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石门穴是任脉上手少阳三焦经之募穴,历代医家传为禁针之处,针之无子.通过文献整理研究,对石门穴的腧穴特性,禁忌,古今应用,现代解剖结构、应用及适应症等,从古今两方面,对石门穴的应用及相关机理研究等方面进行研讨,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作者:李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测定30例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球中Fas、Bcl-2、Bax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其与热毒炽盛型狼疮性肾炎的关系.方法:30例狼疮活动期热毒炽盛型的患者,全部进行肾活检,分别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并通过连续切片和免疫组化法,测定Fos、Bcl-2、Bax在肾小球中的表达.结果:1、30例患者,SLEⅠ-Ⅱ10例,SLEⅢ-Ⅳ20例,2组病例肾小球球性硬化,节段硬化无显著性差异.2、所有病例肾小球中Fas、Bcl-2、Bax均在胞浆或胞膜中表达.Fas表达显著高于Bcl-2,Bcl-2几乎无表达,Bax表达高于Bcl-2,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SLEⅠ-ⅡFas表达与SLEⅢ-Ⅳ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活动期狼疮性肾炎肾小球中Fas蛋白表达增多并随病理分型的升级而增多,Bax蛋白表达较Bcl-2蛋白的表达增多,而与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Fas蛋白与Bax蛋白的增多与中医狼疮肾的热毒炽盛型的病情发展有关系.
作者:张丽霞;郑京;洪江淮;王智;邱余良;陈扬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几种补益药抗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以小鼠骨髓细胞微核(MN)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为指标,对常用补益药人参、黄芪、当归、枸杞子进行抗DNA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参、黄芪、当归、枸札子具有良好的抗DNA损伤作用.结论:这几种补益药抗DNA损伤作用可能是延缓衰老作用的机理之一.
作者:王明艳;许冬青;赵凤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1勤于实践,探索新知 先生不但善于总结临床经验,而且敏于探索新知.在7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反复推敲,仔细研索,终于悟出了十分有益的学术见解.
作者:骆常义;王淑英;万承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咨询系统,建立有中医辨证模拟系统、西医咨询系统和综合查询系统.中医辨证模拟系统设有症状数据库、证型数据库、方剂数据库、中药数据库、还有实现所有这些数据库之间联系的综合数据库.
作者:李长秦;刘国强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方法:分别采用扑热息痛(AAP)、硫代乙酰胺(TAA)一次性腹腔注射(ip)造成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肝糖元水平,计算肝脏系数,并作病理观察.结果:余甘子水提醇沉物各剂量组均可降低AAP、TAA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ALP的活性及肝脏系数,并能增加肝糖元含量,改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余甘子水提醇沉物对AAP、TAA所致的急性肝损伤具有预防作用.
作者:李萍;林启云;谢金鲜;李爱媛;谢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千佛菌对肾阳虚小鼠Mф-IL -1 -T h1 免疫调节网络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三组肌注HCS制备肾阳虚模型.然后其中两组模型小鼠分别用千佛菌200%(W/V)、50%(W/V)浓度煎液0.4ml/只@d×14d灌胃.采用吞噬中性红比色法、MTT比色法分别测定Mф、IL-1 、T h1 的含量或活性.结果:肾阳虚模型小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腹腔Mф吞噬功能、IL -1 含量、T h1 活性均明显降低( P <0.01),用千佛菌灌胃后,Mф吞噬功能、IL -1 含量及T h1 活性均明显升高( P <0.05, P <0.01).结论:千佛菌对肾阳虚小鼠Mф-IL -1 -T h1 免疫网络有正向调节作用.
作者:贺新怀;李美星;席孝贤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证候实质研究其目的是为了用相对客观监测指标对证做出定量诊断,并以此为中介物,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与融合.几十年来,分别从不同角度在五脏证、阴阳证、寒热证实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却发现根据各个局部的结果并不能找到某个或某一组对于某一个证非常特异的客观指标,反而发现许多指标在不同病的同一证中的变化趋势是不一样的,而在不同证候中又存在着共同的病理状态.反思这些研究成果,其原因应归结于证候实质研究中存在着弱特异性这一特征,而弱特异性主要源于中医证候所隐含的多态性和同态性.通过这些思考,认为单纯用直观、线性的方法去把中医证候和西医理化指标进行一对一的对应,已经不能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只有综合运用现代研究成果,从多方面着手、努力探索中医证候的实质:1.围绕中医的临床实践,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有关要求,对中医理论概念进行规范.2.继承发掘古代文献精华内容与当代专家的系统调研相结合.3.采用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进行大样本的临床研究.4.积极合理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作者:姚魁武;王阶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属祖国医学痿证的范畴,多因长期饮酒湿热内生,郁蒸、侵淫筋脉,阻滞气血而至筋脉弛纵.湿郁化热烁伤阴液,筋骨经脉失于濡养,渐而成痿,病久则骨枯筋痿,肌肉失养,大肉渐脱而见萎缩.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治疗首选手足阳明经穴以通经脉调气血,加刺少阳经穴以鼓动阳气,助功能恢复,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故取足少阴经穴以滋阴养筋,足太阴脾为后天之本,取该经之血海、三阴交能养血活血滋阴清热.诸穴相配,共奏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濡养筋脉肌肤之效.
