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李永双;金红旭;李瑾;蒋会勇;王希泽;张雪峰

关键词:腹腔镜,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外科手术, 应激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40例.2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腹腔镜组);20例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开腹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TSH)值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胃肠和排尿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比开腹组短(P<0.05).开腹组术后T3及T4明显降低,至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而腹腔镜组术后第2天就恢复术前水平.两组TSH术后与术前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机体应激反应持续时间短,反应强度低,术后恢复快.
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单纯放疗与支架后放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单纯放疗与支架后放疗对病人吞咽困难改善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1999~2002年共7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34例采用单纯放疗,36例行支架后放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人吞咽困难改善情况和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吞咽困难程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单纯的放疗组与支架后放疗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20.8%和30.6%,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支架后放疗可明显改善吞咽困难程度,但对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黄敏霞;陈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皮肾造瘘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肾造瘘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的预后因素.[方法]经皮穿刺肾造瘘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61例,选择性别、年龄、KPS评分、原发肿瘤部位、输尿管梗阻程度、术前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引流方式、经皮肾造瘘穿刺术后是否结合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以及生存时间等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应用Kaplan-Meier和Cox模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生存期为9.7个月,1年生存率29.1%.单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梗阻程度、术前肾功能水平以及与是否结合动脉灌注化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表明是否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恶性输尿管梗阻经皮肾造瘘治疗后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联合治疗有可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方世明;胡璇;范红;茅爱武;高中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lc2000-B电子阴道镜数字成像系统了解病变情况,对镜下病变范围进行活检病理检查.[结果]通过巴氏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对照发现阴道镜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传统的宫颈刮片细胞病理学检查.[结论]阴道镜检查方法简单、费用不高;镜下所见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相关性较好,阳性检出率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月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胸部适形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测量与分析

    [目的]对胸部适形放射治疗摆位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方法]120例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常规体位(60例),B组为用真空垫+体膜固定(60例).测量X、Y、Z方向上射野与体表定位框野的偏移.[结果]两种方法摆位误差发生率基本一致,主要发生在人体横轴X和纵轴Y方向.但是常规体位2 mm以上误差发生率较高,特别是Y方向(12例对6例).[结论]放射治疗过程中摆位误差是普遍存在的.恰当地选择固定技术,提高操作规范化程度,能提高摆位准确性.

    作者:金素慧;水永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完全缓解1例

    患者女性,80岁.因活动性气促半个月于2004年5月14日入院,既往无吸烟史.查体:呼吸稍促,KPS 50分,左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心率100 次/min,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庞红霞;蔡文杰;苏彩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软骨多糖对H22肝癌小鼠抑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软骨多糖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H22肝癌细胞腹腔造模,将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给药.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生存时间并计算生命延长率;测定胸腺指数和脾指数,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免疫荧光检测CD40、CD40L表达.[结果]软骨多糖能显著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提高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表明治疗组的刺激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免疫荧光实验显示出软骨多糖能够提高荷瘤小鼠脾细胞CD40、CD40L蛋白的表达.[结论]软骨多糖对H22肝癌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抑瘤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免疫力来实现.

    作者:刘安军;刘坤;张国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右半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的外科处理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从1994年1月至2005年1月对11例肝曲附近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的患者作了外科处理,术式包括十二指肠缺损间断缝合、加行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Ⅱ式吻合术、末端回肠带蒂全层补片修补、癌性穿孔缝合、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本组11例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积极的外科处理使部分患者受益,获得治愈的可能.

    作者:封义兵;舒亦斌;钟飞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40例.2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腹腔镜组);20例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开腹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TSH)值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胃肠和排尿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比开腹组短(P<0.05).开腹组术后T3及T4明显降低,至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而腹腔镜组术后第2天就恢复术前水平.两组TSH术后与术前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机体应激反应持续时间短,反应强度低,术后恢复快.

    作者:李永双;金红旭;李瑾;蒋会勇;王希泽;张雪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低频电磁场对骨肉瘤细胞MG-63多药耐药性产生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频电磁场协同化疗药物对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则定阿霉素联合磁场组(实验组)及单纯使用阿霉素组(对照组)两组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细胞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抑制率以及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P-gp阳性率低于对照组(24.5% vs.58.3%),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频电磁场可以加强化疗药物对MG-63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丁然;郭风劲;胡伟华;熊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进展期胃癌的化学药物治疗现状

    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差,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化疗在其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强辅助化疗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该文重点阐述不同化疗药物及方案在目前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疗效及生存期并予比较.

