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年龄和椎体平面对成人胸腰椎DCE-MRI灌注参数的影响

李勤祥;查云飞;刘昌盛;王鹤;邢栋;陈义加

关键词:动态对比增强, 磁共振成像, 椎体, 骨髓, 灌注, 通透性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灌注参数在成人胸腰椎体不同解剖平面的分布特征以及年龄因素对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 50例中,男41例,女9例,平均年龄(52.61 ±17.31)岁.DCE-MRI序列采用LAVA-XV(3D-GRE-T1WI序列,椎体正中矢状面同层多时相动态扫描,采用Cine tool软件自动拟合感兴趣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不同椎体平面的定量参数(Ktrans、Kep、Ve)同时生成相应参数的伪彩图.所有研究对象根据椎体平面分为下胸椎组(LT),包括Th10、Th11和Th12椎体;上腰椎组(UL),包括L1、L2和L3椎体;下腰椎组(LL),包括L4、L5椎体.依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 50岁和≥50岁两个年龄组.结果 LT、UL和LL三组间Ktrans、Kep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3.392、31.357,P值均<0.001),而三组间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3.543,P=0.33);组内两两比较后显示Ktrans、Kep值在LT、UL、LL三组呈依次递减趋势.年龄与Ktrans、Kep存在负相关(r=-0.688、-0.684,P<0.001);年龄与Ve之间存在正相关(r=0.717,P<0.001).在不同的椎体平面,<50岁和≥50岁组的Ktrans、Ke.、Ve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50岁组的Ktrans、Kep值均高于≥50岁组,而<50岁组的Ve值低于≥50岁组.结论 基于血管通透性成像的DCE-MRI能够获得椎体骨髓灌注定量参数(Ktrans、Ke.、Ve),灌注和通透性参数在不同椎体平面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而且年龄对椎体灌注和通透性参数有明显的影响.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256层螺旋CT对肺静脉定量正常值与性别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采用256层螺旋CT定量分析正常成人诸肺静脉,提出肺静脉径线、截面积变化与性别及心动周期不同时相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静脉I型253例符合入组条件患者,256iCT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阴性,对原始图像进行多期重建,确定心脏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分别对诸肺静脉各径线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心动周期不同时相,除左上肺静脉长径外,余右上下及左下肺静脉径线及截面积,45%期相均显示较75%数值增大(t=6.941~20.504,P<0.01).除左上肺静脉长径外,在心动周期同一时相男性肺静脉长径均高于女性组(t=2.796 ~4.932,P<0.01),按照身高、体重计算体表面积进行标化,在同一期相诸肺静脉截面积男性与女性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6~1.124,P>0.05).分别对45%及75%时相提出诸肺静脉95%截面积可信区间的范围.结论 采用256层螺旋CT肺静脉成像可以客观定量测量诸肺静脉径线;肺静脉截面积变化与心动周期不同时相有关,与性别无关.多层螺旋CT无创肺静脉成像为临床成功实行射频消融及术后评价肺静脉狭窄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祁永富;李彩英;王青菊;李敬民;刘晓伟;任向杰;王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病理切片对照下国人前列腺癌MRS诊断阈值的可靠性研究

    目的 对照前列腺癌(Pca)根治术后病理切片,探讨国人Pea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的诊断标准及其可靠性.方法 根据5例行Pca根治术患者的术前MRS的大横径层面切取前列腺标本兴趣层,依照MRS兴趣层内诸体素将标本层切块,制备成与MRS结果一一对应的病理切片,分析病理结果中全部有癌区及与之对应区域的MRS的(胆碱+肌酐)/枸橼酸盐(cc/c)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CC/C诊断Pea的佳诊断阈值.采用SPSS 11.5分析软件,计算本组数据在CC/C值>0.86标准下诊断Pe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法选择本研究数据诊断Pca佳CC/C值,并计算在此标准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本实验共得病理结果90个,无癌区20个,有癌区70个,得到CC/C值90个,在CC/C值>0.86标准下,MRS诊断无癌区25个,有癌区65个,与病理对照诊断正确区域分别为14个和59个,MRS诊断Pea的准确性为CA=81.1%,敏感性为Se=84.3%、特异性为S.=70.0%.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基于本研究CC/C值的诊断阈值(Cut-off值)以0.88佳,以此标准计算MRS诊断Pea的准确性为CA=80.0%,敏感性为Se=81.4%,特异性为S=75.0%.结论 CC/C值>0.88较国际标准的>0.86可能更适合于国人的Pea MRS诊断.

