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

谢继承;樊树蜂;吴海鸰;曾春光

关键词:肾癌,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期增强
摘要:目的探讨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肾癌患者,全部采用CT多期增强扫描,其中5例加排泄期扫描,3例加薄层扫描.结果:CT平扫为单侧或双侧大小不等肿块,均匀低密度13例,内部稍低边缘稍高的混杂密度16例,有钙化者7例,含脂肪密度者1例,均匀高密度1例,囊性密度1例.突出肾轮廓外23例,靠近肾窦附近2例,位于肾实质内5例;边界清楚11例,不清19例,有假包膜5例.增强扫描皮髓分界期显示21例,实质期显示30例,排泄期显示5例;表现为不均匀的明显实质强化,境界清楚,中心有小片状的不显著强化区23例,周边强化6例,囊壁强化1例.结论:CT多期增强扫描是肾癌术前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刀刺伤股动脉破裂修复术后截肢原因分析

    在骨科急诊中,股动脉破裂并不少见.这类疾病往往病情危急,若处理不当,会引起肢体肌肉坏死、缺血性肌孪缩,甚至截肢等严重后果.如何正确重建血管,观察病情变化并妥善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我科自1995至2002年间共处理35例四肢血管损伤病例,其中有4例股动脉破裂患者在血管修复术后截肢,报告如下.

    作者:沈权;林垂聪;杨胜武;滕红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全血培养对体外培养PBMC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了解不同的体外培养方法对健康青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用RPMI-1640培养基和RPMI-1640中混入不同比例全血(1:10,1:5)的培养基来培养PBMC,用流式细胞术(FCM)观察24h细胞凋亡发生的情况;并同时用ELISA法观察细胞培养上清中TNF的水平.结果:三种培养基培养24h后PBMC的凋亡率分别为(12.04±4.38)%,(7.21±2.16)%和(2.38±0.68)%,含全血的两组与RPMI-1640组差异显著(P<0.05,P<0.01);三种培养基培养PBMC24h后细胞上清液TNF分别为(2.89±1.43),(5.15±1.84)和(6.52±3.06)(ng/ml),两全血培养基组与RPMI-1640组差异显著(P<0.01),而两全血培养基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混入全血的培养基对培养PBMC细胞凋亡的影响小于单纯RPMI-1640培养基.

    作者:盛秀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SARS冠状病毒S蛋白S1片段基因克隆和变异分析

    目的:获得SARS冠状病毒S蛋白S1片段基因的克隆.方法:将SARS病毒RNA基因组逆转录合成cDNA,PCR得到阳性条带,将其亚克隆到pUCm-T载体中进行酶切及测序分析,并与Genbank中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阳性克隆经酶切鉴定,目的基因片段长度为1905 bp,与Genbank中另外45株的SARS病毒株的S蛋白S1片段基因比较,共有13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有8处为同义突变,5处为错义突变.结论:成功克隆SARS冠状病毒S蛋白S1片段基因,为该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吴淑珍;张洪勤;包其郁;毕云天;黄慧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蝉拟青霉对大鼠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观察蝉拟青霉菌丝体水提取物对正常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大鼠血液蛋白质、白细胞水平及肝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探讨其对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用HiCN法、双缩脲法、溴甲酚绿法分别测定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数;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的形态结构.结果:蝉拟青霉使正常大鼠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1),并能拮抗由于使用环磷酰胺所造成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的降低(P<0.05);使正常大鼠血白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并能阻遏由于使用环磷酰胺所致的白细胞降低(P<0.05);使正常大鼠肝细胞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增多.结论:蝉拟青霉对机体的营养状况有改善作用.

    作者:陈秀芳;金丽琴;吕建新;雷康福;陈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深低温停循环行主动脉瘤根治术的脑保护方法

    目的:总结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瘤根治术中脑保护的方法,停循环中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的方法及优点.方法:2003年5月~2004年7例行主动脉瘤根治术中,3例行单纯停循环,4例停循环中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结果:3例单纯停循环中有2例出现轻度神经系统症状,予甘露醇、奋乃静等药物后好转,4例采用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者无明显神经系统异常.结论: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瘤根治术应着重强调循环功能的稳定,限制停循环时间,进行脑保护,并尽可能常规采用右锁骨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

    作者:王珏;孙成超;林超西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体会

    目的:介绍同种带瓣管道的制备及在治疗右室流出道狭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体会.方法:自2001年3月至2004年3月应用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复杂先心12例(法洛氏四联征9例,右室双出口3例),共用同种主动脉7例,同种肺动脉5例,采用带瓣管道做跨环补片.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其余患者低氧血症改善,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心功能良好.结论:应用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右室流出道狭窄或梗阻的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需抗凝,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蒋成榜;张浩;郑亮承;孙成超;谢德耀;陈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副癌性小脑变性三例报告

    副癌性小脑变性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临床容易误诊,易延误肿瘤的诊断而错过佳治疗时期.现将本院收治的3例副癌性小脑变性报告如下.

