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花前胡苷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性反应和NF-κB信号传导通路

熊友谊;时维静;俞浩;张孝林

关键词:紫花前胡苷, 紫花前胡, 哮喘, 核因子κB
摘要:目的 观察紫花前胡苷抗过敏性哮喘鼠气道炎性反应作用.方法 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模型、紫花前胡苷和地塞米松4组.除对照组外,所有小鼠腹腔注射和雾化吸人卵清蛋白以致敏和诱导气道炎性反应.于每次雾化前1h,给紫花前胡苷组灌胃10 mg/kg紫花前胡苷;给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1 mg/kg地塞米松.动物肺功能仪分析气道高反应性;细胞计数器和Diff-Quick染色计数支气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或BALF中炎性介质的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气道病理改变;电泳迁移率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NF-κB信号通路中蛋白的活力和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呈现明显的气道炎性反应,气道反应性显著增高(P<0.05);血清或BALF中IgE、IL-4、IL-5和IL-13的水平显著增加(P<0.01);细胞系P65、p-P65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细胞质P65和IκBα显著减少,NF-κB DNA-结合力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紫花前胡苷能够显著抑制气道炎性反应和气道高反应(P<0.05);降低血清或BALF中IgE、IL-4、IL-5和IL-13的水平(P<0.01);抑制细胞系P65、p-P65水平(P<0.05);增加细胞质P65、IκBα蛋白和减弱NF-κB DNA-结合力(P<0.05).结论 紫花前胡苷具有抗过敏性哮喘鼠气道炎性反应.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pH微环境通过激活β-catenin/TCF4增强人乳腺癌肿瘤细胞的干性

    目的 探讨酸性微环境对于乳腺癌肿瘤干细胞干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在pH 6.8和7.4的环境下,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用流式细胞术、PCR、Western blot、体外成球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肿瘤干细胞ALDHhigh细胞亚群的比率,干性基因SOX2、OCT4和Lin28b的表达,成球能力和肿瘤细胞迁移能力,同时检测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结果 酸性微环境通过激活β-catenin/TCF4信号通路提高MDA-MB-231的ALDHhigh细胞亚群的比例(P<0.05),上调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P<0.01),增强体外成球能力(P<0.01)和迁移能力(P<0.05).结论 酸性微环境能够上调干细胞比例,维持肿瘤干细胞干性特征,增加乳腺癌肿瘤细胞迁移能力.

    作者:曹峰琦;陈翀;刘妍;白丽鹏;罗云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肋间神经冷冻对开胸术后疼痛的影响

    开胸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肋间神经冷冻(intercostal nerve cryoanalgesia,INC)作为预防和缓解开胸术后疼痛的一种选择,其在开胸术后急性疼痛的效果及是否增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率存在争议[1-2].本研究旨在观察肋间神经冷冻在开胸术后对急慢性疼痛的影响.

    作者:刘红菊;何志斌;王慧;薛杨;刘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LC-MS/MS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盐酸莫西沙星的含量及其药动学

    目的 建立一种灵敏、快速、专属性好、选择性强的HPLC-MS/MS分析法用于测定Beagle犬血浆样品中盐酸莫西沙星的含量,研究其药动学.方法 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盐酸莫西沙星的含量;以环丙沙星为内标,色谱柱为XTerra@MS C18 5 μm,2.1mm×150 mm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0∶50,v/v),水相中含0.1%甲酸;流速为0.2 mL/min,进样10 μL.检测离子对分别为:莫西沙星m/z 402.1→m/z 384.3,内标环丙沙星m/z 332.2→m/z314.2.结果 莫西沙星在10 μg/L~2 000 μ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低定量限10 μg/L,准确度在87.8% ~ 111.6%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11.6%,提取回收率>80%.犬口服给药,血浆中盐酸莫西沙星药时曲线呈两室模型,药动学参数t1/2、tmax、AUC0-t、AUC0-∞、CL分别为10.7 h、2.1 h、3 943 μg/L·h、4 177 μg/L·h和10.5 L/h/kg.结论 分析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Beagle犬血浆中盐酸莫西沙星含量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作者:褚奇星;褚延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管外肺水及肺血管通透性监测在ARDS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血管外肺水(EVLW)的改变可定量反映ARDS患者早期肺水肿的存在及严重程度,与预后呈显著相关,有利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以改善预后;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直接反映肺血管通透状态,可资鉴别肺水肿的原因,反映肺损伤程度,以及评价ARDS病人的预后情况.

