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君子汤衍化治疗老年病规律探析

雷秋娥;王发谓

关键词:四君子汤, 老年病, 规律
摘要:四君子汤为健脾补气的经典代表方.四君子汤加减可以化裁养血四君子汤、活血四君子汤、疏肝四君子汤、益胃四君子汤、温阳四君子汤、保元四君子汤以及封髓四君子汤.研究证明:四君子汤能提高消化、运动、吸收功能,具有健脾益气作用,加减化裁可治疗老年人多种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也可用于肥胖症、肿瘤化疗减毒、老年保健等,常可收到满意疗效.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男性不育的发病机理及其证治

    指出,男性不育病机是肾阴肾阳俱虚,与肾藏精的物质基础和功能俱虚有关,从两个方面对男性不育治法作了探讨.即: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提高受孕率,抓住关键,补肾生精-生精冲剂方义分析.认为,生精冲剂对血液及精液中微量元素有调节作用.生精冲剂是古方五子衍宗丸,加入熟地、鹿茸、鱼鳔、沉香等药组成.主药中所含微量元素与君臣佐使之间的关系.生精冲剂中君、臣、佐、使诸药与其所含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的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进一步证实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是科学的,生精冲剂之组方是合理的.

    作者:孙伟;陈家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

    冠心病心绞痛为本虚标实,尤以心气虚为主.通心络益心气而通心络,活血畅脉而止痛.适合痉挛及混合性心绞痛.指出,通心络与鲁南欣康合用,相互协调,可提高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吴卫红;曲俐;张群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和胃止痛胶囊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50例

    胆汁返流性胃炎其病机为肝胆失疏、胃失和降而致,若肝胆之气受郁不得升发疏泄,必将克伐脾胃,而脾胃不健运,则肝胆疏泄不能,相互影响,而致通降升清机能紊乱或失常脾胃不健运.和胃止痛胶囊具有疏肝利胆、和胃降气之功.临床观察优于吗丁啉、得乐组.

    作者:李大卓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太乙神针渊源简考

    清政府下令禁止针灸,对针灸学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但是,由于针灸独特的疗效,针灸学术仍有很大的发展,在灸法方面,即表现为太乙神针的出现.太乙神针的运用,标志着烧灼灸法向无痛灸的发展,现在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艾条灸法就是从太乙神针的悬起灸法发展起来.太乙神针在古书的记载中疗效极好,值得中医界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温建恩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银杏叶内微量元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疗效评价

    1银杏叶药物的主要成分银杏叶内主要含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有机成分中主要含异鼠李素、山奈酚、山奈酚-3-鼠李葡萄糖甙、芸香甙、槲皮甙、银杏异双黄酮、银杏苦内酯A、B、C、儿茶精及食子儿茶精等鞣质类成分.

    作者:周美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急性白血病病因病机例析

    白血病属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白细胞系呈现异常增生.丧失正常功能的白血病细胞浸润全身组织及脏器,后可危及生命.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是:起病急聚,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迅速的进行贫血,轻重不等的出血,全身组织白血病细胞浸润症状和体征,如肝、脾淋巴结肿大,骨痛及胸骨压痛,皮肤各种损害和神经系统受累的相应表现.

    作者:杜海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内经》伤寒学术思想述要

    《内经》是我国早期的医学典籍,由《素问》、《灵枢》两部分构成.全书集此期医学之大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医学理论.其于外感热病之认识,较为全面系统,包括了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转归等.其专篇论述外感热病学术思想者,有《热论》、《评热病论》、《刺热论》、《寒热病》、《热病》等篇.而散在之有关论述,则于全书各篇中时可或见.系统总结其有关理论,于伤寒学术起源之认识不无裨益.故而在此就书中有关内容,简要撰述如次.

    作者:万晓刚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三黄汤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32例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重要的胃病致病因素,绝大多数胃病(90%)由HP感染引起[1],仅少数由于其他病因包括胆汁反流、非甾体抗炎药、吸烟和酒癖等所致.西医抗菌治疗的根除率虽高,但依从性差,易复发,且副作用亦多,长期服用抗菌素易引起肠道菌群紊乱.笔者临床应用三黄汤治疗HP感染3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总结如下.

