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仲崇俊;蒋庚西;陶国华;王永旺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微转移, 肺表面活性蛋白D, 围手术期, 外周血
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 mRNA(SP-DmRNA)表达在围手术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SP-DmRNA的表达;分别在手术前、关胸时、术后1周检测4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SP-DmRNA的表达,并以1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1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40例NSCLC组织中SP-DmRNA阳性表达率为100%,手术前、关胸时和术后1周外周血SP-D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0%、52.5%和15.0%;1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1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中无SP-DmRNA表达.[结论]SP-DmRNA是检测肺癌外周血微转移良好的分子标志物.
中国肿瘤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部分市县1998~2002年食管癌发病与死亡

    [目的]探讨中国居民食管癌的发病和死亡特征.[方法]分析中国30个肿瘤登记处1998~2002年食管癌登记资料.[结果]食管癌新病例38 339例,死亡30 116例.食管癌粗发病率在0.3/10万~115.1/10万之间,世界人口调整发病率在0.3/10万~132.7/10万之间.食管癌粗死亡率在1.3/10万~90.9/10万之间,世界人口调整死亡率在2.7/10万~110.6/10万之间.[结论]各地的食管癌发病率差异较大.在不少地区尤其是农村,食管癌是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应积极开展防治工作.

    作者:邹小农;陈万青;张思维;李连弟;鲁凤珠;陈永红;赵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5-氮-2'-脱氧胞苷诱导膀胱癌EJ细胞凋亡研究

    [目的]探讨5-氮-2'-脱氧胞苷(5-Aza-CdR)诱导膀胱癌EJ细胞凋亡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5-Aza-CdR作用于膀胱癌FJ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程度,原位凋亡细胞检测技术(TUNEL)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Aza-CdR对膀胱癌EJ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EJ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5-Aza-CdR(0.625,1.25,2.50,5.00 mg/ml),与对照组相比各组FJ细胞增长速度减慢.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各组5-Aza-CdR(0.625,1.25,2.50,5.00 mg/ml)可以显著降低EJ细胞的增殖比和增高EJ细胞的凋亡指数(P<0.05),且与5-Aza-CdR呈浓度依赖关系(P<0.05);不同浓度的5-Aza-CdR作用FJ细胞后G0/G1期细胞明显增加(P<0.05).[结论]5-氮-2'-脱氧胞苷诱导膀胱癌FJ细胞凋亡并使EJ细胞阻滞于G0/G1期,从而抑制膀胱癌FJ细胞的增殖.

    作者:刘学锋;戴显伟;吴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山市2003年恶性肿瘤流行状况

    [目的]探讨2003年中山市恶性肿瘤流行规律,为中山市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3年中山市肿瘤登记处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资料,统计分析其发病死亡数、粗发病率与死亡率、中国与世界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指标.[结果]2003年中山市恶性肿瘤男性世界标化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为205.4/10万与177.3/10万,女性分别为127.3/10万与73.5/10万,男女发病与死亡前5位恶性肿瘤是肺、肝、鼻咽、食管、胃、结/直肠、乳腺与子宫体等部位恶性肿瘤.[结论]2003年中山市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虽然位于全国部分地区低中水平,但其发病与死亡有上升趋势,提示应针对性加强中山市恶性肿瘤防治工作.

    作者:魏矿荣;梁智恒;任小青;郑婉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介入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肝癌

    全文综述超声引导无水乙醇注入疗法(PEI)治疗肝癌的原理、适应证、治疗方法与效果,重点介绍乙醇消融治疗肝癌的量化概念与治疗方法.

