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军平;吕桂泉
microRNA是一类由18-23个核昔酸构成的单链非编码RNA分子,具有调节基因表达活性的功能,microRNA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croRNA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抗肿瘤治疗靶点.全文对近年来microR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用于胃癌诊断、治疗的可能前景作一综述和分析.
作者:汪胜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周剂量多西紫杉醇(TXT)联合顺铂(DDP),氟尿嘧啶(5-Fu)持续滴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2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DCF方案二线化疗:TXT 30mg/M2,d(1、8、15),DDP 25mg/M2,d(1-3),5-Fu 500mg/m2持续静脉滴注,d(1-5)28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有效率、不良反应、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3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客观缓解率21.9%(7/32),中位TTP及OS分别为2.7个月和7.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脱发.[结论]周剂量TXT联合DDP,5-Fu持续滴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毕延智;曾冬香;姜藻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LEEP治疗GIN 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LEEP治愈CIN 51例,治愈率为91.07%,其中CIN 1级治愈率达100%,56例CIN患者术中出血童2-15m1,平均4.6m1.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阴道不规则出血.[结论]LEEP治疗CIN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准确、安全有效、出血量少等优点.
作者:叶建红;刘丽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肿瘤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恶性肿瘤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中,并发颈内静脉血栓形成4例,单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10例,单纯肺血栓栓塞(PTE)3例,DVT合并PTE 5例.5例合并PE患者中3例有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多有低氧血症、血D-二聚体明显升高.心电图仅1例有典型SIQIIITIII表现.[结论]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临床常见,对手术、化疗、放疗、PICC置管或疾病进展叮能导致血液高凝状态患者应及早进行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爱芬;吕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miR-2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检测113例胃癌组织及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iR-29的表达,利用CD34指标检测胃癌组织内MVD,[结果]miR-29在胃癌组织内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2.62±1.17vs3.31±1.18,t=2.897,P=0.004).胃癌组织内miR-29表达水平与MVD值呈负相关(r=-0.587,P<0.05).[结论]miR-29低表达可促进胃癌内微血管形成,是一个潜在的抑癌miRNA.
作者:陈陵;李学成;王军;陈先华;熊晓峰;邹利全;刘志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凋亡相关因子Clusterin和脾酪氨酸激酶(Syk)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大肠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中Clusterin和syk表达水平.[结果]Clusterin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率为10.00%(8/80),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1.25%(57/8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Syk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率为92.50%(74/80),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5.00%(28/8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lusterin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yk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Clusterin高表达,Syk低表达,两者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恶性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王松文;李勇;王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贝伐单抗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IgG1抗体,通过选择性结合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来抑制其生物活性,具有较强的抗肿瘤血管新生作用,在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Ⅱ-Ⅳ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了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戚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iR-221和miR-22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茎环RT-PCR方法检测32例胃癌及癌旁胃黏膜组织中miR-221和miR-222表达,分析miR-221和miR-222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miR-221和miR-222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且胃癌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iR-221和miR-222比值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miR-222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相关(P=0.046);miR-22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3).[结论]miR-221和miR-222在胃癌中表达明显上调是胃癌的重要标志.但两者在胃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发挥不同的效应.
作者:金晶;闫竞一;薛向阳;武文一;黄颖鹏;朱冠保;沈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脂加氧酶(LOX)可以催化游离花生四烯酸使之成为有生物活性的类花生酸类物质,这一代谢过程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衰老.15-LOX对结直肠癌、食管癌及前列腺癌等有抑制作用,其他LOXs的抑制剂在一系列实验模型中也显示了其致癌作用和对肿瘤生长的调控作用.不同的LOX亚型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且在肿瘤中表达不同.全文旨在分子水平上讨论LOX的分布,研究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血管生成及转移等的影响,展望LOX抑制剂在临床中的靶向治疗策略,阐明其在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邓君健;徐细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PPC)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215例6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与PPC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215例患者有71例(33.0%)并发PPC,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PPC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吸烟(OR=2.317),呼吸系统疾病(OR=1.751).血清自蛋白(OR=1.657),ASA分级(OR=1.097).留置鼻胃管时问(OR=1.555),[结论]高龄、有基础呼吸系统疾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术前ASA分级>2、术后留置胃管的胃癌患者易发生PPC,应重视其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尹军平;吕桂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PA)是由非典型性或复杂结构的子宫内膜样腺体及平滑肌成分组成的病变,生物学行为通常良性,其形态学较复杂,且临床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全文分析5例AP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发生在绝经前;组织学上4例纤维肌性间质中出现轻到中度不典型增生的腺体,1例出现明显恶性转化.5例患者预后均良好.
