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癌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生化指标分析

黄慧

关键词:肝肿瘤, 肝硬化, 胆碱脂酶, 前清蛋白
摘要:为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胆碱脂酶(ChE)、α-L-岩藻糖苷酶(AFU)、钠(Na)、钙(Ca)对评价肝癌、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采集90例肝硬化、58例肝癌、13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在Olympus AU2700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结果显示PA和ChE在肝癌和肝硬化组中的异常率高,分别为87.93%、84.48%和96.67%、94.44%,提示肝功能检测指标中以PA、ChE较敏感地反映肝癌、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
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类组织激肽释放酶6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人类组织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KLK)6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及腹膜后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检测72例卵巢癌、16例卵巢交界性肿瘤、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KLK6蛋白的表达;并采用配对设计研究KLK6蛋白在卵巢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KLK6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 KLK6在卵巢癌及交界性卵巢肿瘤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52.8%(38/72)、25.0%(4/16),均显著强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5.0%(3/20)(P<0.05).KLK6阳性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KLK6在卵巢癌原发灶与腹膜后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1=8.91,P=0.003);KLK6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5.9个月和49.2个月(P<0.05).[结论] KLK6高表达可能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潜在作用,KLK6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浸润、转移有关,KLK6是卵巢癌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

    作者:钱旭芳;郑飞云;杨孝军;包香香;陈云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胃间质瘤37例诊治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ST)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2007年间37例手术切除的GST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7例GST中肿瘤位于胃底部、胃体部、胃窦部分别为6例、11例、20例.肿瘤平均直径5.45±4.53cm.免疫组化分析CD117阳性表达率为97.0%.全组35例施行肿瘤完全切除术.另2例分别行姑息切除或活检.32例患者获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0%、88.2%、81.1%.Fletcher恶性风险分级与生存率密切相关(P=0.002),极低度、低度、中度风险组与高度风险组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0.05).[结论] 应高度重视GST初次手术的完全切除,对恶性风险较高的GST需积极施行切除范围较大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威;叶再元;邵钦树;赵仲生;王跃东;许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人Egr-1启动子调控的自杀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鼻咽癌细胞株中的放射诱导表达

    [目的] 构建由人Egr-1放射诱导性启动子调控的自杀基因靶向性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人鼻咽癌细胞株CNE,比较射线诱导前后自杀基因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根据Genebank数据库提供的人Egr-1启动子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克隆人Egr-1启动子,采用PCR、酶切、连接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pcDNA3.1(+)-Egr-1-CD重组质粒表达载体,并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转染人CNE细胞株,经G418筛选后获得阳性细胞克隆.RT-PCR分析鉴定0、5、10、15、20Gy放射剂量进行6MV X线照射对CD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经PCR、酶切、测序等证实了pcDNA3.1(+)-Egr-1-CD重组靶向性质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G418筛选所得到的CNE细胞阳性克隆经不同放射剂量的诱导后,RT-PCR结果显示体外放射线照射可显著提高CNE细胞中CDmRNA的表达水平,在10Gy及15Gy组CD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尤以15Gy组CDmRNA的表达水平高,在20Gy组CDmRNA的表达水平反而下降.[结论] pcDNA3.1(+)-Egr-1-CD重组质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成功转染人鼻咽癌细胞株,建立了基因表达与放射的剂量效应关系,为后续的临床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吴君心;谢云青;邱素芳;郑秋红;潘建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4例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将126例60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仅予以常规化疗;治疗组64例.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2.6%,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KPS评分改善率为4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8%(P<0.05).两组间化疗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有效.且耐受性好.

    作者:方秋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术后乳腺癌临床观察

    100例术后Ⅱ~Ⅲ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60例和单纯西医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组3年无瘤生存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7.50%(P<0.05),但两组3年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陈光群;施仲义;黄振步;黄志有;黄兆明;王建中;陶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45例

    [目的] 评价小剂量紫杉醇每周给药同步放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88例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单纯放疗(对照组)43例,紫杉醇同步放疗(研究组)45例.[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鼻咽全消率分别为95.6%、83.7%(P>0.05),颈淋巴结残留率分别为6.7%、23.3%(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0.5%(P<0.05),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0%、51.2%和31.1%、2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8.9%、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和Ⅲ度口腔黏膜反应.[结论] 小剂量紫杉醇每周化疗同步放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颈淋巴消除率,但未能明显提高远期生存率.

