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冷循环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杨宇;王宏辉;马东营;王立平;叶远树

关键词:肝肿瘤, 射频疗法, 介入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冷循环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冷循环集束电极射频治疗38例晚期肝癌,术后每月复查CT观察病变区液化坏死和病灶缩小情况以及增强扫描是否强化、患者生存质量及AFP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CT显示全部病灶均出现部分液化坏死及CT扫描不强化,3个月后CT扫描5例患者肿瘤完全坏死,其余大部分坏死.全部患者术后1个月KPS评分均提高10分以上.随访AFP变化与肿瘤毁损情况一致,术后CT复查病灶液化坏死范围大或病灶缩小明显的病例AFP下降显著.[结论]冷循环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耐受性好的晚期肝癌治疗技术.初步结果显示该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
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间质肿瘤8例报告

    总结天津市肿瘤医院2000年~2002年收治的8例胃肠间质肿瘤(GIST)的组织病理学和临床特点.GIST在病理形态上表现为多样性,免疫组化可以有效帮助其诊断和鉴别诊断.GIST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常导致就医时病期较晚.完整手术切除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仍然是肿瘤治愈的惟一机会.

    作者:王仆;邱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肿瘤介入治疗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肿瘤介入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是根据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与栓塞治疗的利弊合理使用;其次应结合应用血管内灌注化疗栓塞与经皮穿刺瘤内注射酒精;再是各种管腔内支架植入后应配以动脉内灌注化疗;并应注意介入治疗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以及强调以肿瘤介入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程永德;王咏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无水酒精肾动脉栓塞治疗肾癌

    [目的]探讨无水酒精在肾动脉栓塞治疗肾癌中的价值.[方法]对18例肾癌病人用无水酒精经肾动脉栓塞,观察其血管造影表现及随访结果.[结果]肾动脉完全栓塞(100%)12例,栓塞后肾血管减少80%~95%4例,<80%2例.1~3个月内B超或CT复查肿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和坏死.[结论]无水酒精肾动脉栓塞治疗肾癌,能使肿瘤缩小和坏死,可作为肾癌病人的术前栓塞和不能手术者的姑息性治疗.

    作者:孙荣跃;殷士蒙;宋恬;杨皓;吴勘华;乔文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放射免疫导向手术的研究进展

    介绍放射免疫导向手术的基本原理及发展情况,探讨其在胃癌、大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放射免疫导向手术能有效地检出亚临床病灶,提高胃癌、大肠癌的治愈率.

    作者:王建;纪勃;路逵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丝裂霉素、异环磷酰胺和顺铂联合治疗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观察丝裂霉素、异环磷酰胺、顺铂方案(MIP)对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结果PR27例(45.0%),SD19例(31.7%),PD14例(23.3%),显示MIP方案是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方案,毒副反应能耐受.

    作者:徐洪祥;成志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术前介入治疗预防胃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术前介入治疗预防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74例可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在根治性切除术前行经胃动脉灌注化疗(GAI)或经胃动脉灌注化疗栓塞(GAI+GAE),另组直接行根治性切除术,观察介入治疗后患者的临床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同时间复发率的差异.[结果]22例术前行GAI治疗的患者出现一过性恶心、呕吐,14例行GAI+GAE治疗的患者恶心、呕吐较重,有4例出现黑便,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36例术前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6、12、18、24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0、2.8%、11.1%、25.0%,38例直接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分别为5.3%、10.5%、23.7%、39.5%,两组患者术后远期复发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胃癌切除前行介入治疗(胃动脉灌注化疗或胃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安全有效,对减少术后复发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根山;周胜利;曹建民;张旭;颜广林;徐文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长春瑞滨持续滴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6例

    观察国产长春瑞滨(NVB)35mg/m2~50mg/m2化疗微量泵持续滴注120小时,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可评价疗效病人36例,CR1例、PR15例、SD17例、PD3例、OR率为44.4%.主要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及轻度消化道反应,1例出现外周神经毒性,无1例发生化学性静脉炎.

