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新;李士华;毕宝林;崔兆伟;张颖
目的 探讨精细护理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在16排CT下实行了冠脉造影,其中42例在MSCTA时获得了精细的护理(实验组),余23例因某些原因未能实施精细护理(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率波动情况及图像采集成功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图像采集成功率分别约为88.1%(37/42)和26.1%(6/23)(P=0.000);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率波动<10次/min的患者比率分别为90.5%(38/42)和21.7%(5/23)(P=0.000).实验组图像采集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精细护理心率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当心率波动<10次/min时,两组患者的图像采集成功率明显增高了(P=0.0475).结论 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中,精细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心率波动,进而提高MSCTA的成功率,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熊青荣;高军;许日初;解放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获取肺野外周病理组织以明确诊断是决定临床处置措施和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病理组织获得的关键在于对病变部位的准确定位[1-2].
作者:申东翔;孙杰;郭振辉;邓青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在指导冠心病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CCU)护士评估重危患者的应用价值,构建与实施基于APACHEⅡ评分的分级监护程序.方法 对123例CCU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并预测死亡率,通过对生存组和死亡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检测APACHEⅡ评分在CCU应用的有效性.结果 生存组和死亡组APACHEⅡ分值和预测死亡率差异显著(P<0.01);随治疗时间的延长生存组APACHEⅡ分值呈下降趋势,死亡组APACHEⅡ分值呈上升趋势;APACHEⅡ评分≥21分的患者死亡率高.结论 APACHEⅡ评分可用于CCU内护士量化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CCU分级监护提供依据.
作者:熊楚梅;刘卫珍;罗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纳米细菌(nanobacteria, NB)对大鼠前列腺的慢性致炎作用,为Ⅲ型前列腺炎病因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只,模型组20只,四环素治疗组10只.模型组和四环素治疗组由尿道逆行注入NB建立大鼠动物模型.4周后, 对照组、模型组各处死10只动物,观察前列腺组织中白细胞、卵磷脂小体及病理变化.治疗组用四环素灌胃治疗,其余动物用蒸馏水灌胃,连续4周,处死剩余动物,进行同样的观察.并将所有动物前列腺组织进行NB再分 离、培养和鉴定.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4周后模型组动物前列腺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白细胞数明显升高,卵磷脂小体数明显下降,有明显差异(P<0.05);8周后同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动物炎症明显减轻,白细胞数明显下降,卵磷脂小体数升高;模型组与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有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无差异.模型组有19只动物NB培养阳性,对照组均阴性.结论 NB能引起大鼠前列腺慢性炎症,四环素抗NB治疗有效.NB可能是Ⅲ型前列腺炎的病因.
作者:明爱民;沈学成;周占松;宋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分析乳腺癌CT与MRI表现,探讨CT、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在1周内先后行CT和MRI检查.分析乳腺癌CT、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46例患者中非浸润性癌3例,浸润性癌43例.①CT检出肿块38例,呈中等密度肿块,大小1.6~6.5 cm,边界不规整,棘状突起和毛刺31例,钙化影33例,27例呈细小沙粒状和成簇钙化,6例钙化较粗大;②MRI 检出肿块43例,FSE T1WI呈较低信号,FSE 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压脂扫描呈明显高信号,棘状突起和毛刺35 例,钙化灶均未能显示.结论 CT、MRI对乳腺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MRI乳腺癌检出率高于CT,CT检出乳腺癌钙化敏感性高,CT和MRI结合能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辉;邹利光;逢鑫;廖翠薇;梁开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部分喹诺酮及硝基咪唑衍生物类抗生素在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 ACST)胆汁中的代谢特点,为临床抗胆道感染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临床行逆行胰胆管造影+鼻胆管外引流, 直接获取胆汁,分别给予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甲硝唑、替硝唑,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动态监测胆汁中各种抗生素的浓度变化和代谢特点.结果 喹诺酮类抗生素以环丙沙星达峰时间短、达峰浓度高、半衰期长;硝基咪唑衍生物类抗生素给药0.25 h后两种抗生素在胆汁内即可达到有效杀菌浓度,替硝唑在胆汁内药物浓度较平稳,但峰浓度不如甲硝唑高,在16 h内两种抗生素胆汁内浓度高于有效杀菌浓度,16 h后药物浓度有回升现象.结论 环丙沙星、甲硝唑、替硝唑均具有在ACST患者胆汁内达峰时间短、达峰浓度高、半衰期长的特点,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利于抗胆道感染,可结合临床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作为胆道感染的佳抗生素,对重症患者可增加给药次数,提高疗效.
