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胜;张向阳;宋爱芹;韩晓琳;刘玉庆
目的:定量测定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同时观察海马半胱氨酸蛋白酶1蛋白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实验于2004-01/11在中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进行,取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n=28,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假手术组(n=28,仅麻醉,不做手术),和血管性痴呆组(n=44).采用血管阻断的方法,复制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每组随机取10只大鼠,采用水迷宫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定量测定其学习记忆成绩.每组剩余大鼠在缺血后24,48,72,96,120 h及7 d处死,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区半胱氨酸蛋白酶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00只大鼠死亡4只,进入结果分析96只.①水迷宫学习成绩:血管性痴呆组大鼠游完全程的时间、进入盲端的次数及时间[(3.78±1.65)min,(5.21±1.56)次,(1.90±1.38)min]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0.68±0.12)min,(1.13±0.21)次,(0.21±0.08)min;(0.76±0.13)min,(0.98±0.32)次,(0.31±0.09)min].②水迷宫记忆成绩:血管性痴呆组大鼠游完全程的时间、进入盲端的次数及时间[(2.98±1.05)min,(5.62±2.11)次,(1.78±0.84)min]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0.24±0.16)min,(0.48±0.73)次,(0.04±0.02)min;(0.35±0.20)min,(0.52±0.80)次,(0.10±0.02)min].③血管性痴呆组脑缺血后24 h半胱氨酸蛋白酶1蛋白表达,为(82±12)个/视野,第3天时达高峰[(198±20)个/视野],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17±3),(20±3)个/视野].结论:血管性痴呆大鼠发生了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脑区有大量半胱氨酸蛋白酶1蛋白表达.作为一种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1蛋白可能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作者:马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传统的眼球跟踪方式是一种比较直接和容易理解的人机接口方式,但实现起来有一定的技术障碍,为此,探索一种可以利用视觉诱发电位信号区分受试者所注视的目标的实验方法.方法:选择2004-06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的工作人员6名,男4名,女2名,年龄24~43岁.采用双计算机和Active One生理信号测量系统建立了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实验系统,计算机屏幕上闪烁的小方块代表不同的注视目标,受试者注视其中一个目标30 s,对检测到的脑电信号采用累加平均法和频谱分析法进行分析处理,提取视觉诱发电位.结果:6名受试者,共36次试验,实验数据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应用该系统分析实验数据波形,均能分辨出视觉诱发电位信号.结论:当多个刺激目标进入视野,检测出的视觉诱发电位是由受试者所注视的刺激目标引起.瞬态视觉诱发电位和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均可以判别注视目标,视觉诱发电位适用于脑机接口研究.
作者:王禾;何庆华;吴宝明;钟渝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在校学生进行杨氏太极拳运动引发练习者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方法:对2000-03/2003-03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科技大学体、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在校参加杨氏太极拳运动的学生219例进行筛选检查,观察发生膝关节疼痛的情况,分析导致膝关节疼痛的原因.依据自制的疼痛指数标准进行评定(共分0~4级,0级为无痛,级别越高疼痛越重).结果:219例中,0级203例(92.6%,203/219);1级11例(5.0%,11/219);2级3例(1.4%,3/219);3级2例(1.0%,2/219).太极拳运动练习时姿势和方式不正确共导致膝关节疼痛16例(7.3%,16/219),其中伴髌骨损伤的10例(62.5%,10/16);伴韧带拉伤并髌骨损伤6例(37.5%,6/46).结论:不正确的杨氏太极拳运动方式可导致膝关节疼痛,参加杨氏太极拳运动时要保持正确的运动方式,以预防膝关节疼痛的发生.
