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华;杨仲利;李逸鸿;陈宁芳;郑莉军
目的 了解医院工勤人员对所从事工作持有的态度,查找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武汉市三所三甲医院临床支持中心185人工勤人员,问卷第一部分为一般人口学特征资料;第二部分从职业态度的三个组成方面即认知因子、情感因子及行为因子进行设计,共13个条目.结果 工勤人员职业态度总均分为3.63±0.49;不同年龄、不同工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专业及不同婚姻状况之间各因子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越小、学历越高、工龄越短的工勤人员,对职业态度认知得分越低;医学专业毕业的工勤人员对职业态度认知得分低于非医学专业;无护士执照的工勤人员对职业态度认知各因子得分高于有护士执照的工勤人员,情感及行为因子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男性工勤人员对职业态度认知各因子得分高于女性工勤人员,情感因子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收入不满意的工勤人员,表现出较低的职业态度认知.结论 工勤人员职业态度总体处于较满意水平,给予工龄短、学历高、医学专业毕业的工勤人员更多关注及职业态度认知教育是当前临床支持中心的重要工作.
作者:王红;卢慧芳;戴晓婧;王明珠;彭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及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应用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预防效果.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四组:A组为低分子右旋糖酐组、B组为甲泼尼龙组、C组为甲泼尼龙及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组、D组为空白组.四组均采用油酸静脉注射诱发脂肪栓塞综合征,A组、B组、C组在静脉注射油酸前均接受相应药物的预防性使用.观察四组动物各个时间点肺组织病理变化、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等指标.结果 检查结果显示各用药组对脂肪栓塞综合征都有预防作用,C组效果优于A组、B组;B组效果优于A组.结论 甲泼尼龙及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应用能阻断脂肪栓塞综合症的某些病理生理环节,可以用于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
作者:吴璐锋;蔡贤华;刘曦明;黄继锋;韦涛;陈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是利用现代麻醉技术,使患者在安睡和肌肉完全松弛的状态下,接受电休克治疗的一种方法,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2008-01-12月,作者将依托咪酯复合琥珀胆碱(司可林)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麻醉2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群华;杨仲利;李逸鸿;陈宁芳;郑莉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DRB1)Ⅱ类等位基因的相关性,评估易感基因与AIH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关系.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技术,对已确诊的38例AIH患者和4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析. 结果携带HLA-DRB1*04和HLA-DRB1*03等位基因的AIH患者出现频率(18.42%和14.4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7.31%和4.87%,χ2分别为9.52和7.40,P均<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携带HLA-DRB1*05等位基因在AIH患者中出现等位基因频率(5.76%)低于健康对照组(14.63%),两组相比差异同样有显著性(χ2=5.89,P<0.05).携带其他等位基因的患者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中两组间出现频率虽有不同,但经较正P值后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HLA-DRB1*04和HLA-DRB1*03等位基因在AIH患者中出现的频率与临床肝硬化的表现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结论 HLA-DRB1*04和HLA-DRB1*03等位基因与AIH有一定相关性,HLA-DRB1*05可能为AIH的抗性保护基因.基因型的检测有助于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数据.
作者:张利方;郑山根;李芳;石莉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时,辐射对患者血液成分的影响.方法 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20例健康人、128例甲亢患者131I治疗前、治疗后7天及3个月血液成分进行检测并分析研究.结果 131I治疗后7天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t=-40.177,t=-4.363,P<0.01 );白细胞计数升高(t=4.281,P<0.01),其中粒细胞明显升高(t=10.114,P<0.01);淋巴细胞显著降低(t=6.667,P<0.01),其余检测项目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个月患者血液成分所有检测项目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利用131I治疗甲亢时,辐射对患者血象有一过性轻微影响,随时间推移,血象各项指标均可恢复正常.
作者:张王峰;叶常青;袁梦晖;蒋仁晶;徐文斌;卢受强;李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近年来,高脂血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高甘油三酯的病人占高脂血症人群的70%左右[1],当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大于3.0 mmol/L时,血清外观可呈现不同程度的浑浊.轻度的脂质浑浊对其他生化项目的检测影响较小,重度脂质浑浊则对检测产生严重干扰[2].
作者:刘俊;黄文红;付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66岁,腰背部肿块进行性增大2年,于2009-01月来院就诊.细胞学穿刺示:软组织肉瘤.查体:腰骶部4 cm×4 cm肿块,位于皮下,突出于皮肤,质硬,基底部增宽,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欠佳,表面皮肤无溃烂,右大腿间断活动后疼痛、麻木,余肢活动无异常.
作者:陈从文;周云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肝脏灌注异常也称一过性肝脏密度差异[1],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段、亚段以及肝叶之间的血流灌注差异.肝脏灌注异常的原因多样,机理复杂,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征性.熟悉肝脏灌注异常的各种影像学表现,正确辨别肝生理性及病理性灌注异常,对提高肝脏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文星;周昆鹏;刘定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战区总医院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的能力.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遂行抗冰救灾、抗震救灾、援外医疗、化学武器挖掘作业卫勤保障任务的实践.结果 明晰了战区总医院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的特点与对策.结论 设置并不断完善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预案、强化技能训练,是提升战区总医院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唐甫斌;曹孝东;张璧;李丽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自由基清除剂对脓毒血症时脑保护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构建脓毒血症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实验组),另一组不使用(实验对照组),正常大鼠行假手术作为空白对照(空白对照组).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力.分离大鼠大脑海马区组织,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FOXO1表达,并加以比较.结果 脓毒血症大鼠血清SOD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使用自由基清除剂后SOD表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大鼠大脑海马区表达FOXO1增高,使用自由基清除剂后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由基清除剂可增加SOD表达,促进自由基清除,从而保护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FOXO1表达有关.