    作者:张瑜荣;邓立普;张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头翁皂苷D诱导U87MG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白头翁皂苷D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求得IC25、IC50和IC75,按浓度和时间分组,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和TUNEL/PI染色检测凋亡,Hoechst33342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DNA-ladder检测细胞系改变,细胞免疫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结果 白头翁皂苷D在14.016 nmol/mL下对U87MG抑制率为94.034% (P <0.05);处理组细胞形态呈凋亡改变,细胞超微结构中发现自噬小体;处理组caspase-3、8 、Bax和FasL表达上调(P<0.05),Bcl-2表达下调(P<0.05).结论 白头翁皂苷D对U87MG细胞有呈时间和浓度依赖的增殖抑制作用,且通过FasL/Fas途径诱导其发生凋亡.

    作者:李博;王元刚;李娟;汤海峰;程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微小RNAs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目前关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因素在其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微小RNAs (microRNAs)在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中发挥了保持足细胞正常功能及细胞外基质动态平衡等多种功能.

    作者:周敏;张晓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Orai2参与了HUVEC外钙敏感受体介导的Ca2+内流和NO生成

    目的 研究钙释放激活的钙调素2(Orai2)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外钙敏感受体(CaR)介导Ca2+内流和一氧化氮(NO)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1)用转染技术将构建的Orai2干扰质粒(Orai2shRNA)转染人HUVEC,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rai2 mRNA和蛋白的表达.2)取2~5代HUVEC,分别以精胺激活CaR(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OC)和受体操纵性钙通道(ROC)均激活)、ROC模拟剂12-O-十四烷酰佛波醋酸酯-13(TPA) +CaR负性变构调节剂Calhex231(激活ROC及阻断SOC)、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Ro31-8220、经典型PKCs和PKCμ抑制剂Go6967(阻断ROC及激活SOC)为细胞模型.实验分为3组:特异性质粒转染组(Orai2shRNA组),未转染组(空白对照组),空质粒组(vehicle组),用荧光探针Fura-2/AM、DAF-FM负载方法同步检测[Ca2+]i和NO的生成.结果 1)与control组相比,shOrai2-71干扰后,Orai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抑制率分别为75.75%和70.58% (P <0.05).2)与对照组和空质粒组相比,在4种不同处理因素作用下,Orai2shRNA转染组[Ca2+]i△ratio值和NO净荧光强度值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Orai2参与了HUVEC中CaR经SOC和ROC激活介导的Ca2+内流和NO生成.

    作者:王腊梅;钟华;赵慧;王静;庞丽娟;孙志萍;何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木脂素促进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

    木脂素(lignans)是一类由苯丙素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产物,多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少数为三聚体和四聚体.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1],如抗肿瘤、抗氧化、降压、镇静和保肝等.目前,木脂素对胃癌细胞抗增殖及机制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实验通过木脂素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与Bax和Bcl-2等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初步探讨木脂素对胃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李红国;刘双萍;崔银姬;李柱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RNR3调控重组Lac Z基因酵母细胞对化学诱变原的筛选

