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趋化因子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裴炜;马飞;邵永孚

关键词:趋化因子, 受体, 肿瘤, 免疫疗法
摘要:趋化因子是一类调节白细胞迁移的超家族.其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中表现出双向的调节作用.部分趋化因子通过趋化和调节免疫效应细胞的功能来发挥抗肿瘤免疫作用.全文综述了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并阐述了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放疗配合每周泰素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23例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配合泰素(paclitaxel)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4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行单纯放疗,另一组放疗配合每周泰素方案化疗,治疗结束后,根据食管癌放疗后X线诊断标准分级,比较两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单纯放疗组食管片示Ⅰ级为21.7%,而综合治疗组Ⅰ级为6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反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治疗配合每周泰素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有协同作用,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作者:黄海欣;李桂生;杨春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外耳道新生物为首发表现鼻咽癌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癌累及外耳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鼻咽癌罕见临床表现的认识.[方法]对23年间6例放疗后复发及3例初治以外耳道新生物为首发表现的鼻咽癌病例的临床症状、检查情况、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因耳部症状而就诊,复发6例中5例鼻咽腔黏膜光滑,1例鼻咽部显示饱满;初治3例鼻咽部及单侧外耳道均有新生物.再程放疗6例中,3例治疗后3年内死亡,2例治疗后己分别存活20个月和33个月,1例失访.初治3例2例治疗后分别存活32个月和1个月,1例失访.[结论]鼻咽腔光滑不能排除深在的肿瘤复发,随访中应常规进行耳部检查,并定期进行CT等影像学诊断.鼻咽癌复发累及耳部者预后差.

    作者:王胜资;袁伟;程庆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三氧化二砷对GLC-82细胞的增殖抑制机制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肺癌细胞株GLC-8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于体外培养的GLC-8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三氧化二砷可显著降低GLC-8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三氧化二砷对肺癌细胞株GLC-82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发生调亡,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加军;伍新尧;王江峰;潘祥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骨肉瘤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是肿瘤的一个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全文简要概括肿瘤血管生成状况,并从肿瘤血管生成调控的七个方面对近年来在骨肉瘤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方面的新进展加以阐述,同时探讨其潜在的应用价值与应用前景.

    作者:薛华明;梅炯;蔡宣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趋化因子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趋化因子是一类调节白细胞迁移的超家族.其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中表现出双向的调节作用.部分趋化因子通过趋化和调节免疫效应细胞的功能来发挥抗肿瘤免疫作用.全文综述了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并阐述了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裴炜;马飞;邵永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Cycli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CyclinA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yclinA在45例肝细胞癌及30例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CyclinA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6.7%(21/45);在癌旁肝组织中无阳性表达.CyclinA在低分化组较高分化组表达增高(P<0.05).CyclinA表达与肝门淋巴结/肝外转移、癌灶数目及癌栓形成有关(P<0.05).CyclinA在侵袭转移组较非侵袭转移组表达增高(P<0.05).p27、CyclinE、CyclinA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HBsAg、AFP、肿瘤大小及包膜形成无关(P>0.05).[结论]CyclinA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分化及侵袭转移有关.

    作者:周奇;王广田;梁力建;郑蔚;庞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导管肋间动脉灌注化疗肋骨转移瘤17例

    [目的]探讨经导管肋间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肋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25个肋骨转移瘤行经导管肋间动脉灌注化疗,随访观察3~22个月,分析总结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25个肋骨转移瘤经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按VAS评分:完全缓解(CR)11个,部分缓解(PR)12个,轻度缓解(MR)2个,总有效率100%.肿块缩小,生命质量改善,血管造影见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明显减少,影像学检查见软组织肿块缩小,骨破坏减缓及新骨生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肋间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肋骨转移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疗法,对缓解疼痛、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玉金;程永德;张秀美;刘林祥;史诗洁;徐龙春;孟凡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53Sm-EDTMP和89Sr配合99Tc-MDP治疗骨转移癌

