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践刚;张宪波;叶琼;赵挺;倪耀忠
患者,女,35岁,农民.1年前体检时发现有心脏杂音,同时发现血压高达220/110 mmHg,无明显头昏及头痛,无胸闷及心悸,一直口服心痛定及卡托普利片控制血压,血压波动于130~170/80~100 mmHg.
作者:孙霞;毛卫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透(HFD)的安全性及,岛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长期维持性血透且病情稳定、透析病程在半年以上的患者15例.测定普通血透(CHD)前后的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血脂、β2-微球蛋白(β2-MG)、氨基酸谱等,然后将患者改行高通量血透,持续进行3个月,再测定HFD前后的上述相同指标.另外测定15例年龄、性剐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氨基酸谱作为对照.结果:①CHD和HFD对BUN、Scr的清除差异无显著性.②HFD 3个月后,透前血胆固醇无显著性改变,但血甘油三酯有明显下降[(1.53±1.11)vs(2.02±1.41)mmol/L,P=0.035)].③单次HFD使血β2-MG明显下降[(13.44±0.78)vs(10.40±1.26)mg/dl,P=-0.000],CHD不能使血β2-MG下降,反而升高[(13.45±0.50)vs(13.70±0.53)mg/dl,P=0.09].但连续HFD3月后,透前血β2-MG并无显著下降[(13.44±0.78)vs(13.45±0.50)mg/dl,P=0.947].④单次CHD和HFD对血清总氨基酸浓度无显著影响.高通量血透前患者血清总氨基酸浓度低于健康对照[(765.01±304.97)vs(1182.50±295.48)μ mol/L,P=0.0021;高通量血透3月后,血清总氨基酸水平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1599.41±1131.79)vs(1182.50±295.48)μmol/L,P=0.087].结论:HFD有利于降低血透患者的甘油三酯,对血清β2-MG的清除更明显,单次HFD对血清总氨基酸浓度无显著影响.连续HFD可改善血透患者血清氨基酸谱,可能与胃纳改善,营养物质摄八增加有关.短期观察发现HFD安全有效,比CHD有一定优势.
作者:陈朝生;徐玉兰;梅晓蓉;许菲菲;郑尘非;刘毅;王绿萍;黄朝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内毒素、炎症细胞因子和肠黏膜通透性等的影响.方法:符合条件的43例患者入院24~48 h后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22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21例),行营养支持.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和14 d的血清内毒素,炎症细胞因子,淀粉酶等生化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尿液乳果糖与甘露醇排泄率比值(L/M);观察其APACHE-Ⅱ评分、MODS和胰腺及胰周感染发生率.结果:EN组患者均能良好耐受早期EN治疗.两组营养支持治疗前血清内毒素、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PN组相比,EN组3 d、14 d后血清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营养支持治疗后3 d两组血清各细胞因子水平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14 d后EN组显著低于PN组(P<0.05).治疗前两组尿中(L/M)比值差异无显著性,14 d后EN组L/M比值较PN组显著降低(P<0.05).与PN组相比,EN组14 d后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P<0.05),MODS和胰腺及胰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期EN可促进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缓和急性期炎症反应,降低MODS和胰腺及胰周感染发生率.
作者:吴康为;吴金明;林春景;吴建胜;黄智铭;陈向荣;余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对记忆和各记忆成分的影响.方法:对两侧卵巢切除患者的记忆和雌激素水平进行检查,并与有相似手术史但卵巢功能保留的患者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及手术年限相匹配,采用WMS测查记忆的同时测定血清雌激素水平E2.结果:两侧卵巢全切除组与卵巢保留组相比记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记忆成分卵巢全切除组除定向记忆明显差外(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记忆成分测验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雌激素水平与记忆商、联想记忆、背数、言语记忆和数字记忆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雌激素对记忆的影响能力是有限的,雌激素主要影响言语记忆和数字记忆,而不是记忆的全过程.
作者:宋彦彦;何金彩;池竟未;赵红琴;曾小波;叶碧绿;郑荣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胃十二指肠出血临床常见,往往起病急,病情重,治疗上常用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PPI).为探讨泮托拉唑钠这一国产新型PPI对胃十二指肠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我院对101例胃十二指肠出血病人应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王尧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改进家兔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动物模型.方法:选用体重2.5~3.0 kg家免10只,经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颈动脉插管至主动脉根部灌注停跳液,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气变化.结果:成功建立家免CPB动物模型,体外循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采用本方法建立的家免CPB模型操作简单,更加符合临床,是进行CPB基础研究的理想模型.