作者:王爱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35例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在TACE术前、术后分别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TACE术后除躯体疼痛(P=0.054)、心理健康(P=0.082)、精力(P=0.060)外,躯体健康(P=0.000),躯体角色功能(P=0.002)、社会功能(P=0.007)、情绪角色功能(P=0.001)和总体健康(P=0.005)5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但TACE术后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生理健康和精神健康均受到明显损害,TACE术有利于改善患者近期部分生活质量.
作者:李明贤;周立平;李少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多处方剂量融合正向调强治疗计划在鼻咽癌放疗中可行性和适用范围.[方法]6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利用Pinnacle 6.2适形治疗计划系统,根据剂量分布,调整照射野的方向和处方剂量数,各计划融合后得到优化的正向调强计划.分别与各自在CORVUS6.3计划上优化的逆向治疗计划比较计划肿瘤区P(GTV)和计划临床靶区P(CTV)的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和计划临床靶区的适形度.[结果]根据RT000225要求,正向计划肿瘤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符合处方剂量要求,95%P(CTV)体积的剂量为69.8-70.8Gy,95%P(CTV),体积的剂量为54.0-55.6Gy,与逆向计划的58.0-60.4Gy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向调强与逆向调强计划的中位Mu值分别为300和3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10min和25min,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处方剂量融合正向调强治疗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符合要求,适用于早期鼻咽癌治疗,计划优化和治疗实施时间缩短.
作者:王勇;应申鹏;梁晓东;陈卫军;贡强君;刘艳梅;倪玲琴;韩建锋;单国平;胡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81.0%,Ⅲ-Ⅳ期生存率为16.7%;LGESS 5年生存率85.0%,UES5年生存率25.0%.2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55.6%.[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降低复发率,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手术方式与预后关系密切.
作者:盛少琴;金杭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肾囊肿是常见的肾脏病变,约6%的无症状肾肿物为囊性肾癌,复杂肾囊肿与囊性肾癌影像学鉴别诊断困难.Bosniak分级是肾囊性病变的处理依据和原则.全文主要综述肾囊性肿物的Bosniak分级及肾囊性肿物的恶性征象影像诊断方法等.
作者:陈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和达英-35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37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雌孕激素序贯疗法组和达英-35联合罗格列酮治疗组,测定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LH/FSH比值、睾酮(T)、雌二醇(E2)、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体质指数(BMI)等指标情况.[结果]达英-35联合罗格列酮治疗组治疗后FSH、LH、LH/FSH比值、T、E2、FBS、FIN水平明显降低(P<0.05 ),而雌激素序贯疗法组治疗前后各项血清指标无明显变化.达英-35联合罗格列酮治疗组患者痤疮、多毛明显改善.[结论]达英-35联合罗格列酮治疗青春期PCOS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症,恢复月经周期.
作者:马爱平;高卫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肝癌患者中,HBsAg阳性96例(80.0%).伴肝硬化者88例(73.3%),AFP≥20ng/dl 98例(81.7%)首发症状以肝区疼痛为多,占55例(45.8%).随访86例,平均生存期6.36个月.[结论]有乙肝丙肝病史,特别是有肝硬化病史患者,出现肝区疼痛可能提示肝癌发生.临床应加强检查及防治.
作者:余永胜;王丽莉;刘燕萍;张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回顾性分析甲氨蝶呤(MTX)使用后导致严重皮肤病变患者临床资料.4例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级的MTX分别治疗恶性肿瘤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继发全血细胞减少.发热,2例获得缓解,2例死亡.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早期使用可及时有效地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皮肤的损害程度及范围.
作者:郭群依;冯长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3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组(18例)和FOLFOX4组(18例),至少行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3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组CR 1例(5.6%),PR7例(38.9%),SD6例(33.3%),PD4例(22.2%),有效率44.5%;FOLFOX4组PR6例(33.3%),SD10例(55.5%),PD2例(11.1%),有效率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尤统计学意义(X2=0.808,P=0.369).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和神经系统毒性,其中FOLFOX4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组(X2=4.485,P=0.034).[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与FOLFOX4方案相当,但耐受性较好.
作者:董静波;李雁;翁国爱;殷晓玲;阮捷;郑军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脾脏LCA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织化检测,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脾脏LCA由相互吻合的血管性窦状腔隙构成,表面衬覆单层内皮样细胞,无异形性,部分可见嗜伊红小体及含铁血黄素.FⅧRag(+)、CD31(+)、CD68(+)、CD34(+)Lysozyme(+)、Vimentin(-).PAS染色(+).[结论]脾脏LCA是少见的脾脏血管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
作者:胡赟;石麒麟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