    目的 建立化学致突变物的体外快速筛选方法.方法 用PCR法从酵母基因组中扩增RNR3启动子,将其插入到pMP206/ERE报告载体,将该载体转入W303-1A酵母细胞.当化学诱变原作用于酵母细胞时,会诱导β-半乳糖苷酶表达,可对具有DNA毒性的化学物进行筛选.结果 许多可造成DNA损伤的化学诱变原可诱导RNR3的表达.使DNA发生烷基化的诱变原(甲磺酸甲脂和瘤可宁)、使DNA发生断裂的诱变原(顺铂、4-硝基-N-氧化喹啉、博来霉素和福来霉素)、抑制DNA合成酶或拓扑异构酶的诱变原(5-氟尿嘧啶、羟基脲和喜树碱)均可诱导RNR3的表达.结论 RNR3调控的重组Lac Z报告基因酵母可用于对许多化学诱变原的筛选,筛选过程可在96孔板中进行,因而具有高通量性.

    作者:葛宜枝;王瑞鲲;王磊;谢云斌;刘星妍;李湘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黏着斑激酶在机械压力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黏液分泌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机械压力诱导的人气道黏蛋白(MUC)5 AC分泌中的作用.方法 气液相界面培养人支气管上皮NHBE细胞,用Transwell压力实验装置间断性施压于NHBE细胞,黏着斑激酶(FAK) siRNA转染NHBE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FAK和p-ERK1/2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UC5AC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MUC5AC蛋白相对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机械压力能显著升高MUC5AC mRNA及蛋白含量及p-ERK1/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P<0.01).FAK siRNA可显著降低机械压力所诱导的MUC5AC mRNA及蛋白含量的升高及p-ERK1/2蛋白表达(P<0.01),但与转染FAKsiRNA对照组相比,机械压力+转染FAKsiRNA组细胞表达MUC5AC mRNA及蛋白水平和p-ERK1/2蛋白相对水平仍然是增加的(P<0.05),PD98059能显著抑制机械压力所诱导的MUC5A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P<0.01).FAK siRNA联合AG1478作用于NHBE细胞则可显著抑制机械压力诱导的MUC5AC mRNA和蛋白表达(P<0.01).AG1478单独作用能有效降低由机械压力所诱导的上述指标的升高(P<0.05),但与AG1478对照组相比差异仍具有显著性.结论 机械压力诱导的MUC5AC高表达的信号传导通路为ERK依赖的,FAK为ERK的上游信号分子.

    作者:李娜;李琪;尤列·皮尔曼;维克多·科罗索夫;周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血凝素蛋白中和抗体及表位的鉴定

    目的 制备并鉴定中国境内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血凝素蛋白(HA)的中和抗体及其表位.方法 选取9个HA候选抗原表位序列设计串联表位,利用表面线性表位抗体库(SEAL)专利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纯化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亚型及与合成肽结合的剂量依赖性,假病毒微量中和实验筛选中和抗体,免疫印迹法验证与不同毒株HA的结合.结果 共制备了23株单抗,其中亚型鉴定10株为IgG型;证明3株IgG3亚型的抗体具有高中和活性,均能与4种不同分枝HA结合;中和抗体识别肽为“LIKKNNAYPT”和“R/KSSFFRNV-VW”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鉴定出3株分泌抗中国境内流行H5N1 HA的中和抗体,其对应的HA抗原表位为中和表位,可作为H5N1疫苗研制的候选表位.

    作者:蔡孟华;李铮;董鹏;吴瑞平;何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缓冲系统的多聚甲醛对鼠脑组化结果的影响

    哺乳动物大脑皮质的发育长期以来都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焦点和热点.目前用于研究大脑发育的组织化学技术主要有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而这些技术均需要前期的标本制备,尤其是取材后的组织固定.组织固定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保持组织内待检测物的原位性、完整性和免疫活性[1],所以组织固定的效果往往决定着组化实验终结果的成败.4%多聚甲醛(paraformaldehyde,PFA)因其优良的理化性质成为目前固定标本组织的常用固定剂之一[2-3],而关于其配制方法,尤其是用于溶解它的溶剂的选择目前还未有定论.本研究以此问题为出发点,比较不同溶剂的4%PFA对鼠脑组织的固定效果,探讨佳的组织固定方法.

