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朝霞
<儒门事亲>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攻下派医家张子和的代表著作,集中反映和体现了其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真实记录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医案和一些医家的论著.<三消论>是刘河间所著,由张子和收录于<儒门事亲>卷十三之中,载有治疗消渴的方剂7首,已初步孕育分型治疗的雏型.对消渴病机的论述,集中体现了阴虚燥热的认识观点,并从病因、病症及并发症等多方面阐述阴虚燥热的机制,至今仍指导着消渴病的理论认识和临床应用.治疗上重视养阴泻阳,同时应辩明病之标本,辨证施治,对消渴病的研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朱国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渐进性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对帕金森病的深入研究,治疗PD的方法和途径也日益增多,中医药增效减毒优势逐步肯定.怎样权衡利弊,将各种中西医疗法综合优化组合对PD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期更好地改善PD患者生活质量,延长预期寿命,已成为目前PD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者:潘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胖大海清凉润喉泡剂对慢性咽喉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8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随机对照分为胖大海清凉润喉泡剂(观察组)112例和阿莫西林(对照组)70例,观察胖大海清凉润喉泡剂对慢性咽喉炎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20.5%,有效率69.6%,无效率9.8%,对照组药分别为11.4%、34.3%、54.3%.结论:胖大海清凉润喉泡剂治疗慢性咽喉炎疗效好.
作者:张兆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内经>提出六经之说,其中阴阳盛微各有其数,若以爻性来表示,则太阳为 (三阳)、阳明为 (二阳)、少阳为 (一阳),太阴为 (三阴)、少阴为 (二阴)、厥阴为 (一阴),从三而一是按阴阳盛微列序.<内经>又将太阳与少阴相表里、阳明与太阴相表里、少阳与厥阴相表里.表里即阴阳,是一对统一着的矛盾,应具有阴阳相互对立和相对平衡的基本特性.
作者:贾耿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针灸对急性脑出血家兔脑水肿、脑血管通透性、脑组织损伤、P53蛋白的影响.方法:以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制作急性脑出血家兔模型,进行针刺、直接灸、针刺加直接灸,并与川芎嗪耳静脉注射组作对比,观察针灸对动物一般情况、脑含水量、脑组织伊文氏蓝含量、脑组织普通病理和P53蛋白的影响.结果:3种方法均有促进脑水肿减轻、脑血管通透性和脑组织损伤减小的作用,以针刺组效果好,与川芎嗪组类似.结论:早期运用针刺、直接灸、针刺加直接灸对急性脑出血家兔模型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符文彬;樊莉;莫莉莉;张洪来;欧润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药溶剂即药浴配方,系将中药的煎汁及提取物,或将其鲜品汁液加于浴汤中沐浴之用.可分为局部浴及全身浴.前者如洗发、洗眼、洗肛、洗手足;后者即含中药成分的汤液进行全身洗浴.
作者:王筠默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 方药组成生半夏(包)30g,生南星(包)30g,川贝母10g,杏仁10g,青黛(包)10g,蛤粉(包)10g,白英20g,桔梗6g,甘草6g,瓜蒌50g,漏芦20g.
作者:刘汉举;张阳;李雪松;乔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医眼科学是中医学的一部分,由于近年来眼科的快速发展,眼科检查诊断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为眼科的中医辨证提供了新的手段.五轮辨证就是应用五轮理论,通过观察各轮外显症状,去推断相应脏腑内蕴病变的方法.五轮本身在辨证中主要起确定病位的作用,临证时尚需与八纲、病因、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结合应用.五轮辨证是眼科局部辨证中一种独特的方法,自宋至今,眼科医家普遍采用.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证的实质将被进一步揭示,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将进一步被证实,同时也将使辨证更加标准化,从而更加易于实行.
作者:王幼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中医药预防和调养视疲劳的有效措施.方法:以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为指导,根据视疲劳不同原因,选择矫正屈光不正、闭目养神、药物养目、针刺养目、眼部电控中药离子导入法、生活精神调养、饮食调养、环境保健等多种方法.结果:预防、控制视疲劳的发生、发展、缓解视疲劳的症候效果显著.结论:运用以中医为主的综合调养措施,内养正气,外拒邪气入侵,能够预防视疲劳的发生,控制视疲劳的发展,缓解或消除视疲劳的症候.
作者:李志英;王燕;叶笑妮;王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DM)的特征性并发症,其发生发展与长期高血糖有密切关系.微血管病变的病理改变与中医学的血瘀证相类似,本文试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疗法作如下探讨.
作者:徐刚;牟吉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笔者用经前舒液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MS)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仲平;张艳;唐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彭教授从事眼科医、教、研工作近20年来,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求证,医理娴熟,经验丰富,对青光眼及眼底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颇多新意,且自创的中成药经临床实践检验,疗效确切、可靠,获得专家的一致肯定。
作者:东长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近年来,笔者从肌营养不良患者肌群萎缩无力与肌肉假性肥大等主要临床症状出发,从体虚毒滞、痰瘀交阻立论施治,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沈智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医史文献研究,博极医文,谱写中国医学通史;中医文献学,促进了中医药学大发展,建立起世纪丰碑.
作者:郭振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方药组成木贼草60g,山药20g,核桃树枝100g,石斛20g,沙参10g,铁树叶20g,白术10g,茯苓10g ,木香10g,桂枝5g,炙甘草5g,枳壳10g,露蜂房10g.
作者:毕朝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β-内啡肽(β-EP)在犬复苏后的作用及开心胶囊对其调节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15条,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复制心脏骤停及复苏模型,分别在开胸前、恢复自主循环后5分钟、30分钟、90分钟、180分钟由颈内静脉插管采取中心静脉血,观测β-EP在各时段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和中药组在自主循环恢复5分钟后血清中β-EP显著增高,但中药组增幅较缓,在90分钟和180分钟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开心胶囊防治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β-EP有关.
作者:罗小星;赵锋利;赵永华;叶小卫;靳利利;陈镜合;梁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研究表明,癌前病变属于可逆性病变;乳腺癌癌前病变经过治疗,可有效阻断和逆转其发展成为乳腺癌,是积极有效的预防乳腺癌的途径.综述了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概念、诊断方法以及国内外对乳腺癌癌前病变阻断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秋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 脾胃学说见解独特脾胃学说始见于<内经>,发展于宋元,提高于明清,成熟于近代,历代医家均做出了不同贡献.邓铁涛教授从50年代起就开始,对其学说体会深刻,见解独特. 张士舜主任医师妙用二生汤治疗肺癌经验简介
作者:洪文旭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慢性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之一,小儿和老年人发病率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泻必康是适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疗效可靠的纯中药制剂,临床研究表明,其可明显改善患者腹泻、便次增多、腹胀、腹痛等症状,且治疗后复发率低.本研究旨在从其对小鼠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抗腹泻作用机制,为泻必康更广泛地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程畅和;李兰珍;段永强;梁永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妇女以血为本,经孕胎产乳均以血为用.气血充盈,血脉流通,则经孕产乳均可正常.任何原因引起冲任气血不畅,胞宫血脉瘀阻,致使经隧不通,或血不归经,或壅聚成症,均可发生经孕产乳诸杂证,临床表现有腹痛、经水不利、闭经、出血、发热、肌肤甲错、两目暗黑、唇口干燥、舌质紫暗有瘀点,脉涩不利等,故活血化瘀法乃妇科常用之法.<金匮要略>妇人三篇系统地论述了血瘀证的成因、脉证、治疗,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作者:许丽绵;宋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