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泽文;史常旭;梁志清;常青;李军;李斌
目的 用E.coli HB 2151表达抗人Endoglin胞外段单链可变区片段(single chain variable fragment,scFv),并鉴定其抗原结合活性,为卵巢癌的体内诊断和治疗研究提供靶向载体分子.方法 用呈现scFv抗体的重组噬菌体感染E.coli HB 2151进行抗体的可溶性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可溶性scFv的表达,竞争性ELISA 检测可溶性scFv的抗原结合活性.结果 抗人Endoglin胞外段scFv得到了可溶性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位于周质腔中,其分子量约为29 kD.该周质提取物中scFv能与抗Endoglin单克隆抗体竞争性结合同一抗原表位,且竞争作用随scFv浓度增加而加强.结论 用E.coli HB 2151成功表达了具有抗原结合活性的抗人Endoglin胞外段scFv,为其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赵泽文;史常旭;梁志清;常青;李军;李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脑蚓部常见肿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小脑蚓部肿瘤的术后病理资料.结果 22例小脑蚓部肿瘤中,术后病理诊断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6例,髓母细胞瘤5例,血管母细胞瘤5例,生殖细胞类肿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转移瘤1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结论 小脑蚓部肿瘤种类多样,密切结合患者年龄和病程特点,把握各类肿瘤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李国雄;黄文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不同方式、剂量人工接种,尝试用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移居高原(海拔3 700m)的成年家兔,观察高原环境下人附红细胞体是否感染家兔及接种方式与剂量对感染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移居高原适应30天以上的成年家兔,经耳静脉、腹腔、皮下接种人附红细胞体,之后连续30天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三种接种方式均可成功感染家兔,接种后第4~9天在成年家兔血液中可检测到附红细胞体,接种后第15~16天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达到高峰,接种后第28天附红细胞体逐渐消失;不同接种方式、剂量可致感染窗口期不同,耳静脉接种较其他方式接种窗口期早3天出现,高剂量接种较低剂量接种窗口期早2天出现;不同接种方式、不同接种剂量附红细胞体高峰期和消失期的出现基本相同.结论 高原环境下人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家兔,接种方式与剂量对感染有一定影响.
作者:石泉贵;鞠明兵;陈洪章;陈薇薇;邓勇;黄学文;齐宝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适应战场成批烧伤救治的需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1-6],作者进行了三种烧伤外用药对烧伤创面处理的效果研究,以期获得对创面保护作用好、抗菌效果可靠的用药与处理方法.
作者:吴晓华;严明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军队基层官兵口腔健康状况,为建立我军合理有效的口腔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驻广州地区某部850名基层官兵,进行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 850名被调查者龋齿率为33.65%,龋均为1.39;龋未治牙占42%,龋失牙占3.9%,因龋充填牙占9.5%,软垢平均检出率85.2%,牙石检出率为81.2%,牙龈炎检出率为78.4%.结论 被调查官兵患龋率低于全国同龄人群水平,牙周疾病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李文荟;周学君;郭莉;任肖华;李颖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G蛋白偶联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致病作用及临床干预.方法 以合成的β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171例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β1受体自身抗体,其中糖尿病心肌病患者71例,2型糖尿病60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对糖尿病心肌病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为治疗组,阴性的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常规强心利尿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mg,po,qd;硝酸异山梨醇酯(isosorbide dinitrate)10mg,po,tid;酒石酸美托洛尔(metororolol tartrate)25mg po,bid;双氯噻嗪12.5mg po,qd;阿斯匹林100mg po,qd,分别观察阳性组和阴性组对心功能的影响,6~12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糖尿病心肌病组抗β1受体阳性率为57.7%(41/71),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心肌病组18.3% (11/60)及正常对照组17.5%(7/4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组反映左室形态、收缩、舒张功能的指标明显改善(P<0.05),阳性组优于阴性组,阳性组总有效率为82.9%,阴性组56.7%.