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江辉;朱冠保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0PD)合并肺心病患者治疗效果中的价值.方法:选取AECOPD合并肺心病失代偿期急诊入院患者共50例,分别统计患者在AECOPD合并肺心病失代偿期(失代偿期组)、AECOPD合并肺心病代偿期(代偿期组)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稳定期组)血浆BNP水平及心脏结构指标包括肺平均动脉压(PASP)、右室内径(RDVD)、右室流出道内径(RVOT)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与失代偿期组比,代偿期组患者血浆BNP水平、PASP、RDVD、RVOT值均减低(P<0.05),LVEF增加(P<0.05);与代偿期组比,稳定期组患者血浆BNP水平、PASP、RDVD、RVOT值减低(P<0.05),LVEF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浆BNP水平与心脏结构指标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与PASP、RDVD、RVO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3、0.860、0.867(P<0.05),与LVEF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91 (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变化对A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贤兵;蔡晨莉;陈传辉;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提高输尿管阴性结石伴肾中、重度积水的诊治水平.方法:对55例CT明确诊断为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患者,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结果:55例均成功解除梗阻,其中52例为一次性碎石成功,3例结石逆行入肾盂,再行B超定位下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结石排尽率达90.11%.未出现感染性休克、输尿管离断、黏膜袜状撕脱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伴肾中、重度积水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周青英;李宏;黄启敏;孙学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鼠肺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及急性炎症模型建立的方法.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肺成纤维细胞,然后采用H-DMEM培养液进行细胞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法对所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采用脂多糖(LPS)干预建立成纤维细胞体外急性炎症模型,实验分组:空白组、0.1 μg/mL LPS组、1μg/mL LPS组、10 μg/mL LPS组,并利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MTT)在干预后3、6、9 h分别测定吸光度(OD)值.结果: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24 h后,镜下可见组织块周边有长梭型细胞爬出,72 h后生长迅速,4d接近融合.经免疫荧光测定,肺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CD31阴性.在干预后各时间段中,1 μg/mL LPS组测得的OD值高于其他各组,在1μg/mL LPS组中,干预后6h测得的OD值高于其他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法可以体外培养出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用浓度为1 μg/mL的LPS干预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6h能建立较为合理的急性炎症模型.
作者:朱天琦;郑声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咽后壁脓肿是咽后间隙急性化脓性感染,极易引起上气道梗阻,若没有得到及时诊治,会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也会导致许多严重并发症如纵隔脓肿、食管气管瘘甚至致命性的大出血及颅内感染等[1].现将我院4例被误诊的婴儿咽后壁脓肿病例报告如下,以引起儿科医生对该病的重视.
作者:金尾静;林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双套管三器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开展的经脐单孔双套管三器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A组,n=11例)及同期行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B组,n=2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周~3个月患儿脐部未见明显瘢痕.结论:经脐单孔双套管三器械腹腔镜儿童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美容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林孝坤;蔡景理;陈肖鸣;刘斌;徐鲁白;王继生;周斌;吴伟军;张浩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3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作用.方法: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21例采用一天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方案(Mix组),21例实行三短一长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MDI组),26例接受胰岛素泵方案(CSII组),待血糖平稳后胰岛素泵方案组改为3+1方案.观察各组患者血糖达到目标值所需要的胰岛素剂量、时间、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和胰岛素泵改成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后达稳态水平所需的胰岛素剂量、时间及血糖波动.结果:①MDI组、CSII组达标时间、血糖波动小于Mix组.②治疗7d时MDI组与CSII组相比全天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Mix组中餐后血糖明显高于MDI组与CSII组,睡前及夜间2:00血糖则明显低于MDI组.③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Mix组和MDI组.④CSII组改为MDI方案后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波动幅度无明显变化.结论:胰岛素泵和MDI治疗方案控制血糖的效应相似;一天两次预混胰岛素结合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但低血糖发生率相对较高,血糖波动幅度较大,中、晚餐后血糖控制欠理想.
作者:潘伟;沈飞霞;葛胜洁;邓慧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2-(2-苯并呋喃基)-2-咪唑啉(2-BFI)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用药组(2-BFI 3 mg/kg).于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用药组Bcl-2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Bax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2-BFI于脑缺血再灌注后立即给药能显著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Bax蛋白的表达.
