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croRNA-29c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谢媚媚;章慧娣;黄慧雅;苏震;尤小寒;薛向阳

关键词:miR-29c, 单侧输尿管梗阻, 肾间质纤维化, 大鼠
摘要:目的:观察microRNA-29c(miR-29c)在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是否参与肾间质纤维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9c在UUO大鼠术后1d和3d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生物信息学预测miR-29c靶mRNA,对其靶mRNA进行Gene Ontology和pathway分析.结果:UUO大鼠术后1 d和术后3d手术侧肾组织miR-29c表达下调,Co1 I mRNA和FN mRNA的表达升高.预测靶mRNA经分析后获得miR-29c有统计学意义的10个靶mRNA,其中6个编码细胞外基质蛋白.结论:miR-29c在大鼠UUO模型早期的肾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堆积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创伤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水平的检测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骨科创伤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以及血小板指标等血栓前状态(PTS)标志物的水平,观察骨科创伤、手术对其的影响,以及hs-CRP与PTS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骨折、其他单肢体骨折、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hs-CRP、血小板指标、Fg、D-D水平,同时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不同时间点、不同组之间的比较.结果:股骨及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术前hs-CRP、Fg、D-D和血小板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单肢体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即刻、术后24 h、48 h上述指标明显升高(P<0.05),与骨盆、其他单肢体骨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单肢体骨折和骨盆骨折患者仅表现为术后24h时hs-CRP、Fg、D-D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组患者Fg、DD及血小板指标均与hs-CRP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骨科创伤患者均存在着PTS,尤其以股骨骨折和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为重.手术有加重患者PTS的作用,可能与创伤所导致的hs-CRP和PTS标志物水平变化有关.

    作者:程建崇;张德忠;温建艳;叶永玲;徐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90Sr敷贴治疗颜面外伤术后瘢痕的护理

    瘢痕是指局部病损皮胶原纤维增生性病理改变,成条索状或瘤样,多见于青年,好发于手术后感染、烧伤、烫烧及机械创作后,多发生在皮肤紧张度较高的部位.轻者仅有不同程度的痛痒,重者有一定的功能障碍,甚至有损美观.

    作者:王爱梅;王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需行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60例,ASA Ⅱ~Ⅲ级,随机分成两组:U组和T组,每组30例,均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U组为超声引导法,T组为传统方法.局麻药为0.5%罗派卡因,剂量为0.4 mL/kg.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优、良、差),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U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T组(P<0.05),U组麻醉优良率高于T组,T组3例阻滞不完善,需改全麻完成手术.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超声引导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较传统方法下的阻滞效果更好,起效时间更短,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林飞;李剑;朱张茜;吴艳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小细胞肺癌危险性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小细胞肺癌(SCLC)的危险性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回顾性地分析SCLC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吸烟是COPD和SCLC的共同致病因素(均P< 0.05);具有COPD、肺气肿、支气管炎病史者发生SCLC的危险性明显增高(P<0.05);控制吸烟因素的影响,有COPD病史者发生SCLC的危险性仍明显增高(P<0.05).结论:COPD是SCLC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许瑞玉;戴元荣;颜孙舜;徐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温州民间医疗文化现状调查与思考

    国务院于2009年4月6日正式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立足国情,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作用.

    作者:刘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番茄红素对慢性铁负荷大鼠肝细胞自噬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慢性铁负荷大鼠肝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通过饲喂高铁饲料和灌胃番茄红素的方法构建SD慢性铁负荷模型,采用铁染色和透射电镜方法观察肝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肝组织切片中LC3-B蛋白的表达.结果:慢性铁负荷组与对照组及番茄红素组动物比较,肝细胞中有大量铁蛋白颗粒累积,线粒体和内质网膜膨胀,胞质中形成自噬前体,LC3-B微管相关蛋白有较强表达.结论:番茄红素能降低肝细胞中铁诱导线粒体膜的改变和细胞的自噬,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董缪武;王瑞;吴博;刘重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改建型STAT1-CC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携带STAT1基因和突变型STAT1-CC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肺癌A549细胞并检测STAT1和STAT1-CC基因在肺癌A549细胞内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从质粒模板中扩增得到目的基因STAT1和STAT1-CC,将其接入含有CMV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慢病毒载体中,构建慢病毒载体表达载体Lenti-STAT1和Lenti-STAT1-CC,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分别将重组子Lenti-STAT1、LentiSTAT1-CC和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感染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荧光显微镜观察A549细胞EGFP表达,Western Blotting验证STAT1在A549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STAT1和Lenti-STAT1-CC,将慢病毒颗粒感染A549细胞48 h后,观察到宿主细胞内EGFP表达,Western Blotting证实STAT1蛋白在A549细胞中过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携带STAT1基因和STAT1-CC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在A549细胞中过表达STAT1基因.

