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宁;陈胜利;罗芳;覃园园
目的:评价在丰富的环境下进行无错性学习对脑损伤患者记忆恢复的作用,探讨此方法对记忆的哪个过程更有影响;比较电脑辅助的记忆训练与常规的治疗师主导的面对面训练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脑损伤患者30例为2004-03/12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珠江医院、南方医院、广东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工伤康复中心等6家医院收治,均为脑损伤后3~6个月,年龄18~55岁,经评估后有记忆障碍患者,且病情平稳,注意力能维持在5 min以上.30例患者随机分为计算机辅助训练组,治疗师主导的面对面训练组和对照组各10例.计算机辅助训练组和面对面训练组患者均在丰富的训练环境中接受20节记忆训练课程,1节/d,每节训练时长45 min,5节/周,1个月内完成训练,所有课程是应用无错性学习方法设计的.对照组仅给予记忆训练指导性建议.训练前、后应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评、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香港文字记忆测试(分为随机和成组条件下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等几个方面)等量表评患者的记忆功能,计算训练前后差值,比较训练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训练.行为记忆测试总分计算机辅助训练组和面对面训练组优于对照组[(5.10±2.92),(3.70±2.58),(1.16±0.37)分,F=11.03,P=0.000].训练前后行为认知状态测评记忆分差值计算机辅助训练组和面对面训练组比对照组好[(2.00±2.26),(2.90±2.23),(0.90±0.73)分],但经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2.714,P=0.084).在香港文字记忆测试中随机词语保存、成组词语编码和保存等分测试项目上,计算机辅助训练组训练后分数的提高[(3.75±3.03),(2.83±2.11),(3.90±3.79)分]明显优于面对面训练组和对照组[(1.35±1.37),(0.80±1.12),(1.30±2.68)分;(0.05±0.28),(0.37±3.31),(0.10±1.07)分];在随机词语编码和提取测试,训练后分数的提高计算机辅助训练组[(2.33±2.20),(0.28±0.14)分]和面对面训练组[(1.10±0.99),(0.21±0.25)分]均优于对照组[(0.33±0.72),(0.07±0.11)分,P<0.05].结论:在丰富的环境下进行无错性学习训练,更有助于改善脑损伤后患者的记忆功能.而且,无错性学习结合电脑辅助的记忆恢复训练比面对面训练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即时记忆和信息的保存功能.
作者:窦祖林;欧海宁;文伟光;郑金利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小强度有氧训练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不同性别中老年人自由基代谢的相关指标一氧化氮,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方法:以2001-07/09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自愿参加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及测试的44人中老年为观察对象.均无严重性疾病,身体健康,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按性别与年龄分成4组.①中年组(n=22):男10人,年龄50~60岁;女12人,年龄45~55岁.②老年组(n=22):男11人,年龄61~70岁;女11人,年龄56~65岁.各组每日清晨在辅导员带领下集体练习健身气功·八段锦,50 min/d,7次/周.训练10周,锻炼前后取血测试.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试剂盒.血清一氧化氮测试采用解放军总医院放免研究所提供的硝酸盐药盒.检测一氧化氮、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反应机体细胞受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检测丙二醛用来反映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程度.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4人均完成10周锻炼,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总样本训练后高于训练前[(537.53±200.7),(464.34±153.32)ng/L,P<0.01],老年男子组训练后高于训练前[(558.374±243.91),(471.13±168.12)ng/L,P<0.05],中年男女组及老年女子组训练前后差异不显著.②血清丙二醛水平:总体训练后显著低于训练前[(3.91±0.57),(4.17±0.57)xmol/L,P<0.05],老年女子组训练后显著低于训练前[(3.59±0.45),(4.15±0.68)μmol/L,P<0.05],中年男女组及老年男子组训练前后差异不显著.③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总体训练后高于训练前[(1.70±0.064),(1.55±0.25)nkat/L,P<0.01],老年男子组训练后高于训练前[(1.75±0.17),(1.49±0.22)nkat/L,P<0.01],中年男女组及老年女子组训练前后差异不显著.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可以提高中老年人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血清丙二醇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程度,有助于延缓衰老.一氧化氮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提高以老年男子为显著,丙二醇水平的降低以老年女子显著,而中年男女组3项指标差异不明显.
