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单纯放疗与支架后放疗的临床疗效

黄敏霞;陈俊

关键词:食管肿瘤, 支架, 放射疗法
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单纯放疗与支架后放疗对病人吞咽困难改善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1999~2002年共7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34例采用单纯放疗,36例行支架后放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人吞咽困难改善情况和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吞咽困难程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单纯的放疗组与支架后放疗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20.8%和30.6%,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支架后放疗可明显改善吞咽困难程度,但对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结直肠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且微创优点明显,然而对于其能否达到肿瘤根治以及是否增加腹腔及切口种植等仍存在争议.文章就腹腔镜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根治效果、远期疗效及其是否促进手术戳口癌种植转移进行评价,认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严格遵循肿瘤根治的原则下是安全有效的,也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长期生存效果.

    作者:罗华星;余佩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软骨多糖对H22肝癌小鼠抑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软骨多糖对H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H22肝癌细胞腹腔造模,将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给药.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生存时间并计算生命延长率;测定胸腺指数和脾指数,进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免疫荧光检测CD40、CD40L表达.[结果]软骨多糖能显著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提高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表明治疗组的刺激指数明显高于模型组;免疫荧光实验显示出软骨多糖能够提高荷瘤小鼠脾细胞CD40、CD40L蛋白的表达.[结论]软骨多糖对H22肝癌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抑瘤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免疫力来实现.

    作者:刘安军;刘坤;张国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吉非替尼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12例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12例Ⅳ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口服吉非替尼,每日口服一片(250 mg).观察近期疗效.[结果]12例患者中CR 1例,PR 7例,SD 3例,PD 1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4.7个月.毒副反应:12例患者中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腹泻.均能耐受,未发生因毒性停药的现象.[结论]吉非替尼对部分Ⅳ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有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郭宇玲;孙哲;李艳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直肠癌的诊治作用.[方法]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腹腔镜手术组56例,开腹手术组57例,分别进行手术时间、出血量、进食时间、使用止痛剂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标本切缘及检出淋巴结数目对比研究.[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进食时间、使用止痛剂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标本切缘及检出淋巴结数目均多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是一种安全的术式,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同,在某些方面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张锡朋;秦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皮肾造瘘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肾造瘘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的预后因素.[方法]经皮穿刺肾造瘘治疗恶性输尿管梗阻61例,选择性别、年龄、KPS评分、原发肿瘤部位、输尿管梗阻程度、术前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引流方式、经皮肾造瘘穿刺术后是否结合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以及生存时间等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应用Kaplan-Meier和Cox模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生存期为9.7个月,1年生存率29.1%.单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梗阻程度、术前肾功能水平以及与是否结合动脉灌注化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表明是否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恶性输尿管梗阻经皮肾造瘘治疗后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联合治疗有可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方世明;胡璇;范红;茅爱武;高中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胸部适形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测量与分析

    [目的]对胸部适形放射治疗摆位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方法]120例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常规体位(60例),B组为用真空垫+体膜固定(60例).测量X、Y、Z方向上射野与体表定位框野的偏移.[结果]两种方法摆位误差发生率基本一致,主要发生在人体横轴X和纵轴Y方向.但是常规体位2 mm以上误差发生率较高,特别是Y方向(12例对6例).[结论]放射治疗过程中摆位误差是普遍存在的.恰当地选择固定技术,提高操作规范化程度,能提高摆位准确性.

    作者:金素慧;水永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5例晚期胆管癌介入治疗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对35例晚期胆管癌患者行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术后采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后生存时间平均为126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有效率)为80.0%,支架置入后半年再梗阻率为8.6%;6个月、1年存活例数为29例及19例.[结论]经皮胆管引流内支架植入术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是晚期胆管癌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周胜利;王宗盛;张根山;吴华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刷片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纤支镜细胞刷片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92例作纤支镜检查时同时进行细胞刷片、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以活检为标准分析细胞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细胞刷片、组织活检和联合应用的肺癌检出率分别为34.3%(203/592)、35.8%(212/592)和37.8%(224/592);细胞刷片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中的病理分型符合率分别为76.6%(108/141)、57.9%(22/38)和78.8%(26/33),总符合率73.6%(156/212).[结论]纤支镜细胞刷片对肺癌的病理分型可靠,而且联合组织活检可提高肺癌检出率.