    作者:赵阳;李辛子;韩悦;程紫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磁共振直肠阴道造影对于直肠阴道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R直肠阴道造影对于直肠阴道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回顾性分析27例MRI诊断为直肠阴道瘘患者的MRI资料,记录直肠侧内口个数、位置及瘘管支数,以手术、肠镜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27例中22例行手术、肠镜检查,发现直肠侧内口21个,直肠阴道间瘘管22支,MRI显示内口的准确性为95.5% (21/22),瘘管显示准确性为100%(22/22).MR定位直肠侧内口到肛缘距离与手术及肠镜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8,P>0.05).合并脓肿和肛瘘1例,肛门内外括约肌及会阴深横肌损伤者2例.结论 MR直肠阴道造影能够直观、准确评估直肠阴道瘘,指导手术治疗.

    作者:袁芬;周智洋;练延帮;李文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厚度、内膜下灌注参数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和MR灌注加权成像(PWI)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价值.方法 对22例不孕症(不孕组)及15名健康女性(对照组)分泌中期行MRI平扫及PWI,分别测量内膜厚度、内膜及内膜下灌注参数正性增强积分(PEI)、达峰时间(TrP)、平均强化时间(MTE)、大增强线性斜率(MSI),比较两组各血流灌注参数间的差异.两组间内膜厚度及各灌注参数的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内膜厚度与PEI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结果 不孕组与对照组内膜厚度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6.54,P<0.01).内膜两组灌注参数PEI、MSI、MTE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5、2.12、2.23,P<0.05),TT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P>0.05);内膜下两组各灌注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2、1.00、2.03、1.75,P>0.05).子宫内膜厚度与PEI值进行回归分析,两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763,P<0.01).结论 MR-PWI能够定量反映子宫内膜及内膜下的血流灌注状态,且内膜厚度与血容量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对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有一定价值.

    作者:李娜;李红;赵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巨大胸膜腔孤立性纤维瘤一例

    患者男,48岁.反复胸闷不适1个月入院.体检:左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指标(AFP、CEA、CA125、CA199)均未见异常.CT定位相显示左下肺巨大实变阴影,左侧膈面显示不清,左侧肋膈角闭塞(图1),平扫显示左下胸腔内巨大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17.6 cm×14 cm× 17.5 cm,边界尚清,密度基本均匀,肿块内见斑片状钙化,平扫CT值约43HU(图2、3),肺窗显示左下胸腔被肿块大部分占据,左下肺部分肺组织受压不张,紧贴肿瘤边缘,右下肺见局限性肺大泡(图4),增强后动脉期显示肿块轻度强化,CT值增加10~20 HU,并见一支粗大的肿瘤血管显示(图5、6),实质期冠状面重组显示病灶更完整,肿块内缘紧贴左心缘及心膈角,外缘紧贴左侧胸腔内缘,占据整个左下胸腔(图7),容积再现显示肿瘤血管来源于腹腔干动脉上缘(图8).

    作者:朱玉春;王建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3.0 T MR动态增强与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受侵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3.0 T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前MRI资料.MRI扫描包括:T2WI、DWI(b值为0,1000 s/mm2)及DCE-MRI.评估不同成像方法的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情况,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通过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诊断实验方法计算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并采用配对卡方检验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成像方法对肌层浸润的准确性.而不同成像方法判断肌层浸润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 T2WI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准确性为73.7%,DCE-MRI联合T2 WI为84.2%,DWI联合T2WI为91.2%.DWI联合T2WI诊断肌层浸润的准确性要高于DCE-MRI联合T2WI和单独T2WI,其中DWI联合T2WI与单独T2WI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4 <0.05).DWI评估肌层浸润时不受混杂因素的影响(P值均>0.05),而肿瘤浸润宫角是DCE-MRI诊断错误的唯一影响因素(P =0.007 <0.05).结论 DWI在评估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时具有与DCE-MRI相当的准确性,应作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常规检查序列.