    作者:孙成荣;姚红莹;宫名莲;袁平;黄美欧;曲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香茹多糖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2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天地欣(香菇多糖,lentinan)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25例恶性胸腹水患者,经置管引流后胸腔注射0.9%生理盐水40ml+天地欣4mg后夹管;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1000ml+天地欣4mg后夹管3天后放掉.每周2次,1周后若又有大量增长可同法再治疗1周.[结果]胸腔积液有效率70%;腹腔积液有效率40%.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天地欣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疗效可靠,毒副作用轻微.

    作者:李杰;谌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大网膜颗粒细胞瘤1例报告

    患者,女,55岁,10年前卵巢囊肿手术切除,5年前因子宫肌瘤做子宫全切除术.3个月前自觉右下腹隐痛不适,感觉有牵拉痛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6.7℃,血压正常,腹平软,右下腹触及鸭蛋大小包块,质不硬,界清,活动度差,有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三大常规检查正常.临床疑慢性包囊性阑尾炎,收入外科治疗(手术).

    作者:张志学;王宁;代英翔;鞠永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15例甲状腺间变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间变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结果的意义.[方法]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甲状腺间变癌.[结果]甲状腺间变癌的病理分型为梭形细胞型、巨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15例中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率分别是:Vimentin86.6%(13/15)、CK73.3%(11/15)、CEA60.0%(9/15),CD68 6.6%(1/15);TG和降钙素均为阴性.2例伴有乳头状癌其中vimentin和CK均阳性;1例伴破骨样巨细胞CD68阳性.[结论]甲状腺间变癌是上皮源性、恶性度高的肿瘤.熟悉其形态特征,结合免疫组化对诊断甲状腺间变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燕坪;许磊;蔡晓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嗜酸细胞类癌1例报告

    本资料为2002年笔者在浙大医学院附属一院进修期间所遇病例,病理切片经浙江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专家会诊确诊.患者男性,48岁,平素体健,常规体检行X线胸片摄影发现右肺不规则肿物,考虑为良性肿瘤而入院,行手术切除.术中所见:右上肺近肺门处有一2.0cm×2.0cm×1.5cm肿块,切面呈鱼肉样.

    作者:郑景璋;甘梅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短小棒状杆菌菌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短小棒状杆菌菌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毒性.[方法]应用短小棒状杆菌菌苗胸腔内给药治疗4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结果]有效率76.1%,其中完全缓解率47.8%;毒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胸痛,预防性用药后可控制.[结论]短小棒状杆菌菌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控制,充分引流、联合全身化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周陈西;章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应用冷循环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冷循环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冷循环集束电极射频治疗38例晚期肝癌,术后每月复查CT观察病变区液化坏死和病灶缩小情况以及增强扫描是否强化、患者生存质量及AFP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CT显示全部病灶均出现部分液化坏死及CT扫描不强化,3个月后CT扫描5例患者肿瘤完全坏死,其余大部分坏死.全部患者术后1个月KPS评分均提高10分以上.随访AFP变化与肿瘤毁损情况一致,术后CT复查病灶液化坏死范围大或病灶缩小明显的病例AFP下降显著.[结论]冷循环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耐受性好的晚期肝癌治疗技术.初步结果显示该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