作者:黄涛;常建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脑海马区c-Fos表达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经颅磁刺激组,每组16只.模型组和经颅磁刺激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模型.经颅磁刺激组在制模后第2天给予每天2次、每次30个脉冲的经颅磁刺激治疗,疗程4周.每组中的8只大鼠分别于4周后检测Y-迷宫中的学习记忆成绩和梗死侧海马c-Fos的表达.结果:经颅磁刺激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改善(学习尝试次数:18.36±4.87;记忆再现次数:6.05±1.34),与模型组比较(学习尝试次数:26.40±5.45;记忆再现次数:3.72±1.18),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65,3.28;P均<0.01);经颅磁刺激组大鼠海马各区c-Fos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增加(CA1:28.55±3.62,CA2:25.27±3.09,CA3:27.65±3.53,齿状回:34.92±6.56),与模型组比较(CA1:9.42±1.28,CA2:7.58±1.18,CA3:8.63±1.24,齿状回:11.36±2.0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7.22,19.32,17.57,11.87;P均<0.01).结论:应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c-fos基因突变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提示c-fos等即早基因的激活可能是学习记忆形成的必要条件.经颅磁刺激能增加脑海马各区c-Fos阳性细胞的表达,有促进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张小乔;梅元武;刘传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焦虑的产生原因和特征,以期更深刻地认识焦虑的性质.方法:对弗洛伊德、霍妮、沙利文提出的焦虑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焦虑是由于个体预料到内外刺激对其自尊产生威胁,而又自感没有能力来应付时产生的情绪体验.而判断内外刺激是否威胁到自尊,以及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应付则是由认知评价决定的.结论:刺激、自尊、认知评价和能力是决定焦虑的四大重要因素.焦虑症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要加强心理治疗,让患者对疾病具有一定的自知力,运用认知的重建,矫正患者的歪曲认知,从而抑制焦虑症状的产生.
作者:王立新;李万兵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既往疗治和住院治疗现状.方法:样本来源于2000-02/2003-02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住院治疗的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和分类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110例,对其发病年龄、病程、起病诱因、就诊经历和住院的原因、治疗经历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10例样本均纳入结果分析.既往治疗中,22.7%从未接受任何药物治疗,8.2%首先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8.7%接受过1种抗抑郁药物治疗,39.5%接受过2种抗抑郁药物治疗,只有11.8%接受过3种抗抑郁药物治疗.药物使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氯丙咪嗪、氟西汀、帕罗西汀.出院时66.4%患者的病情达到好转.27.3%患者自动出院,其中认为住院环境不好者占36.7%.结论:强迫症患者住院前治疗并不充分,住院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病情可以好转,药物使用以新型药物为主,自动出院的主要原因是不满意住院治疗环境.
作者:闫俊;崔玉华;马希全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在校学生进行杨氏太极拳运动引发练习者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方法:对2000-03/2003-03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科技大学体、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在校参加杨氏太极拳运动的学生219例进行筛选检查,观察发生膝关节疼痛的情况,分析导致膝关节疼痛的原因.依据自制的疼痛指数标准进行评定(共分0~4级,0级为无痛,级别越高疼痛越重).结果:219例中,0级203例(92.6%,203/219);1级11例(5.0%,11/219);2级3例(1.4%,3/219);3级2例(1.0%,2/219).太极拳运动练习时姿势和方式不正确共导致膝关节疼痛16例(7.3%,16/219),其中伴髌骨损伤的10例(62.5%,10/16);伴韧带拉伤并髌骨损伤6例(37.5%,6/46).结论:不正确的杨氏太极拳运动方式可导致膝关节疼痛,参加杨氏太极拳运动时要保持正确的运动方式,以预防膝关节疼痛的发生.
作者:赵双印;张旭东;齐文华;纪志敏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转归及伴随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方法:选择2001-06/2002-04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均为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8~35分的轻中度抑郁.入院后即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三级或五级评分,<8分为无抑郁,>35分为严重抑郁)和Barthel指数评定,评定结束后观察,不进行抗抑郁治疗,1个月后再次评定,对仍有抑郁者进行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或40 mg/d,顿服,治疗1个月,同时进行心理治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第3次评定.结果:7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74例患者初次评定后1个月复查,28例自行缓解(汉密顿抑郁量表<8分),其汉密顿抑郁量表各因子分(除体质量和日夜变化外)均较初次评定降低(P<0.05,0.01).②1个月后再次评定时,抑郁症状自行缓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未缓解者(84.04±8.22,64.68±12.34,P<0.05).③46例抑郁症状未缓解者经抗抑郁治疗1个月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降低(21.64±7.58,8.33±1.26,P<0.05),Barthel指数略有增加,无统计学意义(64.68±12.34,70.14±9.32,P>0.05).结论:部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在急性期可自行缓解,同时伴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部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不能自行缓解,抗抑郁治疗有效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没有明显提高.
