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胞凋亡与口腔黏膜扁平苔藓

朱丽红;沈丽佳;曾子华

关键词:扁平苔藓, 细胞凋亡
摘要:口腔扁平苔藓(OLP)的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本文对Bcl-2家族、TNF家族、Fas-Fasl、穿孔素/颗粒酶的结构在细胞凋亡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在OLP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唇腭裂同期整复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唇腭裂同期整复术进行临床总结.方法31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行腭裂整复术,并同期行唇裂整复术.单侧唇裂整复采用旋转推进法,双侧唇裂整复采用原长法,腭裂整复采用兰氏法.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3 h 12 min,伤口Ⅰ期愈合,无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结论2岁以上唇腭裂患者进行同期整复术是安全可行的,可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杨丽;李劲松;邵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口腔X线牙片数字化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口腔X线牙片长期保存和椅旁迅速调用的数字化管理方法.方法将牙片置于观片灯上,通过数码相机将普通X线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并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其加工、整理和保存.结果通过临床近1年的试用,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具有实用意义.

    作者:韩义丹;张世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改良Wraparound保持器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介绍一种结构简单且疗效较好的保持方法.方法对20例矫冶完成的病例采用塑料夹板式保持器进行保持,并对保持效果采用ITRI进行评估.结果保持前后的ITRI评分无明显变化.结论改良Wraparound保持器是一种能较好地满足临床需要的保持器.

    作者:张漫;韩光丽;陈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表现为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艾滋病2例报告

    病例资料我国于1985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发现首例艾滋病(AIDS)以来,患者数量呈增长趋势.90%的患者有各种不同的皮肤黏膜损害,可以概括分三类:①感染,②炎症性皮肤及黏膜病,③肿瘤[1].口腔黏膜的临床表现常是艾滋病的早期症状之一.我科近1月内接诊2例艾滋病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肖高;刘青;周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用组织工程方法预构血管化下颌骨升支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用组织工程方法再造下颌骨升支,并使之含有知名血管蒂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将细胞接种于人下颌骨升支外形的多孔珊瑚中,体外培养2 d后,植入MSCs供体兔腹壁下动静脉深面,预构血管化的人下颌骨升支.术后2月取材,通过大体标本观察、扫描电镜检查、组织学检查,观察骨组织的形成情况.结果在兔体内再造出了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骨组织,并具有人下颌骨升支的解剖形态;X线检查显示有X线阻射影,珊瑚有部分吸收;组织学检查结果证实,在NC表面及孔洞内均有新骨形成.结论用组织工程方法可预构出具有特定形态的血管化的骨组织.

    作者:陈富林;毛天球;陶凯;陈书军;丁桂聪;顾晓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不同癌基因在口腔白斑和鳞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正常口腔黏膜,口腔黏膜白斑及口腔鳞癌组织中不同癌基因的表达.方法通过HE染色确定口腔黏膜组织类型,提取组织中RNA,采用RT-PCR的方法研究不同组织中c-myc、ras、cyclinD1及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正常口腔黏膜中未见c-myc、ras、cyclinD1及bcl-2基因表达;轻、中、重度异常增生白斑和鳞癌组织中c-myc、ras、cyclinD1及bcl-2基因表达显著增加.结论c-myc、ras、cyclinDi及bcl-2基因的表达增加与口腔黏膜白斑及鳞癌的发生相关.

    作者:陈黎明;田茂能;蒋开鸣;李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喷粉与抛光技术去除牙面外源性染色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喷粉洁牙和牙面系列抛光技术治疗牙齿外源性染色的效果.方法观察1056例,喷粉操作由Microprep完成,牙面抛光用Super-snap砂碟完成.结果牙面抛光后达到镜面样外观,牙齿无疼痛及敏感症状发生.结论喷粉加抛光可以快速、有效、无痛达到美牙目的.

    作者:薛鹏;孙社利;刘宁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γ-干扰素抑制人类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γ-干扰素是否具有直接抑制人类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将γ-干扰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并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γ-干扰素对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γ-干扰素可能是创伤愈合等纤维反应的生理调节因子,对终止纤维化过程有一定意义.

    作者:冯云枝;凌天牖;吴汉江;李运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创伤程度与骨组织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不同创伤程度大鼠骨折区和非骨折区骨组织中Zn,Fe,Cu,Mn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这些元素变化的发生机理及其与创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用28只Wistar大鼠,首先形成骨折组和未骨折组两种创伤模型,术前和术后1、3、7 d分别测定骨折区和未骨折区骨组织中Zn,Fe,Cu,Mn元素的含量,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创伤后骨组织中Zn,Fe,Cu,Mn元素含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且其升高幅度与创伤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微量元素参与了创伤的愈合过程,提示临床上在骨折治疗中应注意对有关微量元素的补充.

    作者:杨莽;姚隆浩;王国民;徐兵;杨文君;陈阳;张彩霞;陈德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铸道设计对贵金属烤瓷合金铸态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的铸道设计形式对贵金属烤瓷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为该类合金的临床规范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倒置式金相显微镜观察Bio Herador N金烤瓷合金不同铸道设计形式下的铸态组织,通过观察铸件中缩孔缩松产生的数量和分布比较铸道设计形式(树型、环型、球型)对铸件的影响程度.结果铸道设计形式对合金铸态组织有明显影响,随铸道设计形式不同缩孔缩松产生的数量及分布有异.除环型铸道设计外,其它形式的铸道设计会使铸件中产生明显的铸造缺陷,即缩孔缩松的数量分布增多增广.结论Bio HeradorN金烤瓷合金铸态组织以环型铸道设计组织为致密,常见缩孔缩松缺陷不易产生.