作者:赵双印;张旭东;齐文华;纪志敏 刊期: 2005年第16期
背景:神经行为是评价中枢神经发育异常的敏感指标,导致其发育畸形的影响因素较多.为此,探讨高温与香烟联合环境下对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温与香烟联合对仔鼠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设计:以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和新乡医学院的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材料:健康未生育的sD大鼠270只,雌性大鼠180只,体质量190-210 g,雄性大鼠90只,体质量225~275 g,鼠颗粒饲料喂养,常规饮水,自然光照,室温25℃.将动情期的雌雄大鼠按2:1合笼过夜,次日晨检到阴栓为妊娠第0 d,共获孕鼠160只,随机分成16组,暴露于高温、香烟及高温联合香烟的条件下,孕鼠自然分娩,观察仔鼠的早期反射和学习记忆. 干预:160只孕鼠从妊娠第2 d开始,37℃,41℃,42℃高温联合香烟组大鼠每只隔日皮下注射相当于1.0支香烟水溶物,25℃对照组和37℃,41℃,42℃单独高温组每日注射2.0mL的双蒸水,共7次.于孕第10 d将孕鼠置于温箱中,37℃,41℃,42℃单独高温组肛温分别保持在(37+0.5)℃,(41+0.5)℃,(42+0.5)℃,持续2.0min;37℃,41℃,42℃高温联合香烟组肛温保持同单独高温组,每组均分别持续0.5,1.0,1.5,2.0 min;25℃对照组不做高温处理.受孕18 d后单笼饲养待其自然分娩.记录妊娠天数、仔鼠数、死胎数,并观察有无外观畸形,每周测量每窝仔鼠的平均体质量.观察仔鼠张耳、出牙、开眼、生毛的天数,判断发育情况.分别于仔鼠生后3,7,12,16 d观察平面翻正、空中翻正、视觉定向、听觉惊愕等反射及感觉功能,评估标准为每窝仔鼠均达标天数,以判断神经反射情况.采用Y迷宫试验对仔鼠(30日龄)的学习和记忆功能进行测试. 主要观察指标:①主要结局:仔鼠平面翻正、空中翻正、视觉定向和听觉惊愕等反射及感觉功能.②次要结局:高温联合香烟对仔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高温组(41℃和42℃)仔鼠体格发育(开眼、张耳、生毛、出牙)和反射感觉功能(平面翻正、空中翻正、视觉定向和听觉惊愕)的达标天数与记忆能力达标时间(min)与对照组及37℃组比较明显迟缓(X2=11.34,P<0.01);同时还表明持续较长时间的高温(1.5 min)与香烟联合对仔鼠上述神经行为具有复合作用,与单独高温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0.29,P<0.01).结论:持续较长时间的高温与香烟联合导致仔鼠生长发育迟缓及学习记忆功能降低等神经行为异常.
作者:任太芳;邢智峰;丰慧根;李延兰;杨保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背景:学习记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现象,参与学习记忆的物质以及与学习记忆有关的脑区虽然研究较多,但是,其机制仍没有完全阐明.目的:探讨不同学习记忆能力大鼠的不同脑区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以揭示学习记忆能力与特定脑区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设计:以实验动物为对象,完全随机设计实验.单位:济宁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1-03/2004-01在济宁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及苏州医学院完成.wistar大鼠40只,15月龄,雄性,体质量580~650 g.干预: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在MG-2型三等分辐射式迷宫中进行.大鼠受电击后直接逃至安全区为正确反应,连续10次有9次正确即达到了学会的标准,观察指标有达标所需反应次数及正确反应率.达标所需反应次数低于(或等于)40次者为学习能力好.否则为学习能力差.24 h后重复检验,观察其记忆保持情况.连续3次均能正确反应者为记忆能力好,否则为记忆能力差.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均好组(10只);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均差组(12只).其余被淘汰掉.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大鼠大脑皮质、小脑、纹状体、海马、下丘脑5个脑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学习记忆能力均差的大鼠与学习记忆能力均好的大鼠比较:皮质、海马、纹状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t=3.82,4.50,6.76,P<0.01);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皮质、海马、纹状体、下丘脑4个脑区均显著降低(t=4.75,7.06,10.88,17.28,P<0.001);各脑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海马、皮质、纹状体、下丘脑可能均参与学习记忆过程,这些脑区的抗氧化酶活性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作者:孔庆胜;张向阳;宋爱芹;韩晓琳;刘玉庆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与人格特征及血浆5-羟色胺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01/2003-12在沈阳军区总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37例(患者组),男21例,女16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自愿者30人为对照组,男18人,女12人.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量患者人格特征,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浆中5-羟色胺水平,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状况(标准分≥50分表示存在抑郁和焦虑).结果:发放问卷67份,收回填写完整、准确问卷67份,进入结果分析患者组37例,对照组30人.①患者组艾森克个性问卷中情绪稳定性和精神质两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0.27±8.25,53.76±8.86;51.26±12.15,48.91±5.23,t=3.47,2.78,P<0.01).②患者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3.05±7.56,50.43±5.34,42.34±9.87,40.26±9.85,t=4.89,5.08;P<0.01).患者组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40%(15/37)和32%(12/37).③患者组发生抑郁和焦虑情绪者血浆中5-羟色胺水平明显低于无抑郁和焦虑情绪者[(5.29±2.23),(6.11±2.95)μg/L;(8.98±2.14),(8.26±2.55)μg/L,t=5.02,P<0.01;t=2.17,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具有人格偏倚,具有精神质和情绪不稳定性;腹膜透析患者较正常人更易发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抑郁和焦虑情绪者血浆中5-羟色胺水平低于未发生不良情绪者.