作者:孙大勇;赵亚刚;宋鸿;周梅花;曾海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野战条件下,骨髓腔内输液和外周静脉输液对失血性休克的复苏效果.方法 将24只狗,随机均分为骨髓腔内输液组(IO组)和外周静脉输液组(PIV组).分别在高速行进的野战救护车内、直升机上和暗视野下进行输液.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置入准确率、置入时间,同等压力下的输液速度、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生化、动脉血气变化. 结果 IO组穿刺速度、成功率均高于PIV组,两者复苏效果无明显的差别. 结论在野战情况下,骨髓腔内输液是一种更有效而快速的方法.
作者:张吉新;李士华;毕宝林;崔兆伟;张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对手工分离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对10例地中海贫血献血者与10例健康对照组制备浓缩血小板,比较制备血小板数目、血小板得率、红细胞残留量,并与红细胞参数行相关分析.结果 地贫组与正常对照组血小板得率无显著性差异(P=0.164);携带地贫基因时,制备的血小板中的残存红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00).残留红细胞计数与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CH)呈负相关(分别为r=-0.651,P=0.002; r=-0.633,P=0.003),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呈正相关(r=-0.748,P=0.000).结论 携带地贫基因时不影响分离血小板效率,但增加红细胞的污染率,MCV越低者,红细胞污染越大.在制备战备浓缩血小板时,应尽量避免采用低MCV者,在地贫高发区制备血小板时尤应注意.
作者:张天朗;尹晓林;向彩良;张新华;曾丽红;兰小英;岑艳陶;韦炅;罗瑞贵;李平萍;黄慧婷;李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导致的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 18只实验犬随机均分为6组,以直径6.0 mm、质量0.88 g的不锈钢珠高速投射致伤犬右下颌骨体部,但不直接伤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分别于伤后6 h、24 h、3天、7天、2周及4周处死实验犬,对下牙槽神经、动脉的间接损伤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 弹道附近下牙槽神经、动脉损伤较重,但未发生断裂、坏死;随着与伤道距离的增加,损伤程度递减;对侧神经、动脉仅发生轻度一过性损伤.结论 在救治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的伤员时,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应予以妥善保护;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是关键,神经干探查松解范围应在伤道外2 cm以上.
作者:任常群;周剑虹;田磊;刘桂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与小鼠小肠粘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野生小鼠及FGFR3增强小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3、6 h和1、3天各时间点肠粘膜结构、粘膜隐窝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及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 肠缺血再灌注l、3、6 h,肠粘膜损害明显,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加,粘膜隐窝上皮细胞增殖增多;肠粘膜再生1、3天组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粘膜隐窝上皮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肠粘膜结构恢复至正常.FGFR3增强小鼠在各时间点增殖能力明显强于野生小鼠,凋亡程度及肠粘膜损害程度均轻于野生小鼠.结论 FGFR3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促进增殖,可能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肠再生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朱渝军;黄显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喉罩在紧急救助中已广泛应用[1].自2007年以来,作者应用三通喉罩通气实施全麻下老年患者支气管镜肺部止血术15例,手术成功率100%,无明显并发症.
作者:陈伯成;钟军;钟永明;范学良;陆卫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罗哌卡因血浆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安捷龙1101色谱分析系统;色谱柱:Nova-pak C18柱(3.9 mm ×150 mm),内标为布比卡因;流动相:甲醇∶蒸馏水=2∶1,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罗哌卡因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C=0.990A-0.031(n=8, r=0.995, P<0.01),线性浓度范围为(0.10~4.00) mg/L;低检测浓度0.10 mg/L.平均回收率为100.16%,日内及日间变异均小于6%.结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以用于临床上罗哌卡因血浆药物浓度的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黎笔熙;陈敏;陈利民;匡长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兔VX2软组织移植瘤的18F-FDG PET/CT显像及其应用前景.方法 36只日本大白兔腿部肌肉种植VX2肿瘤,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2周、4周、6周、8周进行PET/CT显像,获得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结果 VX2移植瘤总成活率为75%;注射18F-FDG后40~100 min的SUVmax与20和120 min的SUVmax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种植VX2肿瘤细胞后2周、4周、6周和8周的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SUV均有显著差异(P=0.005,0.002,0.001,0.007).结论 VX2种植后肿瘤容易成活,PET/CT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解剖部位、形态、大小和肿瘤细胞的代谢状况,利于及时发现转移,准确的进行肿瘤分期,尽早从分子水平获得对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更准确的把握.
