14%, 无全身毒副反应.结论:中药疣毒净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江光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宁血益肾颗粒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其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病有效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利用该药治疗以系膜增生为核心病理环节的多种肾脏疾病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方法进行体外研究,用不同剂量的宁血益肾颗粒刺激4~6代系膜细胞16小时,MTT法测定系膜细胞增殖指数;TUNEL法定量观察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加入宁血益肾颗粒16小时后,系膜细胞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征象 ,诸如细胞内深棕色颗粒形成、核固缩、碎裂等;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同时血尿停各组bax、bcl-2表达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其对凋亡、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为中医治疗以系膜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多种肾脏疾病(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病、紫癜性肾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病等)提供新的实验依据.结论:宁血益肾颗粒可能通过调控bax和bcl-2基因表达诱导系膜细胞凋亡,促进肾小球增殖性病变消散.
作者:耑冰;俞洋;卢惠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除了继承祖国医药的遗产外,更重要的是努力开拓,勇于创新,用智慧和热情去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中药现代化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整合多种优势资源,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努力突破中药发展的关键技术,是中药企业实现自身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相结合的必由之路.
作者:银海;林庆华;李雪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有关RA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报道概述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魏东明;文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盐制法是中药炮制方法之一,也是中药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各个朝代对盐制中药的炮制方法及目的均有阐述.
作者:刘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总结了11项膳食脂肪与血压关系的研究结果,其中5项研究发现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血压呈负关联或饱和脂肪酸与血压呈正相关.
作者:徐鸣;李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介绍了单兆伟教授治疗脾胃病治学活用、科研创新,用药甘平醇正的孟河医学思想特色.单教授多年来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脾胃病理论的基础上,坚持脾胃病现代实验研究,相继创制了如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仁术健胃颗粒冲剂,治疗胃肠动力功能障碍的和胃胶囊 ,治疗慢性胃炎的胃舒合剂,治疗急症胃痛的理气和胃口服液,治疗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后虚损的参芪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成药方剂,有的已经进入Ⅱ期临床试验,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医药现代化和脾胃病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吴连恩;杨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药维化灵对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方法 :从肛门给药一定时间后,用200mg/kg环磷酰氨给小鼠化疗,以破坏小鼠免疫系统.经一系列体内、体外实验,观察中药维化灵对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如3H-TdR掺入法分析T细胞增殖的情况,FACS分析脾脏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所占的比例,用OVA免疫足底观察DTH反应,收集小鼠外周血测定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等.结果:在给维化灵20天后化疗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提前恢复到正常水平,给维化灵20天后化疗小鼠脾脏重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且脾细胞受ConA诱导的增殖反应明显增强C D3+T细胞比例明显增多.结论:(1)维化灵可以加速白细胞恢复正常水平(2)维化灵可帮助淋巴细胞重建或有助于外周淋巴细胞转归淋巴器官并增强淋巴细胞的功能.
作者:张玲;杨鹏;白晓薇;王立忠;高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目的与方法本次文献调研的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及其主要并发症近10年来中医药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的现状和诊治水平;了解对该病的辨病辨证、中医药治疗及防护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尤其要重点掌握该病的基本病机及内部转化规律,以及对主要证型的初步确立,结合对本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为制定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诊疗方案打下初步基础.
作者:陈大舜;葛金文;周德生;易蔚;曲晓璐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医学统计学在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已引起中医药界同仁的普遍重视.但是笔者发现有些同志由于对医学统计学不经常应用,以致掌握不好或应用不当.笔者发现近几年有些医学论文存在医学统计学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作者:赖幼林;蒲容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