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少年先天性肌性斜颈手术及术后处理

覃佳强;杨斌;张德文;刘正全

关键词:颈肌, 牵引, 儿童
摘要:目的:大年龄先天性肌性斜颈往往由于继发畸形较重而治疗效果不佳,探讨青少年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措施,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近 9年来收治的获得随访的 96例 7~ 21岁的先天性肌性斜颈.采用胸锁乳突肌之胸骨头及锁骨头部分切除术 91例、胸锁乳突肌延长术 5例.术后行颈托牵引、手法矫正及颈托矫形支具综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 1~ 3年, 96例中优 51例,良 35例,可 10例,优良率 89.6%.结论:大年龄先天性肌性斜颈经过综合治疗可以达到相当的矫形效果.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该手术治疗严重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确切,创伤小.胸锁乳突肌延长术受到限制,仅对部分病例有效.颈托牵引及颈托矫形支具综合治疗是一种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术后处理方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功能锻炼对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INTRODUCTION The advantages of internal fixation of intertrochanter fracture of femur of the aged has been achieved common knowledge by domestic and abroad scholars.But because of many complications,diminution of viscera function,high risk of operation,especially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the result often is severe.

    作者:陈维华;苏佳灿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循证方法解决小儿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中的问题

    0 引言 临床上常遇到儿童颅脑损伤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情况,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程序均根据医生的意见制定,对出现的一些问题一般根据以往临床经验处理或请专家会诊. 2001年试运用循证方法解决小儿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对患儿有益的治疗、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李静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兔骨髓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用于半月板组织工程重建

    目的:以特定的细胞因子对其进行刺激和诱导,使已经体外分离并扩增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谱系分化,为半月板组织工程重建提供种子细胞.方法:将已分离并经体外传代培养扩增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在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协同刺激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 PCR)的方法从分子水平寻找进入软骨细胞分化谱系的证据.结果:已分离并经体外扩增的兔骨髓 MSCs在用 bFGF和 TGF-β1协同刺激后,用 RT-PCR的方法探明有 pC I的编码基因表达,证明其已经进入软骨细胞分化谱系.结论: bFGF和 TGF-β1能够刺激 MSCs的体外增殖并且使其进入软骨细胞分化谱系,为半月板组织工程重建提供了可靠的自体来源种子细胞.

    作者:徐青镭;吴海山;周维江;万年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关节松动术并臂丛神经阻滞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58例

    选择 109例临床患者,研究臂从神经阻滞联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8例采取关节松动术联合应用臂从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 51例采用臂从神经阻滞治疗.定期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体征及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 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次数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研究提示,关节松动术联用臂从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是一种较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

    作者:施宇翔;熊利泽;计根林;易南;黄卫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青少年先天性肌性斜颈手术及术后处理

    目的:大年龄先天性肌性斜颈往往由于继发畸形较重而治疗效果不佳,探讨青少年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措施,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近 9年来收治的获得随访的 96例 7~ 21岁的先天性肌性斜颈.采用胸锁乳突肌之胸骨头及锁骨头部分切除术 91例、胸锁乳突肌延长术 5例.术后行颈托牵引、手法矫正及颈托矫形支具综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 1~ 3年, 96例中优 51例,良 35例,可 10例,优良率 89.6%.结论:大年龄先天性肌性斜颈经过综合治疗可以达到相当的矫形效果.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该手术治疗严重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确切,创伤小.胸锁乳突肌延长术受到限制,仅对部分病例有效.颈托牵引及颈托矫形支具综合治疗是一种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术后处理方法.

    作者:覃佳强;杨斌;张德文;刘正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功能锻炼促进股骨下端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36例

    BACKGROUND:Fracture of lower part of femur is very common.Anatomic character is spongy bone at condyle with thin cortex and lower part is cortex which axis isn't vertical with axis of knee joint.Due to traction,angulation transposition of condyleis often caused after fracture that will injure popliteal vessels.So,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ideal reposition by closed manipulation rediction.Common steal plate in open reduction can't achieve reliable internal fixation that must be combined with long- term external fixation, often leads to adhesion of knee extension apparatus and needs a secondary relax causing patients' pain.