作者:关欣;郑红光;张德伟;杜欣 刊期: 2005年第16期
背景:非文字智力测验(或非文字智力量表)是龚耀先教授为中国少数民族人群和有语言障碍者所编制的非文字智力量表和跨文化智力量表.现在已有了五少数民族联合常模、汉族儿童常模及55岁以下成人常模.目前缺乏56岁以上老年组常模,而非文字智力测验尤其适合老年群体,在该人群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的:建立56岁以上老年组非文字智力测验的区域性常模,使我国拥有一套从儿童到老年较完整的非文字智力测验常模.设计:以社区56岁以上健康离退休老人为观察对象.分层抽样,对照研究.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中心.对象:以洛阳市及郊县56岁以上健康离退休老人为研究对象.按照自觉自愿的原则,分层取样,样本接近各区比例.研究对象年龄在56~101岁之间,每5岁为一年龄段,共分8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约200人左右,共1 460人.其中男679人,女781人.方法:用龚氏非文字智力测验工具和手册,分别对每个人进行认数辨色、分类、填图、填数、接龙和编码测验.得到三个结果:粗分、量表分和智商.主要观察指标:建立了56岁以上老年组非文字智力测验常模.结果:分三种常模,即原始分、离差量表分和离差标准分.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40名老人相隔1~2周进行重测,各分测验之间的原始分重测相关系数为0.59~0.89之间,总原始分重测相关系数为0.83;各分测验原始分两两相关系数为0.35~0.63之间;50名老人在本测验的标准分与我国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分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51和0.54.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非文字智力测验的56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初步区域性常模,该常模主要测量了知觉和推理因素,同时也负荷了视觉心理运动速度因素和抽象概括因素.信度和效度都比较满意,均达到了同类测验水平.
作者:吕和平;任爱红;武晓洛;王晓兰;陈玲;张苏亚;郝春杰;龚耀先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高原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04-07/08驻西藏某部队官兵490名为调查对象,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进行调查.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由10个维度,48个条目组成,包括个体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子量表.测试后,将量表原始得分换算成均分,自测健康条目均分理论小值为0分,高值是10分,5分代表中间水平.结果:调查后共获回答完整、规范问卷479份,终纳入分析率为97.8%.①高原军人的3个子量表评分显著低于一般人群(生理健康子量表为原始得分为134.86±16.96,均分为7.93±1.00,一般人群为137.72±17.54;心理健康子量表为原始得分为97.63±22.80,均分为6.51±1.52,一般人群为104.90±21.24;社会健康子量表为原始得分为66.45±15.09,均分为6.77±1.44,一般人群为69.35±15.19).②自测健康总分显著低于一般人群(自测健康总分原始得分为298.93±44.02,均分为7.13±1.06,一般人群为311.97±39.49).③除角色活动维度外(15.19±3.23,14.48±3.16),高原军人各维度、子量表分以及总分均低于一般人群.④在生理和社会健康子量表的比较方面结果差异不显著.⑤在心理健康子量表的得分上,不同职别、婚姻状况、进藏次数的高原军人有显著差别(干部、士官:6.10±1.58,义务兵:6.66±1.49;未婚:6.55±1.53,已婚:6.04±1.31;初次:6.60±1.55,多次:6.17±1.35,P<0.05).结论:由于高原特殊环境对军人产生的影响,使得高原军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总体上低于一般人群.由于高原军人担当的社会角色比较单一,年龄相仿和生活及工作环境的相似,使高原军人之间在生理状况、社会角色、社会资源和接触、社会支持方面相对差异不大.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为职别、婚姻状况及进藏次数.
