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邹敏书;余健;聂国明;刘雪梅
脑缺血预处理(Cereba l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CIP)是指脑组织采用机械刺激,如一次或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诱导脑组织产生内源性保护机制,使其对以后较长时间的缺血性损伤产生显著的耐受.1990年Kitagawa等[1]在沙土鼠脑缺血的实验研究中观察到短暂性脑缺血预处理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对沙土鼠预先给予2min×2次的脑缺血(间隔1天)几乎能完全防止再次较严重缺血(5min)所致的海马CAl区神经元损伤,首次提出缺血预处理的概念:即机体对短暂缺血的适应性反应,能增加神经元对再次缺血的耐受性.
作者:解放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部位、病原菌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16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5例,感染率为17.41%,高于同期医院平均医院感染率4.62%(P<0.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依次为泌尿系统、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口腔和血液系统;病原菌以G-杆菌(53.85%)和G+球菌(41.02%)为主;医院感染主要与高龄、病程、住院时间、院前滥用抗生素、糖尿病代谢控制不佳、并发症及侵入性操作有关.结论 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效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尽量避免或减少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注意提高患者免疫力等,是防治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廖小平;梁谷;黄电锋;谢桂英;梁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本文从院前急救医疗信息系统的建立,医院急救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等方面分析了国内急诊医疗信息系统的研究状况,并提出了急诊医疗信息系统开发中需把握的问题:与HIS的融合;工作流程的优化;关联数据库的集成.
作者:黄正东;王光华;郭雪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收集近6年来我院收治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其诱发因素、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发病特点,探讨冠心病防治措施.
作者:蒋桔泉;丁世芳;陈志楠;付文波;龚志刚;卢青;王仁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细菌感染过程中血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G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48例新生儿感染住院患儿分2组:细菌感染组23例,病毒感染组25例.所有病例入院时检测CRP、WBC、GR%,并细菌培养.细菌感染组入院后即给予抗生素治疗,并24h、48h、72h复查CRP、WBC、GR%,观察三者的动态变化.结果 入院时新生儿细菌感染组CRP、GR%均较病毒感染组显著升高(P<0.01),而WBC无显著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GR%在入院后48h即开始明显下降(P<0.01),而CRP则在入院后72h水平才显著降低.CRP、GR%对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均有诊断意义(P<0.05),而WBC无诊断意义.血清CRP与GR%呈正相关,r为0.65,P<0.01,WBC与CRP、GR%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35,0.31,P均>0.05.CRP、GR%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相似,均高于WBC.结论 新生儿感染中CRP、GR%是一很好的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的诊断指标,其在细菌感染时升高,而WBC对区别细菌或病毒感染无显著意义.
作者:刘静;邹敏书;余健;聂国明;刘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患者男性,28岁,因右季肋部外伤半小时入院.半小时前在简易炼铁炉旁工作时,被飞出的小铁片击伤右季肋部,当时感右胸和右上腹疼痛,约5分钟后跌倒在地,20分钟后感胸闷、呼吸困难,出冷汗,由他人抬送入院.体查:血压测不到,立即给予快速补液,10分钟后送至住院部,查体:T 36℃、P 62/min、R28/min、BP 9/6kPa,急性痛苦面容,神志清楚,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嘴唇紫绀.颈静脉不怒张,气管居中.
作者:龚志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前医院实行的全成本核算工作,是把医院所有费用都纳入成本计算范围,实现全员约束.在目前经济体制和现有运行机制条件下实行全成本核算,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难题,有待完善、规范.本文就科室全成本核算所遇到的难点作一探讨,并就促进医院成本核算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
作者:李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副神经节瘤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肿瘤,主要分布于头颈、纵隔、肾上腺及腹膜后等有副神经节聚集的部位,临床上较为少见.我们于2003年收治2例,进行病例报告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治疗原则.
作者:张智勇;卢绮萍;章必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卵巢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和淋巴管密度(LVD)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联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用分化簇34(CD34)标记卵巢癌组织中的微血管,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标记卵巢癌淋巴管,人工计数MVD与LVD,分析卵巢癌的MVD及LVD与临床病理之间的联系.结果 LVD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P<0.01)、FIGO分期(P<0.05)及腹膜转移(P<0.05)显著正相关,MVD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P<0.05)、腹膜转移(P<0.05)、远处转移(P<0.01)及FIGO分期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新生血管和淋巴管促进卵巢的生长和转移,卵巢癌组织中高微血管密度和高淋巴管密度与腹膜转移、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作者:邱敏;梁志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世界局部战争呈现出全时空、超立体、全领域、全天候、高强度、高技术杀伤效能的特点,给战时卫勤保障增加了新难度,提出了新课题,特别是对战场快速机动救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机动卫勤力量快速机动救治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军队战时卫勤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此,本文对中美军队卫勤机动分队的机动救治特点进行概述性比较,并就其引发对我军机动卫勤力量建设的启示进行思考,旨在为我军着眼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认真做好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提供借鉴.
