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其彬;张秀云;胡三元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肾造瘘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的预后因素.[方法]经皮穿刺肾造瘘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61例,选择性别、年龄、KPS评分、原发肿瘤部位、输尿管梗阻程度、术前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引流方式、经皮肾造瘘穿刺术后是否结合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以及生存时间等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应用Kaplan-Meier和Cox模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生存期为9.7个月,1年生存率29.1%.单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梗阻程度、术前肾功能水平以及与是否结合动脉灌注化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表明是否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恶性输尿管梗阻经皮肾造瘘治疗后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联合治疗有可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方世明;胡璇;范红;茅爱武;高中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影像和临床病理表现.[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Castleman病患者的影像和临床病理资料.[结果]6例Castleman病局限性3例,均位于胸部;病理分型为透明血管型,CT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增强CT值为128~157 Hu,平均140 Hu,1例肿块内见条状囊变及分隔.弥漫性3例,均位于腹部多发,其中1例伴双侧锁骨上、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理分型均为浆细胞型,超声检查表现为边缘光整的低回声区,肿块周边及内部见异常血流信号.CT表现为强化较明显的多发软组织肿块,增强CT值为95~103 Hu,平均98 Hu;1例MRI检查表现为:T1WI肿块呈等低信号,T2WI肿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强化较明显,呈边缘环状强化.[结论]局限性Castleman病以透明血管型多见,表现为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肿块中心簇状分布的分支状钙化为特征;弥漫性Castleman病以浆细胞型多见,主要表现为多发强化软组织肿块,强化程度低于透明血管型,诊断需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
作者:赵振华;冯国灿;王伯胤;夏瑞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文章主要评述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切口复发问题,探讨了腹腔镜技术特有的CO2气腹和腹内高压状态对肿瘤的影响及与切口复发的关系.针对腹腔镜手术操作的特殊性,介绍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无瘤技术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张雪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胸部适形放射治疗摆位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方法]120例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常规体位(60例),B组为用真空垫+体膜固定(60例).测量X、Y、Z方向上射野与体表定位框野的偏移.[结果]两种方法摆位误差发生率基本一致,主要发生在人体横轴X和纵轴Y方向.但是常规体位2 mm以上误差发生率较高,特别是Y方向(12例对6例).[结论]放射治疗过程中摆位误差是普遍存在的.恰当地选择固定技术,提高操作规范化程度,能提高摆位准确性.
作者:金素慧;水永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低频电磁场协同化疗药物对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则定阿霉素联合磁场组(实验组)及单纯使用阿霉素组(对照组)两组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细胞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抑制率以及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P-gp阳性率低于对照组(24.5% vs.58.3%),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频电磁场可以加强化疗药物对MG-63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丁然;郭风劲;胡伟华;熊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各型成人急性白血病(AL)组免疫表型的差异和特点.[方法]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209例急性白血病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结果]151例急性髓细胞系白血病(AML)主要表达MPO(96.03%)、CD13(86.75%)、CD33(84.77%)、CD34(55.63%),HLA-DR(49.67%),CD117 36.42%.有23.18%的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常见CD4、CD7.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39例,占18.66%,主要表达cCD79α(100%),CD19(87.18%),CD22(82.05%),CD20(15.38%),HLA-DR(100%).T系ALL12例(5.74%),主要表达cCD3(100%),CD7(91.67%),CD5(75%),HLA-DR(50%).有28.85%的ALL表达髓系相关抗原,主要是CD13、CD33.[结论]cCD79α、cCD3、MPO为AL的系列特异性标志,对白血病的准确诊断和分型及预后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伟红;吴乐荷;方炳木;李琳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直肠癌的诊治作用.[方法]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腹腔镜手术组56例,开腹手术组57例,分别进行手术时间、出血量、进食时间、使用止痛剂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标本切缘及检出淋巴结数目对比研究.[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进食时间、使用止痛剂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标本切缘及检出淋巴结数目均多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是一种安全的术式,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同,在某些方面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张锡朋;秦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lc2000-B电子阴道镜数字成像系统了解病变情况,对镜下病变范围进行活检病理检查.[结果]通过巴氏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对照发现阴道镜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传统的宫颈刮片细胞病理学检查.[结论]阴道镜检查方法简单、费用不高;镜下所见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相关性较好,阳性检出率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月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臻成熟,医生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各种新器械的应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文分别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术式、优点、学习曲线、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行论述,并对手术安全性、肿瘤根治性、长期疗效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评价,认为只要正确掌握适应证,严格遵循肿瘤根治原则,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是微创、安全、有效的.
