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透明细胞癌21例临床病理分析

杜玲

关键词:卵巢肿瘤, 透明细胞癌, 病理学, 临床
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术中发现有腹水且多脏器浸润.病理表现特征性的透明细胞和鞋钉细胞.免疫组化14例CK(+),5例leu M1(+),2例甲胎蛋白(+),Vimentin均阴性.Ⅰ~Ⅱ期7例,2年及5年生存率为85.7%及57.1%,Ⅲ~Ⅳ期14例,2年及5年生存率则为57.1%及28.6%(P<0.05),总的5年生存率为38.1%.[结论] 卵巢透明细胞癌预后不良,手术和化疗为主要方式,放疗可以延长生存期.Ⅲ~Ⅳ期患者较Ⅰ~Ⅱ期预后更差.
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CHK1、CHK2与放射敏感性

    细胞周期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靶向药物与放射治疗结合已成为放射治疗及放射生物的一大发展趋势,以细胞周期检测点为靶向的放射增敏研究为放射生物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就此进行综述.

    作者:王玉祥;祝淑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46例贲门癌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 探讨贲门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46例贲门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窥镜检查、病理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 术前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与术中术后所见符合率高;手术治疗彻底性与手术方式有关,经腹手术切缘阳性率15%(3/20),经胸腹联合切口入路食管切缘阳性率3.8%(1/26).[结论] 贲门癌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治疗,结合术前检查的基础上,选择胸腹联合入路切缘阳性率低.

    作者:仇建成;陈志敏;王敬学;黄益领;林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结肠癌合并阑尾炎25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癌合并阑尾炎的误诊原因,以减少临床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结肠癌合并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25例首诊时,均仅诊断为阑尾炎,12例患者在阑尾手术中发现结肠癌与阑尾炎并存,而行结肠癌根治术:5例单纯阑尾切除患者,术后4天~8个月诊断为结肠癌再次手术(结肠癌根治术1例、姑息性手术4例);另8例行保守治疗患者,15天~7个月后经检查确诊为结肠癌行手术治疗(结肠癌根治术5例、姑息性手术3例).[结论] 结肠癌合并阑尾炎误诊率高,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重视术前检查、术中探查及术后随访,可减少该病的误诊.

    作者:朱君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肠腺瘤的研究进展

    大肠腺瘤是大肠常见的疾病,属大肠癌的癌前病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逐渐深入,在外观形态、组织学分类、分子机制都有新的进展.文章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楼焕进;肖友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放射增敏剂的研究进展

    放射增敏剂可提高放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增加放疗效果.理想的放射增敏剂可以显著增加放疗疗效,对正常组织没有或很少有毒副反应.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合成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和天然药物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显示了放射增敏剂的发展趋势.文章主要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毕良文;张丽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甘氨双唑钠对Ⅲ期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

    [目的] 研究甘氨双唑钠对Ⅲ期不可手术非小细胞肺(NSCLC)的放射治疗增敏作用.[方法] 不可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接受常规放射治疗加甘氨双唑钠(CMNa);B组接受常规放射治疗.评价近期疗效、1年、2年生存率和毒副作用.[结果] A组的有效率(CR+PR)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63.6%、40.5%(χ2=4.604,P<0.05);而A、B两组的1年、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前者为61.4%,29.6%;后者为57.1%,26.2%(χ2=0.26,P=0.607).两组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甘氨双唑钠对Ⅲ期不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有增敏作用,可以提高近期疗效,但不能提高长期生存率.

    作者:李洪选;吕长兴;刘俊;王家明;郭金栋;王常禄;高兰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卵巢透明细胞癌2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术中发现有腹水且多脏器浸润.病理表现特征性的透明细胞和鞋钉细胞.免疫组化14例CK(+),5例leu M1(+),2例甲胎蛋白(+),Vimentin均阴性.Ⅰ~Ⅱ期7例,2年及5年生存率为85.7%及57.1%,Ⅲ~Ⅳ期14例,2年及5年生存率则为57.1%及28.6%(P<0.05),总的5年生存率为38.1%.[结论] 卵巢透明细胞癌预后不良,手术和化疗为主要方式,放疗可以延长生存期.Ⅲ~Ⅳ期患者较Ⅰ~Ⅱ期预后更差.