    作者:陈俊杰;胡建军;陈成水;张洁;王梦怡;蒋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低浓度碘伏液降低阑尾炎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的作用

    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其后果是切口愈合延迟、切口裂开、切口不愈合,严重者可能引起全身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1].碘伏液具有杀菌作用快、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用于临床皮肤、黏膜、创面的消毒[2].

    作者:李晓聪;周磊碧;吴秀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临床带教中护生护理风险教育实践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它始终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实习护生是护理风险发生的高危人群[2].

    作者:王爱霞;包雪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除颤电极导线故障观察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心脏再同步化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除颤电极导线障碍的可能原因和提示指标.方法:对我院2000年至2011年125例植入ICD或CRT-D的病人进行随访.观察指标:导线阻抗、感知、阈值、VV间期以及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统计除颤电极导线功能故障发生率,分析其可能原因.结果:125例病人中出现除颤电极导线功能故障7例,发生率为5.6%.其中电极导线绝缘层破裂1例,ICD导线微接触障碍1例,导线微损坏3例,导管头端跨心内外膜1例,导线老化1例.导线阻抗、感知、阈值、VV间期是除颤电极导线功能故障的敏感的提示指标.结论:植入ICD或CRT-D的病人,通过密切随访导线阻抗、感知、阈值和W间期能尽早发现除颤电极导线功能障碍,减少不恰当放电.

    作者:崔丽丽;黄伟剑;吴高俊;李海鹰;林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手术室专科护士临床培训体会

    专科护士是指具有某一专科领域的工作经历,并经过系统化的该领域理论实践的职业培训,具有相应资格证书,能熟练运用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注册护士[1].为促进我省专科护理的发展,我院手术室自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间共承担两期学员的临床实践培训工作.

    作者:徐小群;陈丽莉;曹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少突胶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颅内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的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少突胶质细胞瘤的CT、MR表现及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行MR平扫加增强扫描,9例行CT平扫.结果:20例均为单发病灶,年龄27 - 58岁,病变均位于幕上脑实质内.其中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13例,Ⅲ级7例.其CT、MR上表现为:①额叶发病率高,占65.0%;②Ⅲ级肿瘤往往大于Ⅱ级肿瘤,大径的均值分别是55.6 mm和42.7 mm;③肿瘤形态呈团块状、类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密度呈等或稍高密度,4例见索条状或团片状钙化,T1WI常呈低信号或等低信号,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信号多不均匀;④肿瘤易出现囊变,57.1%(4/7)的Ⅲ级肿瘤和46.2%(6/13)的Ⅱ级肿瘤出现囊变;⑤肿瘤灶周水肿较常见,45.0% (9/20)呈轻中度水肿,25.0% (5/20)重度水肿,30.0% (6/20)无水肿;⑥增强扫描有60.0% (12/20)的肿瘤可见强化,均为不均匀强化,35.0%(7/20)肿瘤为轻中度强化,25.0% (5/20)为明显强化.结论:少突胶质细胞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充分认识该肿瘤影像学表现,可以提高定性诊断及分级的正确性.

    作者:陈杨宗;谢福荣;李鹏;杨登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瘦素在女性青春期发育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在女性青春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13名10~14岁女生体重、身高、血清瘦素、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测定,并分组统计,评价相互关系.结果:随着青春期的临近,血清瘦素水平逐步上升,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r=0.816,P<0.01)、LH (r=0.620,P<0.01)、FSH(r=0.489,P<0.01)呈正相关,与E2呈负相关(r=-0.493,P<0.01).结论:瘦素可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女性青春期发育的启动因子.