    作者:陈丽娟;苗华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Atriss ceiling C形臂振动故障分析与检修

    故障现象使用30 cm体模分别进行常规DSA和旋转DSA的测试,前者影像无移动伪影,后者出现明显的移动伪影.查看系统日志未发现异常报错信息.故障分析 两种成像过程的区别仅在于设备的C形臂是否旋转,由此可大致判断影像伪影形成的原因与C形臂运行轨迹的稳定性有关.产生C形臂系统振动的原因通常有两个:其一由于机械传动性能不良引起;其二是由于电路的电气参数不稳定造成.

    作者:许少睿;孙德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双侧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MRI表现及其发生机制(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双侧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的MRI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搜集3例双侧HOD患者的MRI与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HOD患者中2例表现为下橄榄核T2WI呈高信号,体积未见异常(发病时间<6个月).1例下橄榄核体积增大且T2WI呈高信号(发病时间为12个月);临床均出现腭肌阵挛、共济失调等症状;原发病变部分为双侧小脑齿状核、中脑中线处及脑桥被盖部.结论 双侧下橄榄核肥大有特定的原发病变部位,MRI表现因发病时间不同而异.

    作者:王倩;伍建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百草枯中毒肺损害的胸部HRCT分析

    目的 探讨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评估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肺损害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搜集42例PQ中毒患者资料,根据中毒剂量将其分为3组:第一组(18例),服PQ剂量≤20 ml;第二组(14例),服PQ剂量21 ~49 ml;第三组(10例),服PQ剂量≥50 ml,分别分析各组中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资料,探讨胸部HRCT表现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第一组存活14例,死亡4例,影像学改变主要为少量渗出影;第二组存活8例,死亡6例,影像学改变主要为渗出、实变影及胸腔积液改变;第三组存活1例,死亡9例,影像学改变主要为磨玻璃影、肺间质纤维化、纵隔及皮下气肿.结论 胸部HRCT对PQ中毒肺损伤患者的临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不同中毒程度的影像表现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卢刚;张泉;吕方方;顾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多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诊断

    目的 探讨多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PCNSLs)的MRI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MPCNSLs的MRI表现,其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44岁.结果 7例共21个病灶(每例发现2~5个病灶),病灶平均大小为(2.99±1.25) cm;T1WI上几乎均呈低信号(20个病灶);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或混杂等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上表现为高、等信号;增强扫描仅有1例(1个病灶)无强化,其余均可见不同程度及不同方式强化.结论 MPCNSLs常规MRI平扫与增强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脑内多发特点可以做出较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黄丽霞;许乙凯;赵茜茜;刘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双侧颈内静脉狭窄一例

    患者女,48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头痛3个月余.疼痛部位不固定,多为双侧颞部胀痛.持续时间不定,偶持续数天.无呕吐、恶心,发热及头晕不适.体检:Bp140/80 mmHg(l mm-Hg =0.133 kPa),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MRI:右侧基底节区见一小点状等T1、稍长T2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像上呈高信号,余未见异常.拟诊: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

    作者:沈正林;方喻;张居中;胡道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常规影像诊断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常规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即CT血管造影(CTA)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方法 搜集SAH患者38例,通过Philips 256排CT的CTA扫描、TCD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检查.以DSA作为金标准,比较CTA、TCD对SAH后CVS的诊断价值.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的方法计算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 38例中CTA共检出14例发生了CVS,TCD检出15例,DSA确诊为11例.经与DSA比较,CTA对于大脑前、中动脉近侧段脑血管、无和重度的血管痉挛及Hunt和Hess低分级的患者检测准确性较高;TCD对于大脑中动脉M1段的重度CVS及Hunt和Hess高分级的患者诊断比较可靠.两种方法中,CTA对CVS的诊断较敏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5%、81.8%),TCD次之.结论 CTA不仅能发现SAH的出血原因,而且对于SAH后的CVS的诊断,CTA比TCD有优势,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检查方法.