    [目的]观察放射性核素来昔决南杉(153Sm-EDTMP)和美他特龙(89Sr)配合云克(99Tc-MDP)治疗多发骨转移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4例恶性肿瘤多发骨转移癌随机分为153Sm-EDTMP+99Tc-MDP(A组)和89Sr+99Tc-MDP(B组).[结果]A组镇痛缓解率76.6%,其中乳腺癌骨转移止痛效果好,镇痛缓解率为85.0%(17/20),而B组镇痛缓解率55.3%,以前列腺止痛效果好,达56.2%(9/1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病灶好转率A组46.8%,B组34.0%(P>0.05);生活质量分级(QOL):A、B31分~60分两组分别为80.8%与55.3%(P<0.01);两组毒性为骨髓抑制.[结论]以核素为主的方案是综合治疗多发骨转移癌的理想方案,骨髓抑制均可以耐受.

    作者:肖必文;章平年;孙永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旋转成形术治疗15例股骨恶性肿瘤及其功能评定

    [目的]探讨旋转成形术治疗股骨上下端恶性肿瘤的远期疗效与患肢功能.[方法]回顾分析股骨恶性肿瘤15例,术式按Winkelmann分型:AI型13例,BI型2例,结合手术前后化疗6例,放疗2例.患肢功能按国际保肢学会(ISOLS)评估标准.[结果]存活短时间12个月,长12年.5年内因肺转移死亡7例,局部复发1例,5年生存率53.3%.另1例肺转移于7年死亡.7年局部复发1例,7年生存率46.6%,复发率13.3%(2/15).所有存活病人患肢足部感觉与运动功能良好,优良率87.5%.[结论]旋转成形术治疗股骨下端恶性肿瘤远期疗效较满意,局部复发率较低,且能大限度保留患肢功能.

    作者:施能木;胡世平;陈祖星;周仕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动脉灌注化疗骨肉瘤保肢术3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动脉灌注化疗在骨肉瘤保肢术中的疗效.[方法]全组30例按照Enneking分期标准:Ⅱa期12例,Ⅱb期16例,Ⅲ期2例;病变部位:膝关节周围24例,肱骨近端1例,胫骨干3例,桡骨干2例.均进行了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手术采用瘤骨灭活再植、在体灭活、局部扩大切除骨水泥填充、瘤骨切除后自体骨移植关节重建.[结果]全组30例病人进行了随访0.5~11年,平均5年2个月.感染3例,病理骨折1例,腓总神经损伤2例,局部复发6例,2年无瘤生存24例(80%),3年无瘤生存20例(66.7%),5年无瘤生存16例(53.3%).[结论]手术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是骨肉瘤保肢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孝成;徐华;辛保东;刘海燕;徐前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MMP-9及TIMP-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特异抑制剂TIMP-1的表达及二者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77例鼻咽癌组织(男性48例,女性29例;年龄39岁~78岁,平均年龄53.7岁;临床分期Ⅰ~Ⅱ期22例,Ⅲ~Ⅳ期55例;原发灶分期T1~T2期28例,T3~T4期49例;伴淋巴结转移者39例及42例正常对照组织中的MMP-9、TIMP-1的表达,检测结果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MMP-9及TIMP-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1%(54/77)及46.8%(36/77),与正常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MMP-9阳性表达率在鼻咽癌原发灶分期、临床分期中差异具显著性(P<0.05),而TIMP-1阳性表达与上述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③MMP-9及TIMP-1的阳性表达率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MMP-9表达升高、TIMP-1表达降低在鼻咽癌病程进展中具重要作用,二者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

    作者:王军;崔德威;姚俊;何子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肿瘤学杂志》2003年第9卷主题词索引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29例椎体肿瘤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29例38个椎体的良恶性肿瘤病变,其中转移性肿瘤22例27个椎体、骨髓瘤2例4个椎体、血管瘤5例5个椎体.在C型臂X光机透视导向下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注入骨水泥(2~9)ml,记录患者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划线法(VAS)、完成日常生活的能力(ADL)、活动能力、服用止痛药情况的得分;观察止痛效果、有效率和并发症.[结果]38个椎体皆一次穿刺成功,1个月后疼痛缓解程度为:完全缓解(CR)者7例(7/29),部分缓解(PR)者20例(20/29),轻度缓解(MR)者1例,无效(NR)者1例,总有效率(CR+PR)为93.1%(27/29).患者术前与术后24小时、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VAS、ADL、活动能力及服用止痛药的得分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1~20个月无复发.PVP术后无1例椎体塌陷加重或发生新的骨折.除7例发生无症状的骨水泥渗漏外,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肿瘤效果良好.