    作者:李旬科;王忠义;艾绳前;刘晓亮;薛飞;张艺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口腔科首诊白血病3例报告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少数患者是以牙龈出血为首发症状到口腔科首诊,作者1998年以来遇到3例,报道如下.

    作者:汪湛;何一川;沈绍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舌癌颈淋巴清扫术不同术式的疗效

    目的分析舌癌不同颈淋巴清扫术式的疗效,为舌癌颈淋巴清扫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342例舌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颈淋巴清扫术不同术式的疗效,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治疗性颈清术212例(222侧),选择性颈清术130例(133侧).经3年随访,舌癌根治性颈清术、改良根治性颈清术、功能性颈清术、非连续性根治性颈清术和舌骨上清扫术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4.8%、7.3%、0、13.6%和40.0%,舌骨上清扫术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术式(P<0.05),其余各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性颈清术术后近l/4病理证实有转移,对于T2期以上患者应考虑选择性颈清扫术.舌骨上清扫术的术后颈部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术式,临床上应摒弃此术式;改良根治性颈清术既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又可达到与舌癌根治性颈清术相近的根治效果.

    作者:孙明磊;王昌美;温玉明;李龙江;代晓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上颌第三磨牙阻生致偏头痛1例报告

    患者.女,65岁,因右侧偏头痛10 d就诊.疼痛呈自发性?栽跳痛,且放射至右耳周区域,6年前进行了全口义齿修复.义齿长期配戴无不适,但近1月来感觉上颌义齿右侧后部轻微不适,检查见右上颌后部牙槽嵴顶可见一残根断面,米粒大小,与牙槽嵴平齐,周围黏膜轻度充血、肿胀.遂行残根拔除术.术中见8倒置阻生,所见残根断面实为阻生牙的根尖部,且为融合根.患者术后即感偏头痛症状减轻直至消失,随访至今无偏头痛发作.

    作者:蒙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两种全麻诱导药对循环和儿茶酚胺的影响

    目的比较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全麻诱导时对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循环及儿茶酚胺的影响.方法30例口腔颌面部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I组以异丙酚2~2.5 mg/kg诱导,Ⅱ组以依托咪酯0.2~0.3 mg/kg诱导,各15例.观察诱导前,插管即刻,插管后3 min、10 min血液动力学指标并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水平.结果异丙酚诱导气管插管能抑制高血压反应,不增加心肌耗氧量,明显优于依托咪酯(P<0.01);两药诱导气管插管均不能抑制E和NE升高,但Ⅱ组插管即刻、插管后3 min NE比I组升高显著(P<0.01).结论异丙酚对循环和儿茶酚胺的影响较小,是目前首选的全麻诱导药.

    作者:王晓燕;刘可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口腔白斑和扁平苔藓中TSGF的检测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检测对口腔白斑和扁平苔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鳞癌,12例白斑和32例扁平苔藓患者,测定其血中TSGF的浓度.结果鳞癌的阳性率为53 33%,白斑为33.33%,扁平苔藓为25.00%.白斑与鳞癌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扁平苔藓与鳞癌的阳性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检测患者血中TSGF可做为临床预测口腔黏膜病是否有癌变倾向的初步手段.

    作者:范媛;顾宁;刘海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SG球状快套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15例

    目的观察SG球状快套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游离端牙列缺损病例,应用SG球状快套附着体固位的义齿进行修复.结果经6月至5年的临床随访:SG球状快套附着体固位的义齿稳定性能好,固位力强,咀嚼效率高,美观,舒适,耐用,摘戴方便,并发症少.结论SG球状快套附着体义齿是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的较好方法.

    作者:郭莉;管崇明;孟慧萍;王晓洁;孙社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正畸协助成人前牙修复闭隙的隐蔽矫治

    曾进行过前牙义齿修复的成人患者,对以往的修复结果不满意,希望进一步通过正畸改善前牙美观后重新进行义齿修复.但在矫治过程中,不希望暴露缺牙间隙,不希望矫治中对美观有所影响,兼于此种情况,我们在临床上进行了4例尝试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段银钟;石若梅;匡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磷酸钙骨水泥修复髓室底穿孔渗漏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磷酸钙骨水泥(CPC)修复髓室底穿孔的渗漏.方法在离体牙上采用染料渗入法检测CPC、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LGIC)及夹层技术修复髓室底穿孔的渗漏情况.结果三组穿孔修复体渗漏从小到大依次为:LGIC组、夹层技术组、CPC组,三组渗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PC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其密封性与LGIC相近似.CPC可作为髓室底穿孔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作者:黄辉;王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新疆部分维族、汉族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状细胞癌P16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P16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40例口腔扁平苔藓(维吾尔族20例,汉族20例),43例口腔白斑(维吾尔族23例,汉族20例)和65例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维吾尔族24例,汉族41例)分别进行检测.结果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率为32.3%,明显低于口腔白斑(55.8%)和口腔扁平苔藓(72.5%),P<0.005,维族与汉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蛋白表达缺失在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据本研究资料,尚不能认为P16蛋白的表达在维族与汉族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钟良军;张蕴惠;章锦才;杨爱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氢氧化钙根管内封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在根管内封药治疗慢性根尖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慢性根尖脓肿的患牙,随机分成两组,根管治疗过程中分别采用氢氧化钙和传统的根管消毒药物樟脑对氯酚(CMCP)根管内封药,对疗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a(OH)2根管内封药组总有效率(93.10%)优于对照组CMCP根管封药(68.97%),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OH)2根管内封药对于病程长、长期渗出、疼痛,根尖区破坏较大的病例较CMCP能更有效地控制症状.

    作者:汪军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