作者:杨潮武 刊期: 2005年第16期
,背景:抑郁症的单胺假说已得到很多研究证明,但是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与抗抑郁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报道.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抑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的差异,以及抗抑郁治疗与抑郁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水平的相关性.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南京医科大学脑科研究所和精神科.对象:抑郁症组(n=40)为南京脑科医院住院抑郁症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17.对照组(n=20)为南京市中心血站健康志愿献血者.干预:抑郁症组均用抗抑郁药治疗4周:氟西汀[20 mg/d,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帕罗西汀(20 mg/d,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类);万拉法新[20~100 mg/d,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类],氟伏沙明(50~100 mg/d,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水平进行测定,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指标:抑郁症患者血浆中单胺递质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高香草酸的水平.结果: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浆中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高香草酸的水平[(20.3±14.6),(124.8±103.6),(54.7±32.1)μg/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9.5±28.4),(334.5±107.3),(88.5±37.2)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治疗的抑郁症患者,5-羟吲哚乙酸含量[(37.1±21.9)μg/L]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和高香草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去甲肾上腺素双重摄取抑制剂治疗后,血浆中5-羟吲哚乙酸,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含量[(35.4±25.2),(291.2±120.4)μg/L]均比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香草酸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外周的单胺递质代谢产物可反映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状态,血浆中单胺类递质的变化可作为抑郁症疗效评定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肖红;姚辉;侯刚;李箕君;郭苏皖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高原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04-07/08驻西藏某部队官兵490名为调查对象,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进行调查.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由10个维度,48个条目组成,包括个体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3个子量表.测试后,将量表原始得分换算成均分,自测健康条目均分理论小值为0分,高值是10分,5分代表中间水平.结果:调查后共获回答完整、规范问卷479份,终纳入分析率为97.8%.①高原军人的3个子量表评分显著低于一般人群(生理健康子量表为原始得分为134.86±16.96,均分为7.93±1.00,一般人群为137.72±17.54;心理健康子量表为原始得分为97.63±22.80,均分为6.51±1.52,一般人群为104.90±21.24;社会健康子量表为原始得分为66.45±15.09,均分为6.77±1.44,一般人群为69.35±15.19).②自测健康总分显著低于一般人群(自测健康总分原始得分为298.93±44.02,均分为7.13±1.06,一般人群为311.97±39.49).③除角色活动维度外(15.19±3.23,14.48±3.16),高原军人各维度、子量表分以及总分均低于一般人群.④在生理和社会健康子量表的比较方面结果差异不显著.⑤在心理健康子量表的得分上,不同职别、婚姻状况、进藏次数的高原军人有显著差别(干部、士官:6.10±1.58,义务兵:6.66±1.49;未婚:6.55±1.53,已婚:6.04±1.31;初次:6.60±1.55,多次:6.17±1.35,P<0.05).结论:由于高原特殊环境对军人产生的影响,使得高原军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状况总体上低于一般人群.由于高原军人担当的社会角色比较单一,年龄相仿和生活及工作环境的相似,使高原军人之间在生理状况、社会角色、社会资源和接触、社会支持方面相对差异不大.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为职别、婚姻状况及进藏次数.
