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面颊部裂头蚴病1例

李淑云;张津亮

关键词:面颊部, 小肿块, 抗炎治疗, 予处理, 住院, 战士, 门诊, 患者, 侗族
摘要:患者,男,20岁,侗族,战士,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面部肿胀,经抗炎治疗,肿胀明显消退,但遗有两个小肿块,当时未予处理。之后右面部反复肿胀,抗炎后肿胀可消退,但肿块仍存在。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颊部肿物”收住院。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治疗粘液腺囊肿25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 25例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9~32岁,平均年龄15岁;病程长者5年,短者4个月,平均病程1.2年;25例中有3例为术后复发者。病变部位均在下唇或舌尖腹侧,病变范围在0.5 cm×0.5 cm到1 cm×1 cm大小不等。

    作者:唐圣斌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消痣灵注射治疗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78例,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在3~19岁,直径大小约0.5 cm~4 cm,发生于舌部的42例,颊部25例,唇部11例。

    作者:张小恒;邹敬才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软腭后退及双颊肌粘膜瓣在宽大腭裂整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在宽大腭裂的治疗中,既可以达到良好的腭咽闭合,又可尽量减少对上颌骨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软腭后退+双颊肌粘膜瓣整复方法应用于5例宽大腭裂整复手术。结果所有病例伤口均Ⅰ期愈合,腭裂语音明显减轻,并发症少。结论从软腭后退和对上颌骨创伤两方面来看,该术式在宽大腭裂的治疗中是一种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作者:肖水生;赵振民;李颖;贺鸿星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可摘局部义齿基牙龋坏的初步分析

    本文对87人,96件可摘义齿基牙龋坏的114颗牙进行了临床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戴牙时间越长基牙龋坏越重,主要原因是卡环对基牙的磨擦,卡环位置不当,人工牙与基牙之间的接触关系不良。为减少基牙的龋坏,本文提出了一些设计制作可摘义齿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及预防基牙龋坏的措施。

    作者:张友梅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牙周灵膜剂治疗成年人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纯中药制成的牙周灵膜剂治疗成年人牙周炎的疗效。方法建立治疗组和对照组,设立疗效标准进行临床评估。另外对牙周灵膜剂作抑菌实验。结果这两组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牙周灵膜剂对引起成年人牙周炎的一些主要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螺旋体是监测牙周炎治疗效果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祖国医学认为黄芩、黄连、黄柏三药合用对治疗牙周炎有其独特之功效。

    作者:张志荣;黄秋琴;徐丽娟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正畸导萌埋伏牙

    材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临床检查和X光片确定埋伏尖牙的位置,作者收集10例病人,唇侧埋伏牙8例,腭侧埋伏牙2例;软组织埋伏牙6例,颌骨内埋伏牙4例,其中尖牙在中切牙和侧切牙之间1例,尖牙在第一双尖牙和第二双尖牙之间1例,尖牙扭转80° 1例,尖牙扭转50° 1例,尖牙在侧切牙、第一双尖牙之间6例,属低位阻生埋伏牙。10例病人的年龄均在12~15岁。

    作者:牛玉英;王聪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1例

    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又称真性牙骨质瘤是来源于牙骨质母细胞的一种良性肿瘤。不常见,国内文献鲜有报道,笔者在拔除上颌智齿时,偶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忠诚;周国亮;王先国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碘复应用于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碘复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颗有急慢性根尖周炎需作根管治疗的患牙,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用3%H2O2及0.5%碘复原液交替冲洗根管,并用0.5%碘复原液消毒根管;对照组用3%H2O2及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后用甲醛甲酚液(Fc)消毒根管。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碘复组与Fc组在治疗疗程、疗效及根管治疗间疼痛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碘复作为一种新型消毒剂应用于根管冲洗、消毒是可行的,值得在口腔科临床推广。

    作者:倪蕾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清胃汤治疗牙周病68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1年4月~1998年10月应用中药清胃汤对68例牙周病进行治疗取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季俊荣;冯艳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婴幼儿疱疹性口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本文收集了我科从1998年1月2000年1月两年内收治的婴幼儿疱疹性口炎患者共184例,其中男112例,女72例,年龄大为2周岁,小为6个月。首次确诊为疱诊性口炎112例(60.8%),误诊为感冒52例(28.26%),误诊为口炎性口腔溃汤20例(10.8%)。

    作者:周文兰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

    目的介绍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体会和注意事项。方法采用国产自动控温射频热凝仪经乳突前缘、乳突后缘及腮腺区入路法行面神经总干热凝术。结果 91例面肌痉挛患者近期有效率为100%。69例进行了1~5年随访,9例复发,复发患者经再次射频治疗后效果好。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面肌痉挛,方法简单,止痉迅速、可靠,对复发患者可反复治疗。