作者:赵静波;任忠文;解亚宁;许军;罗勇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室灌注神经生长因子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海马、隔区细胞凋亡和学习与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南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完成.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损伤给药组和损伤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Feeney法制备大鼠脑损伤模型,损伤给药组和损伤对照组于创伤后即时及第2和第4天从侧脑室分别灌注5μL神经生长因子和人工脑脊液,各组的一半动物于伤后第5天取脑切片,行Nissl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并用尼克酰胺腺瞟呤二核苷酸黄递酶组化染色及乙酰胆碱转移酶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隔区一氧化氮合酶和乙酰胆碱转移酶阳性细胞的变化.另一半动物于伤后30 d时行避暗回避试验和跳台试验,分别记录两组大鼠探索次数、滞留时间以及跳台试验的主动和总回避阳性率.结果:各组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与损伤对照组(11.33±1.97)比较,损伤给药组损伤侧时海马凋亡细胞(0.83±0.75)减少(t=16.9590,P<0.05),脑隔区未观察到凋亡细胞,脑海马及隔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分别为80.83±3.19和50.50±3.62)数量较损伤对照组(分别为126.00±3.37和58.25±5.38)明显减少(t=23.860,2.927;P均<0.05),脑隔区乙酰胆碱转移酶阳性神经元(63.50±1.06)较损伤对照组(53.83±1.87)丢失不明显(t=3.731,P<0.05);损伤给药组避暗回避试验探索次数(2.67±1.22)较损伤对照组(11.50±2.07)减少(t=12.562,P<0.05)、滞留时间[(95.67±14.92)s]较损伤对照组[(14.83±7.86)s]延长(t=13.790,P<0.05),跳台试验主动回避阳性率(76.42%)较损伤对照组(13.91%)增高(X2=40.601,P<0.05).结论: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室灌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后,损伤大鼠脑隔区细胞凋亡明显减少,隔区乙酰胆碱转移酶免疫组化染色推测凋亡的细胞可能是胆碱能神经元.给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室灌注神经生长因子后减少了脑海马区细胞凋亡,从而对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脑隔区及海马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金国华;毛伟峰;秦建兵;田美玲;施炜;陈建;徐慧君;刘道坤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在丰富的环境下进行无错性学习对脑损伤患者记忆恢复的作用,探讨此方法对记忆的哪个过程更有影响;比较电脑辅助的记忆训练与常规的治疗师主导的面对面训练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脑损伤患者30例为2004-03/12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珠江医院、南方医院、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工伤康复中心等6家医院收治,均为脑损伤后3~6个月,年龄18~55岁,经评估后有记忆障碍患者,且病情平稳,注意力能维持在5 min以上.30例患者随机分为计算机辅助训练组,治疗师主导的面对面训练组和对照组各10例.计算机辅助训练组和面对面训练组患者均在丰富的训练环境中接受20节记忆训练课程,1节/d,每节训练时长45 min,5节/周,1个月内完成训练,所有课程是应用无错性学习方法设计的.对照组仅给予记忆训练指导性建议.训练前、后应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评、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香港文字记忆测试(分为随机和成组条件下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等几个方面)等量表评患者的记忆功能,计算训练前后差值,比较训练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训练.行为记忆测试总分计算机辅助训练组和面对面训练组优于对照组[(5.10±2.92),(3.70±2.58),(1.16±0.37)分,F=11.03,P=0.000].训练前后行为认知状态测评记忆分差值计算机辅助训练组和面对面训练组比对照组好[(2.00±2.26),(2.90±2.23),(0.90±0.73)分],但经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2.714,P=0.084).在香港文字记忆测试中随机词语保存、成组词语编码和保存等分测试项目上,计算机辅助训练组训练后分数的提高[(3.75±3.03),(2.83±2.11),(3.90±3.79)分]明显优于面对面训练组和对照组[(1.35±1.37),(0.80±1.12),(1.30±2.68)分;(0.05±0.28),(0.37±3.31),(0.10±1.07)分];在随机词语编码和提取测试,训练后分数的提高计算机辅助训练组[(2.33±2.20),(0.28±0.14)分]和面对面训练组[(1.10±0.99),(0.21±0.25)分]均优于对照组[(0.33±0.72),(0.07±0.11)分,P<0.05].结论:在丰富的环境下进行无错性学习训练,更有助于改善脑损伤后患者的记忆功能.而且,无错性学习结合电脑辅助的记忆恢复训练比面对面训练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即时记忆和信息的保存功能.
