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高分子合成树脂类义齿粘附剂的研制

程祥荣;赵克;李志安;程汉亭;肖群

关键词:全口义齿, 义齿粘附剂, 粘结抗张强度
摘要:目的:研制一种新高分子合成树脂类义齿粘附剂.方法:用正交设计法设计出12种不同的粘附剂配方,以粘结抗张强度为评分标准,运用方差分析对影响其粘度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粘附剂的佳配比.结果和结论:聚醋酸乙烯酯和纤维素醚的具体含量对粘附剂粘结抗张强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而乙醇及CMC-Na所占比例对其粘结强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且二者间有交互作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SSRO术前后髁状突骨密度测定

    目的:探索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SSRO)术后髁状突骨组织改变情况,以了解正颌手术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数字图象系统,在手术前后不同时期X片上,将髁状突分成四个大致相等的测量区域,分别测量统计各区的骨密度值.结果:在不同因素下,髁状突骨密度有所不同.术前:2、4区高于1、3区,右侧高于左侧.术后:骨密度下降,可以不同方式表现.结论:髁状突位置发生改变后,其骨组织将起代偿作用.计算机数字图象系统可使髁状突骨密度测定更为准确,也使得髁状突病变能早期发现.

    作者:唐恩溢;金友仁;杨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正常牙合少年儿童颅颌面硬软组织结构相互关系评价

    目的:研究颅颌面硬软组织结构相互间的关系.方法:用电子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方法计测104名正常牙合少年儿童X线头影测量侧位X线片,得出17项测量值,对其中的硬软组织项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得出136项相关方程,其中硬软组织结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的27个.结论:颅颌面硬软组织结构相互间存在补偿与均衡发育机制.

    作者:龙红月;兰泽栋;陈远平;孙新华;梁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碧兰麻在拔牙术中的效果观察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 215例患者的1 565颗患牙,其中男性785例,女性30例,年龄13~78岁,平均年龄46.5岁,上颌前牙120颗,上、下颌双尖牙364颗,上颌磨牙470颗,下颌磨牙455颗.

    作者:王晓军;郝志红;王国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颌骨软骨肉瘤(附8例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颌骨软骨肉瘤.方法:复习我科近年来诊治的8例颌骨软骨肉瘤的发病情况、病理类型、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颌骨软骨肉瘤下颌骨多于上颌骨,病理类型以高、中分化型(一、二级)多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可伴牙列的松动、张口受限、下唇麻木.治疗上应采取大块根治性外科切除术,无须行选择性颈清.复发与病理分级、术前化疗无关(P>0.05),主要取决于外科治疗的彻底性.结论:颌骨软骨肉瘤是一种以局部侵袭为主的恶性肿瘤.术后病人应建立长期随访.

    作者:徐立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根管超充诱发三叉神经痛1例报告

    我科诊治1例由于根管超充而诱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胜利;郭梅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型高分子合成树脂类义齿粘附剂的研制

    目的:研制一种新高分子合成树脂类义齿粘附剂.方法:用正交设计法设计出12种不同的粘附剂配方,以粘结抗张强度为评分标准,运用方差分析对影响其粘度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粘附剂的佳配比.结果和结论:聚醋酸乙烯酯和纤维素醚的具体含量对粘附剂粘结抗张强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而乙醇及CMC-Na所占比例对其粘结强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且二者间有交互作用.

    作者:程祥荣;赵克;李志安;程汉亭;肖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根管给药治疗颌骨囊肿术后大型骨腔感染的临床观察

    囊肿术后遗留下的大型骨腔,在愈合过程中,易引起感染而影响骨腔的愈合[1,2],一旦感染发生,临床上还尚未见到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2].近三年来,我们对来我院就诊涉及牙根的颌骨囊肿术后遗留下的骨腔感染12例病例,采用根管给药法进行处理,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宏毅;周先略;胡晓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牙科纳米氧化铝陶瓷的烧结研究

    目的:探讨干压成型、低温烧结制备牙科纳米氧化铝陶瓷的工艺方法.方法:采用Al2O3-CaO-MgO-SiO2系统来研制纳米氧化铝陶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比较了不同MgO含量、成型压力及烧结温度对氧化铝陶瓷的密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1.29wt% MgO试样组的陶瓷晶粒均匀且发育比较完全;随着粉料成型压力的升高,烧结后瓷体的密度及维氏硬度均增大;在1 300℃烧结后,晶体发育差且气孔较多,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晶粒逐渐增大,在1 450℃时可见瓷体晶形发育较完全.结论:选择适当的复合烧结助剂、成型压力及烧结温度可制得较理想的纳米氧化铝陶瓷.

    作者:赵克;巢永烈;杨世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埋伏阻生智齿伴龋坏1例报告

    患者女性,60岁.半年来感觉左侧下磨牙区疼痛不适.近两个月来症状加重伴颊侧牙龈肿痛并流脓,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自服消炎药物症状减轻,停药后又复发.专科检查:|7缺失,|56无龋坏、无叩痛及松动,磨牙区颊侧牙龈红肿,触痛,牙龈有瘘口,挤压有浓液溢出,张口不受限.追问病史10年前曾因左侧下牙疼痛而将|7拔除.X线检查见下颌骨内一阻生智齿,呈近中埋伏阻生,牙冠部已发生龋坏.诊断为:|8阻生伴龋坏;处理:给于头孢氨苄、替硝唑口服抗感染治疗,漱口液漱口清洁口腔.炎症控制后,在2%利多卡因+1‰肾上腺素阻滞麻醉下将|8拔除,并仔细刮除牙槽窝内炎性增生组织及残留骨碎片,缝合牙龈创口,术后给于抗感染药物.