作者:林国乐;邱辉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近期疗效.[方法]2003~2006年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5例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28例,对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保留导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而切除肠管长度为18.4 cm、淋巴结清扫10.9枚、肿瘤距下切缘距离3.9 cm,与开腹组没明显差异.两组在早期的随访中均未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技术上可行的,可以达到安全根治切除肿瘤的目的.
作者:杜鹏;吴浩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差,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化疗在其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强辅助化疗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该文重点阐述不同化疗药物及方案在目前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疗效及生存期并予比较.
作者:李瑞中;刘汉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从1994年1月至2005年1月对11例肝曲附近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的患者作了外科处理,术式包括十二指肠缺损间断缝合、加行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Ⅱ式吻合术、末端回肠带蒂全层补片修补、癌性穿孔缝合、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本组11例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积极的外科处理使部分患者受益,获得治愈的可能.
作者:封义兵;舒亦斌;钟飞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在直肠癌的表达以及与p53,bax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直肠癌组织survivin,p53和bax表达以及相应癌旁正常直肠黏膜组织survivin表达.[结果]直肠癌组织survivin的表达(63.33%)显著高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0)(P<0.01),其表达与年龄、性别、大体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Dukes分期无显著性相关,p53表达阳性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Survivin过度表达在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表达与p53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甘嘉亮;唐宗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结直肠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且微创优点明显,然而对于其能否达到肿瘤根治以及是否增加腹腔及切口种植等仍存在争议.文章就腹腔镜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根治效果、远期疗效及其是否促进手术戳口癌种植转移进行评价,认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严格遵循肿瘤根治的原则下是安全有效的,也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长期生存效果.
作者:罗华星;余佩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预防.[方法]分析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胃排空障碍中3例行二次手术,其中2例痊愈,1例症状未解除自动出院.14例保守治疗治愈.[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均与术中操作不当甚至操作失误有关,只要能引起术者特别注意,并发症多可避免.
作者:王献增;付金书;王成吉;李跃成;孟庆宇;侯向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患者女性,42岁.劳动时气促2年余,加重1周,于2003年11月15日入院.5年前患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查体:体温36.5℃,脉搏82 次/min,呼吸23 次/min,血压13/8 kPa.全身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查见肿大.双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胸壁广泛传导.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明显浮肿.心电图示不全右束传导阻滞.
作者:陈家林;陆宁;温晓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软骨多糖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H22肝癌细胞腹腔造模,将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给药.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生存时间并计算生命延长率;测定胸腺指数和脾指数,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免疫荧光检测CD40、CD40L表达.[结果]软骨多糖能显著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提高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表明治疗组的刺激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免疫荧光实验显示出软骨多糖能够提高荷瘤小鼠脾细胞CD40、CD40L蛋白的表达.[结论]软骨多糖对H22肝癌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抑瘤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免疫力来实现.
作者:刘安军;刘坤;张国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文章就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比较的优势、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穿刺孔种植转移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吴浩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纤支镜细胞刷片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92例作纤支镜检查时同时进行细胞刷片、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以活检为标准分析细胞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细胞刷片、组织活检和联合应用的肺癌检出率分别为34.3%(203/592)、35.8%(212/592)和37.8%(224/592);细胞刷片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中的病理分型符合率分别为76.6%(108/141)、57.9%(22/38)和78.8%(26/33),总符合率73.6%(156/212).[结论]纤支镜细胞刷片对肺癌的病理分型可靠,而且联合组织活检可提高肺癌检出率.
作者:徐元成;胡清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对35例晚期胆管癌患者行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术后采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后生存时间平均为126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有效率)为80.0%,支架置入后半年再梗阻率为8.6%;6个月、1年存活例数为29例及19例.[结论]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是晚期胆管癌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周胜利;王宗盛;张根山;吴华连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