作者:杨金龙;程朝辉;刘双;韩钊;侯圣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介绍3种人工腔隙技术在内镜辅助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松解手术和腓肠神经切取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分别应用3种人工腔隙技术行内镜下周围神经松解手术和腓肠神经切取手术共41例.其中应用CO.皮下充气法内镜辅助下切取腓肠神经移植手术9例,尺神经松解前置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8例,腓总神经松解手术治疗腓管综合征7例;应用皮肤提拉装置形成皮下腔隙镜下行腕管外腕横韧带切断术治疗腕管综合征15例;用自制的环型组织撑开器内镜辅助下行腋神经松解术治疗四边孔综合征2例.结果:41例患者均获得充分的腔镜视野,在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切口1~3 cm,此开放性手术缩短3~10 cm.37例患者获得随访1~5年.周围神经松解手术30例,感觉功能在术后1-3个月内恢复,达S4级,29例患者运动功能在术后6~12个月内恢复至Ⅳ~V级,未见复发;1例腓总神经卡压患者随访24个月,伸踝、趾肌力恢复至Ⅱ级停止,二期行肌腱转位术.镜下腓肠神经切取移植手术随访7例,受区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人工腔隙技术使内镜辅助周围神经手术具有更好的腔镜视野和操作空间,是内镜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洪建军;裘超;赖红燕;周一飞;卢晓郎;余可和;陈临炜;高伟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多表位(Ct MOMP168)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t MOMP168免疫小鼠的有效免疫剂量,为体内免疫学效应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t MOMP168构建成功的基础上,抽提纯化质粒,分3个免疫剂量组,即50、100和150μg剂量组,同时设PBS对照组.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3次,间隔2周,于免疫的0、2、4、6、8周分别尾静脉取血,分离血清,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Ct MOMP多表位特异性抗体IgG的生成量,并于0、1、3、5、7周取小鼠阴道冲洗物,检测Ct MOMP多表位特异性SIgA的生成量,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个不同免疫剂量组,血清特异性抗体IgG生成量于免疫第4周后均开始随免疫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加,150μg剂量组抗体IgG的生成水平高于其他剂量组(P<0.05).免疫小鼠阴道分泌物中特异性抗体SIgA生成较快,免疫开始后1周,150 μg剂量组SIgA的产生水平高于其他组,7周后SIgA开始下降,但150 μg剂量组抗体水平仍高于其他剂量组(P<0.05).结论:重组质粒DNA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生成显示了剂量依赖关系,高剂量(150μg)免疫组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IgG和阴道分泌性特异性抗体SIgA生成水平优势显著.
作者:饶品欢;石朝晖;李文姝;吕艳;陈向敏;朱珊丽;张丽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白细胞介素18 (IL-1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HBZY-1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培养在正常葡萄糖(NG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和高糖浓度(HG组:葡萄糖浓度为25 mmol/L)环境中,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IL-18和TGF-β1 mRNA的表达量,而后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IL-18(浓度分别为1、10、50、100 ng/dL)和IL-18抗体(浓度为100 μg/dL),荧光定量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NG组比较,HG组细胞IL-18、TGF-β1表达增加,TGF-β1表达水平随IL-18浓度增高而增加,用IL-18抗体阻断IL-18后TGF-β1的表达受到抑制.结论:高糖可导致IL-18、TGF-β1表达升高;TGF-β1表达升高依赖于IL-18,且有剂量依赖性;阻断IL-18可抑制TGF-β1的升高.
作者:潘晓燕;龚小花;杨丽娟;沈飞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脓肿合适的治疗方法,观察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及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阑尾脓肿148例,其中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组12例,非手术治疗组136例,分析患儿住院时间、血常规、CRP恢复时间、B超复查结果及腹痛缓解时间等.结果:经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见效快,微创,腹痛改善明显,体温下降快,短期内血白细胞、CRP等降至正常.非手术治疗小儿阑尾脓肿亦均获得较好的疗效.结论:小儿阑尾脓肿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当单纯药物治疗无效时,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戴丽娜;朱利斌;赵艳民;李仲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倒置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两种不同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资料完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97例,按Evans分类:Ⅰ~Ⅱ型35例,Ⅲ型35例,Ⅳ型27例.其中采用倒置股骨远端LISS治疗41例,男21例,女20例,平均年龄(74.23±4.15)岁;DHS治疗56例,男31例,女25例,平均年龄(73.89士4.48)岁.比较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畸形愈合发生率等在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患者中的差异.结果:对于Evans分类Ⅰ~Ⅱ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倒置LISS组和DHS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2.67士2.37)d和(61.83±2.05)d,手术持续时间分别为(52.06±2.46)min和(50.26±2.15)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于Evans分类Ⅲ型、Ⅳ型骨折,倒置LISS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96.12±4.21)d和(77.38±2.87)d,DHS组分别为(57.52±1.91)d和(60.35±3.13)d,与DHS治疗组比较,倒置LISS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延长;但倒置LISS组手术持续时间较短,分别为(53.72±1.92)min和(75.92±3.36)min,DHS组分别为(63.16±2.02) min和(93.00±3.20)min;倒置LISS组出血量较少,分别为(279.67±18.14)mL和(399.03±16.08) mL,DHS组分别为(454.87±19.10) mL和(532.76±17.18)mL.两组间畸形愈合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Evans分类Ⅰ~Ⅱ型稳定型骨折,DHS内固定治疗仍然可作为首选.倒置LISS更适用于高龄、不能耐受较长时间手术或严重骨质疏松症的Ⅲ型和Ⅳ型骨折患者.