结论 免疫学机制可能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病理生理过程;酒石酸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作者:赵林双;吴江平;向光大;孙慧伶;张丽华;廖玉华;王敏;候洁;周子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组织中Fa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然后应用乌司他丁进行干预.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 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Fas的表达,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Fas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 实验对照组肺组织表达低水平Fas;模型组肺组织呈密集棕黄色染色,Fas高表达;乌司他丁组肺组织表达低水平Fas.经q 检验,实验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Fas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对照组与乌司他丁组之间,Fas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使急性肺损伤组织中Fas呈低表达,对急性肺损伤组织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亮;曾尟枚;陆卫华;张端莲;唐忠志;刘非凡;邬明;程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冷循环式多极射频凝固治疗轻型肝外伤的可行性.方法 10只健康家猪开腹直视下采用手术刀片切割肝脏,建立I、Ⅱ级肝外伤各10处.I、Ⅱ级再各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均采用冷循环式多极射频进行凝固止血治疗.随机选一组将两根射频针置于肝破裂口内,另一组将射频针置于裂口两侧肝实质内.射频输出功率及其它射频参数相同.观测肝活动性出血中止的治疗时间及凝固范围.结果 随着射频热量的提高,肝裂口周围肝实质逐渐被凝固并延伸至肝裂口处,活动性出血逐渐停止;Ⅱ级组治疗时间明显长于I级组 ( P<0.05);射频针置于裂口两侧组治疗时间少于相同级别的将射频针置于裂口内治疗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 P<0.05).结论 冷循环式多极射频针能有效治疗轻型肝外伤,合理布针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王莎莎;李叶阔;朱贤胜;程琦;吴晓岩;霍枫;陈建雄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气管切开术的广泛应用,由其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1].为此,作者对本院脑外科气管切开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作者:董玉梅;靳桂明;张瞿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胆囊切除术后早期Oddi括约肌超微结构改变、肌球蛋白重链(MHC)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催化亚单位α、β (CnAα、CnAβ) 2种亚型的表达变化,探讨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的改变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5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4组,A、D组各14只,B、C组各12只;A组仅行开腹术暴露胆囊,术后4周取Oddi括约肌标本; B、C、D组行胆囊切除术,分别于术后2、4、8周切取标本.A、D组各取2只行透射电镜检测.余行RT-PCR、Western blot检测CnAα、CnAβ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HC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①Western blot检测到术后2周、4周、8周MHC蛋白表达逐渐增加 (P<0.01); 透射电镜示术后8周平滑肌细胞内密体增多.②RT-PCR检测到术后4周、8周与对照组比CnAβ mRNA表达增加,8周比4周降低(P<0.01).③Western blot检测到术后2周、4周、8周CnAβ蛋白表达逐渐增加 (P<0.01).④CnAα 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兔胆囊切除术可致Oddi括约肌组织超微结构发生改变、肌球蛋白重链表达增加;肌球蛋白重链表达增加可能与CnAβ表达增高有关,这可能是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SOD)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分子机制之一,可能在胆囊切除术后SOD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铁虎;李智华;何谦;王琦;熊燕;江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脉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 大鼠大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STZ 60mg/kg),造模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糖脉平组、二甲双胍组、玉泉丸组,成模后每2周称体重并剪尾测血糖,第6周处死取主动脉标本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MCP-1mRNA蛋白表达.结果 造模后,大鼠血糖明显升高, MCP-1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经治疗后,糖脉平治疗组及二甲双胍组MCP-1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糖脉平能减少糖尿病大鼠MCP-1mRNA的表达,减轻血管内皮局部炎症反应,阻断和降低动脉硬化的形成.
作者:何东初;程艳慧;丁晓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科学评估医院工作质量,提高医院各项工作宏观调控水平.方法 本文运用秩和比(RSR)法分析1998/2007年医院年终考核结果.结果 得到了各年年终综合考核结果的RSR值的分布,并对RSR值进行排序和分档.结论 运用秩和比法可以精确、直观地得到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优于直接评分法.