    作者:李瑞中;刘汉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现状和争论

    文章就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比较的优势、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穿刺孔种植转移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吴浩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疗效的临床对比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比较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30例腹腔镜和46例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的术中出血量、输血人数、手术时间、术后吗啡用量、术后住院日和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同时观察手术切除肿瘤的大小、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随诊肿瘤的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出血量、输血人数、术后吗啡用量和术后住院日分别为(156±98)ml,3例,(10.7±3.9)mg,(8.6±2.0)d,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1).腹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1.5±4.5)枚和(11.9±6.2)枚,直肠肿瘤远端切缘分别为(3.4±1.5)cm和(3.0±1.0)cm,复发率分别为3.3%和5.0%,转移率分别为6.6%和10.0%,死亡率分别为3.3%和7.5%.上述观察指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可以达到与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同样的根治效果,且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曹其彬;张秀云;胡三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鸦胆子油乳治疗40例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穿刺或放置引流管排尽胸水后,胸腔内每次注入鸦胆子油乳剂50~100 ml,隔4日1次,多4次为1个疗程.1个月后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鸦胆子油乳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85%(34/40),不良反应为发热(<38 ℃)4例,轻度胸痛1例.[结论]鸦胆子油乳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副作用轻.

    作者:章霓;徐丽君;黄静;刘跃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下腔静脉内平滑肌瘤累及心脏伴盆腔平滑肌瘤1例

    患者女性,42岁.劳动时气促2年余,加重1周,于2003年11月15日入院.5年前患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查体:体温36.5℃,脉搏82 次/min,呼吸23 次/min,血压13/8 kPa.全身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查见肿大.双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胸壁广泛传导.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明显浮肿.心电图示不全右束传导阻滞.

    作者:陈家林;陆宁;温晓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5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近期疗效.[方法]2003~2006年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5例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28例,对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保留导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而切除肠管长度为18.4 cm、淋巴结清扫10.9枚、肿瘤距下切缘距离3.9 cm,与开腹组没明显差异.两组在早期的随访中均未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技术上可行的,可以达到安全根治切除肿瘤的目的.

    作者:杜鹏;吴浩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17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预防.[方法]分析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胃排空障碍中3例行二次手术,其中2例痊愈,1例症状未解除自动出院.14例保守治疗治愈.[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均与术中操作不当甚至操作失误有关,只要能引起术者特别注意,并发症多可避免.

    作者:王献增;付金书;王成吉;李跃成;孟庆宇;侯向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治疗的几个问题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较其他领域一直发展较缓慢,其中有许多的制约因素,该文就其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手术的彻底性、术后生存率、穿刺孔肿瘤转移情况、手术并发症及治疗费用方面,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比较没有差异甚至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强调加强腹腔镜外科医生的准入及培训的必要性.

    作者:赖大年;刘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刷片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纤支镜细胞刷片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92例作纤支镜检查时同时进行细胞刷片、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以活检为标准分析细胞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细胞刷片、组织活检和联合应用的肺癌检出率分别为34.3%(203/592)、35.8%(212/592)和37.8%(224/592);细胞刷片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中的病理分型符合率分别为76.6%(108/141)、57.9%(22/38)和78.8%(26/33),总符合率73.6%(156/212).[结论]纤支镜细胞刷片对肺癌的病理分型可靠,而且联合组织活检可提高肺癌检出率.

    作者:徐元成;胡清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子宫偏倾对腔内照射A、B点剂量的影响

    分析宫颈癌腔内照射治疗计划中,因子宫体偏倾对二侧A、B点剂量的影响.50例子宫颈癌患者治疗计划数据表明,5°以下纯前后倾斜对A、B点影响不大,可忽略不计,5°以上前后倾A点剂量基本呈线性(约每度0.4%的幅度)减小;左右偏对A、B点影响较大,大剂量误差可达60%.认为对宫颈癌腔内照射治疗中,由于子宫体偏倾引起的盆腔剂量分布的不合理,可根据子宫体偏倾情况的程度不同,考虑适当调整剂量权重或将子宫偏倾纠正后再行治疗.

    作者:张庆生;狄小云;李浦;王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直肠癌的诊治作用.[方法]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腹腔镜手术组56例,开腹手术组57例,分别进行手术时间、出血量、进食时间、使用止痛剂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标本切缘及检出淋巴结数目对比研究.[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进食时间、使用止痛剂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标本切缘及检出淋巴结数目均多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是一种安全的术式,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同,在某些方面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张锡朋;秦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