    作者:陈珑;倪才方;丁乙;杨惠林;唐天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43例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为主联合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3例均为住院患者,初治12例,复治31例;具体为NVB 25mg/m2d1,8;DDP 25mg/m2d1~3;q3w重复;至少完成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CR5例(11.6%),PR17例(39.5%),SD16例(37.2%),PD5例(11.6%).总有效率(RR)51.2%,其中初治12例58.3%,复治31例48.4%;Ⅲ期13例61.5%,Ⅳ期30例42.4%.主要毒副反应: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脱发,其他反应轻微.[结论]NP方案为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而安全的方案.

    作者:冷嘉兴;孙毅;徐珍;周彤;凌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20例临床观察

    20例Ⅲ期乳腺癌进行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CAF或CEF,疗程均为3个周期,术后再根据病情和术前化疗结果辅以放疗及辅助化疗.原发灶PR 16例(16/20),sD 4例(4/20),有效率80%.腋窝淋巴结CR1例,PR18例,有效率95%.术后随访4~35个月,平均12个月,无死亡病例.

    作者:周宏;倪耀忠;罗定存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胸壁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资料患者,女性,13岁.因胸闷,活动后加重,伴右侧胸痛及盗汗3个月就诊.胸部B超及CT检查示右侧胸腔实性占位性病变.

    作者:冉飞武;梁超前;李建彬;田世禹;陈延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抗人骨肉瘤单克隆抗体6E7mAb特异性的鉴定

    [目的]研究抗人骨肉瘤单克隆抗体6E7mAb的特异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单克隆抗体6E7mAb与骨肉瘤细胞系、骨肉瘤组织、其它肿瘤、正常组织的反应性.[结果]6E7mAb对应抗原在骨肉瘤组织中高度表达,中度以上染色者占阳性总数的77%以上,在部分其它恶性肿瘤中也有较高的表达.[结论]单克隆抗体6E7mAb具有骨肉瘤细胞特异亲合性和恶性肿瘤细胞特异性.

    作者:何大为;刘军;侯铁胜;李明;陈语;陈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43例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气管沟转移淋巴结的疗效及早期并发症.[方法] 43例食管气管沟转移淋巴结病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照射剂量为DT40~45Gy,DT5Gy/次,1次/天,5次/周.[结果]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PR)21例,无变化(NC)3例,总有效率(CR+PR)93%.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1%、37.2%、18.6%.[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是食管癌并发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较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王建华;汤华;陆忠华;许锡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16例骨转移癌放射治疗止痛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分割方式对转移性骨肿瘤放射治疗的止痛效果.[方法]将116例骨转移癌患者分为3组,分别用50Gy/20次、26天,5次/周;28Gy/7次、9~11天,5次/周;24Gy/4次、8~10天,3次/周的不同分割方式进行止痛放疗.[结果]全组病例有效率(CR+PR+MR)为96.6%,3个剂量组的有效率依次为95.5%(21/22),97.5%(77/79),93.3%(14/15).3组之间止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92%(103/112)的疼痛缓解出现在放疗后1~3周.[结论]对骨转移癌进行局部止痛放疗是一种有效的对症治疗手段,研究的3种分割方式之间无明显疗效差异.

    作者:谭榜宪;周业琴;柳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微创置管引流加局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21例

    采用胸腔内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直至引流彻底后行胸腔内化疗治疗21例,对照组24例采用胸腔穿刺人工抽液方法,尽量抽尽胸水后胸腔注药同治疗组.治疗组CR17例,PR2例,SD1例,PD1例,总有效率(CR+PR)90.47%;对照组CR9例,PR6例,SD6例,PD3例,总有效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作者:秦红;罗阔;汪江;徐巧元;韩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