    作者:李晨军;张建设;郑维银;杨波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超声洁牙机辅助手工龈下刮治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比较超声洁牙机辅助手工龈下刮治术和传统手工法治疗牙周炎的工作效率和临床疗效。方法全口慢性单纯性牙周炎患者43例,采用半口对照分别经两种方法刮治后,评价两组工作效率和术后2周、1月、3月的临床指标的改善。结果超声洁牙机辅助手工龈下刮治术的平均工作时间少于传统手工法治疗(P<0.01),两种方法治疗后,临床指标改善均有明显差异(P<0.01),但两种方法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超声洁牙机辅助手工龈下刮治术治疗牙周炎的工作效率优于传统手工龈下刮治术。

    作者:和红兵;欧炯光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林可霉素治疗慢性根尖炎的对照分析

    采用林可霉素治疗慢性根尖周炎131例,并作随机对照,结果表明1周窦道消失率前牙、前磨牙、磨牙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各组叩痛及不适改善情况与对照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半年窦道消失率及叩痛不适好转率、X线片根尖骨愈合率治疗组前牙与对照组前牙无明显差异(P>0.05),前磨牙及磨牙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林可霉素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对窦道消失有明显帮助,对长期前磨牙、磨牙窦道消失,叩痛、不适治愈及根尖骨质修复有明显疗效。

    作者:孙苗根;陈文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口腔扁平苔藓癌变潜能探讨——P53基因表达及形态计量学研究

    目的从P53基因的表达及细胞形态计量变化,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癌变的潜能。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28例OLP病损P53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其中16例OLP的细胞形态学变化进行测量及分析,并分别与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异常增生性白斑、及鳞癌比较。结果 P53蛋白在正常口腔粘膜中表达阴性,但可在OLP、白斑(LK)角朊细胞及鳞癌(SCC)癌细胞中表达,阳性细胞数比例由OLP、LK到SCC依次递增,差异有显著性(P<0.05)。细胞形态定量结果显示:OLP各项参数值介于正常与白斑和鳞癌之间,与鳞癌差异显著(P<0.05)。结论 OLP是一种界于正常及癌之间的良性病损,具有一定的恶变潜能,但恶变潜能可能低于白斑。

    作者:蔡扬;于燕妮;肖开棋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洁治爽漱口液治疗口腔粘膜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洁治爽漱口液对口腔粘膜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6例口腔粘膜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试验1组43例,试验2组39例(洁治爽漱口液组),对照1组41例,对照2组33例(多贝尔氏液组)。结果洁治爽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显效数、总有效数明显高于多贝氏液组(P<0.05);洁治爽漱口液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糜烂型扁平苔藓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洁治爽漱口液对口腔粘膜炎的治疗有明显疗效,是一种新型中药漱口认。

    作者:高义军;凌天牌牖;夏舜玲;向大雄;王秀良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复合树脂与复合体用于楔状缺损修复的临床比较

    比较两种复合体和复合树旨修复楔状缺损的效果,我们对38名患者的228颗牙分别用三种材料修复,对他们的临床修复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希平;刘永芬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无机砷性牙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无机砷性牙根尖周炎,是口腔临床上化学性根尖周炎之一,占其比例较大。以三氧化二砷制剂作牙髓失活时,或因剂量过大,封药时间过长,或因开髓有侧漏等原因所致。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应用砷制剂作牙髓失活治疗后,患牙有持续性自发痛,咬合痛及浮起感,口内检查患牙有开髓封药史,局部牙周无红肿等炎性征,患牙有叩痛,甚至松动。病人甚觉痛苦,其他治疗措施难以凑效,多受拔除而失救。近四年来作者以5%二巯基丙磺酸钠注射液对32例患者32颗患牙进行治疗,效果甚好,报告如下:

    作者:胡信康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减径法矫治成人牙列轻度拥挤临床体会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选择牙弓拥挤5.5 mm以内,牙齿较大的30例成人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19~42岁,平均28.7岁。其中上牙弓拥挤13例,下牙弓拥挤6例,全牙弓拥挤11例。矫治前后均常规模型分析,矫治结束后戴改良式Haw-ley保持器或舌侧固定保持器至少1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

    作者:陈高荣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自制弹性颅颌绷带

    颞下颌关节脱位是口腔科常见病,其治疗原则为:①复位。②限制下颌运动,开口不宜超过1 cm。目前常见的颅颌绷带固定法存在诸多不变,如:影响进食、言语不清等。在多年的临床应用中,作者试用弹性颅颌固定法,可弥补一些不足,其构成叙述如下:

    作者:田红;魏福兰;陈超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碘酚治疗瘘管型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选择瘘管型根尖周炎病人98例,共112个恒牙,其中上前牙28个,下前牙40个,上前牙20个,下后牙24例;男性40例,女性58例,年龄小13岁,大60岁,根据临床检查及X线根尖片,确定病变牙及,根尖病灶范围(病灶在10 mm以内)。

    作者:季金坤;陈桂香 刊期: 2001年第z1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