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吕丹;朱雷;李建鑫

关键词:复方丹参, 甲基泼尼松龙, 周围神经, 再生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和意义.方法 采用52只SD大鼠造成急性坐骨神经损伤,随机分为4组,每组13只,分别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组)、MP(MP组)、二药联合应用(联合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损伤后1个月,比较治疗后不同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及光镜下形态学变化.结果 单位视野下神经纤维数量及神经传导速度3个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组同M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组,丹参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与甲基泼尼松龙对神经再生有积极效果,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甲基泼尼松龙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时具有协同作用.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突发自然灾害紧急救援航空卫勤保障的启示

    目的 提高军队医院航空卫勤保障能力.方法 对抗灾救援航空卫勤保障工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对抗灾救援航空卫勤保障工作的特点和阶段要点进行了归纳与思考. 结论 建立航卫保障一体化,完善应急卫勤预案,科学施训是多样化突发自然灾害航空卫勤保障的关键环节.

    作者:刘戎;王真真;周学君;杨俊;梁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影像学分析

    我国南方是地中海贫血(地贫)高发区,在广西、广东、海南、四川、重庆等地发病率较高[1-3].目前尚无根治地贫的方法,中间型地贫患者可以长期不依赖输血生存,但长期贫血会导致机体脏器组织的一些病理变化.现就52例中间型地贫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商雪林;黄柱飞;周天红;王丽;张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自2008-01/2008-10月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和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治疗观察共90例,发病时间在6~48 h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A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46~78岁,平均62岁.有高血压病32例,有糖尿病12例,血脂升高19例,有冠心病11例.

    作者:罗立华;朱路明;刘艳;王菁;付龙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目的 研究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s)的分离、培养方法,并鉴定其功能.方法 从兔耳中央动脉采集兔外周血30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接种于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分别予含20%胎牛血清低糖的DMEM培养基诱导培养,培养2周后通过免疫荧光、免疫组化、体外血管成形实验鉴定内皮祖细胞.结果 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可成功获得内皮祖细胞,稳定表达内皮祖细胞相关抗原,并能在matrigel凝胶上形成稳定的血管腔样结构.结论 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及一定的培养条件能成功诱导、分化为内皮祖细胞.

    作者:毛梅;徐西琳;徐剑铖;傅祖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青少年HBsAg携带者自我接纳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青少年HBsAg携带者自我接纳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本文对青少年HBsAg携带者自我接纳水平与特质应对相关、干预措施进行研究,旨在为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杨玲云;刘跃晖;陈慧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谷氨酰胺酶反义基因对胃癌细胞恶性增殖的逆转作用

    目的 利用反义核酸技术封闭胃癌细胞的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GA)基因,观察反义GAcDNA对胃癌细胞恶性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含有GAcDNA片段的反义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GA,经脂质体介导转入胃癌细胞SGC-7901(命名为SGC-7901GA),并对胃癌细胞生长曲线、细胞核增殖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进行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GC-7901GA在各时相点的细胞生长数目显著性降低(P<0.05),PC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在软琼脂上克隆形成数减少.提示SGC-7901GA生长速度减慢,增殖活性明显减弱.结论 通过特异性抑制GA基因的表达, 反义GAcDNA对胃癌细胞恶性增殖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

    作者:刘宏鸣;任勇;袁涛;刘孟刚;杨俊涛;顾红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武警某部干部子女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近年来,儿童血铅含量呈上升趋势,儿童慢性铅中毒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为了解辖区部队干部子女微量元素情况,作者对医疗保健体系内的武警某边防总队干部子女138名0~6岁的儿童进行微量元素及铅的检测分析.

    作者:胡丹;林洪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搞好非战争军事行动卫生防疫工作的思考

    2008年广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心)人员相继参与了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和奥运安保等多项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卫生防疫工作.上述防疫任务具有准备时间短、潜在疫情严重、保障面广等特点,对参加人员和装备提出了更高要求.抗击冰灾时,中心迅速派员全程参与广州火车站附近区域的卫生防疫工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心迅速抽组人员成立了军区抗震救灾防疫队,在灾区开展工作80天;奥运安保任务特殊,要求队员时时保持战备状态.

    作者:李权超;唐博恒;傅建国;于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疆北部寒区边防军人冬季失眠调查评估

    夜间失眠是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为了解边防军人冬季失眠情况,作者于2009年元旦前后对新疆北部寒区226名边防军人进行了调查,以期为提升边防军人身心健康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薛越;慈书平;陈大仓;袁宝进;郭骞;王恩存;马贵峰;李顶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内科胸腔镜技术在胸膜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胸膜恶性肿瘤是临床胸腔积液常见原因之一,早期临床确诊困难.作者医院自2004年引进内科胸腔镜以来,极大的提高了胸膜恶性肿瘤的诊断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作者:熊畅;戢艳琼;涂明利;余元书;罗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院前急救中医疗纠纷成因与防范对策思考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的始发环节,对紧急医疗救援中的成功救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院前急救环境复杂,条件受限,医疗实践中纠纷时有发生,本文就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的成因与防范对策进行思考.

