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深度兔耳烫伤创面模型的研究

冯小艳;童亚林;杨润生;万友华;苏晓玲

关键词:烧伤创面, 兔耳, 模型
摘要:目的 建立兔耳不同深度烫伤创面模型.方法 以改装的冷热温喷雾机作为烫伤装置,在兔每只耳背侧中段区域内的中线两边设计对称的4个直径1.5 cm烫伤创面,烫伤时间分别为2,3,4,5,6 s,每一时间点6个创面.观察烫伤区变化,伤后24h取标本行组织病理检查并测量烫伤深度.结果 各烫伤创面呈圆形且边界清楚,制作浅Ⅱ度、深Ⅱ度、Ⅲ度、Ⅳ度创面的烫伤时间分别为2,3,4,5 s,5 s以上均达软骨,烫伤深度随烫伤时间延长而加深.结论 制作本模型的烫伤设备简单,操作便捷、安全,烫伤创面形状、大小一致,创面深度准确、稳定,制作的兔耳烫伤模型可用于创面修复方面的研究.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深度兔耳烫伤创面模型的研究

    目的 建立兔耳不同深度烫伤创面模型.方法 以改装的冷热温喷雾机作为烫伤装置,在兔每只耳背侧中段区域内的中线两边设计对称的4个直径1.5 cm烫伤创面,烫伤时间分别为2,3,4,5,6 s,每一时间点6个创面.观察烫伤区变化,伤后24h取标本行组织病理检查并测量烫伤深度.结果 各烫伤创面呈圆形且边界清楚,制作浅Ⅱ度、深Ⅱ度、Ⅲ度、Ⅳ度创面的烫伤时间分别为2,3,4,5 s,5 s以上均达软骨,烫伤深度随烫伤时间延长而加深.结论 制作本模型的烫伤设备简单,操作便捷、安全,烫伤创面形状、大小一致,创面深度准确、稳定,制作的兔耳烫伤模型可用于创面修复方面的研究.

    作者:冯小艳;童亚林;杨润生;万友华;苏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氯胺酮-硫酸镁合剂应用于心脏不停跳直视手术5例报告

    作者在氯胺酮-硫酸镁合剂(ketamine magnesium sulfate 合剂,简称k·Mg)应用于一般手术的全凭静脉麻醉基础上,应用于心脏不停跳直视手术,麻醉效果理想,且具有一定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奋奎;黎永明;凌月佳;陆建文;陈盈盈;孙玉平;陈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野战条件下经骨髓输液抢救失血性休克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野战条件下,骨髓腔内输液和外周静脉输液对失血性休克的复苏效果.方法 将24只狗,随机均分为骨髓腔内输液组(IO组)和外周静脉输液组(PIV组).分别在高速行进的野战救护车内、直升机上和暗视野下进行输液.比较两组的一次性置入准确率、置入时间,同等压力下的输液速度、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生化、动脉血气变化. 结果 IO组穿刺速度、成功率均高于PIV组,两者复苏效果无明显的差别. 结论在野战情况下,骨髓腔内输液是一种更有效而快速的方法.

    作者:张吉新;李士华;毕宝林;崔兆伟;张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精细护理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精细护理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在16排CT下实行了冠脉造影,其中42例在MSCTA时获得了精细的护理(实验组),余23例因某些原因未能实施精细护理(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率波动情况及图像采集成功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图像采集成功率分别约为88.1%(37/42)和26.1%(6/23)(P=0.000);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率波动<10次/min的患者比率分别为90.5%(38/42)和21.7%(5/23)(P=0.000).实验组图像采集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精细护理心率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当心率波动<10次/min时,两组患者的图像采集成功率明显增高了(P=0.0475).结论 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中,精细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心率波动,进而提高MSCTA的成功率,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熊青荣;高军;许日初;解放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人工血管移植治疗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的护理

    目的 探讨采用人工血管移植治疗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16例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患者彻底清创后行人工血管移植治疗,加强手术前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 16例全部保肢成功.其中1例原位移植者出现吻合口漏,再次手术改行人工血管旁路移植,经3~24个月随访,移植血管均保持通畅.结论 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患者彻底清创后采用人工血管移植方便、可行,而术前精心准备及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宾捷;刘跃晖;孔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胸腔镜介导下微波和钳夹治疗多房性结核性胸腔积液