    作者:申永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皮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现状

    0 引言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 PLDD)由 Choy等 [1]于 1986年先报道临床应用成功.齐强等 [2]于 1994年报道采用 Nd:YAG激光作 PLDD并获成功.由于其有安全、有效、微创的特点,该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大量病例相继报道,治疗结果有效率为 72.8%~ 76.5%.现就 PLDD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廖顺明;丁仕义;游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神经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用治疗坐骨神经损伤实验研究

    AIM:To explore the co- effect of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on the sciatic nerve after injury. METHODS: 96 rats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saline group, NGF group, bFGF group and NGF+ bFGF group. 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 (SFI),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regeneration axon counting were detected in the 3 rd, 6 th, 9 th, 12 th week postinjury. RESULTS:The end of SFI,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regeneration axon counting in NGF+ bFGF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groups. CONCLUSION:The co- effect of NGF and bFGF on sciatic nerve is better than the effect of NGF or bFGF alone.

    作者:梁崇礼;赵稳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快速进入高原环境中对男子柔道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快速处于高原环境后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应激,研究该反应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观察了 7名广东省男子柔道运动员在高原(昆明, 1 891 m) 3 d进行训练前后的血红蛋白( Hb)、肌酸激酶( CK)、血尿素( BUN)、血乳酸( BLA)、血清睾酮( T)、皮质醇( C)和 T/C比值的变化,并与平原训练后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高原训练中, Hb变化不大,而血清 CK活性、 BUN和 BLA显著升高,血清睾酮趋于降低,皮质醇及 T/C比值显著升高;在高原进行与平原相同负荷训练时,血清 CK活性、 BUN、 BLA水平明显高于平原;运动员主观感觉高原反应明显,运动能力下降.结论:短期的高原训练未能使机体调节功能产生适应.

    作者:龚惠兰;罗兴华;周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椎间盘热疗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选择

    目的:明确影响椎间盘热疗( 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moclulation,IDET)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应用 IDET治疗的 50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术后平均 11个月( 6 ~ 19个月)的随访,采用对比手术前后的 VAS评分改变的方法进行资料分析,得出影响 IDET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总有效率为 60%.年龄在 40岁以下者 (n=20)术后 VAS平均减少了 33%,优于 40岁以上者 (P< 0.001);非吸烟者 (n=28)优于吸烟者 (P< 0.0001);病程在 4年以内者 (n=39)优于 4年以上者 (P< 0.001);椎间盘退变轻者(改良 Dallas分型: I、 II、 III型)优于退变重者 (P< 0.001),加热导丝在椎间盘内的位置亦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P< 0.0001).结论 :应用 IDET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时,在如下情况下将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1) 年龄小于 40岁; (2)病程在 4年以内; (3)非吸烟者; (4)椎间盘退变轻者(改良 Dallas分型: I、 II、 III型); (5)撕裂的后部纤维环能够全部被加热导丝加热者.

    作者:刘保卫;张蒲;Hansen A Yuan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关节松动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功能障碍

