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5例报告

杜鹏;吴浩荣

关键词:腹腔镜, 直肠肿瘤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近期疗效.[方法]2003~2006年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5例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28例,对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保留导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而切除肠管长度为18.4 cm、淋巴结清扫10.9枚、肿瘤距下切缘距离3.9 cm,与开腹组没明显差异.两组在早期的随访中均未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技术上可行的,可以达到安全根治切除肿瘤的目的.
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鸦胆子油乳治疗40例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穿刺或放置引流管排尽胸水后,胸腔内每次注入鸦胆子油乳剂50~100 ml,隔4日1次,多4次为1个疗程.1个月后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鸦胆子油乳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85%(34/40),不良反应为发热(<38 ℃)4例,轻度胸痛1例.[结论]鸦胆子油乳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副作用轻.

    作者:章霓;徐丽君;黄静;刘跃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40例.2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腹腔镜组);20例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开腹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TSH)值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胃肠和排尿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比开腹组短(P<0.05).开腹组术后T3及T4明显降低,至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而腹腔镜组术后第2天就恢复术前水平.两组TSH术后与术前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机体应激反应持续时间短,反应强度低,术后恢复快.

    作者:李永双;金红旭;李瑾;蒋会勇;王希泽;张雪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lc2000-B电子阴道镜数字成像系统了解病变情况,对镜下病变范围进行活检病理检查.[结果]通过巴氏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对照发现阴道镜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传统的宫颈刮片细胞病理学检查.[结论]阴道镜检查方法简单、费用不高;镜下所见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相关性较好,阳性检出率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月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托瑞米芬联合NP方案治疗5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观察托瑞米芬(TOR)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探讨提高晚期NSCLC化疗效果的新方法.[方法]56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8例:化疗加托瑞米芬治疗,托瑞米芬240 mg每天2次口服,d1~7连用7 d,化疗方案:长春瑞滨25 mg/m2 d1,d8,顺铂70 mg/m2~90 mg/m2 d1~3或d1~5;对照组仅做化疗,不加TOR治疗,化疗方案同试验组.[结果]试验组PR15例,NC7例,PD6例,有效率为53.6%(15/28);对照组PR9例,NC8例,PD11例,有效率为32.1%(9/28),试验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x2=1.82,P>0.05).中位肿瘤进展时间试验组132 d,对照组66 d.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均可耐受.[结论]托瑞米芬与NP方案联合治疗晚期NSCLC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陆筱灵;左云;卢玮冬;陆景峰;沈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医源性损伤

    随着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有手术并发症被报道,在这些并发症中包括医源性损伤,主要是血管、肠管及周围脏器的损伤.该文就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血管损伤、输尿管损伤、肠管损伤、肝脾损伤、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进行回顾.

    作者:刘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无瘤技术

    文章主要评述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切口复发问题,探讨了腹腔镜技术特有的CO2气腹和腹内高压状态对肿瘤的影响及与切口复发的关系.针对腹腔镜手术操作的特殊性,介绍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无瘤技术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张雪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吉非替尼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12例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12例Ⅳ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每日口服一片(250 mg).观察近期疗效.[结果]12例患者中CR 1例,PR 7例,SD 3例,PD 1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4.7个月.毒副反应:12例患者中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腹泻.均能耐受,未发生因毒性停药的现象.[结论]吉非替尼对部分Ⅳ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有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郭宇玲;孙哲;李艳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软骨多糖对H22肝癌小鼠抑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软骨多糖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H22肝癌细胞腹腔造模,将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给药.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生存时间并计算生命延长率;测定胸腺指数和脾指数,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免疫荧光检测CD40、CD40L表达.[结果]软骨多糖能显著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提高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表明治疗组的刺激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免疫荧光实验显示出软骨多糖能够提高荷瘤小鼠脾细胞CD40、CD40L蛋白的表达.[结论]软骨多糖对H22肝癌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抑瘤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免疫力来实现.

    作者:刘安军;刘坤;张国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Castleman病的影像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影像和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Castleman病患者的影像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例Castleman病局限性3例,均位于胸部;病理分型为透明血管型,CT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增强CT值为128~157 Hu,平均140 Hu,1例肿块内见条状囊变及分隔.弥漫性3例,均位于腹部多发,其中1例伴双侧锁骨上、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理分型均为浆细胞型,超声检查表现为边缘光整的低回声区,肿块周边及内部见异常血流信号.CT表现为强化较明显的多发软组织肿块,增强CT值为95~103 Hu,平均98 Hu;1例MRI检查表现为:T1WI肿块呈等低信号,T2WI肿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强化较明显,呈边缘环状强化.[结论]局限性Castleman病以透明血管型多见,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肿块中心簇状分布的分支状钙化为特征;弥漫性Castleman病以浆细胞型多见,主要表现为多发强化软组织肿块,强化程度低于透明血管型,诊断需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

    作者:赵振华;冯国灿;王伯胤;夏瑞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进展期胃癌的化学药物治疗现状

    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差,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化疗在其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强辅助化疗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该文重点阐述不同化疗药物及方案在目前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疗效及生存期并予比较.