    作者:胡少龙;郑昭璟;吴俊琪;王苏华;邵丽佳;徐瑞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温州地区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症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基因多态性及相关因素.方法:将纳入研究的203例绝经女性按标准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与PMOP组.分别检测各观察对象的腰椎L1-4骨密度、PvuⅡ、XbaⅠ基因型并调查其膳食行为与运动方式等项目.结果: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身材矮小及BMI越低、多妊娠次数、多产次者与PMOP的发生率有关.摄入牛奶、豆浆、茶、水产品、豆类、肉类、蛋类、水果、坚果及每月运动次数越多与高骨密度有关.PvuⅡ基因型中PP,PP、Pp的频率分别为26.6%、27.6%及45.8%;XbaⅠ基因型XX、xx、Xx的频率分别为9.9%、57.1%及33%.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因素、咖啡饮用量、XbaⅠ的XX基因型是骨量减少的危险性因素;文化程度越高、BMI较大、经常饮茶或经常摄入水果是PMOP的保护因素.结论:本地区膳食行为、环境因素与PMOP间关系密切,但ERα基因型分布频率不同于其他地区且与骨密度间关系尚不明确,其对骨质疏松发病的预测价值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蒋尚群;吴爱琴;陈小剑;李宝青;厉芳红;高聪颖;余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温经通络方联合硫酸镁预防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方熏洗联合硫酸镁静滴预防奥沙利铂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入选病例均需用包括奥沙利铂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用奥沙利铂前予25%硫酸镁20 mL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d;B组硫酸镁用法同A组,且使用奥沙利铂后予温经通络方熏洗,每天1次,每次30 min,部位为四肢肢端,连续3d.两组患者于第8周期完成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组发生Ⅰ级感觉神经毒性9例,Ⅱ级13例,Ⅲ级1例,Ⅳ级0例,总发生率为46.0%.B组发生Ⅰ级感觉神经毒性6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0例,总发生率为1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经通络方熏洗联合硫酸镁静滴较单用硫酸镁静滴更能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美谦;王春妹;林新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笑气/氧气吸入镇静在儿童牙科畏惧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笑气镇静麻醉在儿童牙科畏惧症(D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DF患儿23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16例)和对照组(115例).实验组在使用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下进行治疗,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DF发生率、CFSS-DS评分变化等.结果:术后实验组DF发生率为31.03%,对照组DF发生率为85.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601,P=0.000);实验组治疗后CFSS-DS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使用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可缓解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降低DF发生率,对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莉;王彦亮;吴连俊;戴智;李洪远;范伟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人EGFR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293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人表皮生长因子(EGFR)基因真核表达系统,拟为EGFR靶向腺病毒准备包装细胞.方法:用RT-PCR法,从人A431细胞中逆转录出EGFR基因cDNA,插入到pcDNA3.1(+)质粒中,拟构建EGFR真核表达载体,经测序证实.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293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EGFR重组克隆,用Western blot鉴定转染细胞中EGFR基因的表达.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测序结果分析证实EGFR基因已插入重组质粒.Western blot方法证实转基因293细胞中存在人EGFR基因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的人EGFR/pcDNA3.1(+)真核表达系统能够在293细胞稳定表达.

    作者:曾丽华;季世强;王金华;符俊惠;张启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孕症的护理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即卵巢产生卵子的能力减弱,卵母细胞质量下降,表现为月经初潮后到40岁前出现月经稀发、经量减少渐至闭经以及生育能力减退.DOR的病因迄今不甚明了,可能与遗传、年龄、卵细胞储备过少或耗竭过多等因素有关.

    作者:阮利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岁以下婴幼儿尿路感染与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2岁以下婴幼儿尿路感染(UTI)的临床特点及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我科1年来的UTI住院患儿307例,其中≤2岁174例,>2岁133例,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C-反应蛋白、中段尿培养等检查,行肾脏和尿路超声(USG)、99锝-二巯基丁二钠肾静态显像(DMSA)及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MCU)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VUR发病情况,并对≤2岁伴有VUR的患儿行1年以上的随访.结果:UTI住院患儿中以≤2岁的婴幼儿多见,占56.7%,男女比例为1.56:1,合并VUR 29例,临床表现以全身症状为主,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及VUR发生率与>2岁UTI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岁婴幼儿UTI中DMSA检查阳性76例,阳性率达50.8%,肾瘢痕11例,其中81.8%伴VUR.结论:≤2岁婴幼儿UTI以上尿路感染多见,症状不典型,常伴发VUR,伴发者易发生反复尿路感染,易形成肾瘢痕.影像学检查及定期随访是UTI进行早期规范治疗,防止肾损害的重要手段.

    作者:蓝俊伟;林小春;庄捷秋;杨青;陈敏广;林瑞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麻醉手术中输注18-氨基酸对体温和血糖的影响

    目的:研究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手术中持续输注18-氨基酸对体温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均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随机分为4组,于麻醉诱导开始时输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氨基酸,11.4%乐凡命)0 mL·kg-1·h-1(组Ⅰ、输注0.9%氯化钠溶液3 mL·kg-1·h-1)、1 mL·kg-1·h-1(组Ⅱ)、2mL·kg-1·h1(组Ⅲ)和3 mL·kg-1·h-1(组Ⅳ)至关腹完成.监测记录诱导前30 min、切皮前、切皮后30 min和2h、关腹后30 min和1 h的鼓膜温度、血糖值.以四分表法评价术后寒战程度.结果:各组各时间点体温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的变化.组Ⅰ麻醉诱导后各时间点体温与基础值相比都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组Ⅱ和组Ⅲ自切皮前至关腹后30 min均下降(P<0.05或P<0.01);组Ⅳ仅在切皮前、切皮后30 min显著下降(P<0.05或P<0.01);输注氨基酸各组体温均于关腹后1h回升至基础值水平(P> 0.05).各组各时间点血糖随时间呈现上升趋势.组Ⅳ血糖自诱导后切皮前即显著升高(P<0.05),其他三组除切皮前外,其余时间点与基础值的差异也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四组寒战发生率分别为40%、20%、10%和0%.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手术中持续输注18-氨基酸具有保温作用,可减少术后寒战的发生,但可能促使血糖提前升高,其效应与氨基酸剂量可能相关.

    作者:陈舒羽;施珂珂;周浩栋;卢泱;葛圣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温州医科大学

主办:温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