作者:赵静波;任忠文;解亚宁;许军;罗勇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从精神抑郁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访谈了解河南省居民精神抑郁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03-01/12河南省部分市县家庭≥18岁的1名家庭成员3000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WHO制定的健康与卫生系统反应性量表,采用人户调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内容、精神抑郁表现及生活质量指标的调查.生活质量指标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3个维度出发调查18个健康方面共计42个问题指标,每个指标按由好到坏的程度分为5个等级.其中生理维度23个指标,心理维度10个指标,社会适应维度为9个指标.精神抑郁方面指标包含抑郁出现时间、持续时间、精神状态调查.其中精神状态调查包括过去1年内是否有入睡困难、早醒、食欲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行动迟缓、思维迟钝、焦虑、坐卧不安、消极及失去信心、绝望感、求死念、自杀行为症状.精神抑郁的诊断标准为在过去12个月有空虚、易疲劳、情绪低落且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主要观察调查对象一般情况、精神抑郁症状的分布情况及精神抑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本次抽样调查3000 户家庭的家庭成员3000人,发放访谈问卷3 000份,实际回收合格问卷3000份,回收率为100%.①精神抑郁者16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63%.城市49人,患病率为4.67%,农村120人,患病率为6.16%;女性精神抑郁的患病率为6.00%,男性为5.40%.②精神抑郁主要症状有忧郁和焦虑、食欲下降、睡眠障碍等.③55~64岁发病的占8.3%,高于其他年龄段组;发病者文化程度以小学文化水平占8.2%,高于其他文化水平组;婚姻状态以离异占20.0%,高于其他婚姻状态者;收入水平以低水平占8.7%,高于收入中、高水平者.各影响因素对抑郁发生的影响均有意义(P<0.05).④精神抑郁者和正常人群的生理纬度、心理纬度、社会适应纬度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有差异(P<0.001),且随着精神抑郁症状种类的增多,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尤以对心理纬度及生活质量总评分的影响更为明显.结论:河南省3000户3000人的居民精神抑郁状况调查显示,发病年龄以更年期及老年人群为发生的高危群体,文化水平、离婚状态、经济低收入与抑郁发生有高度的相关性,且随着抑郁症状的增加,生活质量受到明显的影响.
作者:王芳;谢婧;施学忠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分析城市流浪与非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的行为特点差异.方法:选择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2000-01/2003-12住院治疗的105例城市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男39例,女66例;选择同期在本院首次住院治疗的100例非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9例,女61例.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精神状况、入出院方式、送住院原因、住院期间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和出院诊断结果.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两组精神病患者205例,无脱落者.①入院时精神状况:观察组入院时行为紊乱、配合治疗、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能交谈和部分交谈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X2=11.507~19.305,P<0.01),而有明显幻觉、妄想的患者数明显少于对照组(X2=5.377,32.9,P<0.05,0.01);在自语、自笑,伤人,毁物,自杀、自伤方面两组相似(P>0.05).②入院方式:对照组全部由家属或单位送入院,而观察组患者由急救中心、警察及其他医院转入入院分别占39.0%(41/105),48.6%(51/105),12.4%(13/105).③出院方式: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由家属接出院,观察组46.1%(48/105)自行出院,49.0%(51/105)在入院后通过与家属联系,由家属接出院.两组出院方式有明显差异(X2=68.849,P<0.01).④入院原因:两组患者有明显差别(X2=71.811,P<0.01).⑤住院期间用药情况:观察组注射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73.3%(77/105),57.0%(57/100),X2=6.036,P=0.019];观察组和治疗组口服用药的患者例数不清基本相似[95.2%(100/105),99%(99/100),P=0.213].⑥出院诊断:观察组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和其他分别为71例(67.6%),16例(15.2%),0,18例(17.1%),对照组分别为91例(91.0%),5例(5.0%),4例(4.0%),0,两组有明显差异(X2=15.268,P<0.01).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在入院时的精神状况、入出院方式、入院原因、住院期间用药情况和出院诊断情况方面与首次入院治疗的非流浪精神病患者有明显区别;城市流浪精神病住院患者入院时行为紊乱较多;大多数为由政府职能部门送入院;住院期间采用注射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占大多数.
作者:吴冬凌;李红;刘雪琴;裘珊珊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传统的眼球跟踪方式是一种比较直接和容易理解的人机接口方式,但实现起来有一定的技术障碍,为此,探索一种可以利用视觉诱发电位信号区分受试者所注视的目标的实验方法.方法:选择2004-06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的工作人员6名,男4名,女2名,年龄24~43岁.采用双计算机和Active One生理信号测量系统建立了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实验系统,计算机屏幕上闪烁的小方块代表不同的注视目标,受试者注视其中一个目标30 s,对检测到的脑电信号采用累加平均法和频谱分析法进行分析处理,提取视觉诱发电位.结果:6名受试者,共36次试验,实验数据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应用该系统分析实验数据波形,均能分辨出视觉诱发电位信号.结论:当多个刺激目标进入视野,检测出的视觉诱发电位是由受试者所注视的刺激目标引起.瞬态视觉诱发电位和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均可以判别注视目标,视觉诱发电位适用于脑机接口研究.