    作者:徐元成;胡清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9例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差异和特点

    [目的]探讨各型成人急性白血病(AL)组免疫表型的差异和特点.[方法]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209例急性白血病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结果]151例急性髓细胞系白血病(AML)主要表达MPO(96.03%)、CD13(86.75%)、CD33(84.77%)、CD34(55.63%),HLA-DR(49.67%),CD117 36.42%.有23.18%的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常见CD4、CD7.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39例,占18.66%,主要表达cCD79α(100%),CD19(87.18%),CD22(82.05%),CD20(15.38%),HLA-DR(100%).T系ALL12例(5.74%),主要表达cCD3(100%),CD7(91.67%),CD5(75%),HLA-DR(50%).有28.85%的ALL表达髓系相关抗原,主要是CD13、CD33.[结论]cCD79α、cCD3、MPO为AL的系列特异性标志,对白血病的准确诊断和分型及预后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伟红;吴乐荷;方炳木;李琳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lc2000-B电子阴道镜数字成像系统了解病变情况,对镜下病变范围进行活检病理检查.[结果]通过巴氏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对照发现阴道镜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传统的宫颈刮片细胞病理学检查.[结论]阴道镜检查方法简单、费用不高;镜下所见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相关性较好,阳性检出率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月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47例中老年梗阻性大肠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老年梗阻性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1995~2004年47例中老年梗阻性大肠癌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梗阻发生部位以左半结肠区为多;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一期切除吻合38例;短路手术5例;单纯造瘘术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对中老年梗阻性大肠癌,正确地选择手术时机和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朱坤潮;夏爱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现状和争论

    文章就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比较的优势、其可行性和有效性,穿刺孔种植转移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吴浩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17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预防.[方法]分析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胃排空障碍中3例行二次手术,其中2例痊愈,1例症状未解除自动出院.14例保守治疗治愈.[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均与术中操作不当甚至操作失误有关,只要能引起术者特别注意,并发症多可避免.

    作者:王献增;付金书;王成吉;李跃成;孟庆宇;侯向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疗效的临床对比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比较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30例腹腔镜和46例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的术中出血量、输血人数、手术时间、术后吗啡用量、术后住院日和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同时观察手术切除肿瘤的大小、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随诊肿瘤的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出血量、输血人数、术后吗啡用量和术后住院日分别为(156±98)ml,3例,(10.7±3.9)mg,(8.6±2.0)d,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1).腹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1.5±4.5)枚和(11.9±6.2)枚,直肠肿瘤远端切缘分别为(3.4±1.5)cm和(3.0±1.0)cm,复发率分别为3.3%和5.0%,转移率分别为6.6%和10.0%,死亡率分别为3.3%和7.5%.上述观察指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可以达到与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同样的根治效果,且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曹其彬;张秀云;胡三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Mile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比较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Mile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06年5月同期收治的57例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病人分为腹腔镜组(21例)和传统开腹组(36例)进行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有1例中转开腹(4.8%),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均无局部复发病例.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0.5±45.8)min和(120.8±32.3)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06.3±36.7)ml和(186.6±55.6)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9.4±6.5)h和(78.7±13.5)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9±5.8)d和(12.3±7.6)d,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6.7±7.1)枚和(17.2±6.4)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和5.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Miles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出血少、肠功能恢复快,相比开腹手术有一定优势.

    作者:李其肯;李德川;陈贵平;陈伟平;范永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5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近期疗效.[方法]2003~2006年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5例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28例,对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保留导尿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而切除肠管长度为18.4 cm、淋巴结清扫10.9枚、肿瘤距下切缘距离3.9 cm,与开腹组没明显差异.两组在早期的随访中均未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技术上可行的,可以达到安全根治切除肿瘤的目的.

    作者:杜鹏;吴浩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食管癌单纯放疗与支架后放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单纯放疗与支架后放疗对病人吞咽困难改善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1999~2002年共7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34例采用单纯放疗,36例行支架后放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人吞咽困难改善情况和3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吞咽困难程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单纯的放疗组与支架后放疗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20.8%和30.6%,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支架后放疗可明显改善吞咽困难程度,但对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黄敏霞;陈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无瘤技术

    文章主要评述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切口复发问题,探讨了腹腔镜技术特有的CO2气腹和腹内高压状态对肿瘤的影响及与切口复发的关系.针对腹腔镜手术操作的特殊性,介绍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无瘤技术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张雪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40例.2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腹腔镜组);20例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开腹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TSH)值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胃肠和排尿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比开腹组短(P<0.05).开腹组术后T3及T4明显降低,至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而腹腔镜组术后第2天就恢复术前水平.两组TSH术后与术前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机体应激反应持续时间短,反应强度低,术后恢复快.

    作者:李永双;金红旭;李瑾;蒋会勇;王希泽;张雪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鸦胆子油乳治疗40例恶性胸腔积液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穿刺或放置引流管排尽胸水后,胸腔内每次注入鸦胆子油乳剂50~100 ml,隔4日1次,多4次为1个疗程.1个月后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鸦胆子油乳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85%(34/40),不良反应为发热(<38 ℃)4例,轻度胸痛1例.[结论]鸦胆子油乳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副作用轻.

    作者:章霓;徐丽君;黄静;刘跃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