    作者:徐静波;徐海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陈潮祖教授妙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喘精粹

    陈潮祖教授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喘多种证型及兼见证.外寒日久,肺闭水停治宜宣肺开郁,温阳利水;肺热未尽,肺气闭郁治宜开宣闭郁之肺气.指出小青龙汤中有散有收,有泄有补,气津兼顾,开合相宜,配伍精当,应用于咳喘效果不可勿视.咳而遗尿治宜振奋中阳;咳而兼喘治宜外散表寒,内宣肺气;咳引胸胁痛治宜肺肝同治;咳兼溢饮治宜温肺散饮,宣肺平喘.

    作者:江泳;陈建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抗感丸中金银花连翘黄芩的薄层色谱鉴别

    抗感丸是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等十余种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是治疗流行性感冒、伤风咳嗽、头痛发热、咽喉肿痛的验方制剂,为了有效地控制其药品质量,我们对其主要成分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实践证明效果满意.

    作者:高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证治相关性辨识

    认为过敏性鼻炎其病在鼻而属肺,为哮喘发作的诱因,发病与肾气不足有关,痰为主要病理因素.治疗应肺、脾、肾三脏同治.指出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虽为两种疾病,但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马南兰;刘海燕;曹世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清热解毒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浅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下同)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近20年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概括起来为血栓机制与炎症机制两方面.在炎症机制中,关于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近年来多有报导,这给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以许多启发.

    作者:赵东杰;范群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26例

    更年期综合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患,大多数人可自行缓解,但部分人临床症状较为明显,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需要进行治疗.笔者在临床期间,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26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柴雅倩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蚂蚁的药理作用研究集释

    蚂蚁亦称鳅柱,又名玄驹,《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它的食用价值.近十年来,国内对蚂蚁的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蚂蚁或其提取物制成的单方或复方制剂已被广泛应用.笔者对蚂蚁的药理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杨志欣;王艳宏;邓伟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血府逐瘀汤对缺氧诱导心肌凋亡的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置于95%N2,5%CO2的缺氧环境中48h,采用血清药理学和直接加药的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血府逐瘀汤对缺氧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结果: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及浓缩水煎液均有保护心肌细胞,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含药血清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以减少缺氧诱导心肌细胞的凋亡细胞数量,对缺氧心肌细胞能起保护作用.

    作者:沃兴德;丁志山;吉瑞瑞;洪行球;金明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援药的源流发展及其内涵与外延考释

    所谓援药是指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实,能够作用于确切靶器官,对病、因、症有明显治疗作用,配伍到方中可缓解症状或改善实验室异常指标的药物.特点有三:其一,它不属传统君、臣、佐、使的范畴,不能用中医理论或中药效用解释;其二,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对人体某些靶点有确切的作用,配伍到方中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实验室异常指标;其三,与君、臣、佐、使并列成为制方之法.

    作者:孙西庆;王新陆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58例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小针刀疗法和针灸、拔罐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有明显好转,且缩短病程,对照组疗程长,患者疗效差于治疗组.结论:采用小针刀治疗肩周炎其效果优于针灸、拔罐疗法.

    作者:耿志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降粘胶囊治疗高脂蛋白血症60例分析

    笔者自2000年5月开始采用降粘胶囊治疗高脂蛋白血症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光;张凤先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个体化全科治疗评析

    本文介绍了中西医结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全科治疗方法,急性活动期以西医治疗为主,配合中药治疗,缓解期逐渐以中药取代西药,并将心理干预贯穿于治疗过程的始终,这对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大有裨益.

    作者:陈红;王思平;褟国维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薛生白《湿热病篇》用药规律与特色

    薛雪(1681~1770),清代医学家.字生白.江苏苏州人.精于医术,与叶天士齐名,堪称温病学大家.其所著《湿热病篇》是治疗湿热病的专书,对于湿热的病因、病机、治疗论述详细、说理透彻、立论精当.而且其遣方用药章法分明,风格独具,自成体系,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其用药思路可为后世吾辈之医镜.现就其中之一二略述于下,以为抛砖引玉.

    作者:周茂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