作者:王禾;何庆华;吴宝明;钟渝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意象对话技术在抑郁症心理咨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介绍意象对话技术的创立、特点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将意象对话技术应用于抑郁症的心理咨询和干预的实践中.结果:意象对话技术是通过调节意象来影响来访者的深层心理,改变其心理状态的技术,其顺利进行首先需要有良好的咨访关系.此技术使用方便,实施过程也比较简单,但它不是一种完整的疗法,好和其他心理治疗技术一起使用.但意象对话技术可以直接面对来访者人格的深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危险性.结论:意象对话技术与其他心理疗法结合使用,并配合药物干预,能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俊茹;刘惠军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量效佳条件下给予纳洛酮与加兰他敏对东莨菪碱所致大鼠空间工作记忆障碍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4在汕头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28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7只.正常对照组、东莨菪碱组、纳洛酮治疗组(东莨菪碱+纳洛酮)和加兰他敏治疗组(东莨菪碱+加兰他敏).东莨菪碱以0.4 mg/kg、纳洛酮以3 mg/kg、加兰他敏以2 mg/kg给药(前3组给药剂量均为佳量效关系剂量),正常对照组予生理盐水2.0 mL,均在实验前30~40 min腹腔给药.采用水迷宫延缓性匹配作业,开始进行空间工作记忆训练(隐匿平台任意放置池中某一位置,大鼠在任一位置面壁放入水池,其逃避潜伏期仍以60 s为限,此过程为实验1,找到平台后,允许其逗留10 s,作为工作记忆,然后将其再从同一位置面壁放入水池,大鼠会利用工作记忆第二次找到平台,此过程为实验2).记录比较每只大鼠两次实验逃避潜伏期的时间,评估不同药物对大鼠空间工作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各实验组大鼠无脱失,均纳入分析.在两次实验逃避潜伏期比较中:正常组实验2较实验1减少[(13.4±8.2),(46.4±17.7)8,P<0.01];纳洛酮治疗组实验2较实验1减少[(9.0±3.8),(27.9±14.3)s,P<0.05];东莨菪碱组和加兰他敏治疗组实验2较实验1变化不大[(18.1±9.8),(23.6±14.3)s;(12.0±9.0),(25.4±24.3)s,P>0.05].结论:在药效关系佳剂量条件下,东莨菪碱能损害大鼠空间工作记忆,纳洛酮能够改善这种损害,而加兰他敏对此无改善作用.
作者:段新;马光瑜 刊期: 2005年第16期
背景:束缚是研究心理应激的可靠方法.束缚应激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T细胞免疫.目的:观察束缚应激状态下小鼠体内Thl/Th2平衡的改变以及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并试图发现心理应激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对照研究.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材料:实验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实验室开展.选择鼠龄6~8周的昆明种小鼠为实验对象.购进后适应性饲养3 d,称质量,并按体质量顺序编号,剔除体质量大和小的个体,再随机分入4个实验组中.分组后每组有小鼠16只(雌雄各8只),体质量18~20 g.方法:取腹腔传代第7天的肿瘤细胞S180,用生理盐水洗涤后,用RPMI1640细胞培养基调细胞密度至1×1010L-1,在单纯肿瘤组和肿瘤束缚组小鼠右腋皮下注射0.2 mL/只.同时在正常对照组和单纯束缚组相同部位注射生理盐水0.2 mL/只,接种后将单纯束缚组和肿瘤束缚组小鼠用特制小管限制活动,8 h/d.10 d后处死小鼠,剥取肿瘤和胸腺并分别称其质量,计算胸腺指数,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和丝裂原激活淋巴母细胞法检测脾T细胞增殖及产生Thl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的能力,并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的含量.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束缚应激对T细胞产生Thl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的能力和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以及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促进作用.次要结局:束缚应激对小鼠T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和对胸腺指数的影响.结果:束缚应激可明显增加荷瘤小鼠的瘤质量,降低小鼠胸腺指数和脾T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荷瘤小鼠脾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的能力,并可使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l0的含量明显增加.结论:束缚应激可显著抑制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使产生Thl型细胞因子的功能减弱,Th2型细胞因子的含量增加,导致Thl/Th2细胞的平衡进一步向Th2细胞漂移.这可能是其促进肿瘤生长的重要机制.
