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飞;李亮;Qiubai Li;方俊华;冯朝燕;常慧芳;冯定义;胡军武;胡道予
目的 探讨MR动态磁敏感对比灌注成像(DSC-PWI)在原发性肌骨肿瘤(PMST)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5例PMST患者在3.0 T MR扫描仪上行常规MRI及DSC-PWI检查.分析肿瘤感兴趣区(RO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负性强化积分(NEI)、平均强化时间(MTE)、达峰时间(TTM)、大上升斜率(MSI)、大下降斜率(MSD)等灌注参数.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TIC在良恶性肿瘤中的分布类型.良、恶性肿瘤组间灌注参数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佳参数及阈值.结果 65例PMST TIC分布类型:良性肿瘤Ⅰ型24例,Ⅱ型11例,Ⅲ型2例,Ⅳ型1例.恶性肿瘤Ⅰ型1例,Ⅱ型1例,Ⅲ型9例,Ⅳ型16例,良恶性肿瘤TIC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以Ⅲ、Ⅳ型作为恶性肿瘤判定标准,则TIC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2.6%,特异性94.6%,准确性92.3%.灌注参数比较:良恶性肿瘤组间的NEI、MSD、MSI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99、0.841、0.798.MTE、TT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I 35.96作为判定良恶性的佳阈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8%、84.6%、83.8%.结论 DSC-PWI TIC类型结合灌注参数(NEI、MSD、MSI)有利于提高PMST良恶性鉴别诊断率,其中以TIC诊断恶性肿瘤的特异性高,灌注参数NEI敏感性高.
作者:王砚亮;崔君;李莉;卞益同;白峥嵘;马烨;王爱军;朱凯;赵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故障现象HP 8200 AW工作站启动失败.故障检修 HP 8200的工作站启动后报硬盘数据丢失,可进入应用软件界面,但无任何病例数据.BIOS检测中能认出3个SCSI硬盘,可看到3个硬盘信息.(1)首先怀疑是软件问题.LFC后系统运行到加载RAID卡时出错系统认为RAID卡配置改变,建议重新配置,系统无法启动.(2)对比正常系统检查BIOS的配置,发现均为正常设置.(3)检查发现此系统数据盘的SCSI接线在RAID卡上,而正常的系统应接在主板的第2 SCSI口上.但改接口后故障同上,怀疑RAID卡故障.(4)更换RAID卡故障依旧,刷新主板BIOS未解决问题.(5)对比检查RAID卡配置发现相应的36GB和73GB硬盘ID分别为-、0、1.参考可正常启动的HP 8200配置则为0、1、2.(6)用LINUX红帽的启动光碟启动系统后发现,数据硬盘1上有系统启动数据.(7)更改RAID配置后,格式化所有硬盘.LFC系统时选择B:只覆盖系统硬盘的方式,安装好后系统正常.
作者:周军;邱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患者女,40岁.因“反复右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十余年”入院.专科检查示:右膝关节胫骨结节处触及明显的包块,质硬,推之不移,压痛明显,局部皮温及皮色正常,右膝关节各方向活动正常,髌骨研磨试验(-),膝关节过身过屈试验(-),侧搬试验(-),右下肢皮肤感觉正常,远端血运可.影像学检查包括膝关节X线平片、CT及MRI(图1~3).肿瘤标记物阴性;术后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免疫表型显示:S-100(++),Viment(+),NF(+/-),Ki-67 <5%.
作者:贾润慧;周晟;唐治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患者 女,41岁.2011年7月因左下颌麻木4个月就诊,2011年8月于外院行“左下颌颏孔区包块活检术”,并完善骨髓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IgAλ型DS-Ⅲ期A,ISS-Ⅲ期”,化疗6周期(具体不详)后于2012年7月30日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013年1月患者触及左乳腺内小结节,其后1个月内该结节进行性增大,生长迅速,并形成明显肿物伴疼痛,半月后左侧腋窝肿胀,可触及多个肿物,遂就诊于我院.
