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戚跃勇;邹利光;王细文;孙清荣;郝萍;刘卫金;戴书华;王智平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癌, 肝细胞, 门静脉, 瘤栓, 血流灌注
摘要:[目的] 通过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 对84例受试对象行MSCT灌注扫描.计算肝血流量(HBF)、肝血容量(H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F).[结果] 实验A组肿瘤组织的HBF、HAF[(435.31±89.21)ml/(100g·min),0.87±0.26]明显高于阳性对照B组[(365.71±67.38)ml/(100g·min),0.72±0.23],实验A组PVTT组织的HBV、HAF[(44.72±11.62)ml/100g,0.93±0.14]也明显高于阳性对照B组[(30.38±28.61)m1/100g,0.72±0.23](P<0.05),而实验A组肿瘤组织的MTT值却短于阳性对照B组[(5.73±4.28)s,(8.22±3.51)s](P<0.05).实验A组异常灌注组织的HBF、HBV和HAF值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C组.[结论] MSCT灌注参数可反映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血液动力学变化.
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0例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9例术后行辅助化疗,2例化疗后复发再行放疗,病理类型以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为主.5例失访,4例死亡,1例健在.[结论] 该病应强调综合治疗,外科手术可起到帮助明确诊断和治疗的作用,术后的化疗是必要的.

    作者:蔡菊芬;卢红阳;孙文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CYP3A5基因多态性与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CYP3A5是重要的药物代谢酶,主要的多态性是CYP3A5*3突变,后者使CYP3A5表达和活性降低或消失,文章就CYP3A5*3变异基因对肿瘤发生、治疗、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沈莉菁;陈芳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0例鼻NK/T淋巴瘤放化疗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NK/T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放化疗的选择及先后顺序对鼻Ⅰ、Ⅱ期NK/T淋巴瘤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例病理明确,Ann Arbor国际分期Ⅰ、Ⅱ期NK/T淋巴瘤的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8例采用同期放化疗者CR 6例,4例存活5年,3例存活2~4年,1例存活9个月.8例先行6程化疗后放疗者,CR 4例,2例存活5年,4例存活2~4年,2例9个月内死亡.4例单纯化疗者1例CR,存活34个月;1例PR,23个月死亡;2例PD,5、8个月死亡.[结论] 鼻Ⅰ、Ⅱ期NK/T淋巴瘤应采用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放疗介入时间的早晚可能影响预后.

    作者:陈俊;郭建新;陶庆松;黄佳;王碧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清CEA、β2-MG、LD和CRP联合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116例

    [目的] 探讨血清中癌胚抗原(CEA)、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发光法、速率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16例NHI,患者和40例健康者血清CEA、β2-MG、LD和CRP的水平.[结果] NHL组的4种标志物CEA、β2-MG、LD和CRP的水平及检测灵敏度均高于健康组(P<0.05).NHL组灵敏度分别为13.8%、69.8%、52.6%、4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8.7%,明显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单项检测.[结论] 血清CEA、β2-MG、LD和CRP联合定量检测可提高NHL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王建富;姜慧芬;单绿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YIGSR抑制骨肉瘤细胞分泌MMP-2和MMP-9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酪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精氨酸五肽(YIGSR)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抑制作用.[方法] 在MG-63细胞中加入0、50、100μg/ml的YIGSR,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组化和明胶酶谱分析检测MMP-2和MMP-9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YIGSR剂量增加,MMP-2、MMP-9平均光度递减,胞浆着色变浅;RT-PCR结果显示,随YIGSR剂量增加,MMP-2、MMP-9对应电泳条带亮度逐渐减弱:明胶酶谱分析也表明,随YIGSR剂量的增加,负染条带平均光度越来越低.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YIGSR能有效抑制人骨肉瘤细胞MG-63分泌MMP-2和MMP-9,在抑制骨肉瘤的侵袭与转移中可能会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宋登新;陈安民;郭风劲;丁然;胡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宫颈微偏腺癌2例临床分析

    宫颈微偏腺癌罕见,临床易误诊.该文报告2例,并结合文献对临床及病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胡亚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18例癌症患者家属焦虑和抑郁情绪调查

    [目的] 了解亲人患癌事件对患者家属心理的影响,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癌症患者家属118人,通过焦虑、抑郁等心理测评工具,评估亲人患癌症后他们的情绪变化.[结果] 患者家属焦虑、抑郁评分明显升高,大于国内常模.发生率分别是72.03%和74.58%.[结论] 亲人患癌事件使家属产生不良心理,需要医护人员给予关注.