    作者:李瑞中;刘汉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现状和争论

    文章就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比较的优势、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穿刺孔种植转移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吴浩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刷片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纤支镜细胞刷片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92例作纤支镜检查时同时进行细胞刷片、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以活检为标准分析细胞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细胞刷片、组织活检和联合应用的肺癌检出率分别为34.3%(203/592)、35.8%(212/592)和37.8%(224/592);细胞刷片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中的病理分型符合率分别为76.6%(108/141)、57.9%(22/38)和78.8%(26/33),总符合率73.6%(156/212).[结论]纤支镜细胞刷片对肺癌的病理分型可靠,而且联合组织活检可提高肺癌检出率.

    作者:徐元成;胡清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技术分析

    手术切除病变修复脏器的过程实际是与出血作斗争的过程.借助优良的手术器械,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中能实现清晰无血的手术视野.精细的手术操作,准确地把握解剖层次是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无血术野的技术保证.文章主要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作者:潘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皮肾造瘘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肾造瘘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的预后因素.[方法]经皮穿刺肾造瘘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61例,选择性别、年龄、KPS评分、原发肿瘤部位、输尿管梗阻程度、术前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引流方式、经皮肾造瘘穿刺术后是否结合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以及生存时间等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应用Kaplan-Meier和Cox模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生存期为9.7个月,1年生存率29.1%.单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梗阻程度、术前肾功能水平以及与是否结合动脉灌注化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表明是否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恶性输尿管梗阻经皮肾造瘘治疗后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联合治疗有可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方世明;胡璇;范红;茅爱武;高中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低频电磁场对骨肉瘤细胞MG-63多药耐药性产生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频电磁场协同化疗药物对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则定阿霉素联合磁场组(实验组)及单纯使用阿霉素组(对照组)两组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细胞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抑制率以及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P-gp阳性率低于对照组(24.5% vs.58.3%),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频电磁场可以加强化疗药物对MG-63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丁然;郭风劲;胡伟华;熊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5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近期疗效.[方法]2003~2006年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5例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28例,对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保留导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而切除肠管长度为18.4 cm、淋巴结清扫10.9枚、肿瘤距下切缘距离3.9 cm,与开腹组没明显差异.两组在早期的随访中均未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技术上可行的,可以达到安全根治切除肿瘤的目的.

    作者:杜鹏;吴浩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17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预防.[方法]分析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胃排空障碍中3例行二次手术,其中2例痊愈,1例症状未解除自动出院.14例保守治疗治愈.[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均与术中操作不当甚至操作失误有关,只要能引起术者特别注意,并发症多可避免.

    作者:王献增;付金书;王成吉;李跃成;孟庆宇;侯向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治疗的几个问题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较其他领域一直发展较缓慢,其中有许多的制约因素,该文就其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手术的彻底性、术后生存率、穿刺孔肿瘤转移情况、手术并发症及治疗费用方面,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比较没有差异甚至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强调加强腹腔镜外科医生的准入及培训的必要性.

    作者:赖大年;刘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臻成熟,医生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各种新器械的应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文分别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术式、优点、学习曲线、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行论述,并对手术安全性、肿瘤根治性、长期疗效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评价,认为只要正确掌握适应证,严格遵循肿瘤根治原则,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是微创、安全、有效的.

    作者:林国乐;邱辉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疗效的临床对比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比较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30例腹腔镜和46例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的术中出血量、输血人数、手术时间、术后吗啡用量、术后住院日和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同时观察手术切除肿瘤的大小、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随诊肿瘤的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出血量、输血人数、术后吗啡用量和术后住院日分别为(156±98)ml,3例,(10.7±3.9)mg,(8.6±2.0)d,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1).腹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1.5±4.5)枚和(11.9±6.2)枚,直肠肿瘤远端切缘分别为(3.4±1.5)cm和(3.0±1.0)cm,复发率分别为3.3%和5.0%,转移率分别为6.6%和10.0%,死亡率分别为3.3%和7.5%.上述观察指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可以达到与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同样的根治效果,且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曹其彬;张秀云;胡三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