    作者:杜志荣;张琳;阴彬;彭小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核酸适配体修饰的铁纳米粒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热疗效应

    目的 研发能提高HER2阳性乳腺癌热疗效应的核酸适配体-铁纳米粒子复合体(AptNPs),探索肿瘤靶向治疗的全新途径.方法 利用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的结合反应构建AptNPs,用动态光散射粒径仪表征其尺寸分布,用流式细胞仪和相差显微镜检测AptNPs的靶向结合能力,MTS法测其对磁场下抗肿瘤热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通过生物素-亲和素反应构建了AptNPs,其平均直径为333.7 nm,对HER2阳性细胞有较强的结合,对HER2阴性细胞没有结合.此外,AptNPs可显著提升对HER2阳性细胞的热疗杀伤率(P<0.05),但对HER2阴性细胞的热疗后杀伤率影响较小.结论 AptNPs能靶向性地提升针对HER2阳性肿瘤细胞的热疗效率,在研发新型肿瘤靶向热疗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李凤武;胡燕;段金虹;许海燕;杨先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源性BMMSCs通过改善内源性BMMSCs成骨分化能力缓解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

    目的 观察系统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是否通过改善内源性BMMSCs成骨分化能力缓解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方法 1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去卵巢(OVX)组、高剂量(high-dose)组和低剂量(low-dose)组.建立OVX和sham模型.术后24h,高、低剂量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5 ×107和0.375×107 cells/kg细胞.microCT扫描股骨近端.ALP和茜素红染色检测BMMSCs成骨能力,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结果 1)OVX组的骨密度(BMD)和骨小梁数量(Tb.N)低于sham组(P<0.05),OVX组内源性BMMSCs的成骨能力弱于sham组(P<0.05).2)高剂量组的BMD和Tb.N高于OVX组(P<0.05).高、低剂量组内源性BMMSCs的成骨能力均强于OVX组(P<0.05),高剂量组强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系统注射BMMSCs通过改善OVX大鼠内源性BM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缓解OVX大鼠骨质疏松.

    作者:帅逸;于洋;邵秉一;常鹤然;张立超;廖立;金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物质减轻高氧诱导新生大鼠肺损伤

    抢救早产儿呼吸衰竭常用的措施是氧气疗法,持续高氧治疗可导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一种肺氧化应激性损伤的疾病.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是速激肽家族早发现的神经肽,其在肺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还无研究,本研究将从整体动物水平研究神经肽SP对高氧暴露肺损伤的影响.

    作者:田名洋;李青;赵云红;马遵平;刘玉琴;许峰;黄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低氧诱导因子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的残余肝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P53和凋亡的变化及关系.方法 建立肝癌HpG2细胞系裸鼠移植瘤模型30只,采用CZF-Ⅱ型HIFU治疗仪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后1、3及5d和1及2周组.HE染色观察标本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残余癌组织凋亡及计算凋亡指数;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IF-1α、P53蛋白和mRNA水平.结果 治疗后有残余肿瘤细胞和大片坏死区域.与其他组相比,凋亡指数在3d组显著升高(P<0.05),在5d、1和2周组逐渐下降.HIF-1α和P53蛋白在各组中出现强弱不同的表达.HIF-1α和P53蛋白和mRNA在治疗后1~3d表达逐渐升高,在3d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在5d、1和2周组逐渐下降.结论 HIFU治疗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后可以促进残余癌细胞凋亡,此可能与HIF-1α、P53基因表达异常关系密切.