    作者:李亚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氨磷汀对卵巢癌化疗患者的保护作用2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化疗保护剂氨磷汀(Amifostine)对卵巢癌化疗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卵巢癌患者接受单纯化疗组(紫杉醇+顺铂)与氨磷汀+静脉化疗组(紫杉醇+顺铂),化疗前后检测血常规、血生化、血清CA-125及影像学CT增强扫描,对比观察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和临床疗效.[结果] 与自身对照相比较,氨磷汀+静脉化疗组消化道反应有所增加(评分分别为35分及46分,P<0.05);但总体毒副反应较单纯化疗组明显减少,尤其是血液学毒性(评分分别为43分及28分),肾毒性(分别为12分及3分)及耳毒性(分别为19分及3分),均明显减轻(P<0.05).经检验血清CA.125指标,并结合影像学结果,使用氨磷汀前后化疗药物的有效率分别为64%和72%(P>0.05).[结论] 氨磷汀作为高效、安全的化疗保护剂,值得在大剂量化疗以及既往化疗出现明显毒副反应的卵巢癌患者中应用.

    作者:蒋一玲;张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甘氨双唑钠对Ⅲ期不能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

    [目的] 研究甘氨双唑钠对Ⅲ期不可手术非小细胞肺(NSCLC)的放射治疗增敏作用.[方法] 不可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接受常规放射治疗加甘氨双唑钠(CMNa);B组接受常规放射治疗.评价近期疗效、1年、2年生存率和毒副作用.[结果] A组的有效率(CR+PR)明显高于B组,分别为63.6%、40.5%(χ2=4.604,P<0.05);而A、B两组的1年、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前者为61.4%,29.6%;后者为57.1%,26.2%(χ2=0.26,P=0.607).两组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甘氨双唑钠对Ⅲ期不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有增敏作用,可以提高近期疗效,但不能提高长期生存率.

    作者:李洪选;吕长兴;刘俊;王家明;郭金栋;王常禄;高兰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76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宫颈上皮肉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的临床与预后,探讨CIN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总结76例CIN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术前肉眼多点活检及阴道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析其预后.[结果] 术前阴道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13/24,54.2%)与肉眼多点活检符合率(29/52,55.8%).无显著性差砰(P>0.05).根据病人要求、CIN级别及病变部位、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13例随访5年无复发.[结论] 临床上对有性生活史的生育年龄妇女要警惕CIN,肉眼多点活检或阴道镜下活检可作为确诊手段,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是目前诊断和治疗CIN 有效而理想的方法.

    作者:程爱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乳头Paget病1例报告

    患者,女,55岁,因左侧乳头乳晕变硬糜烂4年而于1989年12月20日入院.

    作者:刘野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卡培他滨用于52例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

    [目的] 观察卡培他滨单药应用于蒽环类和紫杉类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既往接受过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口服卡培他滨14d,21d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52例患者中无1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PR)10例(19.2%),病情稳定(SD)26例(50.0%),病情进展(PD)16例(30.8%),临床获益率(CR+PR+SD)69.2%.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手足综合征31例(59.6%),皮肤色素沉着21例(40.4%),恶心呕吐8例(15.4%),腹泻6例(11.5%),骨髓毒性和肝脏毒性较轻.[结论] 单药乍培他滨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仍有一定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柴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甲状腺结节224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和舟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4例甲状腺结节病人的临床、B超和病理资料.[结果] 224例中良性病变189例(84.37%),恶性病变35例(15.63%);伴钙化者56例中恶性病变29例(51.78%),其中单发结节为25例,多发结节为4例;且伴颈淋巴结舯大者占半数(14/29).168例无钙化者中,发现恶性病变6例,占3.57%(P<0.05).[结论] 单发结节钙化、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大,宜作手术治疗.

    作者:林江明;袁仁定;关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目的] 通过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 对84例受试对象行MSCT灌注扫描.计算肝血流量(HBF)、肝血容量(H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F).[结果] 实验A组肿瘤组织的HBF、HAF[(435.31±89.21)ml/(100g·min),0.87±0.26]明显高于阳性对照B组[(365.71±67.38)ml/(100g·min),0.72±0.23],实验A组PVTT组织的HBV、HAF[(44.72±11.62)ml/100g,0.93±0.14]也明显高于阳性对照B组[(30.38±28.61)m1/100g,0.72±0.23](P<0.05),而实验A组肿瘤组织的MTT值却短于阳性对照B组[(5.73±4.28)s,(8.22±3.51)s](P<0.05).实验A组异常灌注组织的HBF、HBV和HAF值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C组.[结论] MSCT灌注参数可反映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血液动力学变化.