    作者:杨宇;王宏辉;马东营;王立平;叶远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5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副作用.[方法]54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在皮肤贴敷,滴定初始剂量,根据疼痛变化情况每60~72小时调整剂量,直至疼痛级别转为轻度疼痛,维持剂量为25μg/h~250μg/h,出现暴发痛者给予即释吗啡肌注.观察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变化,以食欲、睡眠、精神状态、日常活动、与人交往5项指标评价生活质量,对治疗前后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VAS评分法,疼痛完全缓解率为22.2%(12/54),止痛有效率为96.3%(52/54).胃肠道反应、头晕、便秘、局部皮肤红肿的发生率分别为29.6%、13.0%、5.6%、5.6%,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提高.[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可有效地治疗中重度癌痛,使用方便,副作用轻,能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光胜;孙剑笠;邢建军;尹文广;徐文玲;郑潮元;刘国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微导管亚肝段栓塞技术在小肝癌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微导管亚肝段栓塞治疗小肝癌的价值.[方法]16例小于3cm的小肝癌,用微导管行亚肝段动脉栓塞,4例联合无水酒精消融,4例手术切除.治疗后定期复查CT和AFP,4例手术切除后病理分析.[结果]栓塞后1个月CT复查病灶直径缩小1/2以上6例,缩小1/3以上8例,其中14例AFP定量升高的病例治疗后降至正常6例,明显下降4例,4例下降不明显.2个月复查病灶缩小1/2以上增至9例.对4例AFP降低不明显者,施加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病灶和AFP均有明显缩小和降低.另有4例栓塞1个月后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显示病灶内癌细胞完全坏死3例,1例病灶边缘有少许存活癌细胞.[结论]微导管亚肝段栓塞技术能有效阻断肿瘤血供,使病灶缩小和AFP降低,并能绝大部分杀灭癌细胞.对肿瘤缩小、AFP下降不明显的患者,PEI是一个有效的补充治疗.

    作者:梁立华;刘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介入性新辅助化疗的应用

    [目的]观察介入性(支气管动脉灌注,BAI)新辅助化疗治疗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疗效以及对提高手术切除率的作用.[方法]38例老年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1)BAI化疗组,先给予1~2个疗程的BAI化疗后进行手术治疗;(2)单纯手术组,确诊后直接手术.[结果]BAI化疗组化疗的临床有效率为52.6%(10/19),病理组织学有效率50.0%(9/18).完成2个疗程BAI化疗患者的临床和组织学有效率均高于1个疗程的患者(P<0.05).但以影像学变化为判定标准的临床疗效与组织学疗效并不完全一致.BAI化疗组的手术切除率(94.7%)和完全性切除率(63.2%)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分别为63.2%和31.6%,P<0.05).[结论]老年Ⅲ期NSCLC进行介入性新辅助化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疗效,且以2个疗程BAI化疗的疗效为佳.介入性新辅助化疗可提高老年Ⅲ期NSCLC的手术切除率和完全性切除率.

    作者:李坚;俞力超;王蓉芳;狄镇海;吴建农;张德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乙酸化学灭活在肾上腺肿瘤灭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注射乙酸(PAI)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9例肾上腺肿瘤病人均在CT引导下,用50%乙酸和造影剂注入肿瘤内进行化学灭活治疗.[结果] PAI后9例病人中有6例血压恢复正常,1例血压明显下降,2例低血钾恢复正常.[结论]PAI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是肾上腺良性肿瘤不宜外科手术或手术风险大时的一种替代疗法.

    作者:明建中;萧汉新;沈比先;李海灵;罗瑜娟;周义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动脉灌注与栓塞联合腹腔温热化疗治疗43例晚期胃癌

    [目的]观察双重介入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经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联合腹腔温热化疗治疗晚期胃癌43例.[结果]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CR+PR)61.2%,1年生存率58%.[结论]双重介入治疗晚期胃癌毒副作用小,近期疗效高.

    作者:王玉玲;印春涛;严必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青年妇女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青年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对52例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总5年生存率78.8%.在单因素分析中,妊娠次数、分期、病理类型及分级、肌层浸润、脉管瘤栓、卵巢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和p53过度表达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肌层浸润,脉管瘤栓,盆腔淋巴结转移与预后有关.[结论]肌层浸润,脉管瘤栓,盆腔淋巴结转移是青年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应慎行保留卵巢的手术.Ⅳ期青年患者应争取行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郑爱文;陈雅卿;俞华;楼洪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又称为聚焦超声外科,以其微创、精确度高、副作用及并发症少而被逐渐采用.全文介绍了其在肝癌、骨肉瘤、肺癌、前列腺癌等的应用.

    作者:潘春华;罗荣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