作者:王红莉;张淑平;刘佩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320排容积CT体部灌注成像技术研究肾癌伴静脉癌栓患者肾脏皮质的灌注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肾癌患者的320排CT灌注图像,其中43例肾癌直径<4 cm(<4 cm组),7例肾癌伴静脉癌栓(癌栓组);统计分析肾皮质灌注参数,包括等效血容量、清除率、血流量.结果 <4 cm组健患侧肾皮质间灌注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栓组健患侧肾皮质间灌注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cm组与癌栓组健侧肾皮质间灌注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CT灌注成像能定量评价肾癌伴静脉癌栓患者肾脏皮质的生理功能特点,在肾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陈超;贺佳;刘崎;陆建平;郝强;魏强;许兵;常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患者女,40岁.因“自觉右下腹包块1周”入院.既往史:孕4产2,8年前因子宫肌瘤行次全子宫切除术.体检:盆腹部可扪及大小约17 cm×10 cm×10 cm包块,质地中,无压痛,活动度可.实验室检查:CA-125:26.5U/ml.超声检查:子宫前上方见“哑铃”状囊实性不均质肿块,包膜完整,内见不规则液性暗区.
作者:李振宇;李恒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CT平扫及增强表现特点.结果 14例病灶大小平均为(41.3 ±28.5)mm(23.8 ~74.3 mm),境界清楚,呈椭圆形(7/14)、水滴形(3/14)、不规则形(4/14);瘤内钙化(3/14),包膜钙化(1/14),压迫血管但无狭窄(4/14).肿瘤平扫为均匀的低密度[(28.3±9.8)HU],增强扫描主要有3种类型:(1)动、静脉期均为均匀轻度强化,强化幅度均<20 HU(5/14).(2)动、静脉期为不均匀轻度强化,不均匀区呈曲线状、片絮状中度强化,强化幅度20 ~50 HU(8/14).第(1)、(2)两种类型的轻度强化区(增值<20 HU)占瘤体总容积80%以上.(3)动、静脉期呈中度以上渐进性强化(1/14).结论 肿瘤呈较低密度[(28.3±9.8)HU]表现,轻度强化区在瘤体总容积的高占比(>80%)是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特征表现.
作者:王洁;陈宏伟;方向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和比较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成人L3、L4、L5椎弓根CT形态的差异,为临床诊疗腰椎疾病提供解剖及形态学的基础资料.方法 研究纳入符合要求的受试者共400例,其中汉族和维吾尔族各200例;男194例,女206例;年龄均为20~50岁.采用Siemens Emotion 6螺旋CT对受试者行全腰椎(包括L3、L4、L5椎体)CT常规螺旋扫描+三维图像处理,使用浏览器的长度及角度工具测量椎弓根横径、椎弓根后缘皮质到椎体前缘皮质的距离及椎弓根在横断面上的内偏角及在矢状面上的头/尾偏角,逐一记录,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成人L3椎弓根的左侧横径[分别为(0.92 ±0.15)cm和(0.82±0.16)cm]及内偏角[右侧分别为(24.46 ± 1.14)cm和(25.19±1.39)cm;左侧分别为(24.23±1.14)cm和(25.00± 1.33)c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3;P =0.043,P=0.030);L4椎弓根的横径及内偏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4;P=0.011,P=0.038);L5椎弓根的左侧横径[分别为(1.56±0.15)cm和(1.42±0.19)cm]及内偏角[右侧分别为(34.77±2.16)cm和(33.19 ±2.56)cm;左侧分别为(35.19±1.86)cm和(33.50 ±3.3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 =0.020,P=0.029).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成人L3、L5椎弓根的左侧横径及及其双侧内偏角和L4椎弓根的横经及内偏角均有显著差异.
