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乃刚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肌存活面积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98例曾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用硝酸甘油介入、99Tc-甲氨基异丁基异氰(99TcmMIBI)二次扫描方法测定存活心肌面积,同时计算出心功能指标.结果:存活心肌面积大组与存活心肌面积小组平均年龄及有无心力衰竭、心脏扩大等各项危险因素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前者的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58.2%,后者为25.6%,2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提示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面积与心功能和心率失常密切相关.
作者:杜凤和;郭彩霞;徐秀英;赵黎佳;杨红莲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评价社区干预对社区人群精神疾病防治的效果.方法:于1998-07/2003-06对佛山市祖庙街社区进行5年有关精神疾病的社区卫生服务,开展人群健康教育,并对精神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药物、心理、工疗、护理等综合性社区干预与康复措施,通过对比分析干预前后社区人群精神病的发病、死亡状况和精神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评价社区干预的作用.结果:以干预前5年为参照,发现实施干预后社区人群发生精神病的相对危险度下降为0.66,95% CI为(0.45~0.98)(P<0.05);社区人群死于精神病的相对危险度下降为0.65,95%CI为0.42~1.00(P<0.05).康复措施的落实率由干预前的63.1%上升到干预后的100%;患者病情控制率由干预前的88.1%,上升为干预后的94.3%;全劳动力和半劳动力的比例由12.8%上升为32.9%;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干预前的水平(t=3.22~9.18,P<0.01).结论:社区干预能显著降低人群的精神病发病和死亡危险度,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劲梅;吕嘉春;陈杼豪;许家锵;曾金生;陈小青;蒋丽仪 刊期: 2004年第21期
背景: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体内/外实验动物模型结合手段,从发育学角度探讨了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与胚胎生长发育和畸形发生的内在联系,为充实和推动从分子水平揭示胚胎发育正常或异常的奥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的:探讨高温、香烟及联合对鼠胚胎脑HSP70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方法:实验在新乡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和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实验选用SD雄性大鼠100只,雌性大鼠200只合笼过夜,按随机抽签法将150只孕鼠分为高温和高温与香烟联合组,高温组分为37,40,41,42℃4个大组,每一大组随机分为处理时间为1,2,3,4,5 min小组,共20组;高温与香烟联合组分为37和42℃两大组,每一大组再分为皮下注射相当于0,0.5,1.0,1.5,2.0支香烟5个小组,共10组.高温组于孕鼠孕第10天进行高温处理,高温与香烟联合组于孕鼠孕第2天进行香烟处理,各组孕鼠高温处理,2 h后处死,取胎鼠全脑组织制备匀浆,测量HSP70和蛋白质含量,观察高温及高温+香烟各组胎鼠大脑蛋白质含量及诱导合成的HSP70的含量.主要观察指标:高温、高温与香烟联合对胎鼠脑蛋白质及HSP70变化的影响.结果:高温(40,41,42℃)导致胎脑蛋白质含量从7.01 mg下降到5.66mg,与对照组(3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92,P<0.01),并与温度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同时可诱导HSP70的合成,40,41℃及42℃高诱导量分别为57.3,71.3,83.2 mg/g,41℃持续3 min以上组及42℃各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4.02,P<0.01);高温+香烟(1.0,1.5和2.0支)组胎脑蛋白质含量分别降到5.31,5.24,5.09mg,与单独高温组比较(42℃持续5 min)胎脑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变化(F=4.45,P<0.01);诱导HSP70合成量与单独高温组比较未见明显变化(F=1.05,P>0.05).结论:高温、香烟烟雾及其联合可引起胎脑蛋白质含量减少,并诱导脑HSP70合成,但香烟的诱导作用较高温弱,与高温联合胎脑HSP70合成表现出交叉适应性反应.
作者:丰慧根;张安世;刘慧娟;张艳芬;杨保胜 刊期: 2004年第21期
锌是人体内重要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是许多金属酶的主要成分或是酶的激活剂,参与机体的正常生理与生化功能.缺乏或过多时,均可能导致多系统功能紊乱或毒性反应.
作者:吐尔逊江·买买提明;王晓军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与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30例服帕罗西汀,30例服万拉法新,治疗8周.两组在治疗前后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其中按7类因子评分分析.结果:认识障碍因子分减分率帕罗西汀组(5.63±1.91和3.94±2.13)明显高于万拉法新组(5.48±1.89和3.97±2.5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0,P<0.05);睡眠障碍因子分减分率万拉法新组(3.94±4.12和1.51±1.87)又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3.73±3.89和1.96±2.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17,P>0.05)结论:帕罗西汀与万拉法新抗抑郁均疗效肯定,而帕罗西汀服药方式简捷,从性更好.
作者:李艳;张晓南;吴志明 刊期: 2004年第21期
为了解离退休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相关因素,以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选择沈阳市昆山社区老年人1 207例,测量身高、体质量、体表面积.结果表明1 207例老年人中,体质量指数大和腰围增加组的高血压患病例数和患病率均明显高于体质量正常组和腰围正常组,提示肥胖老年人患高血压的概率更高.
作者:邓集美 刊期: 2004年第21期
采用开放性治疗,氯咪帕明对照的方法,将6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3例,研究组给予曲唑铜50~150 mg/d,对照组给予氯咪帕明50~150 mg/d,疗程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研究组显效率为73%,对照组为70%,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抗抑郁作用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曲唑酮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疗效与氯咪帕明相当,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
作者:马建东;寇振芬;朱性霞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缺陷,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维持原药物治疗,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选用住院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估.结果: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能力、社会兴趣呈现较普遍的提高,激惹、抑郁、迟缓和精神病表现亦有相应改善.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改善,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肯定协助作用.
