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凯
文章主要评述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切口复发问题,探讨了腹腔镜技术特有的CO2气腹和腹内高压状态对肿瘤的影响及与切口复发的关系.针对腹腔镜手术操作的特殊性,介绍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无瘤技术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张雪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12例Ⅳ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每日口服一片(250 mg).观察近期疗效.[结果]12例患者中CR 1例,PR 7例,SD 3例,PD 1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4.7个月.毒副反应:12例患者中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腹泻.均能耐受,未发生因毒性停药的现象.[结论]吉非替尼对部分Ⅳ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有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郭宇玲;孙哲;李艳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较其他领域一直发展较缓慢,其中有许多的制约因素,该文就其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手术的彻底性、术后生存率、穿刺孔肿瘤转移情况、手术并发症及治疗费用方面,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比较没有差异甚至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强调加强腹腔镜外科医生的准入及培训的必要性.
作者:赖大年;刘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软骨多糖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H22肝癌细胞腹腔造模,将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给药.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生存时间并计算生命延长率;测定胸腺指数和脾指数,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免疫荧光检测CD40、CD40L表达.[结果]软骨多糖能显著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提高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表明治疗组的刺激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免疫荧光实验显示出软骨多糖能够提高荷瘤小鼠脾细胞CD40、CD40L蛋白的表达.[结论]软骨多糖对H22肝癌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抑瘤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免疫力来实现.
作者:刘安军;刘坤;张国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在直肠癌的表达以及与p53,bax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直肠癌组织survivin,p53和bax表达以及相应癌旁正常直肠黏膜组织survivin表达.[结果]直肠癌组织survivin的表达(63.33%)显著高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0)(P<0.01),其表达与年龄、性别、大体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Dukes分期无显著性相关,p53表达阳性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Survivin过度表达在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表达与p53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甘嘉亮;唐宗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文章就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比较的优势、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穿刺孔种植转移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吴浩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纤支镜细胞刷片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92例作纤支镜检查时同时进行细胞刷片、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以活检为标准分析细胞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细胞刷片、组织活检和联合应用的肺癌检出率分别为34.3%(203/592)、35.8%(212/592)和37.8%(224/592);细胞刷片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中的病理分型符合率分别为76.6%(108/141)、57.9%(22/38)和78.8%(26/33),总符合率73.6%(156/212).[结论]纤支镜细胞刷片对肺癌的病理分型可靠,而且联合组织活检可提高肺癌检出率.
作者:徐元成;胡清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单纯放疗与支架后放疗对病人吞咽困难改善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1999~2002年共7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34例采用单纯放疗,36例行支架后放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人吞咽困难改善情况和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吞咽困难程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单纯的放疗组与支架后放疗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20.8%和30.6%,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支架后放疗可明显改善吞咽困难程度,但对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黄敏霞;陈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托瑞米芬(TOR)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探讨提高晚期NSCLC化疗效果的新方法.[方法]56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8例:化疗加托瑞米芬治疗,托瑞米芬240 mg每天2次口服,d1~7连用7 d,化疗方案:长春瑞滨25 mg/m2 d1,d8,顺铂70 mg/m2~90 mg/m2 d1~3或d1~5;对照组仅做化疗,不加TOR治疗,化疗方案同试验组.[结果]试验组PR15例,NC7例,PD6例,有效率为53.6%(15/28);对照组PR9例,NC8例,PD11例,有效率为32.1%(9/28),试验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x2=1.82,P>0.05).中位肿瘤进展时间试验组132 d,对照组66 d.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均可耐受.[结论]托瑞米芬与NP方案联合治疗晚期NSCLC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陆筱灵;左云;卢玮冬;陆景峰;沈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直肠癌的诊治作用.[方法]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腹腔镜手术组56例,开腹手术组57例,分别进行手术时间、出血量、进食时间、使用止痛剂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标本切缘及检出淋巴结数目对比研究.[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进食时间、使用止痛剂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标本切缘及检出淋巴结数目均多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是一种安全的术式,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同,在某些方面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张锡朋;秦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从1994年1月至2005年1月对11例肝曲附近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的患者作了外科处理,术式包括十二指肠缺损间断缝合、加行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Ⅱ式吻合术、末端回肠带蒂全层补片修补、癌性穿孔缝合、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本组11例均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积极的外科处理使部分患者受益,获得治愈的可能.