作者:李森;陈立明;王焕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osner-Schlossman's symdrome,以下简称PSS)是一种国内,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较为常见的继发性青光眼,本病多发于青壮年,老年人少见.我院于2001年~2004年四年间共收治了14例50岁以上的PSS病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新;周和政;王柏川;鄢俊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前后的军队病员医疗消耗的变化,探索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军队病员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统计资料汇总分析方法,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前后的医疗消耗数据进行了汇总、比较和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①门(急)诊医疗总费用下降幅度16.11%,其中现役军人门急诊治疗总费用增长10.94%,职工和家属则分别下降30.53%、47.86%.②住院医疗总费用增加8.11%,其中现役军人住院医疗消耗总费用增长16.87%,职工和家属则分别下降42.67%、39.04%.结论 结果表明,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分类保障模式初步形成,军队伤病员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合理医疗消费的机制基本建立.
作者:曾艳彩;陈戈;李雪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CTA的临床应用是脑动脉瘤(AN)影像学诊断的一大进展,它已被证明是显示脑AN的一种快速、简单、无创及可靠的方法[1~3].随着多排螺旋CT特别是64排螺旋CT的应用,它甚至能发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未显示的一些微小动脉瘤.我们利用64排螺旋CT在三维成像方面的技术优势并结合临床特点,探讨头颈CTA在指导脑动脉瘤诊断及指导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谢玉茹;唐海亮;梁文;全显跃;唐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院近年联合应用氦氖激光、泛昔洛韦、季德胜蛇药片治疗68例带状疱疹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1.1 一般资料68例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0.2±9.6岁,部位:三叉神经8例,颈神经4例,肋间神经25例,腰神经29例,骶神经2例.病程3~12天,平均6.3±2.1天.患者均为初诊,就诊前未进行其他任何治疗.
作者:曾雪英;钟洪才;黄小雄;叶俊生;黄壮峰;陈小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海水微波固定介质的可行性及军事意义.方法 用不同浓度、相同pH值和不同pH值、相同浓度的海水作微波固定介质,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处理,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结构,同时与0.01 MPBS液微波固定介质进行对比.结果 海水作微波固定介质所固定的组织切片染色后,细胞结构清晰,细胞形态完整.结论 海水作为微波固定介质是可行的,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作者:刘庚勋;李正贤;颜美荣;刘伟;罗胜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大会暨第七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于2006-12-25/26日在广州召开.有关单位领导和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共116人参加了会议.军区首长亲切接见了全体与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联勤部有关领导在会上讲了话,总后勤部卫生部有关部门领导到会指导.
作者:向彩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多发于老年患者,约占颅内血肿的10%,在硬膜下血肿中约占25%左右[1].我院于2000~2004-10月间,对血肿液化良好的38例患者,采用改良单孔钻颅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晓勇;张志强;程新富;徐延森;谭宗德;罗晓明;钱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现代输血技术的发展,尤其机采单个供者血小板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急性白血病(AL)患者因出血致死的死亡率.我国多数学者认为血小板低于20×109/L为输注血小板指征[1~3],但血小板来源有限,保存困难,费用昂贵,反复输注还易产生血小板抗体,造成血小板无效输注.因此,如何正确掌握血小板输注适应症非常重要.近6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血小板输注的适应症作了一些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华;王军;谢红;熊金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性宫颈炎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是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据统计已婚妇女中宫颈糜烂患病率为40%~50%,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重度宫颈糜烂病程长,脓性白带多,局部用药疗效差.我科自2003-06~2004-12,用爱宝疗栓并微波治疗门诊就诊的186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并随访观察,证实临床效果好.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周俊;刘玲;邓洪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前列腺增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法(TRAP法)检测3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及30例增生结节和包膜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并比较端粒酶活性水平与BPH的关系.结果 BPH组织中端粒酶阳性14例(46.7%),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端粒酶阳性1例(10%),增生结节组织中端粒酶阳性14例(46.7%),包膜组织中阳性1例(3.3%);BPH组织端粒酶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增生结节阳性率明显高于包膜组织(P<0.01).结论 前列腺增生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表达增加有关.
作者:钱卫红;刘志敏;李功成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