作者:王济;顾立刚;彭桂英;王庆国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室灌注神经生长因子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海马、隔区细胞凋亡和学习与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南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完成.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损伤给药组和损伤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Feeney法制备大鼠脑损伤模型,损伤给药组和损伤对照组于创伤后即时及第2和第4天从侧脑室分别灌注5μL神经生长因子和人工脑脊液,各组的一半动物于伤后第5天取脑切片,行Nissl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并用尼克酰胺腺瞟呤二核苷酸黄递酶组化染色及乙酰胆碱转移酶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隔区一氧化氮合酶和乙酰胆碱转移酶阳性细胞的变化.另一半动物于伤后30 d时行避暗回避试验和跳台试验,分别记录两组大鼠探索次数、滞留时间以及跳台试验的主动和总回避阳性率.结果:各组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与损伤对照组(11.33±1.97)比较,损伤给药组损伤侧时海马凋亡细胞(0.83±0.75)减少(t=16.9590,P<0.05),脑隔区未观察到凋亡细胞,脑海马及隔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分别为80.83±3.19和50.50±3.62)数量较损伤对照组(分别为126.00±3.37和58.25±5.38)明显减少(t=23.860,2.927;P均<0.05),脑隔区乙酰胆碱转移酶阳性神经元(63.50±1.06)较损伤对照组(53.83±1.87)丢失不明显(t=3.731,P<0.05);损伤给药组避暗回避试验探索次数(2.67±1.22)较损伤对照组(11.50±2.07)减少(t=12.562,P<0.05)、滞留时间[(95.67±14.92)s]较损伤对照组[(14.83±7.86)s]延长(t=13.790,P<0.05),跳台试验主动回避阳性率(76.42%)较损伤对照组(13.91%)增高(X2=40.601,P<0.05).结论: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室灌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后,损伤大鼠脑隔区细胞凋亡明显减少,隔区乙酰胆碱转移酶免疫组化染色推测凋亡的细胞可能是胆碱能神经元.给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室灌注神经生长因子后减少了脑海马区细胞凋亡,从而对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脑隔区及海马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金国华;毛伟峰;秦建兵;田美玲;施炜;陈建;徐慧君;刘道坤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定量测定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同时观察海马半胱氨酸蛋白酶1蛋白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实验于2004-01/11在中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进行,取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n=28,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假手术组(n=28,仅麻醉,不做手术),和血管性痴呆组(n=44).采用血管阻断的方法,复制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每组随机取10只大鼠,采用水迷宫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定量测定其学习记忆成绩.每组剩余大鼠在缺血后24,48,72,96,120 h及7 d处死,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区半胱氨酸蛋白酶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00只大鼠死亡4只,进入结果分析96只.①水迷宫学习成绩:血管性痴呆组大鼠游完全程的时间、进入盲端的次数及时间[(3.78±1.65)min,(5.21±1.56)次,(1.90±1.38)min]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0.68±0.12)min,(1.13±0.21)次,(0.21±0.08)min;(0.76±0.13)min,(0.98±0.32)次,(0.31±0.09)min].②水迷宫记忆成绩:血管性痴呆组大鼠游完全程的时间、进入盲端的次数及时间[(2.98±1.05)min,(5.62±2.11)次,(1.78±0.84)min]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0.24±0.16)min,(0.48±0.73)次,(0.04±0.02)min;(0.35±0.20)min,(0.52±0.80)次,(0.10±0.02)min].③血管性痴呆组脑缺血后24 h半胱氨酸蛋白酶1蛋白表达,为(82±12)个/视野,第3天时达高峰[(198±20)个/视野],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17±3),(20±3)个/视野].结论:血管性痴呆大鼠发生了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脑区有大量半胱氨酸蛋白酶1蛋白表达.作为一种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1蛋白可能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作者:马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应用脑涨落图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活性的变化,并观察抗抑郁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7/2003-07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首次发病,且有临床表现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48例,随机分为抗抑郁组及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活血化瘀治疗及康复治疗,抗抑郁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片,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副反应,且不能耐受,则换用氟西汀胶囊,不论西酞普兰还是氟西汀胶囊,均为每天早上饭后20mg,连用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3个月,观察患者脑涨落图中各神经递质(包括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脑涨落图结果分析显示:①抗抑郁组患者治疗后4周和3个月时5-羟色胺较治疗前明显升高(20.2±3.7,22.4±7.8,5.3±2.3,P<0.01),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也较治疗前升高(14.3±6.8,5.9±3.1,P<0.01),但低于同时段的抗抑郁组(P<0.01).②抗抑郁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治疗前和同时段对照组(9.4±6.6,5.7±3.1,7.3±4.1,P<0.01),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无差异(5.8±3.9,7.3±4.1,P>0.05).③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3个月的γ-氨基丁酸及多巴胺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可能参与了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抗抑郁治疗能够调整两种神经递质的水平.