    作者:杜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晚期恶性肿瘤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66例肿瘤患者行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并进行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结果] 通过良好的术前、术中和术后配合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66例70个病灶,完全缓解(CR)5个,部分缓解(PR)45个,无变化(SD)18个,总有效率71.4%.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射性粒子的治疗,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放射源遗漏、外泄.[讨论] 粒子植入前后的护理及防护.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莉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姜黄素对人卵巢畸胎瘤PA-1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卵巢畸胎瘤PA-1细胞株体外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观察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姜黄素对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药物浓度下DAPI染色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测量药物对细胞凋亡和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姜黄素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时间依赖性,凋亡率呈药物浓度依赖性,细胞周期S期比例下降、G2/M期比例升高.Real-time PCR结果示bax相对值增高.bcl-2/bax比值呈下降趋势.[结论] 姜黄素在体外对PA-1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作用,提示其在肿瘤的治疗中可能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胡才学;李响;金畅;陈肖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目的] 通过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 对84例受试对象行MSCT灌注扫描.计算肝血流量(HBF)、肝血容量(H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F).[结果] 实验A组肿瘤组织的HBF、HAF[(435.31±89.21)ml/(100g·min),0.87±0.26]明显高于阳性对照B组[(365.71±67.38)ml/(100g·min),0.72±0.23],实验A组PVTT组织的HBV、HAF[(44.72±11.62)ml/100g,0.93±0.14]也明显高于阳性对照B组[(30.38±28.61)m1/100g,0.72±0.23](P<0.05),而实验A组肿瘤组织的MTT值却短于阳性对照B组[(5.73±4.28)s,(8.22±3.51)s](P<0.05).实验A组异常灌注组织的HBF、HBV和HAF值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C组.[结论] MSCT灌注参数可反映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血液动力学变化.

    作者:戚跃勇;邹利光;王细文;孙清荣;郝萍;刘卫金;戴书华;王智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YIGSR抑制骨肉瘤细胞分泌MMP-2和MMP-9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酪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精氨酸五肽(YIGSR)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抑制作用.[方法] 在MG-63细胞中加入0、50、100μg/ml的YIGSR,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组化和明胶酶谱分析检测MMP-2和MMP-9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YIGSR剂量增加,MMP-2、MMP-9平均光度递减,胞浆着色变浅;RT-PCR结果显示,随YIGSR剂量增加,MMP-2、MMP-9对应电泳条带亮度逐渐减弱:明胶酶谱分析也表明,随YIGSR剂量的增加,负染条带平均光度越来越低.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YIGSR能有效抑制人骨肉瘤细胞MG-63分泌MMP-2和MMP-9,在抑制骨肉瘤的侵袭与转移中可能会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宋登新;陈安民;郭风劲;丁然;胡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脾脏切除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晚期和复发的上皮性卵巢癌减瘤术中脾脏切除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首次(6例)或再次细胞减灭术(8例)中施行脾脏切除术的1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平均总生存期39.36个月(15~84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61.54%(8/13);脾脏切除术后平均生存期31个月(6~49个月),脾脏切除术后3年生存率为38.46%(5/13);3年无瘤生存率为15.38%(2/13).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8.57%(4/14),与脾切除直接有关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14%(1/14).这些患者中同时施行肠切除术35.71%(5/14),施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42.86%(6/14).获得满意减瘤术的9例患者和不满意减瘤术的5例患者的平均总生存期分别为49.11个月和21.80个月(t=3.845,P<0.05),而脾脏切除后平均生存期则分别为37.22个月和15.00个月(t=5.041,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脾脏切除和多脏器切除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晚期或复发的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时为达到满意的手术对脾脏转移者施行脾脏切除是必要和可行的.