作者:窦祖林;欧海宁;文伟光;郑金利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小强度有氧训练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不同性别中老年人自由基代谢的相关指标一氧化氮,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方法:以2001-07/09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自愿参加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及测试的44人中老年为观察对象.均无严重性疾病,身体健康,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按性别与年龄分成4组.①中年组(n=22):男10人,年龄50~60岁;女12人,年龄45~55岁.②老年组(n=22):男11人,年龄61~70岁;女11人,年龄56~65岁.各组每日清晨在辅导员带领下集体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50 min/d,7次/周.训练10周,锻炼前后取血测试.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试剂盒.血清一氧化氮测试采用解放军总医院放免研究所提供的硝酸盐药盒.检测一氧化氮、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反应机体细胞受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检测丙二醛用来反映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程度.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4人均完成10周锻炼,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总样本训练后高于训练前[(537.53±200.7),(464.34±153.32)ng/L,P<0.01],老年男子组训练后高于训练前[(558.374±243.91),(471.13±168.12)ng/L,P<0.05],中年男女组及老年女子组训练前后差异不显著.②血清丙二醛水平:总体训练后显著低于训练前[(3.91±0.57),(4.17±0.57)xmol/L,P<0.05],老年女子组训练后显著低于训练前[(3.59±0.45),(4.15±0.68)μmol/L,P<0.05],中年男女组及老年男子组训练前后差异不显著.③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总体训练后高于训练前[(1.70±0.064),(1.55±0.25)nkat/L,P<0.01],老年男子组训练后高于训练前[(1.75±0.17),(1.49±0.22)nkat/L,P<0.01],中年男女组及老年女子组训练前后差异不显著.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提高中老年人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血清丙二醇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程度,有助于延缓衰老.一氧化氮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提高以老年男子为显著,丙二醇水平的降低以老年女子显著,而中年男女组3项指标差异不明显.
作者:黄涛;常建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围手术期心理支持治疗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情绪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01/2004-08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宫颈癌患者82例,病理切片证实为宫颈癌.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心理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在病房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包括术前7 d至术后7 d进行自我松弛训练与自我催眠疗法,60 min/次.对照组宫颈癌患者40例未进行心理支持治疗.术后1 d,1,3,6,12,24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同时调查患者的性生活满意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宫颈癌患者82例,心理干预组42例,对照组40例.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后1d,1,3,6,12,24个月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总分逐渐降低,各时间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689~5.127,P<0.05~0.01).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后3,6,12,24,12个月性生活满意率逐渐增加,各时间点性生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9.4%,44.3%,49.7%,56.6%;15.6%,19.4%,21.5%,26.5%,X2=4.819~7.871,P<0.01).结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心理抑郁和焦虑症状,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
作者:武巍;林爽;伍光娇;李力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理咨询中有关时间管理的实施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咨访关系的建立,从而保证咨询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方法:利用心理动力学理论对时间设置及其相关现象进行分析.结果:心理咨询门诊采用预约制就诊方式是切实可行的,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2004-06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患者的问卷调查中,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这对于医院内各种专家门诊、特色门诊在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改善就诊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缓解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敏感、焦虑、愤怒、攻击或脱落.结论:清晰明确、周全、稳定、方便的时间管理及设置对促进咨访关系的建立与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而有效的预约制方式与原始预约方式相比减少了候诊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强了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有效性.