作者:陈康宁;陈胜利;罗芳;覃园园 刊期: 2005年第16期
背景:补气健脾,补益元气,强筋健骨,疏通经络是中医对抗运动性疲劳的经典原则.目的:观察复方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效应.设计:以动物为观察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浙江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材料:实验于2001-02/06在浙江中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ICR小鼠8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2±2)g,SD雄性大鼠40只,体质量(194±7)g.方法:①80只小鼠随机分成两组,40只为中药健力方灌胃(实验组),40只为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喂养15 d后,分成3组进行抗疲劳实验(n=15,游泳时间),抗缺氧能力(n=15),血红蛋白的测定(n=10).②睾酮测定:把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中药灌药组、运动组、运动加灌药组.灌药组的大鼠每天灌药1次,运动组及运动加灌药组每天运动1次,为3%体质量负荷游泳至力竭,水温为28℃.喂养20 d后,开胸取心血2 mL,离心析出血清置4℃冰箱待用,用Minigamma 1275 γ计数器,VCS法测定.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小鼠的游泳时间测定.②抗缺氧时间.③血红蛋白指标及大鼠睾酮水平.结果:40只大鼠和8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小鼠游泳时间观察: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125.2±13.7),(108.9±12.6)min,P<0.01].②抗缺氧能力: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所提高[(25.0±1.5),(23.1±1.8)min,P<0.01].③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实验组血红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意义[(162.1±5.2),(159.3±5.3)g/L].④睾酮水平:运动组大鼠明显低于运动加灌药组[(4.69±0.92),(6.03±0.77)nmol/L,P<0.05],生理盐水灌胃组与中药灌药组比较差异不显著[(6.59±0.91),(6.98±0.88)nmol/L,P>0.05].结论:在疲劳情况下,服用健力方能延长小鼠游泳时间,提高工作持续时间和效力,能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抗缺氧能力,显示出较强的抗疲劳作用.服用健力方中药结合运动训练,可使大鼠血清睾酮值显著高于运动组,说明其具有提高大鼠血睾水平,防止力竭运动引起的血睾下降,加速机体功能状态的恢复作用.
作者:李瑞文;魏纯镭 刊期: 200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定志小丸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和血清雌二醇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1在辽宁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取成年Wistar雌性大鼠,采用Open field法进行行为学评分,选评分相近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定志小丸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成大鼠抑郁模型,定志小丸组于每次刺激前半小时灌服0.02 mL/g的定志小丸提取物的浓缩液(1 kg/L),生理盐水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应用Open field法在刺激前和刺激后第22天测定行为学(以3 min内大鼠水平穿越方格数作为水平活动得分、前肢抬起次数为垂直活动得分),放免法测定血清雌二醇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变化.结果:所有4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海马形态学: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海马结构不清晰,细胞形态异常;定志小丸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②行为学评分:刺激前各组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得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至第22天,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的水平活动得分较正常组低[(34.9±16.3),(30.5±17.7),(48.4±21.5)次,P<0.01],垂直活动得分也较正常组低[(7.2±3.9),(6.5±2.6),(10.0±3.2)次,P<0.01];定志小丸组此两项评分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49.3±23.6),(9.9±3.0)次,P>0.05].③血清雌二醇: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雌二醇浓度低予正常组[(37.15±6.90),(33.34±14.31),(64.27±28.18)pmol/L,t=3.477,6.757,P<0.01],而定志小丸组与正常组比无差异[(55.80±26.32)pmol/L,P>0.05].结论:定志小丸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海马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对雌激素分泌有凋整作用.
作者:明彩荣;季颖;单德红;王德山 刊期: 200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