作者:王利宏;蒋恒;单军标;徐国红;葛兴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放射治疗是胸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在局部晚期或不能手术的早期胸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疗的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早期的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和后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找到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预测参数及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药物,将有利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方案的优选.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一个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TGF-β1在放射性肺损伤预测和防治中的作用及价值进行了大量研究.本综述就外周血TGF-β1水平在预测放射生肺损伤中的作用、TGF-β1基因多态性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价值、TGF-β1与放射性肺损伤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陈青;吴锦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的不断增加,污染物进入到生态系统中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加.如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等在环境中蓄积、迁移和降解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今新型污染物的种类不断增加,如多环芳烃(PAH)、多溴联苯醚(PBDEs)、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酚类环境雌激素(PEE)等,都具有残留期长、环境毒性大、不易降解等特点,致使在生态环境中长期积累成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周边生物包括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作者:林枝;车宝光;王学东;张洪勤;王慧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较长时间应用甘露醇是否会加重血肿周围水肿的严重程度.方法:8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均大于3 mL,并于发病24 h内及发病后4~7d行头颅CT扫描.将所有病例根据甘露醇应用情况分为甘露醇治疗不满3d组与甘露醇治疗满3d组,比较两组血肿周围水肿程度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甘露醇治疗不满3d组血肿周围水肿严重程度为(21.7±12.7) mL,与甘露醇治疗满3d组血肿周围水肿严重程度(27.7±17.8)mL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结论:对存在颅高压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连续较长时间(<7 d)应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无明显扩大水肿的作用.
作者:吴悦欣;周成业;王小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大鼠出生后早期不同时间点心肌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细胞周期进程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检测,确定大鼠出生后心肌细胞丧失分裂增殖能力的时间,为心肌细胞增殖研究奠定细胞学及形态学基础.方法:用qRT-PCR法检测出生后第1、4、7、10、14天,共5个不同时间点SD大鼠心肌细胞中细胞周期进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肌钙蛋白T(cTnt)和磷酸化组蛋白3(H3p)单克隆抗体对上述5个时间点的心室肌组织进行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同时用DAPI显示细胞核,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拍照.结果:①大鼠出生后早期不同时间点心肌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4天有丝分裂指数达到峰值.②心肌细胞周期进程相关基因Ccnd1、Ccna2、Ccnb1、Cdk1、CDk2和Cdk4的表达在生后第4天出现高峰,之后呈递减趋势;但是Cdk蛋白抑制基因Cdkn1a、Cdkn1b的表达一直呈递增趋势.结论:①大鼠出生后第10天心肌细胞逐渐丧失分裂增殖能力;②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有丝分裂指数在出生后第4天出现峰值可能与心肌细胞的多核化和肥大性生长有关.
作者:旷文安;黄伟聪;王珏;杨凯;郑哲;孙成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常反复发作,传统手术虽能解除粘连,但术后再发粘连率高[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外科医生开始探讨腹腔镜技术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2-3].更有报道[4]称,腹腔镜手术因其具有防止术后严重粘连的发生,降低再梗阻率,减少住院时间等优点,相对于传统手术来说有着巨大优势,现已成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措施.我院于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对9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肠粘连松解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应江辉;朱冠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被推荐来治疗充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后NYHA分级仍在Ⅲ级或不必卧床的Ⅳ级、窦性心律、左心室射血分数≤35%、QRS时限≥120 ms的心力衰竭患者[1].但对CRT的反应个体间存在着显著差异[2-4],有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左室完全逆转重构,左室功能几乎正常;而有些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参数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恶化.前者被称为CRT术后超反应者[2].现主要介绍2例CRT术后超反应患者,经过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密切随访,发现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心功能恢复正常,左室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3年来无因心衰而再次住院.报告如下.
作者:方丹红;吴高俊;黄伟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构建HBe( 385-420) -ecdCD40L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所翻译的融合蛋白设计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HBe( 385-420)基因与CD40L胞外段(ecd)基因进行融合,构建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应用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融合蛋白的物理化学性质、柔性、抗原性、亲水性、表位以及二级结构等.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通过分析,HBe (385-420)、ecdCD40L两个基因连接之后亲水性和疏水性未受影响,融合蛋白未出现新的抗原性及表位,连接链( Linker)不影响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融合蛋白的空间构象.结论从生物软件分析结果可知重组体设计较合理,融合蛋白保留了HBe( 385-420)和CD40L胞外段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欢;吴金明;陈娟;方红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黄连素(berberine)对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LOX-1、CD68等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佛波醇酯(PMA)诱导分化的单核源巨噬细胞为细胞模型,黄连素(50 μmol/L)预处理1h后,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表面清道夫受体的表达.结果: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后,CD36表达明显升高,而黄连素预处理显著抑制CD36的表达.oxLDL刺激巨噬细胞24 h后,巨噬细胞表面清道夫受体CD36、LOX-1和CD68表达明显升高(P<0.01),黄连素预处理后巨噬细胞表面CD36、LOX-1的表达受到抑制,但CD68的表达未受影响(P>o.05).结论:黄连素抑制巨噬细胞表面清道夫受体CD36、LOX-1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巨噬细胞通过清道夫受体途径对脂质oxLDL的吞噬.
作者:黄周青;蔡雪黎;卢中秋;黄伟剑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