    作者:戚跃勇;邹利光;王细文;孙清荣;郝萍;刘卫金;戴书华;王智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46例贲门癌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 探讨贲门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46例贲门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内窥镜检查、病理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 术前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与术中术后所见符合率高;手术治疗彻底性与手术方式有关,经腹手术切缘阳性率15%(3/20),经胸腹联合切口入路食管切缘阳性率3.8%(1/26).[结论] 贲门癌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治疗,结合术前检查的基础上,选择胸腹联合入路切缘阳性率低.

    作者:仇建成;陈志敏;王敬学;黄益领;林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 比较雌激素受体两种亚型α和β及Ki67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医学图像分析仪检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56例)、复杂性增生(37例)、不典型增生(86例)及子宫内膜癌(68例)组织中ERα、ERβ及Ki67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及灰度值,分析相应抗体的表达量.[结果] ①与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比较,复杂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患者ERα阳性率及灰度值无明显性改变(P>0.05);②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患者的ERB的阳性率(62.16%)高于轻、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54.9%)(P=0.031),而后者又高于早期内膜癌患者(32.0%)(P=0.049),ERB的灰度值在复杂性增生患者中(69.49±112.52)也高于轻、中度不典型增生(67.23±124.07)及早期内膜癌患者(33.26±96.56)(P=0.025,P=0.001);③重度不典型增生周围组织(62.86%)及Ⅰ~Ⅱ期和Ⅲ~Ⅳ期内膜癌癌旁组织(48.0%,50.0%)中ERβ的阳性率表达水平高于相应病变组织(48.57%,32.0%,38.89%)(P=0.023,P=0.001,P=0.001);④Ki67的表达水平与ERβ的表达呈负相关(rs=-0.458,P=0.001),与ERd表达无关(rn=-0.043,P=0.506).[结论] 提示在子宫内膜癌发生的不同病理阶段ERβ表达量的是逐渐降低的,推测ERB的表达降低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蔡红兵;陈惠祯;侯汉英;汪必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姜黄素对人卵巢畸胎瘤PA-1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卵巢畸胎瘤PA-1细胞株体外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观察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姜黄素对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药物浓度下DAPI染色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测量药物对细胞凋亡和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姜黄素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时间依赖性,凋亡率呈药物浓度依赖性,细胞周期S期比例下降、G2/M期比例升高.Real-time PCR结果示bax相对值增高.bcl-2/bax比值呈下降趋势.[结论] 姜黄素在体外对PA-1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作用,提示其在肿瘤的治疗中可能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胡才学;李响;金畅;陈肖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治疗19例晚期乳腺癌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1h,d1;吡柔比艰40mg/m2,静脉注射,d1:28d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结果] 共治疗19例患者.其中CR 1例,PR 10例,总有效率为57.89%.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非血液学毒性轻微.[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治疗晚期乳腺癌可获得较高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朱坤潮;夏爱丽;李秀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食管癌细胞体外放射增敏作用

    [目的] 研究TE-1细胞转染VEGF反义寡核苷酸,观察转染后肿瘤细胞VEGF表达情况及其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反义VEGF寡核苷酸经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TE-1细胞;并经γ线照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状况,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照射前后VEGF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和凋亡率;克隆形成实验反映转染后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变化.[结果] 将反义VEGF寡核苷酸成功地转染入食管癌TE-1细胞中,VEGF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体外增殖反应无明显差异,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相似,未见明显凋亡发生.不同剂量照射后增殖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反义组细胞凋亡率略有上升,转染反义组细胞较未转染组细胞放射敏感性增加.[结论] 转染反义VEGF寡核苷酸可抑制食管癌TE-1细胞VEGF表达,联合放射治疗,对TE-1细胞增殖无明显作用,而其放射敏感性有增强作用.

    作者:封巍;祝淑钗;王玉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晚期恶性肿瘤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66例肿瘤患者行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并进行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结果] 通过良好的术前、术中和术后配合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66例70个病灶,完全缓解(CR)5个,部分缓解(PR)45个,无变化(SD)18个,总有效率71.4%.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射性粒子的治疗,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放射源遗漏、外泄.[讨论] 粒子植入前后的护理及防护.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莉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