作者:许涛;杨军辉;龙鼎;张远超;耿峰;喻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芪莲汤颗粒剂(QiLian soup-granula)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dephropathy,DN)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 45 mg/kg)腹腔注射法建立DN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分组给药.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消渴丸组、芪莲汤颗粒剂高剂量组、芪莲汤颗粒剂低剂量组.按试验设计剂量灌胃给药,1次/d,每周6 d.连续给药4个月后检测空腹血糖、血肌酐、做糖耐量试验、尿素氮、尿肌酐、尿蛋白.取肾脏组织作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球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芪莲汤颗粒剂可以显著降低大鼠空腹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和尿蛋白.并能抑制DN大鼠肾组织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结论 芪莲汤颗粒剂对DN大鼠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可以延缓DN病理进程.该作用可能与降血糖及降低胰岛素抵抗和抑制肾组织Ⅳ型胶原表达有关.
作者:杨李;唐瑛;朱以良;王晓昆;邓惠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中呼吸道症状与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0例有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胸部X线检查及鼻部检查正常,怀疑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进行内镜检查,行24 h食管pH监测,记录患者反流与呼吸道症状;记录24 h食管pH<4的反流次数、反流时间>5 min的次数、长反流时间,Demeester积分,计算总、立位、卧位pH<4的时间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并与健康对照组(12例)进行比较;并利用症状相关概率(symtom association probability,SAP)分析症状与反流的相关性.对Demeester总积分≥14.72,和(或)症状与反流SAP≥75%者进行相应抗反流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胃镜检查示反流性食管炎6例,24 h食管pH监测中SAP≥75%有17例,根据Demeester总积分≥14.72及SAP≥75%有26例诊断为GRED,对确诊的26例经12周抗反流治疗,反流症状及呼吸道症状完全缓解的15例,8例明显减轻.3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GER是非典型的GERD中呼吸道症状发生的重要因素;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GERD中以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为主;24 h食管pH监测结合症状相关性分析是诊断非典型GERD的重要手段;抗反流治疗对此类患者呼吸道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熊毅敏;王一鸣;徐维田;郑国荣;许桦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为福建省制定卫生人力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人力人口比值法,对福建省2015年卫生人员量进行了预测.结果 预测2015年福建省卫技人员人数将达到109 774人,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为2.84人.结论 政府职能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卫生人员的数、质量.
作者:吴爱平;陈锦华;黄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尿道内大量微生物繁殖而引起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肾区不适等临床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常会导致慢性感染[1].定量的尿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2],但从尿液标本留取到获取检验报告约需3~4 d,对临床诊断不能迅速及时给出参考意见.
作者:罗剑;孙朝晖;甘燕玲;马丽颜;符玉文;黄立丽;杨至宜;杭建峰;石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如何促进受损神经再生,尽可能地恢复神经功能,是世界神经科学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从中枢神经髓鞘相关抑制分子,抑制分子受体(Nogo receptor,NgR),细胞内信号传导路径等环节,阐述抑制分子引起神经再生失败的分子机制.
作者:范有明;崔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结核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其中肺是常见的器官,其次是纵隔、脊柱等,食道虽位于身体中容易发生结核部位的附近,但食道结核(esophageal tuberculosis)临床上非常罕见,极易误诊与漏诊.本文报告2例由病理证实为食道结核的诊疗经过.
作者:王丽姣;冷明芳;周国华;陈叶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尿液中低分子量蛋白标志物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 、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选择速率散射比浊法、微粒子免疫发光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对45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尿中的α1-MG、β2-MG和Malb进行联合检测.结果 糖尿病组的尿液α1-MG、β2-MG和Malb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检测的阳性率尿液α1-MG>β2-MG >Malb,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糖尿病组中尿液α1-MG、β2-MG和Malb两两比较均呈正相关.结论 联合检测尿液α1-MG、β2-MG和Malb对DN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俊;李薇;张卫云;张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吖啶橙分光光度法来检测HBV DNA疫苗双质粒制剂中的十二烷基硫酸(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残留量.方法 将SDS标准品按不同浓度与吖啶橙混合作用后,经甲苯萃取,再测定A499值,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曲线.根据待测样品的A499值,求出其SDS浓度.结果 SDS浓度在0~0.0032%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而SDS浓度在0~0.0064%的范围,曲线的相关系数r仅为0.96.因此,应采用在0~0.0032%的范围的标准曲线.待测样品三批制剂的SDS残留量均小于0.002%,表明制剂的SDS残留合格,检测结果稳定可靠.结论 建立了检测HBV DNA疫苗双质粒制剂中SDS残留量的实验方法,为进一步的终产品质量控制及后续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吴庆洲;饶桂荣;杨富强;陈光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0岁,因反复出现四肢红斑两月,膝关节痛伴发热1月就诊.两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四肢皮肤结节性红斑,无疼痛、破溃,可自行消退,在外院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血沉74 mm/h,RF、ASO阴性.
作者:陆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ycle protein dependent activating enzyme 2, CDK2)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2/2008年胆管细胞癌存档蜡块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另取胆管细胞癌周围正常组织5例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中CDK2蛋白的表达,利用HPIAS-1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各组中CDK2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 胆管细胞癌中CDK2蛋白呈高表达,对照组中CDK2蛋白呈低表达,两组CDK2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DK2蛋白在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胡逸林;张端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