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炎;郭蓉娟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的一种.发病原因不明,许多专家认为:与EB病毒、逆转录病毒、人细小病毒B19密切相关.研究认为B19引起慢性关节炎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其主要为T细胞、细胞因子、热休克蛋白(HSPS)介导的免疫损伤.目前,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尚无令人满意的疗效,深入研究其病因病机,必将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开启希望之门.
作者:金明秀;于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甘桔清咽颗粒抗炎作用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基础.方法:采用植入棉球致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法,观察药物对慢性炎症的作用;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法,观察药物对急性炎症的作用.结果:甘桔清咽颗粒可明显抑制由植入棉球所致的大鼠慢性炎症肉芽组织增生;也可抑制对由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及由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甘桔清咽颗粒4.5、13.5g/Kg剂量组还能抑制由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通透性增高.结论:甘桔清咽颗粒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作者:李萍;许逸;傅万玉;郭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心血管病多见于老年人.胃部痞塞、胃痛、反酸、呃气、泄泻,往往加重病情或成为发作的诱因,如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因此顾护胃气应贯穿于心血管治疗的始终.指出:在治疗心血管时,要时时注意顾护脾胃.其一,掌握适应症;其二,中病即止;其三,使用反结法.认为病人注意饮食宜忌亦相当重要.
作者:王振涛;史小青;朱明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病案]党某某,女,27岁.1974年6月28日初诊.患者初病发热下痢,3日后因休克即夜送至县医院抢救,翌日上午8时休克得到纠正.下午4时起,突又高热,神识昏迷,经省与地区传染病院多次会诊,采用多种西药治疗无效,已历21天,经病房患者推荐,始邀余诊治.
作者:王绵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是诸多恶性肿瘤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的辅助治疗,失去手术时机的恶性肿瘤及转移性恶性肿瘤姑息治疗,而对于某些类别的恶性肿瘤,放疗已成为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贺西征;卢乐萍;尹富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下简称TAO)是中青年男性常见周围血管疾病,致残率高,且难以治愈.笔者从1998年6月~2001年6月共选择3期TAO患者120例,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子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拟祛瘀利浊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观察,设治疗组(祛瘀利浊汤)78例,对照组(前列康片)30例,疗程2个月.结果表明治疗组痊愈率35.9%,总有效率89.7%;对照组痊愈率20%,总有效率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提出瘀浊阻滞精室为CP的病机核心,其亦为CP缠绵难愈的主要因素.治疗上以祛瘀利浊为基本治则贯穿于CP的治疗的整个过程,并探讨了祛瘀利浊法治疗CP的机理.
作者:夏智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探讨电针合柴葛解肌汤治疗胆管结石的机理,通过对5条健康家犬正常、针刺及口服柴葛解肌汤后胆汁流量、俄蒂氏括约肌张力数据测定,经统计学处理,胆汁流量P>0.05,无显著差异,俄蒂氏括约肌张力P<0.05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针刺期门、日月穴,使俄蒂氏括约肌张力显著下降,而口服柴葛解肌汤加强了这一作用.依据实验结果对5例胆管结石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排石效果.
作者:宋继刚;李广林;彭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脉降压胶囊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老年气虚血瘀证型Ⅱ期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口服益脉降压胶囊和卡托普利,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较健康对照组FBG无显著差异(P>0.05),FPI、TNF--α显著升高(P<0.01),ISI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与其治疗前比较,FBG无明显变化(P>0.05),FPI、TNF-α显著降低(P<0.01或P<0.05),ISI显著高于(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PI、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IS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FPI与TNF-α含量变化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两组血压下降幅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复查上述指标.