    目的 评价内科胸腔镜介导下微波和钳夹治疗多房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多房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内科胸腔镜介导下微波和钳夹治疗,B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C组为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比较三组抽液效果、临床疗效、胸膜肥厚、肺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抽液效果明显优于B、C两组,临床疗效和对胸膜肥厚、肺功能的影响明显好于C组(P<0.05),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科胸腔镜介导下微波和钳夹治疗为多房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治疗手段,具有疗效好,胸水吸收快,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罗国仕;涂明利;杜春玲;刘先军;魏娜;刘为舜;罗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肌营养素1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重组人心肌营养素1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各实验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心肌营养素1或溶媒,末次给药24h后取血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MB,CK-MB)、乳酸脱氢酶1(lactate dehydrogenase-1,LDH-1)活性;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dehyde, 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 SOD)的活性,比较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学变化.结果 重组人心肌营养素1显著减轻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组织损伤,抑制损伤大鼠血清AST、CK-MB、LDH-1活性,逆转心肌组织中MDA和NO含量的升高,提高大鼠心肌组织中SOD活性.结论 重组人心肌营养素-1对大鼠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和抗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赵强;孔祥平;佟明华;游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软组织移植瘤18F-FDG PET/CT佳显像时研究

    目的 研究兔VX2软组织移植瘤的18F-FDG PET/CT显像及其应用前景.方法 36只日本大白兔腿部肌肉种植VX2肿瘤,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2周、4周、6周、8周进行PET/CT显像,获得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结果 VX2移植瘤总成活率为75%;注射18F-FDG后40~100 min的SUVmax与20和120 min的SUVmax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种植VX2肿瘤细胞后2周、4周、6周和8周的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SUV均有显著差异(P=0.005,0.002,0.001,0.007).结论 VX2种植后肿瘤容易成活,PET/CT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解剖部位、形态、大小和肿瘤细胞的代谢状况,利于及时发现转移,准确的进行肿瘤分期,尽早从分子水平获得对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更准确的把握.

    作者:易峰涛;张永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图像融合在脑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利用磁共振图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弥散张量图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融合的技术解决不同模态的脑部影像无法协调配合的问题,辅助优化脑部肿瘤手术方案、放疗计划靶区确定以及治疗质量控制.方法 对DTI中生成的b0图像即MRI T2W图像进行分割,分别得到图像的水肿区域和乏氧坏死区域,然后对二区域应用链码跟踪的方式进行合并,后分割出整个肿瘤的外周带.结果 弥散张量的各向异性为脑肿瘤组织内部以及外边缘白质可能损伤提供了有效信息.结论 融合后的数据通过增加互补信息和图像的信息量为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依据.

    作者:杨俊;周寿军;罗显荣;罗春生;高兴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APACHEⅡ评分在CCU分级监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在指导冠心病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CCU)护士评估重危患者的应用价值,构建与实施基于APACHEⅡ评分的分级监护程序.方法 对123例CCU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并预测死亡率,通过对生存组和死亡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检测APACHEⅡ评分在CCU应用的有效性.结果 生存组和死亡组APACHEⅡ分值和预测死亡率差异显著(P<0.01);随治疗时间的延长生存组APACHEⅡ分值呈下降趋势,死亡组APACHEⅡ分值呈上升趋势;APACHEⅡ评分≥21分的患者死亡率高.结论 APACHEⅡ评分可用于CCU内护士量化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CCU分级监护提供依据.

    作者:熊楚梅;刘卫珍;罗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纸塑灭菌包在战备存储器材中的应用

    和平时期,战备医疗器材需长期存储,定期更换.传统的灭菌包装材料无菌存放期短,更新频繁,难以适应现代卫勤保障的需要.我院近2年采用一次性纸塑包装战备器材无菌物品,延长无菌物品存放期,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黄兰芬;唐旭华;解放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浆循环DNA检测在鼻咽癌诊断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并完善一种新的体外循环DNA(cDNA)检测方法,并探讨cDNA检测在鼻咽癌(nasopharyrgeal carcinoma,NPC)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6例经病理证实的NPC患者以微量基因组抽提试剂盒抽提血浆DNA,以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测定含量,并以健康体检者12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临床分期各组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可见有明显差异;不论治疗前后,NPC患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cDNA含量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根据Ct值的逐渐减少,可见含量水平随着临床分期增加呈增高的趋势,但组间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Real-time PCR法测定NPC患者cDNA,对临床NPC的诊断、疗效判断有较大的价值.