作者:韩康玲 刊期: 2004年第21期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应激反应以心理上的应激为主,特别是在直接穿刺血管下行血液透析,患者的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尤为重要.心理康复治疗可以消除外界因素对心理造成的紧张、恐惧状态,提高应激能力.武装警察部队四川省总队医院对33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时采用了行为疗法,效果满意.
作者:马建;欧晓英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微波与加压肢体综合治疗2型糖尿病所致的末梢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微波微-温热量常规治疗肢体末端,3004型顺序循环治疗仪,该仪器具有4个相互重叠的、对肢体由远端向近端进行间断的、系列性挤压的气舱(压力4~13.5 kPa),治疗1次/d,30 min,连续30次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63例显效率及总有效率(68%,95%)优于对照组(16%,54%).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t=11.6-12.2,P<0.01);由于全身血液循环好转,促进了尿糖、血脂等代谢的改善(t=0.55-8.34,P<0.05).结论:应用微波和循环肢体加压综合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对末梢神经的恢复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段俊峰;陈丽贤;范秀华;王育庆 刊期: 2004年第21期
调查健身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使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了53例长期进行健身锻炼的老年人心理状态,并与59例不参加健身锻炼的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健身锻炼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175~2.536;P均<0.05),提示有规律的健身锻炼可显著地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邢翠珍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期与成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选取首次发病、资料完整、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病例,按首次发病年龄分为少儿组(≤15岁,52例)和成年组(≥16岁,49例).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少儿组患者平均诊断年龄[(14.45±1.64)岁]显著大于发病年龄[(13.67±1.89)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2.24,P<0.05);阳性家族史、病前个性、起病形式、病程和临床疗效,与成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症状出现率为80%,其中早期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发生率(12%和36%)显著高于成年组(24%和1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16,5.08;P<0.05),而妄想及逻辑障碍出现率(52%和31%)显著低于成年组(92%和7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x2=17.75,15.73:P<0.01).结论: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具有年龄上的特征性,注意识别早期非典型症状有助于及早诊断和治疗.
作者:谭小林;张情 刊期: 2004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针刺加口腔功能训练对小儿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疗效,检验加用针刺疗法疗效优于单纯口腔功能训练的假方法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针刺组、训练组、结合组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方法,训练组采用现代口腔功能训练康复方法,结合组采用针刺和口腔功能训练方法,各组均治疗60 d比较疗效.结果按基本正常、显效、有效、无效4类,结合组分别为4,6,13,7例,总有效率为76.6%,训练组、结合组分别为2,5,7,16例,总有效率53.3%和1,3,9,17例,总有效率56.6%.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71,6.94,P<0.05).结论针刺加口腔功能训练更有益于脑瘫患儿语言障碍恢复.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04年第21期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批准并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校应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羽毛球运动是适合终身体育教育的良好手段,便于开展,锻炼效果好,符合中国国情.
作者:蔡志坚 刊期: 2004年第21期
利培酮(维思通)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在治疗精神疾病中对控制症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有良好的作用.随着他的广泛应用,其疗效和不良反应日趋复杂化.文章拟从药理角度综述利培酮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作者:汪春运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velocity,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的变化与C肽水平的关系,为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MNCV和SNCV与C肽释放试验中糖负荷前及糖负荷120 min C肽水平的关联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MNCV及SNCV正常者和异常者的下降与糖负荷120min C肽水平下降有关(t=23.15~35.46,P<0.01),与糖负荷前C肽水平下降无关(t=0.47~1.63,P>0.05).结论:C肽水平下降可能会加速神经传导速度的下降,提示保持血中C肽水平,有可能延缓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
作者:王玉霞;袁凤山;都镇先;彭扬;吴志香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同一品种、剂型的产品,因为制造厂商采用的处方和生产工艺不同,其产品的质量和疗效会有显著差异.探讨企业如何通过生产过程的工艺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和临床使用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分散片新剂型,采取粉末直接压片工艺,使用进口高质量原辅料,先进的工艺处方和高限投料、特殊包装等一系列国内外新技术和工艺.结果:企业生产的博美欣分散片产品可以综合评定为:崩解快、溶出快、溶出度高、吸收快、起效快、疗效好、毒性小.结论:企业通过生产过程的工艺创新可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临床使用的有效性.
作者:任乃刚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通过给予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家庭内手法矫正的康复指导,探讨对该症患儿行早期保守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例36足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行家庭内的手法矫正与绷带胶布外固定的早期治疗,并教会家长正确的矫正手法、矫正后的固定与穿戴合适支具的方法.结果:17例30足为临床效果明显,占83.3%,另3例6足畸形略有改善,占16.6%.结论:行早期的手法矫正可使不同畸形程度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尽早获得矫正和康复,疗效满意.
作者:王伟;马瑞雪;史立伟;吉士俊;李俊英;漆衡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细菌内毒素主要通过激活体内免疫细胞产生过量炎症介质、氧自由基和蛋白酶类物质等而引起心脏等多脏器功能障碍.既往研究采用炎症介质拮抗剂和抗氧化剂等治疗,效果不理想.新研究表明,迷走神经及其递质乙酰胆碱能抑制炎症介质合成,减少其释放,同时增加心脏内血流,降低能量代谢,促抗炎皮质激素分泌,具有减轻生物毒素致死效应与炎症反应的特点.因此,研究迷走神经及其递质与炎症反应的关系,为合理开发迷走神经刺激方式或安全的拟胆碱药物,为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炎症损害性疾病的以及早期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石德光;杜欣;胡森 刊期: 200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