    作者:林礼务;林学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靶向细胞周期蛋白E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构建靶向细胞周期蛋白E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针对cyclin E基因,设计1对寡核苷酸,形成双链后将其将其插入Psilencer2.1-U6-neo质粒,构建cyclin E shRNA真核表达载体,酶切和测序鉴定.转染MCF-7细胞株,应用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E蛋白的表达.[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特异性针对cyclin E的shRNA表达质粒.转染MCF-7细胞后下调cyclin E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靶向cyclin E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应用RNAi技术进行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卓建新;陈日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对鼻咽癌放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成像术(18F-FDG PET)评价鼻咽癌放疗疗效的价值.[方法]21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在实施适形放射治疗前、后进行PET/CT或PET检查,将PET的结果与同期的CT检查结果比较,分析PET的检查结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放射治疗前PET检查改变了4例病人的N分期;放疗后PET检查原发灶SUV≥4.0者证实为肿瘤残留;CT显示肿瘤残留而大SUV≤2.5者证实为肿瘤纤维化.[结论]PET与CT相比较在对原发肿瘤的检测方面没有差别;但是PET在检测淋巴结方面比CT的敏感性高,而且PET对检测鼻咽癌放疗后疗效的准确性高于CT.

    作者:黎功;郑静晨;于金明;付政;刘森;赵献光;韦光胜;陈少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肿瘤PET药物研究应用进展

    近年来,正电子核素及其标记的诊断和治疗放射性药物的研究和应用极其活跃.随着分子生物学渗透入核医学领域及PET或PET/CT技术的发展,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的放射性药物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文章对肿瘤正电子药物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荣福;邵武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广东省四会市1995~2004年鼻咽癌生存率分析

    [目的]对四会市近10年鼻咽癌登记病例进行生存率分析,为人群鼻咽癌的预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四会市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发病、死亡登记报告资料,对1995~2004年鼻咽癌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四会市1995~2004年鼻咽癌总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45.20%和27.28%.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临床分期和放射治疗与预后有明显关系.[结论]四会市1995~2004年以人群为基础的鼻咽癌生存率比20世纪70、80年代有所提高,与提高早诊率和治疗方法改进有关.

    作者:黄启洪;李艳华;林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8F-FDG PET/CT在探测卵巢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在探测卵巢癌术后复发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仪器为Siemens Biograph Sensation 16 PET/CT,43例卵巢癌术后患者禁食4~6 h,静脉注射18F-FDG 60 min后进行PET/CT检查,采集方式为3D模式.PET/CT图像结果与血清CA125、B超及CT或MRI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并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比较判断其诊断的准确性.[结果]FDG PET/CT诊断卵巢癌复发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2.3%、100%和93.0%.血清CA125水平与FDG PET结果有一定相关性,33例CA125升高患者中31例PET显像阳性,10例CA125正常水平患者中仅有5例PET显像阳性.[结论]当常规影像学检查阴性或可疑时,PET/CT显像对卵巢癌复发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特别术后患者CA125升高的情况下,FDG PET/CT有助于探测隐匿性复发或转移病灶,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作者:赵军;管一晖;左传涛;华逢春;林祥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原发性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原发性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癌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分析及半定量方法.[结果]①18F-FDG显像对检出胃癌的灵敏度为83.3%(10/12),2例假阴性为印戒细胞癌和鳞腺混合癌,原发肿瘤病灶直径<1 cm(T1期).②12例中,有8例通过18F-FDG显像确诊有胃局部淋巴结、肝脏、肺、腹膜后淋巴结等1处或1处以上转移.[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于胃癌是一种灵敏的检查方法,在胃局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术前分期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旭生;邹德环;梁培炎;李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江苏省大丰市胃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大丰市与胃癌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大丰市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胃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调查胃癌病例和对照各649例,配成对数649对.结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A型血(OR=3.127,95%CI:1.488~6.571),进食速度快(OR=3.587,95%CI:2.570~5.006),喜食咸(OR=2.703,95%CI:1.261~5.794)或烫(OR=3.445,95%CI:2.526~4.697)食品,性格忧郁(OR=2.512,95%CI:1.333~6.819)等为大丰市胃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粮食储具常清洗翻晒(OR=0.054,95%CI:0.004~0.815),喜食大蒜(OR=0.337,95%CI:0.048~0.651),常食用新鲜蔬菜(OR=0.488,95%CI:0.274~0.869)等则为其保护因素.[结论]应当通过教育居民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注意心理精神卫生以降低胃癌发病危险性.