    作者:余琳玲;邱伟文;乔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SARS冠状病毒Orf3和Orf4的克隆和分析

    目的:克隆SARS冠状病毒的Orf3和Orf4两个开放性读框,并对其进行DNA序列和蛋白质结构分析.方法:通过RT-PCR,从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中扩增得到特异性片段,利用TA克隆将PCR产物克隆入PUCm-T载体并进行测序、同源性比较和蛋白质结构分析.结果:RT-PCR扩增出的特异产物与预期长度相符,序列分析表明,其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的SARS病毒的Orf3和Orf4同源性在99%以上.结论:成功克隆SARS冠状病毒Orf3和Orf4两个开放性读框,为表达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洪勤;吴淑珍;毕云天;包其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双氯芬酸的制剂及药代动力学特点

    双氯芬酸(diclofenac)为苯乙酸类衍生物,属非甾体类抗炎药,化学名为二氯苯胺苯乙酸,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此药是由Ciba-Ceigy药厂首先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由于它具有作用强(作用强度为乙酰水杨酸的26~50倍)、人体血浆半衰期短(t1/2:1.5 h)[1]、吸收迅速、排泄快、胃肠道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胡爱萍;胡国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层粘蛋白及受体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层粘蛋白(LN)及其受体(LN-R)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袭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绒癌)石蜡包埋组织中LN、LN-R的表达情况.结果:①LN、LN-R在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中的表达存在差别(P<0.01).LN葡萄胎中表达阳性率达100%,在侵袭性葡萄胎中阳性率达75%,在绒癌中阳性率为5%;LN-R在葡萄胎中阳性率达7%,在侵袭性葡萄胎中强阳性率达30%,阳性率达65%,在绒癌中强阳性率达45%,阳性达50%.②LN、LN-R在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中的表达与葡萄胎比较存在差别(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除LN-R在侵袭性葡萄胎与绒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LN、LN-R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异常与恶性滋养细胞的高侵袭力密切相关.

    作者:陈凤娣;周凯;王繁;李兴彪;谢丽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胰十二指肠损伤诊治体会

    胰十二指肠损伤是腹部创伤中较复杂的一种创伤,临床上较少见,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院从1983年以来共收治1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董寅;缪金透;王通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肾癌患者,全部采用CT多期增强扫描,其中5例加排泄期扫描,3例加薄层扫描.结果:CT平扫为单侧或双侧大小不等肿块,均匀低密度13例,内部稍低边缘稍高的混杂密度16例,有钙化者7例,含脂肪密度者1例,均匀高密度1例,囊性密度1例.突出肾轮廓外23例,靠近肾窦附近2例,位于肾实质内5例;边界清楚11例,不清19例,有假包膜5例.增强扫描皮髓分界期显示21例,实质期显示30例,排泄期显示5例;表现为不均匀的明显实质强化,境界清楚,中心有小片状的不显著强化区23例,周边强化6例,囊壁强化1例.结论:CT多期增强扫描是肾癌术前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谢继承;樊树蜂;吴海鸰;曾春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开放手术治疗

    目的:评价开放手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4例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患者施行开放手术,其中再次输尿管膀胱吻合术11例,供肾肾盂自体输尿管吻合术2例,输尿管黏连松解术1例.术后平均随访(28.9±22.3)个月(10~92个月).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14例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术后血肌酐下降(266.2±171.7)μmol/L.除1例患者发生2次吻合口再狭窄外,其余13例在随访期间无再发狭窄.结论:在充分的术前准备下,手术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梗阻严重、输尿管狭窄段较长的患者开放手术是首选的方法.