作者:封义兵;舒亦斌;钟飞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穿刺或放置引流管排尽胸水后,胸腔内每次注入鸦胆子油乳剂50~100 ml,隔4日1次,多4次为1个疗程.1个月后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鸦胆子油乳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85%(34/40),不良反应为发热(<38 ℃)4例,轻度胸痛1例.[结论]鸦胆子油乳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副作用轻.
作者:章霓;徐丽君;黄静;刘跃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各型成人急性白血病(AL)组免疫表型的差异和特点.[方法]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209例急性白血病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结果]151例急性髓细胞系白血病(AML)主要表达MPO(96.03%)、CD13(86.75%)、CD33(84.77%)、CD34(55.63%),HLA-DR(49.67%),CD117 36.42%.有23.18%的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常见CD4、CD7.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39例,占18.66%,主要表达cCD79α(100%),CD19(87.18%),CD22(82.05%),CD20(15.38%),HLA-DR(100%).T系ALL12例(5.74%),主要表达cCD3(100%),CD7(91.67%),CD5(75%),HLA-DR(50%).有28.85%的ALL表达髓系相关抗原,主要是CD13、CD33.[结论]cCD79α、cCD3、MPO为AL的系列特异性标志,对白血病的准确诊断和分型及预后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伟红;吴乐荷;方炳木;李琳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40例.2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腹腔镜组);20例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开腹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TSH)值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胃肠和排尿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比开腹组短(P<0.05).开腹组术后T3及T4明显降低,至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而腹腔镜组术后第2天就恢复术前水平.两组TSH术后与术前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机体应激反应持续时间短,反应强度低,术后恢复快.
作者:李永双;金红旭;李瑾;蒋会勇;王希泽;张雪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对35例晚期胆管癌患者行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术后采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后生存时间平均为126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有效率)为80.0%,支架置入后半年再梗阻率为8.6%;6个月、1年存活例数为29例及19例.[结论]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是晚期胆管癌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周胜利;王宗盛;张根山;吴华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Mile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06年5月同期收治的57例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病人分为腹腔镜组(21例)和传统开腹组(36例)进行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有1例中转开腹(4.8%),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均无局部复发病例.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0.5±45.8)min和(120.8±32.3)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06.3±36.7)ml和(186.6±55.6)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9.4±6.5)h和(78.7±13.5)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9±5.8)d和(12.3±7.6)d,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6.7±7.1)枚和(17.2±6.4)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和5.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Mile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出血少、肠功能恢复快,相比开腹手术有一定优势.
作者:李其肯;李德川;陈贵平;陈伟平;范永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差,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化疗在其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强辅助化疗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该文重点阐述不同化疗药物及方案在目前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疗效及生存期并予比较.
作者:李瑞中;刘汉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结直肠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且微创优点明显,然而对于其能否达到肿瘤根治以及是否增加腹腔及切口种植等仍存在争议.文章就腹腔镜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根治效果、远期疗效及其是否促进手术戳口癌种植转移进行评价,认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严格遵循肿瘤根治的原则下是安全有效的,也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长期生存效果.
作者:罗华星;余佩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醋酸甲羟孕酮分散片(倍恩)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5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倍恩联合化疗组(治疗组)及单纯化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化疗毒副反应及体重、KP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体重、KP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倍恩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可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邱冬;李杭;陈南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预防.[方法]分析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胃排空障碍中3例行二次手术,其中2例痊愈,1例症状未解除自动出院.14例保守治疗治愈.[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均与术中操作不当甚至操作失误有关,只要能引起术者特别注意,并发症多可避免.
作者:王献增;付金书;王成吉;李跃成;孟庆宇;侯向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