作者:段学忠;李猷河;蔡新吉;杨丁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达60%~90%,治疗上尚缺乏有效手段和药物.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血痹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云芳;李喜凤;耿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反复性早期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孕前口服强的松5mg,每日3次,每于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服用,连服7天,共3~6个月,同时应用避孕套,停药后受孕.一旦确诊妊娠,即给黄体酮20~40mg/日,肌肉注射;HCG 2000u,隔日1次,肌肉注射,至孕3个月后渐减量停药.配合中医治疗,孕前中医辨证分型以基本方(毓麟珠、自拟加味逍遥散)加减.孕期中医辨证分型以基本方(自拟补肾固胎饮,自拟养血安胎汤)加减,服药3~5个月.对照组20例,孕前均单纯用上述西药治疗.结果:抗体转阴率:治疗组77.7%,对照组25.0%(P<0.01);保胎成功率:治疗组55.9%,对照组1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为本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丽慧;赵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相关论述启发下,探讨了中药五味的五行归属问题.认为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中药五味归属于五行,其配伍关系为味辛属木、味成属火、味甘属土、味酸属金、味苦属水.这种配伍关系较传统中医理论中按照推演络绎法进行五味的五行配属,更能反映药味的功效作用,能较好地解释临床用药的一些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梁永林;李生财;贾育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针刺是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项目之一,将82例胃痛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天枢、太中、脾俞、胃俞等穴;对照组37例,遵医嘱给予654-2、胃复安治疗.在基础治疗与有效的护理措施的配合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胃痛消失或减轻,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对照组副作用发病率高;治疗组安全、方便、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王莲英;孙宝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颜德馨教授认为:冠心病病机复杂,适合膏方大方图治.他认为,膏方不惟补法一途,制订膏方首当重视辨证论治,而从调畅气血为贵,用药则要动静结合.治疗冠心病的膏方,他擅用气血双调,温通阳气、运脾化痰三法.尤其当患者病机复杂时,应在膏方中综合运用三法.并举典型膏方医案,以作说明.
作者:邢斌;赵昊龙;张保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应用意念调息功法对56例阴虚、阳虚患者进行气功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证候,以及Hb(血红蛋白)、WBC(白细胞)、Pc(血小板)、IgG、IgA、IgM(免疫球蛋白G、A、M)、C3与CD3(T细胞总数)、CD4、CD8(T细胞亚群)等血液学、免疫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全部56例慢性病患者由真气运行创始人李少波教授亲自指导练习静功五步法,取坐位,用耳留意呼吸,意念自然相随,避免刻意促使呼吸运动的频率与幅度增大或减小,使呼吸节律处于生物学稳态后,调息凝神,摒弃杂念,使大脑皮层意识集中于脐下三寸丹田之处,每天练功2次,每次1h.3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取坐位,每次1h,每天2次,限制其体位,但不限制或诱导大脑皮层的意识思维活动.结果:观察了真气意念调息功法对不同阴虚证、阴虚证治疗前后血液学与免疫学指标的影响.对治疗前后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值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表明意念调息功法对于阴虚、阳虚患者的相关血液学与免疫学指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结论:真气意念调息是一种良好的强身健体和促进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体育疗法.
作者:刘家骏;明海霞;李生财;刘健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测零号乾坤胶囊配合化疗对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61例初治缓解后复发的MM病例随机分组,观测组给予COAP方案化疗,同时口服零号乾坤胶囊;对照组给予COAP方案化疗.结果:观测组CR率90%,有效率(CR+PR)100%,2年无病生存率83.3%,2年总生存率90%;对照组CR率51.6%,总有效率87.1%,2年无病生存率45.2%,2年总生存率7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CR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年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零号乾坤胶囊对提高复发性MM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李桂;王建增;夏素萍;牛景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急喉痹证,风热证为其主要证型.美声喉泰含片方由乌梅、麦冬、胖大海、簿荷脑、射干等组成,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利咽止咳等作用.对美声喉泰含片采用随机对照治疗急喉痹风热证(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进行了临床观察,共观察急喉痹风热证60例,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2.50%,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显效率为25.00%,有效率为80.00%.临床试验中未发现该药有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秦红鸣;王学勤;易梅;徐慧玲;丁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虎杖不同炮制品中总蒽醌的含量.结果:盐灸虎杖、姜炙虎杖中总蒽醌的含量较高.提示:不同炮制方法、辅料、温度、时间对虎杖中总蒽醌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江海燕;蔡少芳;潘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温通汤由活血化瘀药配伍温里散寒药组成.经初步应用于临床,并与对照组桂枝茯苓丸进行比较,共观察60例,其中治疗30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3.3%,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淑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报告了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散寒、除湿止痛,接骨续筋之法,突出了把散剂通过自热技术发热,使敷药的药力渗透到伤痛内部,达到治疗骨伤疾病的目的,使其提高疗效的原理,研制出通络活血热敷灵治疗骨伤疾病360例,对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后疼痛及风寒湿痹所致肢体疼痛等症均取得明显疗效.笔者近3年来通过用此热敷灵外敷贴疼痛部位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增生及肿痛、风寒湿痹所致的疼痛,并进行疗效观察,除7例效果欠佳外,治愈好转率达98.06%,经6个月至一年的随访,效果确切、稳定.对照组比较观察治疗,P<0.05,有显著差异.
作者:喻永光;唐大军;喻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