    作者:于爱军;杨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甲状腺结节224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和舟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4例甲状腺结节病人的临床、B超和病理资料.[结果] 224例中良性病变189例(84.37%),恶性病变35例(15.63%);伴钙化者56例中恶性病变29例(51.78%),其中单发结节为25例,多发结节为4例;且伴颈淋巴结舯大者占半数(14/29).168例无钙化者中,发现恶性病变6例,占3.57%(P<0.05).[结论] 单发结节钙化、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大,宜作手术治疗.

    作者:林江明;袁仁定;关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多西紫杉醇放射增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多西紫杉醇对多种肿瘤细胞系有毒性作用,可以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临床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较好效果.目前研究表明该药还具有放射增敏作用.文章对多西紫杉醇放射增敏机制和放射增敏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Ⅰ期、Ⅱ期试验结果及多西紫杉醇放射增敏的优势进行综述.

    作者:任振义;白春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宫颈微偏腺癌2例临床分析

    宫颈微偏腺癌罕见,临床易误诊.该文报告2例,并结合文献对临床及病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胡亚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男性乳腺癌2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例老年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辅助治疗当中化疗6例,放疗7例,内分泌治疗14例.[结论] 老年男性乳腺癌患者当中,激素依赖型患者较多,内分泌治疗效果良好.手术治疗仍为重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梅祎军;陈述政;徐永宏;詹华;王长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0例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9例术后行辅助化疗,2例化疗后复发再行放疗,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为主.5例失访,4例死亡,1例健在.[结论] 该病应强调综合治疗,外科手术可起到帮助明确诊断和治疗的作用,术后的化疗是必要的.

    作者:蔡菊芬;卢红阳;孙文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氨磷汀对卵巢癌化疗患者的保护作用2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化疗保护剂氨磷汀(Amifostine)对卵巢癌化疗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卵巢癌患者接受单纯化疗组(紫杉醇+顺铂)与氨磷汀+静脉化疗组(紫杉醇+顺铂),化疗前后检测血常规、血生化、血清CA-125及影像学CT增强扫描,对比观察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和临床疗效.[结果] 与自身对照相比较,氨磷汀+静脉化疗组消化道反应有所增加(评分分别为35分及46分,P<0.05);但总体毒副反应较单纯化疗组明显减少,尤其是血液学毒性(评分分别为43分及28分),肾毒性(分别为12分及3分)及耳毒性(分别为19分及3分),均明显减轻(P<0.05).经检验血清CA.125指标,并结合影像学结果,使用氨磷汀前后化疗药物的有效率分别为64%和72%(P>0.05).[结论] 氨磷汀作为高效、安全的化疗保护剂,值得在大剂量化疗以及既往化疗出现明显毒副反应的卵巢癌患者中应用.

    作者:蒋一玲;张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1例胃肠间质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胃肠间质瘤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根据Fletcher风险分级,极低风险3例,低风险5例,中风险15例,高风险8例.CD117、CD34、Desmin、SMA、S-100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87%、39%、35%、26%,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危险程度无关(P>0.05).肿瘤是否浸润黏膜肌层或浆膜层与肿瘤危险程度相关(P<0.05).中、高风险程度者复发率26.0%,明显高于极低和低风险者(P<0.001).[结论] 用Fletcher分级对胃肠间质瘤分级评价更为科学合理.肿瘤浸润黏膜肌层或浆膜层是肿瘤危险的重要指标.

    作者:余剑波;姚光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反应停在实体肿瘤中的应用

    反应停是一种口服的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剂,在进展期肿瘤中已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证实其在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有显著作用;而对实体肿瘤稍显逊色,研究发现反应停对肾癌、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作用较明显,尤其与生物制剂或化疗药物联合作用更突出;而对头颈部肿瘤、乳腺癌作用不明显.文章就反应停在实体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姜文华;姜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