作者:张翔;孙成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F-9)及其组织抑制剂-1(TIM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ACS组惠者53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28例;正常对照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MP-9、TIMP-1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S组血清MMP-9、hs-CRP的水平显著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TIMP-1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与S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MP-9/TIMF-1的水平高于SA组(P<0.05)及对照组(P<0.01).ACS组患者血清MMP-9、TIMP-1、MMP-9/TIMP-1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MMP-9在ACS中的高表达及MMP-9与TIMP-1的失衡促使斑块易于破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可作为预测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或破裂的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血清MMP-9、TIMP-1、MMP-9/TIMP-1与hs-CRP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判断斑块稳定性、预测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临床指标.
作者:蔡雪黎;张怀勤;杨德业;徐力辛;王忠永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在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中观察近交系小鼠不同品系的供受体组合对于移植心脏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异位小鼠心脏移植模型,术后通过扪诊评估移植心功能,比较C3H/HeJ、Balb/c和C57BL/6J常见近交系小鼠六种不同供受体组合生存时间的差异,并进行组织病理评分.结果:C3H/HeJ、Balb/c和C57BL/6J六种不同供受体组合的受体心脏存活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中位生存时间均为7~8 d,而且组内生存时间差异小;移植心脏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所有标本均表现为严重的排斥反应,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C3H/HeJ、Balb/c和C57BL/6J不同供受体组合均能符合移植免疫研究的要求,但是综合考虑手术难度、术后检测、喂养以及感染等因素,C57BL/6J和C3H/HeJ适合作为供体小鼠,而Ba1b/c更适合作为受体小鼠.
作者:王瑾珺;蔡勇;杨亦荣;郑少玲;陈必成;夏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为委中穴针剌提供适宜的进针深度,避免对胫神经或胭血管的损伤并发挥其大功效.方法:用40例经甲醛固定的成人下肢标本,依据国颁标准定穴进针,解剖观测进针层次及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果:伸膝,直剌进针,针体由皮肤到胭筋膜的深度为(0.81±0.20)cm.胭筋膜深面,针体周围是大量的疏松结缔组织.针体穿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入深面可触及粗大的胫神经和腘血管束,针体由皮肤到胫神经的深度为(1.55±0.32)cm,到胭静脉的深度为(2.84±0.38)cm.胫神经的体表投影相当于胴窝上、下角的连线.结论:委中穴针刺的适宜深度均值为1.55 cm.委中穴与胭窝的筋膜组织关系密切.
作者:崔怀瑞;楼新法;戴开宇;胡斯旺;蒋松鹤;杨新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添加谷氨酰胺双肽的肠外营养(PN)对严重烧伤患者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例严重烧伤惠者按营养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两组惠者均接受等氯热卡的肠外营养1 w,实验组同时给予谷氨酰胺双肽0.5 g·kg-1·d-1.检测入院时(伤后第1天)、用药时(伤后第7天)、用药后(伤后第14天)患者蛋白代谢的情况,记录伤后30 d创面愈合率和总住院日.结果:伤后第14天,对照组血浆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血浆总蛋白由PN前的(38.8±6.6)g/L升至(56.7±6.4)g/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含谷氨酰胺双肽的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能明显提高严重烧伤患者血浆总蛋白的水平,促进机体蛋白的合成,提高创面愈合率.
作者:梁晶;杨宁;卢才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重要的手术,现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
作者:林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细胞学实验来研究塞来昔布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活性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兔关节软骨细胞,利用相差显微镜和H.E.染色软骨细胞形态学观察,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检测金属蛋白酶(MMP-1)、MMP-3蛋白,阿利新蓝法检测糖氨多糖(GAG)的合成.结果:随传代次数增加,细胞逐渐变大,72 h后见细胞大部分贴壁并延伸呈成纤维细胞形态.5 W时A组、B组、C组的阳性免疫染色的灰度值A、C组灰度弱于B组(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5 w时C组软骨细胞较B组软骨细胞的MMP-1、3蛋白表达量下降,P<0.01,A组在各周无明显变化.3 W与5 W时A、C组糖氨多糖含量高于B组(P<0.01).结论:塞来昔布可以抑制IL-1所产生的不良效应;可通过减少MMPs的合成,保护软骨基质的降解来维持细胞活性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
作者:陈乃钱;陈霖;滕红林;吴春雷;吴云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致脑心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1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行Holier检查,测定85例患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并与59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脑出血后心电图改变类型常见的为ST-T改变,丘脑及基底节区、脑干和小脑与脑叶ST-T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患者,血清CK-MB除病后7d外,在病后3~48 h、3 d均增高,血清cTn-I各组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发生率较高,对其进行测定可能有助于脑心综合征的防治及病情的判断.