    创伤所致的下肢骨折,经外科处理后都需一定时间的制动,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范围( ROM)障碍,采用关节松动技术可使挛缩的组织延伸和粘连得以松解,从而改善膝关节的 ROM. 材料: 2001- 10/2002- 10本院收治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 26例,男 16例,女 10例,年龄 19~ 38岁.股骨中段骨折 6例,股骨下段骨折 10例,髌骨骨折 4例,股骨骨折伴髌骨骨折 6例.病程 3~ 5周,外固定已拆除. 方法:关节松动技术: (1)股胫关节.长轴牵引:患者坐于治疗床上,患肢垂于床沿, 窝下掂一毛巾卷,身体稍后倾,双手加以支撑,治疗师面向患者,双手握住小腿远端,身体下蹲,将小腿向足端牵拉;前后向滑动:患者体位同前,治疗师面向患者,双手握住小腿近端,双膝夹住患者的踝部,双手固定,身体前倾,借助于上肢力量将胫骨向背侧推动;后前向滑动: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屈髋屈膝,足平放在床上,治疗师坐在床边,用大腿压住患肢足部,双手握住近端,拇指放在髌骨下缘,四指放在窝后面,身体后倾,借助上肢的力量将胫骨向前拉动;侧方滑动: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双手将下肢托起,内侧手放在小腿近端内侧,外侧手放在大腿远端外侧,将小腿夹在内侧前臂和躯干之间,外侧手固定,内侧手将胫骨向外侧推动. (2)髌股关节.分离牵引:患者仰卧位,稍屈膝, 窝下掂一毛巾卷,治疗师面向患者,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髌骨两侧,双手握住髌骨,同时向上抬动;侧方滑动:患者体位同分离牵引,治疗师面向患者,双手拇指放在髌骨侧方,食指放在对侧,双手固定,借助上肢力量将髌骨向对侧推动;上下滑动:患者仰卧位,稍屈膝, 窝下垫一毛巾卷,治疗师面向患者,向下滑动时,双手拇指放在髌骨的上端,向上滑动时,双手拇指放在髌骨的下端,其余四指放在髌骨的两侧,双手固定,上身前倾,双上肢同时用力将髌骨向上推动,身体后倾,将髌骨向下拉动. (3)上胫腓关节.前后向滑动: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对侧下肢伸直,治疗师坐于床旁并用大腿压住患足的足前部,双手拇指放在腓骨小头上,其余四指放在两侧,双手固定,上身前倾,双上肢同时用力将腓骨小头向后推. 结果:治疗 6~ 9周,根据 Tudent的治疗评定标准,优:膝关节 ROM >100°, 18例;良:膝关节 ROM在 80°~ 100°, 6例;可,膝关节 ROM在 50°~ 80°, 2例;本组优良率为 84.7%. 讨论 :关节松动技术是西方现代康复治疗中基本技能之一,用来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或关节僵硬的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手法操作技术.即是在关节的生理和附属运动范围内,通过治疗师对关节的挤压、旋转、滑动等手法,使关节囊和其周围组织延展性得以保持,达到改善 ROM的目的.持续的牵拉可以改善或重建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发生可逆的组织挛缩.

    作者:李泉;庞丽梅;冉春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内的表达及影响

    目的 :构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pcDNA3/hVEGF165真核表达载体,并用脂质体法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转染后对骨髓 MSCs的生长、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法分离骨髓 MSCs,脂质体法转染. 100 g/L胎牛血清 DMEM培养 MSCs,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特殊染色观察 MSCs的转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转染后 VEGF的表达.结果:转染了 pcDNA3/hVEGF165的骨髓 MSCs胞浆内出现 VEGF阳性颗粒,而转染了 pcDNA3组及未转染组中未出现阳性颗粒,生长曲线在 3组中无明显差别.特殊染色出现的时间亦无明显差别.而且,注射有转染了 pcDNA3/hVEGF165 的 MSCs的大白兔局部皮下血管数量增加,其他两组未发现.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 pcDNA3/hVEGF165真核表达载体并能够在 MSCs细胞内表达 VEGF,其表达产物具有血管内皮增殖刺激活性.

    作者:张鹏;马保安;范清宇;范德刚;龙华;杨连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自从颈源性头痛 1983年被提出后,对此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它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是位于下行三叉神经脊束的传入纤维与高位颈神经的传入纤维在位于高位颈髓后角的三叉颈神经核发生会聚.目前其诸多诊断标准中以由国际头痛协会和颈源性头痛国际研究组提出的诊断标准有影响力.主张采用包括麻醉药物、阻滞、外科治疗等治疗计划.

    作者:张宗峰;姚猛;滕立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血管壁的实验研究

    目的:构建组织的方法和环境是组织工程研究所涉及的另一重要环节,对于能否终形成新生组织以及新生组织质量的好坏起着关键作用.探讨运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血管中膜组织的方法.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犬平滑肌细胞接种于片状聚羟基乙酸( PGA)材料上,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将该复合物包绕于硅胶管使成管状结构后移植于裸鼠皮下,第 2,6,11周后行大体及组织学检测.结果:裸鼠皮下形成的组织工程化血管中膜组织学结构在不同的时间点具有不同的特征.结论:运用组织工程技术可形成具有与天然血管中膜组织学结构相似的血管.