    作者:梁荣;余忠华;林晓明;陈梓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Ezrin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埃兹(Ezrin)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及50例癌旁正常上皮中Ez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Ezrin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宫颈组织(96%vs.34%,P<0.01).宫颈癌组织中Ezr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FIGO)和肿瘤体积无关(P>0.05).Ezrin蛋白在癌组织中多定位于胞浆(96%),在癌旁正常上皮组织中多定位于胞膜(9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zrin蛋白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分化、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其从胞膜向胞浆的移位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朱彦;李从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同步放疗新辅助治疗1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

    [目的] 评估同步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10例不可切除ⅢB期局部晚期乳腺癌在术前接受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同步放疗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2~3周手术,评价疗效与毒副作用.[结果] 10例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肿块缩小,均完成改良根治术,无一例皮瓣坏死.血液系统和消化道毒性反应较轻.无严重的神经系统以及心脏毒性反应.[结论] 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联合化疗、手术与放疗可以显著提高局部治疗疗效,毒副作用可耐受.

    作者:胡桂女;赵永明;蔡忠芳;赵小康;方萍;钱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三氧化二砷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肝癌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MTT法、DNA Ladder检测及流式细胞术等观察As2O3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及细胞内ROS的变化.[结果] As2O3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DNA Ladder检测示,12umol/LAs2O3处理HepG2细胞48h开始出现DNA Ladder条带.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As2O3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12、24、36h后细胞内RO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As2O3可通过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提高细胞内ROS水平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刘小敏;梁晓秋;张杨;曾春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内脏与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胰腺癌晚期癌性疼痛的比较

    [目的] 观察CT引导经椎间盘穿刺法行内脏与腹腔神经丛阻滞对胰腺癌晚期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48例晚期胰腺癌伴有上腹部癌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CT引导下分别行腹腔神经丛(N组)或经椎间盘穿刺行内脏神经(S组)无水乙醇毁损性阻滞.记录术前(T0)、术后1d(T1)、15d(T15)、30d(T30)、60d(T60)、90d(T90)VAS评分,评估疗效;记录两组并发症和毒副作用.[结果] 各组内术后T1~T90时的VAS评分均较T0时降低(P<0.01),S组在T60、T90时较N组同期降低(P<0.05).术后第1d,S组与N组显效率分别为87.5%和83.3%,随时间延长疗效均逐渐降低,至T90时分别为60.0%和42.9%.两组在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脏神经阻滞应用于晚期胰腺癌癌性疼痛的治疗,其远期疗效优于腹腔神经丛阻滞.CT引导下经椎间盘穿刺法行内脏神经阻滞,操作方便,安全有效.

    作者:曲丕盛;王振;黄丽霞;郑汉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07例大细胞肺癌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大细胞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1961~2007年间收治的107例大细胞肺癌的临床资料.对随诊资料完整连续的59例的生存情况作一统计.[结果] 全组大细胞肺癌发生于双肺上叶共79例,占73.8%;术前仅2例获得病理诊断.随诊资料完整的连续59例患者中根治和姑息手术病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4%、0.[结论] 大细胞肺癌是少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具有相对独特的临床表现;与手术治疗的其他肺癌相比,大细胞肺癌的预后明显较差;根治切除是综合治疗的关键.

    作者:赵峻;薛奇;程贵余;孙克林;赫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p15基因的研究进展

    p15基因是定位于染色体9p21区域的肿瘤抑制基因,属于p15/p20家族,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4/6(CDK4/6)阻止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从而减少细胞的异常生长及变异,阻止肿瘤发生和发展.当p15基因发生改变,则可能导致肿瘤发生和进展.p15基因异常还与其它疾病,如浆细胞疾病、某些癌前病变等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陈恩;肖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肺软骨瘤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3岁.痰中带血1d入院.患者近日偶咳嗽、咳痰,无胸痛、胸闷、发热,无低热、盗汗等.