作者:刘晓辉;钟会亮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利血平脾虚证大鼠模型大脑皮层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0只,按体重均衡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用利血平注射液背部皮下注射.造模第1~9天: 0.15 mg/kgbw/天,第10~12天:0.25mg/kgbw/天,第13天:0.5mg/kgbw/天.对照组同法注射同量注射用水.第14天处死,取大脑皮层,提取mRNA,作逆转录为cDNA,制成探针以备检测.选用两张BioDoor Chip4096基因表达谱芯片,将探针与芯片杂交,计算机扫描后,用GenePixPro 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两张芯片上4096条靶基因中,脾虚证模型基因差异表达一致的基因145条,占检测基因的3.54%,其中已知基因表达上调的有27条,表达下调的有20条.并进行初步分析.模型大鼠大脑皮层的基因表达改变涉及免疫、细胞骨架运动、能量代谢、蛋白合成和细胞内信号转导等多个方面.结论:脾虚证实质涉及大脑皮层的基因表达谱改变.
作者:王肃;陈小野;邹世洁;岗卫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为患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患者探讨一种简单、有效、治愈率高,又不影响生育功能,尤其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持倍加恐惧心理患者的临床有效的医疗措施.方法:采用保护性心理治疗和保护性心理护理,取得患者信任、情绪稳定后,进行具体治疗措施.即清理宫腔、化学及手术治疗以去除病因,辨证论治选用中药,以调理机体,扶正祛邪,以治根治本等综合性的治疗措施.结果:凡采用(接受)综合性治疗措施的患者,均获临床满意疗效.结论:综合措施治疗疾病应是临床医学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作者:杨芳娥;史雪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诊籍所载的治病方法有针灸、药物、食疗等,涉及的方药有下气汤、火齐(剂)汤、苦参汤、莨菪药、消石、芫花、米汁、药酒、柔肠、窜药、丸药、半夏丸等,尽管有些方药的记载不具体,但法理自通,且有创新.
作者:尚学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本研究采取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探讨中医肝证与冠心病患病的关系.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各类肝证积分、总积分的均值高于非冠心病组,除寒凝肝脉差异显著外,其余组间的差异均非常显著.由此可见冠心病患者的各类肝证积分、总积分高于非冠心病人.中医肝证各型积分和总积分的增高诊断为冠心病的危险比值均大于1,且有统计学高度显著意义.在控制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肝阳化风、血虚化风、肝肾阳虚积分外,肝血亏虚积分的增高对诊断冠心病有显著的影响,而其余各型积分和总积分的增高对诊断冠心病则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可见中医肝证与冠心病患病有一定关系.
作者:张世筠;张茹兰;沈明秀;王先春;谢小冰;杜宝俊;张汝箐;周群清;肖守贵;李洁;李育红;提桂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不能把<金匮要略>一物瓜蒂汤与<伤寒论>瓜蒂散混为一谈.
作者:王有录;张自华;王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内经> 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在心理学的概念、人格体质的分型、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养生等方面均有详尽的描述,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将有助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作者:郜峦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抑郁症,又称单相情感性障碍,是以情绪抑郁、低落、失眠、疲惫无力等为特征的一种精神病.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日愈激烈,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近来笔者有幸在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跟随芒针专家杨兆钢教授诊治,感于其用芒针治疗抑郁症效佳,现就47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江小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包括在毛细管中进行的自由溶液区带电泳(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CZE)、等速电泳(Capillary Isotachophoresis;CITP)、等速电泳凝胶电泳(Capillary Gel Electrophoresis;CGE),等电聚焦电泳(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CIEF)以及电泳与色谱法相结合的毛细管胶束电色谱(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MEKC0和毛细管电色谱(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CEC).
作者:隋宏;王芳;李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中枢及外周5-HT、5-HIAA在针刺镇痛后效应中的作用.方法:以急性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作为炎症痛模型,针刺昆仑穴,观察即时及后效应;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测定法检测大脑皮质、脑干、炎症局部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结果:针刺能提高AA大鼠痛阈并能持续1h以上;提高大脑皮质5-HT和5-HIAA含量并能持续30min以上;提高脑干5-HT和5-HIAA含量并能持续30min以上;降低炎症局部5-HT和5-HIAA含量并能持续30min以上.结论:针刺镇痛有即时效应,也存在较为显著的后效应,外周和中枢的5-HT、5-HIAA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作者:陈瑾;刘光谱;唐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糖尿病三大并发症之一的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正在升高,为了更加合理的分析其病因病机,根据临床常见症状,从毒、络病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并且更加完善毒损肾络理论.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探索直观化、量化的依据来丰富中医理论的临床指导作用.尽可能早的控制血糖以防止更多的蛋白糖基化转变为AGEs,并阻止或减少ECM过多沉积对防治糖尿病肾小球硬化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光善;邓悦;黄启福;南征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对近几年软胶囊辅料的添加目的、用量、应用研究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软胶囊辅料的应用前景.
作者:时军;程怡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