    作者:赵一平;张贺;李松柏;徐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脑海绵状血管瘤3.0T常规MRI与SWI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脑海绵状血管瘤(CA)常规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表现,评价SWI在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CA患者的常规MRI(T1WI、T2WI)、SWI资料.53例均行常规MRI、SWI,其中2例行MRI增强扫描.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直径为数值型变量,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灶个数在Excel 2003做直方图描述.结果 T1WI检出病灶共55个,T2WI检出60个;15例表现为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38例在T1WI、T2WI上表现为网状高、低混杂信号,32例T2WI灶周具有典型“黑环征”.SWI检出病灶84个;53例SWI显示为单发或多发斑片状、结节状低信号.7例合并静脉畸形,表现为“水母头”样低信号或强化.SWI显示病变范围比T1WI、T2WI范围更大,微病灶显示更多.CA大瘤体直径SWI与T1WI、T2W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较常规MRI能检出更多微小病灶,提高病灶显示率,在脑CA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亚男;张体江;刘衡;江林;廖大伟;张国明;朱克文;彭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CT及MRI表现

    目的 探讨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CT及MRI资料.6例行CT扫描,其中5例行增强扫描;4例行MRI,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4例行MR胰胆管成像.分析肿瘤的部位、形态、胆管扩张程度、乳头状结构密度、信号及强化特点等,主要对其大体形态学的影像表现进行分类.结果 5例位于肝左叶胆管,2例位于肝右叶胆管,1例位于肝左右叶胆管,1例位于肝门部胆管.6例病灶表现为“囊性肿瘤”外观(其中4例行MR胰胆管成像者表现为胆管囊状扩张).囊壁可见多发乳头状结节,其中2例“囊内”可见漂浮的乳头状结构,1例仅表现为肝内胆管局限性串珠状扩张.1例表现为肝右叶局限性增宽,其内可见“铸型”肿块影.1例表现为肝门部胆管息肉状结节.乳头状结构CT平扫多呈等密度,MRI平扫多呈等T1及等T2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7例乳头状结构表现为轻度强化,静脉期强化有所降低.1例乳头状结构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呈持续强化.结论 囊性肿瘤型、胆管内息肉状肿型、胆管黏膜播散生长型、胆管内铸型生长型及胆管内漂浮型是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影像表现形式,各种类型可混合存在或相互转化.

    作者:李斌;袁仪浪;石双任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毛息肉一例

    患者女,1天.生后发现突出于口外的舌形肿物6h入院.体检:足月新生儿貌,全身皮肤、黏膜轻度黄染.自口腔突出于口外的舌形肿物大小约5.0 cm×2.5 cm,淡红色,表面有胎毛,质柔韧.肿物以宽蒂连于硬腭后中部,蒂部略硬(宽约3 cm),近蒂部有数个小泡,压之柔软.

    作者:张宝赞;刘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CCTA检查中静脉积气分析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中静脉积气出现原因、可能风险分析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587例CCTA资料,统计静脉积气发生的频率、气体出现部位、形态及气体量,并统计注射对比剂前后其发生的频率.对相关资料采用Chi-Square tests分析.结果 静脉积气发生频率10.7% (170/1586),其中发生于右心房76.5% (130/170)、右心室14.1% (24/170)、主肺动脉36.5% (62/170)、上腔静脉0.6% (1/170),单处78.8%(134/170),多处21.2% (36/170).静脉气体注射对比剂前发现59.4% (101/170),注射对比剂后发现27.1% (46/170),注射对比剂前后均发现13.5% (23/170).共发现387个气体,圆形或类圆形占84.4% (311/387),不规则形占13.7% (53/387),椭圆形占5.9% (23/387).静脉气体量(16.32±25.14)×10-3ml,范围(0.07 ~ 110)×10-3ml.门诊发生频率11.4%(104/915),住院发生频率9.8%(66/671),两者发生频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330 >0.05).男性发生率11.5% (122/1062),女性发生率9.2% (48/524),两者发生频率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O.159 >0.05).64 MSCT检出率9.1% (92/1012),640 MSCT检出率13.6%(78/574),两者设备静脉积气检出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5 <0.05),640 CT检出率更高.结论 在CCTA检查中,静脉积气患者绝大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可能有潜在医疗风险,需引起重视.