    作者:王合兵;贾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青年人直肠癌的临床特点48例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人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35岁以下青年人直肠癌48例临床资料,并与60岁以上老年人直肠癌256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青年人直肠癌以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坠胀、腹痛、腹胀、肛门疼痛及骶尾部疼痛为主;肿块距肛缘小于7cm占70.83%;肿瘤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居多;肿瘤中晚期(Dukes'C期+D期)比例显著高于老年人(81.25%vs.55.08%);根治性手术率低(58.33%vs.88.67%);误诊率高;3年生存率低(16.67%vs.43.36%).[结论] 青年人直肠癌以腹痛、腹胀、肛门坠胀及骶尾部疼痛为主,低位直肠癌多见,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居多,肿瘤细胞分化差、侵袭性强,且易延误诊断,误诊率高,预后不良.

    作者:唐毓林;叶海洪;张涌泉;甘雨;许景洪;李立志;黄文文;黄正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由于HPV L1蛋白结构保守.含多个抗原表位,在真核及原核细胞中表达后能自我装配形成病毒样颗粒(VLP),其结构和抗原表位与天然的病毒颗粒十分相似,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是HPV预防性疫苗的主要靶抗原.目前上市的HPV-VLPs疫苗主要是从昆虫细胞和酵母细胞中表达纯化,该类疫苗具备很高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能够有效地预防相应型别HPV持续感染及其引发的宫颈癌.但该类疫苗成本很高,受经济条件限制,这种疫苗很难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

    作者:马正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癌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生化指标分析

    为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胆碱脂酶(ChE)、α-L-岩藻糖苷酶(AFU)、钠(Na)、钙(Ca)对评价肝癌、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采集90例肝硬化、58例肝癌、13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在Olympus AU2700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结果显示PA和ChE在肝癌和肝硬化组中的异常率高,分别为87.93%、84.48%和96.67%、94.44%,提示肝功能检测指标中以PA、ChE较敏感地反映肝癌、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

    作者:黄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双下肢辅助标记在立体定向体架固定盆腔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放疗中使用立体定向体架配负压成型真空袋固定盆腔肿瘤病人时.除在胸骨选取摆位参考点之外.使用双下肢摆位标记(胫骨标记尺)能否提高治疗中心的精度.[方法] 12例需要盆腔照射的病人分别使用A方法(胸骨选取摆位参考点+胫骨标记尺)和B方法(胸骨选取摆位参考点)摆位固定,拍摄治疗射野证实片,同基准片比较并测量等中心各轴偏差.[结果] 两种摆位方法均存在偏差,但偏差范围不同.其中A方法X,Y,Z轴偏差分别为1.47±1.05mm,1.2±0.75m和1.46±0.52nun,B方法X,Y,Z轴偏差分别为6.48±2.5mm,1.96±1.3mm和5.6±1.9mm.两组比较X,Z轴偏差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使用胫骨标记尺对双下肢进行辅助标记摆位能明显减少盆腔射野等中心摆位误差.

    作者:李承军;徐利明;马广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肠癌中Cyclin E、PTEN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评价Cyclin E和PTEN蛋白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大肠癌标本及加例距癌组织5cm处的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组织中Cyclin E、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 E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27.50% vs.63.35%,P=0.0000);Cyclin E在大肠癌高、中、低分化中阳性率逐渐升高,淋巴结转移者Cyclin E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转移者(P=0.036).而PTEN则相反,在大肠癌中PTEN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结论] Cyclin E和PTEN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有关.

    作者:王佩飞;陈建武;郑元正;陈良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MMP-7和MMP-9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9(MMP-7、MMP-9)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测定49例葡萄胎(其中8例发生恶变,列为葡萄胎恶变组),8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其中6例侵蚀性葡萄胎,2例绒毛膜癌)和18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MMP-7、MMP-9的蛋白表达量;用RT-PCR法测定其中的35例葡萄胎(其中6例发生恶变,列为葡萄胎恶变组)和18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的MMP-7、MMP-9mRNA表达量.[结果] MMP-7、MMP-9的蛋白表达量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及葡萄胎恶变组中的表达分别高于正常绒毛和葡萄胎未恶变组(P<0.05);MMP-7、MMP-9 mRNA表达量在三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MP-7和MMP-9可能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参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王灵芝;戴淑真;宋克娟;田甜;牛兆园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肺癌诊断及个体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蛋白组学目前在肺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蛋白质水平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应用蛋白组学技术在外周血、痰等样本中寻找肿瘤特异分子标志,有望找到新的肺癌肿瘤标志物应用于肺癌的诊断与治疗.全文就差异蛋白质组学在肺癌的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廖晓东;毛伟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