    作者:刘爱民;赵金扣;武鸣;圣龙责;袁峰;陈娟;顾小平;仇磊;王建军;杨婕;周金意;张作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 mRNA(SP-DmRNA)表达在围手术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SP-DmRNA的表达;分别在手术前、关胸时、术后1周检测4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SP-DmRNA的表达,并以1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1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40例NSCLC组织中SP-DmRNA阳性表达率为100%,手术前、关胸时和术后1周外周血SP-D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0%、52.5%和15.0%;1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10名健康人的外周血中无SP-DmRNA表达.[结论]SP-DmRNA是检测肺癌外周血微转移良好的分子标志物.

    作者:仲崇俊;蒋庚西;陶国华;王永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术后早期应用FOLFOX方案辅助化疗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早期应用奥沙利铂联合5-Fu/甲酰四氢叶酸辅助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89例根治术后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早期化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1天和术后1个月开始辅助化疗,应用奥沙利铂联合5-Fu/甲酰四氢叶酸(FOLFOX方案),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愈合状况和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及辅助化疗期间无死亡病例,无术后出血,无吻合口瘘.早期化疗组腹壁切口平均拆线时间10.56±2.72天,对照组10.31±2.87天,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切口愈合状况无明显差异,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期化疗组:61±10.5小时,对照组:65±11.2小时,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早期化疗组术后第1个周期,约1/2出现周围神经毒性症状;有15.2%出现恶心(Ⅰ度)、偶有呕吐(Ⅱ度),无Ⅱ度以上腹泻发生,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不明显,术后1个月内两组各时间点对应白细胞减少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完成全疗程化疗后,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基本相同.[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早期应用奥沙利铂联合5-Fu/甲酰四氢叶酸(FOLFOX方案)辅助化疗,不会影响患者切口愈合能力和增加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影响不大,对延长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减少术后复发可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左明;刘宝善;徐琳;燕锦;刘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的应用

    超声造影使超声医学发生革命性的进展,真正达到了非创性和高效性目的.文章从声学造影剂的作用原理、发展过程、相关的新型造影技术及其在肝脏疾病的应用临床研究方面作了综述.

    作者:林礼务;林学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Na+,K+-ATP酶β1亚基与肿瘤细胞生长相关性

    [目的]探讨Na+,K+-ATP酶β1亚基(ATP1B1)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的关系,以及外源性ATP1B1对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肿瘤细胞株、正常外周血单核细胞中ATP1B1的mRNA水平,以及经脂多糖(LPS)促进细胞增殖、二甲亚砜(DMSO)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后ATP1B1的mRNA水平变化,并观察通过转染技术增加肿瘤细胞中ATP1B1表达后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肿瘤细胞株中ATP1B1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单核细胞(P<0.05),促进细胞增殖后细胞中ATP1B1的mRNA水平增高(P<0.05),诱导分化后降低(P<0.05),导入外源性ATP1B1使肿瘤细胞增殖明显受抑(P<0.05).[结论]Na+,K+-ATP酶β1亚基可以成为反映细胞功能状态特别是肿瘤细胞增殖代谢的重要指标,为肿瘤生物治疗的新策略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作者:熊竹娟;林苹;张洁;王修杰;王琪;任婧婧;杨洪亮;王静;吴亚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52例老年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352例65岁以上女性乳腺癌患者,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352例65岁以上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的11.6%,大年龄98岁,中位年龄69岁.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76.4%),有脉管瘤栓的19例,40.3%的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免疫组化显示ER/PR(+)占63.7%,HER-2(++)~(+++)占17.4%,HER-2的表达在可手术组与不可手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HER-2状态与分期呈正相关,激素受体表达率高,内分泌治疗效果好;同时治疗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乳腺癌患者大多合并其他疾病.

    作者:孟旭莉;莫文菊;谢尚闹;杨红健;李涛;邹德宏;丁小文;陈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42例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分析

    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至2006年3月对4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资料.经右侧股动脉插管,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至降主动脉,造影显示支气管动脉,选择靶血管灌注化疗药物.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8例,稳定6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76.2%.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宗林;周楠;谢晓阳;代新学;任超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骨肿瘤研究进展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全文着重阐述部分放射性药物在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及研究方向.

    作者:霍宗伟;杨国仁;陈鸣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国肿瘤杂志

中国肿瘤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