    作者:洪居陆;李慧;唐秉航;张雪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4D-CTA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4D-CTA在脑动静脉畸形(CAVM)病灶检出及内部血管结构显示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取40例经DSA证实的CAVM患者的4D-CTA资料,由两位医师采用双盲法回顾性分析4D-CTA和DSA检查结果,用统一的数据表记录每个诊断项目,以DSA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对照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4D-CTA和DSA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4D-CTA检查在检测瘤巢大小、引流静脉及供血动脉方面的能力.Kappa系数<0.40表示一致性差,0.41 ~ 0.60表示一致性中等,0.61 ~0.80表示一致性好,>0.80表示一致性极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判断CAVM病灶位置、大小及引流静脉方面,4D-CTA与DSA的符合率为100%,两种检查一致性极好(K=1,P<0.05).在显示主要供血动脉方面,4D-CTA与DSA的符合率为95%,两种检查一致性极好(K =0.85,P<0.05).在确定较小的动脉分支或分支细节时,4D-CTA的清晰度低于DSA.结论 在检出CAVM病变,判断瘤巢位置、大小、主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等方面,4D-CTA具有独特优势,在CAVM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爱静;杨光钊;潘宇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在胰腺浆液性腺瘤与黏液性囊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胰腺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胰腺囊腺瘤患者的MSCT表现特点.应用SPSS 18对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性肿瘤两组病例的一般特征和影像特征进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性肿瘤两组病例瘤体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浆液性囊腺瘤=4.95 1.63,F黏液性囊性肿瘤=9.21 3.70,t=2.925,P<0.05);而两组间性别、年龄、分布及瘤体个数[性别(x2 =2.136,P=0.141);年龄(t=1.019,P=0.319);部位(x2=2.778,P=0.096);瘤体个数(x2 =0.329,P =0.5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性肿瘤在形态、分房个数、有无钙化及囊壁特征[形态(x2 =0.116,P=0.734);分房个数(x2=0.146,P=0.702);钙化(x2=0.529,P=0.467);囊壁(x2=2.778,P=0.0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例黏液性囊腺癌出现病灶边缘钙化;3例黏液性囊腺癌均出现壁结节、囊壁厚薄不均及囊内较多实性成分.结论 胰腺囊腺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性,MSCT可较好地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刘阳;程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4层螺旋CT对臀中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臀中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例经临床和MRI证实的臀中肌综合征患者的CT资料进行观察,并通过选取多个感兴趣区分别测量8例患者患侧臀中肌与对应健侧臀中肌CT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8例中7例于患侧臀中肌止点(即股骨大转子)附近出现点、条状或结节状钙化;8例患者患侧臀中肌CT值(39.1 HU)低于健侧臀中肌CT值(51.2 HU)(t=6.910,P<0.05).结论 臀中肌综合征常合并患侧股骨大转子周围钙化影,通过测量臀中肌CT值可准确判断臀中肌综合征.

    作者:李军;张雪雁;李海飞;邹志孟;曹庆勇;杨明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年龄和椎体平面对成人胸腰椎DCE-MRI灌注参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灌注参数在成人胸腰椎体不同解剖平面的分布特征以及年龄因素对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 50例中,男41例,女9例,平均年龄(52.61 ±17.31)岁.DCE-MRI序列采用LAVA-XV(3D-GRE-T1WI序列,椎体正中矢状面同层多时相动态扫描,采用Cine tool软件自动拟合感兴趣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不同椎体平面的定量参数(Ktrans、Kep、Ve)同时生成相应参数的伪彩图.所有研究对象根据椎体平面分为下胸椎组(LT),包括Th10、Th11和Th12椎体;上腰椎组(UL),包括L1、L2和L3椎体;下腰椎组(LL),包括L4、L5椎体.依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 50岁和≥50岁两个年龄组.结果 LT、UL和LL三组间Ktrans、Kep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3.392、31.357,P值均<0.001),而三组间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3.543,P=0.33);组内两两比较后显示Ktrans、Kep值在LT、UL、LL三组呈依次递减趋势.年龄与Ktrans、Kep存在负相关(r=-0.688、-0.684,P<0.001);年龄与Ve之间存在正相关(r=0.717,P<0.001).在不同的椎体平面,<50岁和≥50岁组的Ktrans、Ke.、Ve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50岁组的Ktrans、Kep值均高于≥50岁组,而<50岁组的Ve值低于≥50岁组.结论 基于血管通透性成像的DCE-MRI能够获得椎体骨髓灌注定量参数(Ktrans、Ke.、Ve),灌注和通透性参数在不同椎体平面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而且年龄对椎体灌注和通透性参数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李勤祥;查云飞;刘昌盛;王鹤;邢栋;陈义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