作者:张俊玮;王展波;汪睿;张锐;贾绍环;王建波;胡伟;刘文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多回波采集重度T2* WI三维梯度回波(ESWAN)序列的特征,以明确ESWAN在前列腺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GE Signa EXCITE HD 3.0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经病理证实的20例前列腺癌和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ESWAN及常规MR扫描,应用GE ADW 4.5工作站相应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由两位影像学专家判断是否有出血并对判断结果行卡方检验.结果 ESWAN扫描显示,在肿瘤区域,70% (14/20)前列腺癌有出血征象,26% (13/50)良性前列腺增生有微出血征象(x2=11.67,P<0.05).常规MRI序列示2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有6例在肿瘤区有出血征象,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发现微出血有3例.相关性分析显示,ESWAN检测到出血与前列腺癌呈中等相关(r=0.38,P<0.05).结论 ESWAN能较好地显示前列腺癌内微出血,可为鉴别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李莉莉;王光彬;王锡臻;胡娜;王滨;李玉超;杨丽;张存美;巩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能谱CT超低管电压结合超低浓度对比剂(超双低)对头颈联合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行头颈联合CTA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40例).A组管电压80 kVp,对比剂为威视派克270 mgI/ml.B组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为欧乃派克350 mgI/ml.图像重建使用自适应统计迭代算法(ASiR),其他扫描参数不变.记录图像佳对比噪声比,颈动脉CT均值和噪声均值,辐射剂量及平均碘摄入量.由两位放射医师用4分制评估图像质量,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1)A组图像对比噪声比高于B组(A组:16.34±2.21;B组:14.53±2.04,t=3.85,P<0.001).(2)两组图像噪声和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9.45±1.04和3.64 ±0.49分、9.38±0.97和3.52 ±0.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A组颈动脉平均CT值[(444.30 ±40.2)HU]高于B组[(353.00 ±54.4) HU](t=8.54,P<0.001).(4)A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B组,降低约68%(1.25±0.20 mSv和4.02±0.58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5,P<0.001)).(5)A组人均对比剂碘摄入量[(230.42±5.04) mgI/kg]低于B组[(303.34±7.34) mgI/kg](t=52.08 P<0.001).结论 能谱CT头颈联合血管成像使用管电压80 kVp及超低浓度对比剂270 mgI/ml可以提供较好的图像对比噪声比,在保证诊断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降低了辐射剂量,同时减少了对比剂碘量的摄入,对潜在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作者:吕仁锋;徐哲;袁丽萍;邴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肾上腺间质肿瘤(AIT)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IT的CT和MRI表现.12例行CT扫描(9例行增强扫描),5例行MRI扫描(2例行增强扫描),其中2例同时行CT及MRI扫描.结果 AIT 17例,其中髓质脂肪瘤10例,脂肪瘤2例,囊性淋巴管瘤2例,畸胎瘤、神经纤维瘤、淋巴瘤各1例.髓质脂肪瘤呈混杂脂肪、骨髓成分密度或信号不均质肿块;脂肪瘤表现为均质的脂肪密度或信号;囊性淋巴管瘤表现为形态特殊的多囊低密度影,较易出现钙化;畸胎瘤CT呈密度不均的肿块,MRI为含多种成分(钙化、脂肪)的混杂信号;神经纤维瘤表现为较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轻度强化,MR 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淋巴瘤表现为双侧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轻度强化.结论 部分AIT具有特征性的CT和MRI表现,术前可做出正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衡;江林;王安平;王正元;周全中;李邦国;张体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腮腺腺泡细胞癌(ACCP)的CT、MRI表现.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ACCP患者的CT和MRI资料(14例CT检查,6例MRI检查),回顾性分析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或MRI信号及强化形式,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20例均为单发肿瘤,16例位于腮腺浅叶,4例位于腮腺深叶.病灶大径<3 cm者18例,呈边缘光整、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病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3 cm者2例,呈边缘不光整、不规则分叶状肿块,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其中1例侵犯耳前皮肤,1例包绕下颌后静脉.密度(信号)均匀4例,不均匀16例.14例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5例,等密度9例;6例MRI病灶信号T1WI呈等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强化15例,中度强化3例,轻度强化2例.结论 ACCP的影像表现不具有特征性,确诊终依靠病理,CT、MRI检查可以准确显示病灶的范围,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江明祥;张敏鸣;邵国良;邝平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故障现象 GE 8排螺旋CT后处理工作站(主机型号为ultra60,软件版本为AW 4.0)开机后,硬件自检完成后系统终止运行,操作系统不能启动.故障分析仔细阅读监视器上的信息,发现在屏幕下方显示的信息异常:Ethernet address 00:00:00:00:00:00,Host ID 00010000.The IDPROM contents are invalid.
作者:康少锋;郭明俊;宫亚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半定量栓子负荷(CT栓塞指数)评价栓塞程度及其在评价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右心功能改变的价值,为APE病情评估及预后评价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由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既往无心肺基础疾病存在的APE患者135例,选取Qanadli栓塞指数表示半定量栓子负荷,以25%及50%作为界值将患者分为Ⅰ°、Ⅱ°、Ⅲ°组,分析各组间右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气分析的差异性及与Qanadli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间四腔心切面右室大短径(RVD4-CH)、右左室大短径比(RVD4-CH/LVD4-CH)、肺动脉主干宽度(dPA)、上腔静脉直径(dSVC)、奇静脉直径(dAZ)、室间隔形态、下腔静脉对比剂返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分压(PO2)总体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RVD4-CH、RVD4-CH/LVD4-CH分别在Ⅰ°与Ⅲ°、Ⅱ°与Ⅲ°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PA、dSVC、dAZ分别在Ⅰ°与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室间隔形态在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下腔静脉对比剂返流在Ⅰ°与Ⅲ°以及Ⅱ°与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PE患者的栓塞指数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右心功能变化,可及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评价提供帮助.