作者:梅川;钟伟丽;罗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创伤小,止血快,疗效确切[1],但由于其复发率高[2-3],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作者自1990/2006年间对103例大咯血病人进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复发17例,占16.5%.本文结合临床实践,究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曹国文;李树南;邓士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科学军事飞行人员的停飞标准.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来因病住院飞行人员的病历记录.结果 78.2%的患病飞行人员不适合继续飞行.其主要患病病种中,神经系统疾病占28.9%,循环系统疾病占14.0%,耳和乳突疾病占11.3%,消化系统疾病占5.0%,精神和行为障碍占4.8%.结论 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耳和乳突疾病是军事飞行人员停飞的主要病因.
作者:王纯巍;纪桂英;郝鹰;徐蜀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医院物资管理是医疗活动的基础,也是成本核算的重要环节[1].近年来,我院物供中心针对传统物资购、销、存流程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依托医院信息科的技术力量,设计了物资购、销、存软件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为成本核算进行统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作者:康丽艳;张超英;解放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为军队医院中层干部管理培训提供新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层干部管理培训方案制定、组织实施、效果评估和存在的问题.结果 通过培训,管理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结论 军队医院中层干部管理培训,对加快中层管理队伍建设,推动医院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坚;周民伟;陈昊;王蜀燕;戴辉;董爱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肝性脑病是由于肝功能损害严重及广泛的侧支循环形成,使来自肠道的毒物直接进入体循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为特点并出现意识行为改变或昏迷的临床综合征[1].因此,保留灌肠,改善肠道内环境对病情转归起着重要作用.我院采用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海燕;解放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低氧对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PASMC)细胞表型的影响以及不同细胞表型下蛋白激酶G Ia(protein kinase GIa,PKGIa)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探讨PKGIa信号途径与低氧PASMCs表型转换中的可能调控作用.方法 组织块法培养人PASMC.采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常氧组(N组)、低氧12、24h组PASMCs内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α actin,SM-α-actin)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同时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PKGIa基因mRNA以及相应的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各组均检测出SM-α-actin、PKGIa的mRNA以及蛋白表达的变化.低氧刺激下,PASMCs内SM-α-act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同时PKGIa的mRNA以及蛋白表达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PKGIa可能在低氧致人PASMCs表型改变中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作者:易斌;陆俊羽;钱桂生;白莉;王关嵩;赵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问题的提出随着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深入开展,医院所拥有的医学信息资源急剧膨胀[1],大量分布异构数字信息随之涌现,给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加上各医学学科文献信息载体呈现多样化特征,用户信息需求呈现全面性、完整性特点,这给医院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因此,建设一个资源重组、信息增值、方便管理的信息资源整合系统,是图书情报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2].
作者:郑萍;罗书练;邵新;侯世方;张梅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急性缺氧条件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分泌内皮素(ET)的影响及茶多酚(TP)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VEC分为7个组:①空白对照组;②单纯缺氧组;③缺氧+TP组;④单纯AngⅡ组;⑤AngⅡ+TP组;⑥缺氧+AngⅡ组;⑦缺氧+AngⅡ+TP组.除空白对照组、单纯AngⅡ组和AngⅡ+TP组外,其他各组置于低压舱内上升至5 000M高度、停留30min,对培养的各组VEC进行缺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缺氧及AngⅡ和TP作用前、作用后0.5h、6h、24h 不同时间点各组细胞培养液中的ET含量.结果 ①急性缺氧和单纯AngⅡ均可明显促进VEC分泌ET(P<0.01),在急性缺氧条件下,AngⅡ促进VEC分泌ET的作用要显著高于单纯缺氧作用和单纯AngⅡ作用(P<0.01).② TP能显著降低缺氧及AngⅡ促VEC分泌ET的作用(P<0.01).结论 在急性缺氧条件下,AngⅡ可显著增加培养的VEC分泌ET的功能,TP能显著抑制缺氧条件下AngⅡ促VEC分泌ET的作用.
作者:刘玉;李鸣皋;马贵喜;韩磊;李靖;蒙果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