作者:姜艳滨;苗文哲;王小华;翟英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传统医学认为针刺足三里可补气、抗衰老.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客观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各认知功能相关脑区活动情况的影响.方法:观察于2004-03/10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完成.纳入标准:年龄在50~60岁之间,性别不限,饮食规律,无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史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健康人.排除标准:MRI确定患有其他疾病者及接受过针刺治疗者.共有3人符合以上标准,男1人,女2人.通过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电针刺激志愿者右侧下肢足三里穴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脑区的功能变化,一次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给予间断电针刺激3次,采用静息-刺激交替模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保持为3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主要引起两侧前额叶和颞叶的神经功能变化,左侧脑部激活较右侧表现明显,具体为左侧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激活,右侧颞中回激活.此外,左侧脑干有少量激活,其他脑区无明显激活.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能激活前额叶和颞叶等与认知功能有关的脑区.
作者:付平;贾建平;徐敏;王敏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产妇的分娩满足感及影响因素,探讨其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04-07-03/2004-12-31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自然分娩的产妇103人(初产妇95人,经产妇8人).均为无分娩期并发症、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健康.产妇,且自愿参加.产后第2~5天通过访问的方式,将产妇对分娩过程的回顾进行笔录,对产妇分娩的满足感进行评分.产后30 d电话访问产妇,填写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笔录内容由临床专家组采用双盲法进行质的分析,多次阅读访问记录并从中抽出精句和意见,后取得被访者确切的见解及对症得出结论.研究方法本身不是找出大量数据,而是由这些典型的例子来代表大多数人的经历.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产妇103人.①影响分娩体验中满足感的相关因素:医务人员提供的信息和技术水平,产妇的自我评价,陪伴者的作用,是否有分娩的真实感,环境的影响.②实际分娩体验:比预想的好产妇78人中,分娩有满足感78人(100%);比预想的差产妇25人中,分娩有满足感10人(40%),无满足感15人(60%).产妇分娩满足感自评表总分与产后抑郁量表总分的关系:两者呈显著负相关(80.48±18.43,8.90±5.66,r=-8.68,P<0.01).结论:分娩过程各环节对产妇的满足感均有影响;分娩体验越好的产妇满足感越好;产妇分娩满足感越高,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越小.
作者:夏春玲;靳术兰;张红;杨艳;范玲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应用脑涨落图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活性的变化,并观察抗抑郁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7/2003-07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次发病,且有临床表现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48例,随机分为抗抑郁组及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活血化瘀治疗及康复治疗,抗抑郁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片,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副反应,且不能耐受,则换用氟西汀胶囊,不论西酞普兰还是氟西汀胶囊,均为每天早上饭后20mg,连用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3个月,观察患者脑涨落图中各神经递质(包括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脑涨落图结果分析显示:①抗抑郁组患者治疗后4周和3个月时5-羟色胺较治疗前明显升高(20.2±3.7,22.4±7.8,5.3±2.3,P<0.01),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也较治疗前升高(14.3±6.8,5.9±3.1,P<0.01),但低于同时段的抗抑郁组(P<0.01).②抗抑郁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治疗前和同时段对照组(9.4±6.6,5.7±3.1,7.3±4.1,P<0.01),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无差异(5.8±3.9,7.3±4.1,P>0.05).③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3个月的γ-氨基丁酸及多巴胺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可能参与了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抗抑郁治疗能够调整两种神经递质的水平.