    作者:陈文伟;杨亦荣;夏鹏;谢辉;郑少玲;沈龙捷;李澄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型热塑面罩系统的定位精度研究

    目的:比较博医来的热塑面罩系统和常用的比利时单层简易热塑面罩的摆位偏差和固定偏差.方法:对80多例用比利时面罩的患者和40例用博医来面罩的患者,分别拍摄0.和90.的片子,计算并比较各自的摆位误差和固定误差,再用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博医来面罩系统和简易热塑面罩系统的三维平均固定误差分别为(0.3±0.2)mm和(1.2±1.2)mm;它们的三维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0.9±0.7)mm和(1.9±1.4)mm.结论:博医来面罩系统的固定误差和摆位误差都要比简易热塑面罩系统的固定误差和摆位误差小得多,博医来面罩系统更适用于开展精确的调强放射治疗.

    作者:金献测;吴式琇;谢聪颖;黄珂靖;余建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症的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症(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TM)在国内已有文献报道[1],但对其超声表现分型的临床意义的报道并不多,现将我院超声科诊断39例患者所得经验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邹春鹏;焦岩;黄品同;黄福光;赵雅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后腹腔镜手术118例应用报告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2月~2003年8月,我院共完成后腹腔镜手术118例.其中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7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18例,肾门淋巴管断流术5例,肾癌根治术15例,单纯肾切除术12例,肾盂整形术2例.结果:手术成功116例,1例肾肿瘤过大术中出血,1例副脾误诊为肾上腺肿瘤改开放手术.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作者:翁志梁;张方毅;余志贤;王思齐;张奕雄;陈伟;李湘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三种根管充填方法根尖封闭能力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根管充填方法对根尖孔的封闭能力.方法:采用美蓝染色法测定3种根管充填方法的根尖渗漏染色长度.A组,不加热侧方加压法+牙胶尖+封闭剂AHplus;B组,垂直加压法+牙胶尖+封闭剂AHplus;C组,UItrafil低温热塑牙胶+封闭剂AHplus,并设阳性和阴性对照组.结果:(A组)不加热侧方加压法、(B组)热垂直加压法、(C组)Ultrafil低温热塑牙胶充填的根尖渗漏的平均染色长度分别为(2.808±0.734)mm,(1.124±0.235)mm,(1.012±0.203)mm,及阳性对照组(7.881±0.305)mm.经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A组)与(B组)和(C组)的美蓝渗入长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热牙胶根管充填比传统的侧方加压根管充填具有更好的根管封闭效果.

    作者:金向青;潘乙怀;余杰;蔡志斌;孙富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离体大鼠颈上神经节突触烟碱传递的影响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离体大鼠颈上神经节烟碱传递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观察了EGb761给药前后,离体大鼠颈上神经节f-EPSP的幅值、膜电位、膜电阻、Ach和Carb引起的膜除极化反应及高钙易化f-EPSP的幅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在10-6~10-3g/L浓度下,EGb761能可逆性地部分或完全地抑制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抑制作用在高钙溶液中仍然存在,但不影响外源性乙酰胆碱(Ach)和氨甲酰胆碱(Carb)引起的膜除极化反应;EGb761单独灌流对细胞膜电位、膜电阻无明显影响.结论:10-6~10-3g/L的EGb7611对离体大鼠颈上神经节突触烟碱传递的抑制作用与突触前机制有关,可能抑制了突触前膜的钙离子内流.

    作者:蒋文高;莫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在极低体重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极低体重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确诊极低体重儿RDS24例,早期应用NCPAP,全部病例均加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同时行其他综合治疗,观察上NMCPAP前后4~6 h,24h,48h临床及血气变化.结果:RDS组治疗4~6 h后氧合已显著改善,FiO2下降,a/A上升,呼吸困难减轻,24h后FiO2继续下降,PaO2维持在稳定水平,a/A继续上升;PaO2治疗4~6 h开始下降,24h后差异更为明显.48 h后全部病例临床症状均基本消失,仅1例治疗无效行CMV通气.结论:早期应用NCPAP,早期配合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有效治疗极低体重儿RDS,且并发症少,可很好改善极低体重儿RDS的预后.

    作者:张玲玲;郑钢;王建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人血浆盐酸二甲双胍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二甲双胍血药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方法:血浆经乙腈、高氯酸联合沉淀,以ZORBAX Eclipse XDB-C8(4.6 nm×150mm,5 μm)为色谱柱;以乙腈:水:3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33:17:50,V/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4nm.结果:血浆盐酸二甲双胍浓度在0.05~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低检测限为0.05mg/L:平均相对回收率为(99.67±2.85)%(n=20),日内、日间RSD分别为(2.90±1.17)%和(2.64±1.1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人血浆盐酸二甲双胍浓度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秦晓怡;陈醒言;邱相君;胡国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温州医科大学

主办:温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