    作者:谭春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钢丝结扎内固定及小夹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帮助医生确定适宜的内固定方法.方法:对86例下颌骨骨折进行上述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手术方案由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制定.术后追踪随访6周,记录术后咬牙合关系不良及开口时颞颌关节疼痛的发生情况,将术后合并症发生率与内固定方法、术者经验及骨折情况等因素一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双处骨折中,小夹板内固定的术后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钢丝内固定组.两组医生完成的手术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主治医师完成的小夹板内固定术后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副主任医师组.片层状断面或合并有片层状断面的骨折术后合并症发生率较高.结论:影响下颌骨骨折治疗效果的因素有许多,选择适宜的内固定方法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胡晓文;吴学礼;欧阳喈;赵彤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4例舌根部急性出血的救治体会

    1 临床资料舌根部位于呼吸入口处,解剖部位隐蔽且危险,一旦发生急性出血,患者自救乏力,可能因救治困难或不及时,导致窒息或休克致命.本文报告了我科经治的4例较典型的舌根部急性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施救措施,以供借鉴.

    作者:颜德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种植义齿部件松动的试验研究Ⅰ.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基台螺丝疲劳寿命的测定

    目的:探讨种植义齿部件松动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建立标准力学模型,在计算机软件控制下,用Instron 8511.20型材料测试机以13次/s的速度将15kg循环力施加于修复体上,每20万次停机一次,测定修复体松动度(PTV),当试验结束时,计算机记录下总循环次数,再次测定PTV,并在预应力设置后72h及试验完成后分别测量基台螺丝的伸长量.结果:随循环次数的增加,修复体松动度增加,到试验结束时,平均循环次数为15.3×106次,此时基台螺丝PTV为9.4,预应力设置后72h及试验完成后,基台螺丝伸长量分别为11.5μm和76. 3μm.

    作者:李四群;郭华;徐东选;王贻宁;程祥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腔粘膜鳞癌顺铂诱导化疗剂量与疗效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顺铂诱导化疗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总结1986~2000年6月间行计划性高剂量(100~120 mg/m2)顺铂诱导化疗的99例治疗经验.以同期非常规剂量(50mg/m2)的27例作对比研究.结果:高剂量组和对比组的近期疗效分别为85.85%(85/99)和55.55%(15/27),经统计学处理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毒副反应(肾、血液和胃肠毒性)本组实验的对照观察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顺铂剂量和疗效之间呈正相关和正态剂量依赖关系,高剂量组的100~120mg/m2的剂量是合适和符合人体耐受的,毒副反应尚未影响到本疗法的临床应用.

    作者:叶茂昌;陈传俊;朱祖武;李容新;程靖;张震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下颌骨缺损即刻修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回顾性调查我院1980年以来下颌骨缺损即刻修复的临床资料,与病人建立长期随访关系,以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术后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术后定期复查,根据面部外形恢复满意程度、咬合关系、颞下颌关节变化情况对术后效果进行分级,各组间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各种方法行下颌骨缺损修复均可取得较好的远期效果,但在面部外形恢复的满意程度上存在差异.结论:根据下颌骨缺损及周围软组织情况选择适应证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李祖兵;赵怡芳;张文峰;李宏礼;傅玉川;龙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髁状突骨折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本文对我院1995~2000年间收治髁状突骨折24例(32侧)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冬仙;张印斗;柳新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Pendulum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治疗Ⅱ类错牙合的临床及头影测量评价

    目的:探讨Pendulum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应用Pendulum矫治器对18例平均年龄为11.9岁的牙性Ⅱ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治疗,通过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分析,评价其对牙颌面的影响.结果:Pendulum矫治器能够远中移动上颌磨牙致磨牙关系为Ⅰ类或偏近中,未见开牙合及明显前牙支抗丧失.结论:应用Pendulum矫治器不拔牙治疗牙性Ⅱ类错牙合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贺红;韩光丽;张漫;华先明;陈方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颞下颌关节塑化薄层断面解剖学研究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CT、MRI等影像学手段对颞下颌关节病变进行诊断[1,2].由于断面切片技术的限制,作为影像诊断和治疗基础的薄层断层解剖学研究却很少涉及,难以满足临床需要.本实验采用先进的生物塑化技术[3],对颞下颌关节闭口位的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断层解剖形态进行观察和测量,以期为颞下颌关节病变影像学诊断提供详细的断层解剖学依据.

    作者:邱明国;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猛性龋儿童变链菌分离株耐酸性实验研究

    目的:确定猛性龋儿童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临床株的耐酸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较猛性龋、非猛性龋、无龋儿童变链菌(各6株)和远缘链球菌(猛性龋儿童6株,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各3株)临床株在体外不同初始pH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初始pH 4.5~5.5条件下,各组变链菌生长抑制程度均明显大于远缘链球菌(P<0.05).初始pH 4.5条件下,猛性龋儿童远缘链球菌分离株耐酸性明显强于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分离菌株(P<0.05).结论:远缘链球菌的耐酸性强于变链菌;猛性龋儿童远缘链球菌分离株耐酸性强.

    作者:刘艳玲;刘正;冯希平;周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He-Ne激光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以往称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是口腔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本病病因复杂,且多属于功能性紊乱,因此,临床上早发现、早行保守治疗效果好,意义重大.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He-Ne弱激光局部照射治疗TMD,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韩德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牙槽脓肿36例

    我们自1996年以来,自拟清热泻火汤用于治疗急性牙槽脓肿3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较口服抗生素类药物疗程短、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萍;于加友;郭宏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