作者:易峰涛;张永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分析我国中远洋船员消化道疾病发病情况,为中远洋船员身体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及港口医院1998-06/2008-06月10年间中远洋船员胃镜检查者969例结果(船员组),与同期在港口陆地人员胃镜检查者644例(陆地组)、1983-02/1993-02月中远洋船员胃镜检查者1 047例(船员对照组)对照分析.结果 船员组近10年与前10年组比较,所列16种疾病中,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合溃疡、胃粘膜脱垂,4种疾病发病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除复合溃疡发病率低于前10年组外,其它3种均高于前10年组;船员组与陆地组比较,所列16种疾病中,有6种发病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船员组食管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粘膜脱垂发病率均显著高于陆地组,复合溃疡低于陆地组.结论 本港口中远洋船员近10年的消化道疾病与1998年前的10年比较,总体变化不明显,个别疾病有上升趋势,需加强该群体的健康保健与健康教育.
作者:王映红;郭波涛;任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磁共振图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弥散张量图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融合的技术解决不同模态的脑部影像无法协调配合的问题,辅助优化脑部肿瘤手术方案、放疗计划靶区确定以及治疗质量控制.方法 对DTI中生成的b0图像即MRI T2W图像进行分割,分别得到图像的水肿区域和乏氧坏死区域,然后对二区域应用链码跟踪的方式进行合并,后分割出整个肿瘤的外周带.结果 弥散张量的各向异性为脑肿瘤组织内部以及外边缘白质可能损伤提供了有效信息.结论 融合后的数据通过增加互补信息和图像的信息量为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依据.
作者:杨俊;周寿军;罗显荣;罗春生;高兴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并总结其技术难点与临床策略.方法 2005-12/2008-12月,采用国产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对37例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行封堵治疗,封堵术前常规行左室造影,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及透视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复查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结果 37例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全部成功行封堵术,技术成功率100%.其中11例采用封堵瘤体法,26例采用封堵左室面破口法.术后即刻发生少量残余分流3例,3个月随访时消失.结论 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疗效可靠,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术中要根据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形态、破口大小、数目等情况采用不同的封堵方法进行封堵,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郄二平;殷桂林;朱水波;高旭辉;刘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现象.方法 40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患者、34例糖耐量试验正常的孕妇作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serum glucose, FPG)、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血脂,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2 h血糖(2hPG)、2h胰岛素(2hINS).同时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GDM组FPG、2hPG、FINS、2hINS、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GDM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DM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紊乱.
作者:王炎;于健;于江;周素娴;林枫;周燕;苏珂;龙艳;石青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并完善一种新的体外循环DNA(cDNA)检测方法,并探讨cDNA检测在鼻咽癌(nasopharyrgeal carcinoma,NPC)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6例经病理证实的NPC患者以微量基因组抽提试剂盒抽提血浆DNA,以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测定含量,并以健康体检者12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临床分期各组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可见有明显差异;不论治疗前后,NPC患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cDNA含量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根据Ct值的逐渐减少,可见含量水平随着临床分期增加呈增高的趋势,但组间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Real-time PCR法测定NPC患者cDNA,对临床NPC的诊断、疗效判断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孙朝晖;石玉玲;危敏;王蜀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兔耳不同深度烫伤创面模型.方法 以改装的冷热温喷雾机作为烫伤装置,在兔每只耳背侧中段区域内的中线两边设计对称的4个直径1.5 cm烫伤创面,烫伤时间分别为2,3,4,5,6 s,每一时间点6个创面.观察烫伤区变化,伤后24h取标本行组织病理检查并测量烫伤深度.结果 各烫伤创面呈圆形且边界清楚,制作浅Ⅱ度、深Ⅱ度、Ⅲ度、Ⅳ度创面的烫伤时间分别为2,3,4,5 s,5 s以上均达软骨,烫伤深度随烫伤时间延长而加深.结论 制作本模型的烫伤设备简单,操作便捷、安全,烫伤创面形状、大小一致,创面深度准确、稳定,制作的兔耳烫伤模型可用于创面修复方面的研究.
作者:冯小艳;童亚林;杨润生;万友华;苏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新农合患者医疗费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降低新农合患者住院费用的有效途径.方法 抽取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新农合患者住院病历501份,对其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药品、手术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影响新农合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有:就诊医疗机构的级别、住院天数、药品费用和手术费用.结论 通过合理的引导患者就医、提高工作效率、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等措施控制新农合患者住院费用的增长.
作者:王方;王正洪;张曙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