    作者:向彩良;胡辉莹;李丽娜;鲁欣;黄美娟;陈坚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发病与误诊分析

    2000-08/2007-08月,某院接诊确诊的400例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患者中,首诊误诊者160例,误诊率40%,作者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160例中,男140例,女20例;年龄14~32岁;军人80例,农民30例,职工、学生各20例,无业人员10例;发病时间:10~15天40例,16~30天60例,1~2个月20例,3~4个月25例,5~6个月10例,7~12个月5例.

    作者:张良花;黄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综合干预对医院门诊合理用药指标的优化影响

    药品的不合理使用不仅是阻碍临床医疗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医药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1].为促进作者医院门诊合理用药,近年来,作者医院采用宣传教育和经常性处方点评等方法对医院门诊处方实施干预管理.近期,作者依据SDUIs,对医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情况进行了调研,旨在了解干预管理对SDUIs的影响,进一步加强用药管理和监督,提高门诊医药人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黄涛阳;袁进;赵树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单流向持续负压引流加间断冲洗治疗切口感染

    切口化脓感染是腹部外科中经常遇到的问题[1-3],对感染切口采用开放的方式换药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的传统方法,其不足是治疗时间长,住院时间久,换药频繁,加重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近年来有采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的报道[4-6],上述情况有所改善,但仍不够理想.作者自2000-07月开始,采用单流向持续负压引流加间断冲洗技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建雄;康慧鑫;霍枫;詹世林;李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性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性激素应用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因DUB住院的患者给予性激素治疗,其中48例采用妈富隆(A组), 32例使用倍美力+安宫黄体酮(B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副反应及住院时间.结果 A组的完全止血时间、控制出血时间、住院时间较B组均明显缩短(P<0.05),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 妈富隆应用止血治疗效果优于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宋成文;连俊红;谢守珍;魏华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泄浊除痹汤两种组方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为开发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中药处方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将77例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处方1、2两组.处方1组39例,服用泄浊除痹汤原处方12味中药水煎剂;处方2组38例,服用泄浊除痹汤新处方5味中药水煎剂.两组均每日l剂,分2次口服,疗程20 d.观察泄浊除痹汤两种组方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10 d、20 d血尿酸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处方1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4.10%、92.31%,处方2组为63.16%、8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泄浊除痹汤治疗高尿酸血症效果明显,处方1及处方2的疗效基本相同,相对于处方1,处方2更经济.

    作者:孙维峰;张娴娴;徐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军队离退休干部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军队离退休干部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和改进离退休老干部医护保健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SF-36量表对调查对象进行测评,结果与养老院中的老人比较.结果 不同自理情况、睡眠情况、兴趣爱好、婚姻状况的老干部生活质量不同;干休所老人和养老院老人在五个维度(躯体活动功能、健康总体自评、活力、社会功能和心理卫生)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休所老人均高于养老院老人;在机体疼痛上养老院老人高于干休所老人(P<0.01).结论 军队干休所老干部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养老院中的老人;改善老干部的睡眠质量、关注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自理能力等,是当前提高干休所服务质量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作者:卢慧芳;王红;熊小兰;李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单链抗体及其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单链抗体(signal-chain bi-functional antibody, scFv)是一种新型的基因工程抗体(gene engineering antibody,GEAb),由抗体的重链(heavy chain, VH)可变区和轻链(lighe chain, VL)可变区通过一段短肽(Linker)连接而成.与单克隆抗体相比,单链抗体有诸多优点,并可以将药物、毒素、放射性核素等导向肿瘤,在肿瘤的显像诊断和导向治疗中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能.scFv是一很有价值的小分子抗体.

    作者:赵泽文;史常旭;梁志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甲基泼尼松龙联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和意义.方法 采用52只SD大鼠造成急性坐骨神经损伤,随机分为4组,每组13只,分别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组)、MP(MP组)、二药联合应用(联合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损伤后1个月,比较治疗后不同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及光镜下形态学变化.结果 单位视野下神经纤维数量及神经传导速度3个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组同M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组,丹参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与甲基泼尼松龙对神经再生有积极效果,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甲基泼尼松龙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时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吕丹;朱雷;李建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贝伐单抗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骨肉瘤

    目的 探讨重组人p53(rAd5/p53)腺病毒在骨肉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其与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的协同作用.方法 人骨肉瘤细胞9901荷瘤裸鼠16只,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rAd5/p53组、Avastin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Avastin+ rAd5/p53).2周治疗后处死裸鼠,计算抑瘤率,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增殖和凋亡.结果 各治疗组均明显抑制骨肉瘤移植瘤的生长,rAd5/p53组;Avastin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8.10%、32.87%和76.93%;rAd5/p53组、Avastin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微血管密度及增殖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微血管密度和增殖指数明显低于其他单独治疗组(P<0.01).rAd5/p53组、Avastin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结论 贝伐单抗和rAd5/p53能显著抑制骨肉瘤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且二者具有协同抑制骨肉瘤作用.

    作者:仲召阳;任勇;李峥;李梦侠;王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