    作者:付志豪;武伦;乔正荣;周世骥;李生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单例先天性小耳残耳软骨细胞体外构建人耳廓软骨

    目的 探讨单例先天性小耳残耳软骨细胞体外构建正常人大小耳廓形态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 分离40例小耳畸形患者残耳软骨细胞统计细胞提取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计算扩增效率;免疫荧光和PCR检测不同代数细胞的软骨表型.分别应用3例患者各自的残耳软骨细胞培养至P3~P4代,藻酸盐凝胶包埋接种于正常人大小耳廓形态的聚羟基乙酸/聚乳酸支架,体外成软骨诱导动态培养10周后行组织学染色观察.结果 耳软骨细胞提取率为(3.90±1.27)×106/g;在增殖培养基中细胞增殖能力明显提高,至P4代扩增(328.4 ±50.4)倍(P<0.05);P3代细胞Ⅱ型胶原、蛋白聚糖表达显著减弱,至P4代消失,Ⅰ型胶原表达增强;体外培养10周,实验组形成了耳廓形态的类软骨组织,可见典型软骨陷窝,番红O、甲苯胺蓝及Ⅱ型胶原染色阳性;对照组明显变形,未形成软骨结构.结论 单例先天性小耳残耳软骨细胞经体外扩增和动态诱导培养可在体外构建正常人大小耳廓软骨.

    作者:康宁;刘霞;曹谊林;肖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将人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直接诱导为神经干细胞

    目的 探讨将人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为神经干细胞.方法 将成人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用带有Pax6报告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感染,并经历其病毒载体的抗性基因嘌呤霉素筛选后的细胞作为初始细胞,转入在维持神经干细胞生长发育、分化、保持功能稳定性和可塑性中起非常重要作用的10个基因Sox2、Klf4、c-Myc、Tcf3、Ascl1、Brn2、Neurog2、Foxg1、Hes1和Id1,对经过重新编程表达GFP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筛选,并对其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分化的鉴定.结果 转入基因后成功诱导为神经干细胞(iNSCs).iNSCs能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志性基因(Nestin),能分化为神经元(βⅢ-tubulin)和星形胶质细胞(GFAP).结论 通过转入外源因子的方式可以将人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为神经干细胞.

    作者:贾伟丽;李默;吴剑宇;王淑艳;陈志国;张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紫花前胡苷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性反应和NF-κB信号传导通路

    目的 观察紫花前胡苷抗过敏性哮喘鼠气道炎性反应作用.方法 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模型、紫花前胡苷和地塞米松4组.除对照组外,所有小鼠腹腔注射和雾化吸人卵清蛋白以致敏和诱导气道炎性反应.于每次雾化前1h,给紫花前胡苷组灌胃10 mg/kg紫花前胡苷;给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1 mg/kg地塞米松.动物肺功能仪分析气道高反应性;细胞计数器和Diff-Quick染色计数支气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或BALF中炎性介质的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气道病理改变;电泳迁移率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NF-κB信号通路中蛋白的活力和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呈现明显的气道炎性反应,气道反应性显著增高(P<0.05);血清或BALF中IgE、IL-4、IL-5和IL-13的水平显著增加(P<0.01);细胞系P65、p-P65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细胞质P65和IκBα显著减少,NF-κB DNA-结合力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紫花前胡苷能够显著抑制气道炎性反应和气道高反应(P<0.05);降低血清或BALF中IgE、IL-4、IL-5和IL-13的水平(P<0.01);抑制细胞系P65、p-P65水平(P<0.05);增加细胞质P65、IκBα蛋白和减弱NF-κB DNA-结合力(P<0.05).结论 紫花前胡苷具有抗过敏性哮喘鼠气道炎性反应.

    作者:熊友谊;时维静;俞浩;张孝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运动防治肥胖的分子机制

    运动能防治肥胖等代谢性疾病早已为人们熟知,但其机制一直不甚明了.直到irisin这种新的蛋白类激素被发现,方揭开运动-PGC-1α-FNDC5/irisin-UCP1通路是运动防治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分子机制.

    作者:彭茜;安振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北京生理科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