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噪声刺激对耳蜗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孙德义;李学佩

关键词: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耳蜗, 噪声
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噪声性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中高频连续稳态噪声制作噪声性聋的动物模型,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Northern印迹法,观察噪声刺激对耳蜗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结果:组织化学法显示NOS主要分布于内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和血管纹边缘细胞;原位杂交法发现NOSmRNA在内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胞浆内均可见阳性染色,但血管纹边缘细胞无阳性染色;Northern印迹法显示实验组NOS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强.结论:听觉传入径路上存在Glu:NMDA受体,NO:cGMP通路,噪声刺激诱发的NO合成具有介导神经中毒作用,血管纹边缘细胞能合成一定量NO,对耳蜗微循环具有调节作用.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

    我科1998年1月~1998年10月,于鼻内窥镜下应用射频治疗慢性舌扁桃体炎3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向阳;张仁贤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

    鼻源性头痛指因鼻腔鼻窦局部病变引起的头痛.传统的治疗方法侧重局部病变切除,但常因破坏正常解剖结构而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且由于相邻病变未能去除,复发率高.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和对鼻腔鼻窦解剖生理的认识,鼻部手术已注重保持原有功能.近年,我们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7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慧远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噪声刺激对耳蜗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噪声性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中高频连续稳态噪声制作噪声性聋的动物模型,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Northern印迹法,观察噪声刺激对耳蜗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结果:组织化学法显示NOS主要分布于内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和血管纹边缘细胞;原位杂交法发现NOSmRNA在内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胞浆内均可见阳性染色,但血管纹边缘细胞无阳性染色;Northern印迹法显示实验组NOS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强.结论:听觉传入径路上存在Glu:NMDA受体,NO:cGMP通路,噪声刺激诱发的NO合成具有介导神经中毒作用,血管纹边缘细胞能合成一定量NO,对耳蜗微循环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孙德义;李学佩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复发性严重鼻出血的选择性治疗

    我科1993~1998年共收治21例严重鼻出血患者,均系反复发作的急剧鼻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点能否窥清者选择性地应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毅平;曹银生;介超平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高原地区老年人鼻出血并发休克48例报告

    鼻出血是高原地区多发病之一.高原低氧,气候干燥,老年人因患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常会引起反复大量鼻出血导致休克.我科于1988~1998年共救治48例老年严重鼻出血致休克患者.经行鼻腔填塞和有关药物治疗,均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光平;任黎;全永安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100例报告

    传统的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需要切除大部分鼻中隔软骨,对鼻中隔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并发症多.1982年以来,我们施行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现将随访资料完整的100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肖安;季东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筛窦开放术中处理中鼻甲对嗅觉的影响

    在鼻内窥镜或显微镜下行筛窦开放术时,常需对中鼻甲进行处理.但有关中鼻甲处理与嗅觉恢复的关系的报告少见.1995年3月以来,我们经常采用筛窦开放后中鼻甲外移加开窗术.为观察这一手术方法对嗅觉的影响,我们采用5味试嗅液行嗅阈测试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并与术中未作中鼻甲外移和开窗术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亚新;陈文文;童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鼻平滑肌肉瘤8例报告

    平滑肌肉瘤(leiomysarcoma)是起源于平滑肌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7%.常见胃肠道和子宫,发生于头颈部罕见.1962~1997年我院收治鼻平滑肌肉瘤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琦;田熙;王正敏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鞍鼻成形术21例报告

    鞍鼻畸形是鼻骨、鼻软骨支架塌陷.植入填充物如固体硅胶或多晶体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粉后,畸形可获得满意矫正.我院近两年来收治21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21例,男6例,女15例;年龄18~45岁.采用固体硅胶整形者13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粉整形者8例.

    作者:李晓非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阿司匹林耐受不良--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和支气管哮喘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用于临床不久,即发现少数患者服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一般为0.5~2 h)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表现为急性血管性水肿、荨麻疹、鼻炎、鼻窦炎和支气管哮喘等.这些不良反应既往均称为阿司匹林变态反应.大量研究证实,其发病机理不属于变态反应,而是由于药物耐受不良引起,故称为阿司匹林特异反应性(aspirin idiosyn-crasy)或阿司匹林耐受不良(aspirin intolerance).1922年Widol首先报道了阿司匹林三联征,即阿司匹林特异反应性、支气管哮喘和鼻息肉;1967年Samter提出阿司匹林三联征是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因此,又称为Samter三联征.

    作者:顾之燕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应用自体鼻中隔骨、软骨鼻成形术

    我科于1990~1998年,应用自体鼻中隔骨、软骨行鼻成形术1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9~52岁,平均30.6岁.均有鼻外伤史,病程3个月~3年.主诉鼻塞者13例,经常头痛8例,反复鼻出血3例.大部分为鞍鼻畸形,鼻背塌陷4例;2例鼻尖低下.检查:均有鼻中隔偏曲;其中1例一侧鼻腔粘连.

    作者:安增喜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以声嘶为主要症状的喉淋巴瘤4例

    以声嘶就诊于耳鼻咽喉科的疾病较多,喉淋巴瘤因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且发病率低,在喉良、恶性肿瘤中仅占0.32%,不易确诊.为加深临床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科1980~1998年诊治的4例喉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黄璟;谢洪;王莉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窦腔冲洗注药治疗慢性蝶窦炎

    自1997年以来,我院对13例窦口无息肉阻塞的慢性蝶窦炎患者,行窦内冲洗注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3例(13窦)中,男7例,女6例;年龄17~43岁.右侧9例,左侧4例.病史3个月~3年.枕部疼痛6例,头顶部疼痛1例,头顶及枕部疼痛2例,后吸性涕2例,眼球胀痛2例.4例被误诊为血管性头痛及球后视神经炎,治疗长达1个月之久.13例均经鼻窦CT及鼻内窥镜检查确诊.鼻内窥镜检查蝶窦口无息肉阻塞.

    作者:李安宙 刊期: 2000年第08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