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英先;李秋静;赵丽华;唐丽;毕静芝
通过集中介绍血管外阻断法、血管内阻断法、去大脑皮层法、VD自发模型、光化学反应法等数种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开展血管性痴呆实验研究者提供参考.指出其他可行方法,如光代学法、脑血管定位阻断法,都适用血管性痴呆模型制作,是一种可行方法.认为如能制作出肾虚血瘀、气滞痰阻等不同证型的动物模型将能更加有力地证明中医药治疗VD的优势.
作者:蔡晶;杜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苏励教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审证细微,组方严谨用药灵巧,效验颇丰.从四个方面作了论述,即:疗痹止痛思路;审病势,分期权衡止痛药;妙用引经,用药部位分明;治痛习用对药,常用乌头配麻黄、青风藤配威灵仙、露蜂房配细辛、僵蚕配乌梢蛇、女贞子配白芍、羌活配独活.
作者:曲环汝;张立艳;苏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根据中药材粉末的鉴别特征,在PowerBuilder程序系统下,结合SQLServer数据库,采用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方法,研制出中药粉末微机检索系统,显示出利用计算机检索识别粉末药材是可行的,并且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本系统的兼容性强、屏幕显示清晰、具有良好的界面、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便于用户使用,对发掘民间验方、秘方,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翟延君;初正云;刘艳春;康廷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病变,当肝脏脂质蓄积超过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
作者:张良芝;常学辉;潘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从四方面,即:肾主气化的概念,肾主气化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肾主气化的临床应用,对肾主气化作了论述.指出肾主气化是肾脏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肾主气化体现了生命的根本动力,是脏腑气化的核心.认为肾脏病的治疗主要应恢复肾主气化的功能,但应针对肾的气化不及及气化不利,双管齐下,缺一不可.
作者:皮持衡;王茂泓;贺支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糖尿病肾病(以下简称DN),笔者综合历代医家的认识,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气阴两虚、瘀血内结是本病的病机关键,采用自拟之益气养阴化瘀汤治疗DN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作者:于敏;张波;王颖;张瑾;韩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指出,精、气、神是生命三维系统作用,引发相互转化,而分解成万物为人身之用.人体三维防御系统是由真气生成的.认为脑之左者主动,主升,主开,右者主静,主降,主合,故脑是神明之太极,此为精、气、神三维系统而生.神-魂-魄三者形成神之三维生理系统上居于脑,下布脏腑四肢百骸.
作者:任继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是,饮食肥甘、情志失调、五脏柔弱、劳倦过度、过服温燥.中年以脾阴虚为主,兼见内热或痰浊;老年以肾阴虚为主,兼见肾气虚或肾阳虚.治疗方法有,清养各半法、七养三清法、七清三养法.非典型糖尿病治疗方法,补脾养阴法、滋养肾阴法及温阳补肾法.
作者:刘喜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炎症,临床辨证分为肺经风热、肠胃湿热,痰瘀互结三型.肺经风热型治疗泻肺清热,凉血解毒;肠胃湿热型,治宜清热解毒,通腑利湿;痰瘀互结型,治宜化痰散结,活血祛瘀.同时应在饮食、情志、护肤加以注意.
作者:高立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文对猪蹄甲、穿山甲以常规的砂炒、醋炒、挫碎进行化学元素分析和氨基酸检测.结果表明:两者的化学元素一致,氨基酸的种类相同,除个别氨基酸差异明显外,大部分含量基本相同而无明显差异,从而为猪蹄甲替代穿山甲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罗宪堂;钱进;李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对近10年文献中针刺疗法治疗中风病的概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提示,在临床上存在多种因素对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疗效产生影响,主要包括机体的机能状态、不同的针刺方法、不同的腧穴、刺激量等几方面.文章将这些因素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旨在对这些影响因素扬长避短,指导临床制订出佳的针刺治疗方案,大限度的提高针刺治疗中风病的效果,同时为针刺治疗中风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作者:陶静;吴炳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从五个方面论述中医药学基本学术特征,即:整体观、个体化、东方思维、审机定治、自然疗法.指出,中医药学历数千年而不衰,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就是因为它在理论体系、诊疗技术、保健效果等方面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事实证明,保持特色以发扬优势,是中国药学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
作者:成肇智;刘雁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王灵台教授对慢性肝病采用有证辨证、无证辨病,辨证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指出,已公布的辨证标准,分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等5个证型,单一证型极少,常一法为主,多法联用,治肝不忘和胃益肾,辨证为主,辨病为辅,病药互参,精心组方,审时度势,中西结合.认为,肝功能正常,免疫功能尚可,以祛邪为主,若病毒复制不活跃免疫功能低下扶正祛邪共用.
