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方林;刘仙菊;易法银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近几年来,为了寻求其佳治疗方案,采用针罐配合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86例,其中包括病程两年以上的病例3例.治疗三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率为94.19%,有效率为100%.由此可见,该法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佳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刘世琼;骆文郁;雒成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慢性结膜炎的病因较复杂,大致可分为感染类和非感染类.中药雾化疗法是利用煮沸后的热气上熏眼部,使眼部气血流畅,达到疏通经络、退红消肿、收泪止痒等效果.观察组47例,总有效率93.62%;对照组18例,总有效率66.67%.
作者:刘莹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戴思恭(约1324~1405),明代名医.字原礼,号肃斋,浙江浦江(今浙江义乌、兰溪一带)人.少年时即从学于丹溪,尽得其传,为丹溪的得意门生.戴氏医术精深,治病多获奇效.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被朝廷征为御医,晚岁任太医院史.戴氏之学根于丹溪之学,并深受刘河间、李杲的影响,撰有《证治要诀》、《证治要诀类方》等书.戴思恭不断推求师意,阐其师意义所未尽,为承丹溪之学有成就者之一.
作者:胡方林;刘仙菊;易法银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鼻为肺之外候,鼻病源于肺脏疾患.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各种原因所致的鼻阻力增加和二氧化碳的刺激都可引起支气管收缩,影响通气量,称鼻肺反射(属神经反射);同时,肺泡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可使鼻粘膜血管收缩,鼻翼煽动,鼻阈增宽,使鼻腔阻力减少而增加通气量.[1]证实鼻病与肺的疾患紧密相关.
作者:任水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缓慢性心律失常指窦性心率低于60次/分,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和室性逸搏等,目前西医治疗尚缺乏理想的药物,近年来应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该病作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进展.
作者:杨清峰;曹静;王景存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本文介绍了中西医结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全科治疗方法,急性活动期以西医治疗为主,配合中药治疗,缓解期逐渐以中药取代西药,并将心理干预贯穿于治疗过程的始终,这对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大有裨益.
作者:陈红;王思平;褟国维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慢性盆腔炎常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或月经期感染、流产、分娩等诱因而使疾病发作迁延所致.治宜温肾助阳,行经活血,清热利湿,化瘀通络.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78例.其中,治愈54例,显效17例,好转5例,无效2例.指出:少腹逐瘀汤温经通络活血,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消退.
作者:姜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长,病理改变复杂,虚实互见,以痰瘀阻络为病机特点.治疗中应遵循络病理论,以指导对病机、立法的认识,须注意其治疗的特殊性,并灵活应用虫类药、藤类药、引经药等.
作者:谢席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蚂蚁亦称鳅柱,又名玄驹,《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它的食用价值.近十年来,国内对蚂蚁的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蚂蚁或其提取物制成的单方或复方制剂已被广泛应用.笔者对蚂蚁的药理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杨志欣;王艳宏;邓伟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下同)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近20年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概括起来为血栓机制与炎症机制两方面.在炎症机制中,关于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近年来多有报导,这给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以许多启发.
作者:赵东杰;范群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虚实是中医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两大类基本的病变性质.在疾病的过程中,存在着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之间的相互斗争,其结果决定着虚实的变化,并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中医是通过望、闻、问、切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推理、判断而得出虚实的辨证.
作者:朱德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肠道易激综合征(rBS)患病率相当高,在西方国家约20~30%,亚洲国家约10%的人群有此病的症状,但临床就诊者仅约1/4.该病迁延难愈,单纯的西药治疗也常反复发作.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许二平;胡维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程益春,男,生于1938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专业及研究方向为中医治疗内分泌疾病的研究.
作者:韩吉淼;崔云竹;徐文倩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银杏叶药物的主要成分银杏叶内主要含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有机成分中主要含异鼠李素、山奈酚、山奈酚-3-鼠李葡萄糖甙、芸香甙、槲皮甙、银杏异双黄酮、银杏苦内酯A、B、C、儿茶精及食子儿茶精等鞣质类成分.
作者:周美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毒邪蕴积为其发病之本,故清热解毒化湿法应贯彻治疗的始终.认为:初期多为湿热蕴结,疏泄失司,湿热为病,每胶结难解,湿郁滞血,热郁络阻,稽留日久必致瘀血内生,采用自拟龙虎蛇丹治疗112例,结果治愈42例,好转64例,无效6例.指出,治疗慢乙肝血瘀是不可忽视的病机,活血化瘀是关键一环.
作者:王修锋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85例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例,按变态反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1]进行选择,按该标准记分6~8分可诊断AR.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男21例,女23例,年龄6~65岁,平均38.2岁,病程1~38年,平均11.12年,平均诊断积分7.52分.对照组41例,男19例,女22例,年龄9~59岁,平均年龄36.8岁,病程1~40年,平均9.87年,平均诊断积分7.35分.另选18例为健康组,男7例,女11例,年龄15~52岁,平均35.2岁,均排除有变态反应病史.
作者:马洪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运用经方治疗顽固皮肤病三则,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类天疱疮,苓桂术甘汤治疗下肢丹毒;越婢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天疱疮由脾虚湿热蕴积肌表,治宜健脾利湿;下肢丹毒为湿热蕴毒,治宜清热解毒;寻常型银屑病为脾热郁闭,治宜清热解毒,滋阴开窍.
作者:秦泳;杨军伟;张晓红;华华;刘瓦利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认为过敏性鼻炎其病在鼻而属肺,为哮喘发作的诱因,发病与肾气不足有关,痰为主要病理因素.治疗应肺、脾、肾三脏同治.指出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虽为两种疾病,但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马南兰;刘海燕;曹世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男性暴力人群的中西医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随机抽取46例男性暴力型罪犯,进行中医辨证、西医检体、实验室检测ET、NO、NE、E、COR、T3、T4、TSH、FSH、LH、T、E2等,探讨男性暴力人群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客观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肝火(或肝阳)亢盛、肝肾阴虚、痰热内扰、肝郁犯脾的复杂证型,现代医学的客观化指标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ET、NE、E、T3、T4、E2增高,NO下降,COR、TSH、FSH、LH、T正常.结论:提示男性暴力人群中医复杂证型与ET、NO异常之间关系的现代医学病理生理学基础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NE、E分泌增高,导致T3、T4应激性增高,机体耗氧量增加,缺血,缺氧,副交感神经相对抑制而NOS抑制,终导致ET升高、NO下降,机体进入神经-内分泌-内环境失衡状态.
作者:傅晓晴;白平;林久茂;郑良朴;叶大富;郑玉聪;林可基;陈少东;徐翔宇;陈琪;陈惠颖;林秀芳;吴绍銮;邓龙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重要的胃病致病因素,绝大多数胃病(90%)由HP感染引起[1],仅少数由于其他病因包括胆汁反流、非甾体抗炎药、吸烟和酒癖等所致.西医抗菌治疗的根除率虽高,但依从性差,易复发,且副作用亦多,长期服用抗菌素易引起肠道菌群紊乱.笔者临床应用三黄汤治疗HP感染3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总结如下.
作者:徐静波;徐海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