作者:陈康宁;陈胜利;罗芳;覃园园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意象对话技术在抑郁症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介绍意象对话技术的创立、特点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将意象对话技术应用于抑郁症的心理咨询和干预的实践中.结果:意象对话技术是通过调节意象来影响来访者的深层心理,改变其心理状态的技术,其顺利进行首先需要有良好的咨访关系.此技术使用方便,实施过程也比较简单,但它不是一种完整的疗法,好和其他心理治疗技术一起使用.但意象对话技术可以直接面对来访者人格的深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危险性.结论:意象对话技术与其他心理疗法结合使用,并配合药物干预,能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俊茹;刘惠军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探讨其教育与矫正方法.方法:检索、参考相关文献,在对资料分析时与工作实践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青少年在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由于心理、主观、客观等因素,其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把握逆反心理特点与表现特征,对青少年学生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对符合逆反心理的思想行为针对性地运用逆反心理的矫正方法实施教育活动,可明显提高教育效果.结论:加强对逆反心理的研究,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心理与生理特点,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可以明显减轻逆反心理的负面影响,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王维勋;张钢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辽宁省大学生这一群体性心理发展的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性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03年辽宁省理工、体育、师范、医学及综合五所不同类别高校的505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男237名,女268名.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以性别、学校类别为变量,通过频数分析观察大学生性心理结构及大学生性心理各因子及其交互作用.结果:发放问卷520份,收回合格问卷505份,回收后合格问卷率97%.大学生性心理结构由性行为、性信息、性体验及性观念4个维度构成,频数分析显示①大学生已经有较明显的性心理变化,有明显的性冲动行为,了解性信息的程度不同,性行为后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和羞耻感.②交互作用显示大学生性心理结构在院校类别及性别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行为发生频率与对性信息的了解程度上来看,综合院校的学生要比其他类型院校的学生在性的问题上要表现的更积极、更强烈.而在性观念与性体验因子上所有类别院校的学生都表现出了一致性.在性行为因子上,综合院校男生明显开放于体育院校;在性信息因子、性行为因子上综合院校女生都开放于师范院校、理工院校、医学院校的女生;在性体验与性观念因子上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综合院校大学生性心理表现出的开放性高于其他院校;师范院校大学生性心理表现的保守性强于其他类别院校;而五所院校学生性心理的性别差异比较,男生具有更多的性行为倾向,较强的性欲望和性行为冲动,对性信息了解程度高,性观念较女生更为开放.
作者:郭黎岩;高晓婴;喻晓 刊期: 2005年第16期
背景:大肠癌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状态,这些负性情绪与大肠癌的病理分期、癌症种类及其临床特征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发生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设计:以患者为调查对象,观察对比分析.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解放军第三○七医院普通外科.对象:选择2000-02/2003-02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和住院治疗的大肠癌患者79例.纳入本组的大肠癌患者均经病理等检查确诊为大肠癌,且同意参加本项目.符合纳入标准的大肠癌患者68例,其中男51例,女17例;≥55岁21例,<55岁47例;病程≥10周39例,<10周29例;Dukes分期1~3期49例,Dukes分期4期19例,肛管癌13例,非肛管癌55例,鳞状细胞癌42例,非鳞状细胞癌26例;患者血清癌胚抗原水平≥30μg/L40例,癌胚抗原水平<30μg/L 28例;血清白细胞介素8水平≥90 ng/L44例,白细胞介素8水平<90 ng/L 24例.方法:68例大肠癌患者在治疗前1周分别接受了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测试,并按年龄、性别、病程、病理分期、癌种类、血清癌胚抗原、白细胞介素8水平进行分类统计评分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大肠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50).②不同年龄、性别、病程、病理分期、癌种类、血清癌胚抗原、白细胞介素8水平与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标准评分的关系. 结果:68例大肠癌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68例大肠癌患者中抑郁发生率为48%(33/68),焦虑发生率为43%(29/68).②<55岁、男性和病程≥10周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46.51±9.82,47.74±14.25,48.38±11..73)和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44.28±11.24,45.06±13.27,45.78±12.59)明显高于≥55岁、女性和病程<10周患者(抑郁自评量表:43.27±10.06,42.63±10.06,42.19±14.34;焦虑自评量表:41.65±12.77,41.22±10.89,42.30±10.21,t=2.192~2.329,P<0.05).Dukes分期4期、肛管癌和非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48.04±12.71,47.23±9.85,48.06±14.32)和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44.96±10.13,45.17±12.34,45.28±14.38)明显高于Dukes1~3期、非肛管癌和鳞状细胞癌患者(抑郁自评量表:43.42±11.97,44.05±12.14,44.36±10.57;焦虑自评量表:42.23±13.04,42.39±11.09,43.14±10.60,t=2.136~2.298,P<0.05).血清癌胚抗原水平≥30 μg/L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90 ng/L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48.27±11.69,49.04±12.24)和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44.94±13.34,45.26±12.70)明显高于癌胚抗原水平<30μg/L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90 ng/L患者(抑郁自评量表:43.48±12.76,44.15±13.61;焦虑自评量表:41.47±10.58,41.71±14.53)(t=2.248~2.314,P<0.05).结论:病程长、年龄大、男性、病理分期、血清癌胚抗原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高的患者容易发生抑郁和焦虑状态.
作者:张忻平;尉承泽;张爽 刊期: 200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