    作者:刘阳;张燕中;许志成;刘伟;崔磊;曹谊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对肝细胞癌生物特性及预后的影响

    INTRODUCTION Genesis and advance of tumor includes excessive multiplication and less apoptosis.Research on apoptosis contributes to revealing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umor and proving data for exploring of genesis mechanism,diagnosis and treatment.Bcl- 2 family is a commonly studied apoptosis- related gene family.Bax is the main gene promoting apoptosis in bcl- 2 family and its expression level is low in most tumor.But some scholars considered that expression level of bax protein is higher in some kinds of tumor.Bcl- w has been considered to have antiapoptosis function,but corresponding reports are very few.In this research,expression levels of bax and bcl- 2 were determined by imumohistochemistry to fi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作者:吴国强;徐宏勇;李开宗;窦科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面部烧伤患者137例的早期康复护理

    BACKGROUND: To patients with burn of face, how to preventand reduce facial deformity in maximal degree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burn iatreusiology.

    作者:刘海霞;肖康菊;黄贤慧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颅脑损伤老年患者骨钙丢失情况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老年患者骨钙丢失情况,为预防此类患者继发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同一时期住院,一般情况相近的颅脑损伤老年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 (AKP)、尿钙 (Ca)、尿羟脯氨酸 (Hyp), 尿肌酐 (Cr)等与骨吸收和骨形成有关的生化指标的检测值,并与健康老年人的检测值对比.结果:颅脑损伤老年患者的血清 AKP、尿 Hyp/Cr、尿 Ca/Cr平均值高于健康老年人的检测值.提示颅脑损伤老年患者骨吸收率高于健康老年人.结论:颅脑损伤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较健康老年人更严重的骨钙丢失情况.

    作者:崔军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复合液硬膜外滴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206例

    0 引言 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各异 ,近年来采用自配复合液硬膜外滴注加牵引等综合治疗方法 ,探讨其治疗作用.

    作者:何德礼;李飞;朱涤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弹力袜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过对照研究穿着下肢弹力袜,探讨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材料: 1999- 01/2002- 10本院收治人工髋关节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 48例,其中髋关节置换 34例,膝关节置换 14例.年龄 55~ 81岁,平均 64岁,男 18例,女 30例. 方法:在预防性药物应用的同时,术后松止血带前穿有弹力阶差的长腿弹力袜,无条件者由足趾开始至膝上弹力绷带包扎 2周.辅以下肢静脉泵治疗 5~ 10 d.鼓励患者早期作踝、膝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及尽早离床活动. 结果:术后随访 6个月~ 2年. 48例患者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 5例术后出现患侧肢体肿胀 ,疼痛,腓肠肌压痛明显,经静脉造影排除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治疗后症状消失. 讨论: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的三大因素是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其中血流滞缓和高凝状态是两个主要原因.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术中长时间被动体位和应用止血带,术后活动量减少或卧床,心输出量减少,静脉回流缓慢,同时此类患者多属高龄,常合并多系统、多器官的生理性退变或器质性病变等因素 ,可使患侧肢体血流处于相对滞缓状态.此外,术中使用止血带,过度牵拉或旋转下肢使血管壁间接损伤的几率大大增加.目前对 DVT的预防性治疗主要是抗凝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及抬高患肢等,但抗凝药物的应用存在出血倾向、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过敏等问题,尤其对高龄、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慎用.作者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松止血带前为患者穿有弹力阶差的长腿弹力袜,由足趾远端至股部近端压力逐渐减小,这样使小腿由远向近顺序受压,使静脉受到适度的压迫,增加静脉回流量,减少血流在小腿中的淤滞.早期使用下肢长腿弹力袜再辅以下肢静脉泵能有效的预防 DVT的发生.下肢静脉泵的原理是:通过可充气的长统靴,间歇性地充气,使下肢由远及近均匀受压.综上所述,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规使用下肢弹力袜,对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重要意义.此方法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无不良并发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佳.

    作者:李泓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病程中腰椎生理弧度僵直的生物力学改变

    目的:探寻腰椎间盘突出病变过程中腰椎生理弧度僵直的生物力学改变,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 ,通过检测得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弓顶距离与正常值的差异.结果: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数有腰椎弓顶距离缩短.结论:腰椎弓顶距离缩短(即腰椎生理弧度僵直)是病体做出的减缓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发展过程和减轻临床症状的主动的适应性改变.

    作者:熊敏;张建众;徐吉;蔡国平;吴荣博;曾庆敏;王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