作者:高月求;孙学华;王雁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通过对小鼠食物限制并跑转笼建立运动性脾胃虚弱模型,受试小鼠出现皮毛不顺,饮食减少(自我饥饿),拱背,便溏等脾胃虚弱的表现,并产生溃疡、体重减轻和死亡.实验的运动和压力因素与体育界运动员的承载是一致的,实验组动物表现与运动员相似,实验与中医的脾胃虚弱理论相符.
作者:朱志强;张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检验丹皮酚等中药提取物是否能抑制AGEs(advanced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AGEs损伤模型,采用MTT法观察丹皮酚等对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200、400、800μg/mlAGEs可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其抑制率分别是对照的15.36%、20.94%、50.15%,另外,丹皮酚(0.01、0.0001、0.00001mM)、甘草素(0.1、0.01、0.0001mM)、葛根素(0.1、0.001、0.0001mM)、当归油(0.1、0.001mg/ml)、柚皮素(0.1mM)可不同程度的拮抗AGEs的抑制作用.结论:丹皮酚等中药提取物对AGEs培养条件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指出:实验中药物有效拮抗AGEs引起的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表明AGEs培养条件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超氧离子自由基及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有关.
作者:韩冰;王坚;朱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舒心九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20例,分别服用舒心丸和通心络胶囊,疗程一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作用.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作用相似.
作者:富红梅;唐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周福生教授对便秘之病因病机、脏腑关系及辨证论治的独到见解.其病机不不外乎虚、实两方面,实者为邪滞胃肠,壅塞不通,尤以气机郁滞多见;虚者为肠失温润,推动无力,尤以津枯失润多见,且虚实之间可相互转化.其脏腑关系:便秘的病位虽在肠,系大肠传导失常所致,但与脾胃肺肝肾等脏腑有密切关系.其治疗要点:分为虚秘与实秘两大类,虚者多而实者少,应辨证求因,主张调畅气机为主,养血润肠为辅,参以清热通下,益气温阳等法.临床上常分四型论治,分别选用疏肝理肺、导滞通便;滋阴养血,肠润通便;益气通幽,气斡通便;温阳祛寒,肠暖通便等法治疗.
作者:黄绍刚;周福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从四方面对肾虚及补肾的基因研究态势作了分析,即:肾阳肾阴与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表达;肾主生长发育与细胞凋亡及操纵子研究;肾主生殖与生命网络有关基因研究;肾主骨髓与骨质疏松及其ogk基因表达.指出随着基因芯片等技术引入,终将揭示肾虚及补肾机理.
作者:严石林;王米渠;吴斌;李炜弘;高峰;袁世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煦少火注射液(以下简称XSH)对AMI犬的作用机理.方法:结扎麻醉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造成心肌梗塞模型,观察XSH对AMI犬心脏血流动力学、冠脉流量、心肌耗氧量、氧的利用率的影响.结果:XSH可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LVEDP,降低MVO2I;且作用效应以XSH大剂量组为明显.结论:XSH可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损伤;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代谢;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脏负担.提示:XSH是抢救AMI的有效制剂.
作者:武密山;赵素芝;林富山;李宗谕;黄世玉;孟云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对56例阴虚、阳虚患者的生化-内分泌指标进行了分析.方法:56例慢性病患者由真气运行创始人李少波教授亲自指导练习静功五步法:取坐位,用耳留意呼吸,意念自然相随,避免刻意促使呼吸运动的频率与幅度增大或减小,使呼吸节律处于生物学稳态后,调息凝神,摒弃杂念,使大脑皮层意识集中于脐下三寸丹田之处,每天练功两次,每次1小时.3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亦取坐位,每次1小时,每天两次,限制其体位,但不限制或诱导大脑皮层的意识思维活动.结果:阴虚组与阳虚组患者中NE(去甲肾上腺素)、DA(多巴胺)、5-HT(5-羟色胺)、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T(睾酮)、T3、T4(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偏移,表明按中医辨证分型的许多不同的现代医学疾病具有一些生化-内分泌指标的规律性分布.经过按特定程序和方法进行的意念调息后,虚证患者偏移的生化-内分泌指标向其平衡点移位,通过自身比较和组间比较,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提示意念调息功法通过特定信息的介导影响皮层-下丘脑-腺垂体-靶腺的活动从而调节或抑制人体的神经生化-内分泌激素的活动,再进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促进其病理生理指标的复原,这可能是真气意念调息治疗虚证患者的重要机理之一.指出,对意会调息功效的作用机理,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家骏;刘健鸿;刘小勤;明海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