作者:樊凤飞;张瑞荣;平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同轴穿刺活检与单针穿刺活检在肺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8例肺穿刺活检患者中,51例使用同轴穿刺活检,57例使用常规单针穿刺活检.对两种方法的穿刺活检准确率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1例使用同轴穿刺活检患者中,良性病变的确诊率90%(18/20),恶性病变确诊率96.8%(30/31),常见并发症发生率7.8%(4/51).57例使用常规单针穿刺活检患者中,良性病变的确诊率78.9%(15/19),恶性病变确诊率89.5%(34/38),常见并发症发生率12.3%(7/57).所有接受手术者均没有发生致命性并发症.结论 使用同轴穿刺活检能有效解决单针活检的缺点与不足,并可提高活检的确诊率.
作者:杜秀琴;孙勇;黄耀强;杨敏;温平贵;范庆忠;宋艳芳;韩静;蒿景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患者女,45岁.体检B超发现右肾重度积水,患者无腰腹疼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未排肉眼血尿,无发热畏寒、无恶心呕吐、无胸闷不适等症状.腹部平片(图1):双侧泌尿系区域未见明显阳性结石征象,盆腔中部子宫区域见一节育环影,右侧骶髂关节旁见金属影,呈“T”形改变,考虑为另一节育环影.CT扫描(图2、3):右肾及右侧输尿管上段明显扩张积水,第二骶椎右前方见“T”形金属影,其内侧见大小约为4.8 cm ×4.5 cm的类圆形偏低密度影,密度欠均匀,右侧输尿管与其分界不清,其上输尿管扩张,其下输尿管未见扩张.子宫宫腔内见“T”形节育环影.
作者:李齐勇;梁社富;林国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故障现象 系统停止启动,S-CON(主台)显示IDDmgr Cannot Run;D-CON(副台)显示nfsys cannot connect IDDmgr (S-CON).故障分析 系统开机后,主台与副台自检并相互通讯,主台的应用软件分别对重建柜和机架进行检测,而副台只对重建柜进行检测,接收各自的反馈信息,判断是否正确.在此过程中,如果某一部分出现错误,系统将会停止运行,并显示相关错误信息.
作者:史进忠;陈雅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超高b值DWI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前列腺癌32例、前列腺良性病变24例)行MR常规序列(T1WI、T2WI)及DWI扫描(b值=0s/mm2、1000 s/mm2、1500 s/mm2 、2000 s/mm2),将常规序列与不同b值DWI进行组合分为3组,即MR常规序列联合DWI b=1000 s/mm2(A组)、b=1500 s/mm2(B组)、b=2000 s/mm2(C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b值时,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病变间ADC值的差别;对A、B、C3组行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以确定它们区分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病变的效能.结果 当b值分别为1000 s/mm2 、1500 s/mm2 、2000 s/mm2时前列腺癌组织的平均ADC值均低于前列腺良性病变,两者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值增大,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病变间ADC值重叠范围逐渐减小;C组(b值为2000 s/mm2)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为0.998),其与B组(b值为1500 s/mm2)及A组(b值为1000 s/mm2)的AUC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1.85,P<0.05;Z=15.42,P<0.05).结论 3.0 T DWI(b=2000 s/mm2)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诊断效能;佳诊断b值为2000 s/mm2,相应佳临界ADC值为0.87×10-3mm2/s.
作者:张鑫;余永强;钱银锋;张诚;吴津民;胡孝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患者 男,35岁.活动后右手拇指掌腕部肿胀、疼痛、功能受限半月.体检:右手拇指掌腕关节处明显肿胀、压痛,皮温略增高,未触及明显肿块,无静脉怒张,体温正常,血压不高.既往身体健康,无其他疾病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及其他相关检查均无异常.
作者:刘文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气道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1例气道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表现.结果 11例行CT吸气相扫描,显示异常7例,其中气管及主支气管管壁增厚5例,管腔狭窄4例,管壁钙化5例,甲状软骨内陷1例.6例行呼气相扫描,其中2例CT显示气道塌陷和肺内气体潴留.结论 对于有气道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多层螺旋CT扫描有其特征性表现,对于诊断和评估病情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健;周瑞臣;刘景旺;李辉;杨文浩;郭庆乐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