    作者:孙朝晖;石玉玲;危敏;王蜀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加强学科导航数据库建设开发整合网络医学信息资源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本文针对医院图书馆实现为读者提供网络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开发与整合医院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探讨.

    作者:郑萍;罗书练;王秦玲;雷权;史艳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肾脏功能评价中的优点及其应用

    在运用药物进行疾病预防和治疗时,肾脏的滤过清除作用在药物剂量的调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光华;阎有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罗哌卡因浓度

    目的 建立罗哌卡因血浆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安捷龙1101色谱分析系统;色谱柱:Nova-pak C18柱(3.9 mm ×150 mm),内标为布比卡因;流动相:甲醇∶蒸馏水=2∶1,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罗哌卡因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C=0.990A-0.031(n=8, r=0.995, P<0.01),线性浓度范围为(0.10~4.00) mg/L;低检测浓度0.10 mg/L.平均回收率为100.16%,日内及日间变异均小于6%.结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以用于临床上罗哌卡因血浆药物浓度的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黎笔熙;陈敏;陈利民;匡长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B超实时及CT引导在经皮肺切割活检中的应用比较

    获取肺野外周病理组织以明确诊断是决定临床处置措施和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病理组织获得的关键在于对病变部位的准确定位[1-2].

    作者:申东翔;孙杰;郭振辉;邓青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推进军队医院护理工作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目的 推进军队医院护理工作创新发展.方法 综合分析某军区医院护理工作的现状.结果 制约军队医院护理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护理技术骨干保留困难,人员配置不合理,对护理工作重视不够.结论 重视学科发展、科学队伍结构、合理人员配置、完善管理体系、创新激励机制是现阶段推进军队医院护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作者:向彩良;魏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现况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属于beta疱疹病毒,其感染在人群中分布广泛,能引起各器官组织的病变.尽管50年前就发现和认识到CMV 是常见的胎儿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因子[1],并可导致新生儿的残障,但目前尚无有效的办法来阻断CMV的母婴垂直传播.每年仍有大约40 000名先天性CMV感染的婴儿在美国出生.其中约400名婴儿出生后死于CMV感染性疾病,8 000名因CMV感染性疾病导致残疾[2].2001年CMV疫苗被美国列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疫苗,以期阻断先天性CMV感染.本文旨在对先天性CMV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作一综述.

    作者:江晓静;贺青;葛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T/MRI诊断乳腺癌的比较研究

    目的 总结分析乳腺癌CT与MRI表现,探讨CT、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在1周内先后行CT和MRI检查.分析乳腺癌CT、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46例患者中非浸润性癌3例,浸润性癌43例.①CT检出肿块38例,呈中等密度肿块,大小1.6~6.5 cm,边界不规整,棘状突起和毛刺31例,钙化影33例,27例呈细小沙粒状和成簇钙化,6例钙化较粗大;②MRI 检出肿块43例,FSE T1WI呈较低信号,FSE 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压脂扫描呈明显高信号,棘状突起和毛刺35 例,钙化灶均未能显示.结论 CT、MRI对乳腺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MRI乳腺癌检出率高于CT,CT检出乳腺癌钙化敏感性高,CT和MRI结合能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辉;邹利光;逢鑫;廖翠薇;梁开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FGFR3与小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与小鼠小肠粘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野生小鼠及FGFR3增强小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3、6 h和1、3天各时间点肠粘膜结构、粘膜隐窝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及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 肠缺血再灌注l、3、6 h,肠粘膜损害明显,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加,粘膜隐窝上皮细胞增殖增多;肠粘膜再生1、3天组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粘膜隐窝上皮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肠粘膜结构恢复至正常.FGFR3增强小鼠在各时间点增殖能力明显强于野生小鼠,凋亡程度及肠粘膜损害程度均轻于野生小鼠.结论 FGFR3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促进增殖,可能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肠再生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朱渝军;黄显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