作者:董其谦;王小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青年妇女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诊疗价值.方法:选用152例青年妇女宫颈组织,其中正常宫颈鳞状上皮28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2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32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ISCC)64例.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染色分别检测OPN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OPN的阳性表达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呈弱阳性.LSIL、HSIL和ISCC均呈过度表达.OPN的表达在正常鳞状上皮与后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LSIL与HSIL和ISCC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ISCC与HSIL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OPN在青年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宫颈鳞状上皮恶性转化的标记物.
作者:周伶俐;王宗敏;赵志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技术经验.方法:通过回顾24例动脉瘤采用不同锁孔入路手术夹闭方式,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结果:经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全部夹闭成功,无死亡,愈后良好.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反应轻.结论:锁孔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安全可靠,可明显降低手术创伤,手术时间短,提高了手术的治疗效果,可作为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主要方法.
作者:王保平;叶锦平;张翼;梅袆民;林伟;麻伟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36例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并发症预防及术后效果,为此手术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经验.方法:36例极重度耳聋患者接受多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常规经乳突面隐窝开放入路方法.分析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和特殊病例的处理,随访6个月~4年,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36例电极均一次植入成功,电极植入深度达到要求标准.术后摄眶前位平片,证实电极均在耳蜗内.并发症较少.随访6个月~4年.听觉语言功能满意率达72.2%(26/36).结论:多道人工耳蜗植入能使极重度耳聋患者恢复听觉功能.较少的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的言语康复使这个装置终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黄加云;倪丽艳;吴飞球;韩东一;王玲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分子活性肽apelin及其受体APJ在两肾一夹高血压病理进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测定平均颈动脉压(mCA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以及左心室压力变化大速率(LV土dp/dtmax),测定左心重与体重比值(LVM/BW).以RT-PCR方法检测左心室组织apelin、APJ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①模型组大鼠mCAP较对照组高36.58%(p<0.05),LVEDP较对照组高333.8%(P<0.01),LVM/BW较对照组高20.24%(P<0.01),LV+dp/dtmax较对照组低85.35%(P<0.05).两组大鼠LV-dp/d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模型组左心室组织apelin mRNA、APJ mRNA表达水平,比对照组分别高77.66%和119.00%(P均<0.05).结论:高血压大鼠左心室apelin-APJ基因表达的上调在肾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金戈;杨鹏麟;龚永生;范小芳;庄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患者,男,51岁,因反复鼻出血10年余,活动后气促2年,加重3个月,于2006年3月24日收住我科.
作者:吴立琴;戴元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电视胸腔镜外科(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手术适应证随着器械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成熟而不断扩大,很多医院都能对某些过去只能开胸手术的疾病采用VATS[1~3].
作者:林卫红;张丽清;陈惠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MSCT三期扫描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的意义.方法:对3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层厚1.6~3.2 mm,螺距为0.825,造影剂80~100 ml,注射速度为2.5 ml/s,于注射造影剂后23~27 s进行快速扫描,为动脉期;60~80 S扫描为静脉期.结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9例,肾上腺转移瘤15例.其中20例经病理证实,全部病例均经过5~15个月的随访.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与肾上腺转移瘤的三期扫描的CT值有差异,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增强扫描的动脉期肿瘤实质的CT值明显高于静脉期肿瘤实质的CT值;在肾上腺转移癌中肾上腺肿瘤强化的方式与转移瘤明显不同,动脉期肿瘤实质的CT值低于静脉期肿瘤实质的CT值.结论:螺旋CT对肾上腺肿瘤的动态扫描显示了造影剂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转移瘤中的进入和排出时间有差异,提高了CT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转移瘤的鉴别能力.
作者:姜新;王思齐;吴恩福;陈伟建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