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燕;周名雄
1 咽旁间隙与肿瘤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PPS)肿瘤并不常见,仅占头颈部肿瘤的0.5%以下[1].Hughes等[2]报道,PPS肿瘤中80%为良性,20%为恶性,其中良性肿瘤以涎腺混合瘤占多数,恶性中大多数是淋巴结转移癌.
作者:李兆生;郑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大泡的外科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采取外科手术方法行肺大泡切除23例,其中12例双侧肺大泡者两侧同期手术;5例术后呼吸机支持.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例,应激性溃疡和复张性肺水肿各1例,均治愈.术后随访3~36月,复查X线示,肺膨胀良好,无气胸复发,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肺大泡,在临床上有着良好的疗效.
作者:黄克诚;杨大斌;陈杰;苗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局部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使组织细胞发生缺血性损伤(ischemia injury).动物试验和临床观察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恢复血液再灌注后,部分动物或患者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不但未减轻反而加重.大量证据表明,急性炎症反应在脑IRI起重要作用,其免疫学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就其相关因素综述如下.
作者:睢燕;周名雄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腰骶椎影像解剖学研究,为腰骶椎前路融合器(lumbosacral anterior fusing cage,LAFC)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CT扫描测量60名正常人腰骶椎各椎间隙的前后点高度、腰骶椎的矢、冠状径得出腰骶椎相关解剖学数据,根据相关数据设计出LAFC.结果:正常腰骶椎椎间隙前高大于后高,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高范围(9.03±1.31)/(7.11±1.43)~(13.93±1.58)/(9.73±0.91)mm.正常腰骶椎横径大于矢状径,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横/矢状径范围是(40.51±1.53)/(29.38±1.27)~(46.20±2.17)/(33.98±1.49)mm.结论:LAFC设计符合腰椎生理解剖,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周国兴;陈东保;文建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对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小隐静脉远端处理方法进行改进,以避免静脉危象发生,提高皮瓣成活率.方法:对12例不同原因所致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创面,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术中在外踝尖平面以下切断小隐静脉并使皮瓣蒂部到外踝尖处形成皮岛.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静脉危象.随访6个月~1a,平均7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功能满意.结论:采用改进方法更有利于改善皮瓣静脉回流,提高成活率.
作者:于共泉;王召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浮膝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手术治疗浮膝伤患者12例,内固定方式为股骨带锁髓内钉+胫骨钢板固定4例,股骨带锁髓内钉+胫骨外固定架3例,股骨胫骨均行带锁髓内钉5例.结果:随访 7~26个月,12例患者均得骨性愈合.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后治愈,12例无畸形愈合.伤肢功能优良率91.67%.结论:采用恰当的术式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积极的术后康复训练,对提高浮膝伤的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
作者:金浩;丁星刚;把其兵;采国兵;毛宏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为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15具枢椎干骨标本,观察枢椎椎弓根的形态特点及其与横突孔的毗邻关系,测量椎弓根的高度、宽度,以及椎弓根的轴线在水平面和矢状面的角度.结果:枢椎椎弓根被峡部和上关节突的一部分所覆盖,可分成前(内)后(外)两部分:前部位于上关节突内侧部的下面,连接椎体;后部位于峡部的下面连接下关突.横突孔存在一定的解剖变异,以左侧为多.椎弓根的上宽(7.90±1.41)mm、下宽(4.90±0.82)mm、高度(6.70±0.90)mm,内倾角(32.33±3.45 )°、上倾角(24.07±5.30)°.结论:90%的人适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了解枢椎椎弓根的正常解剖参数及其与横突孔的毗邻关系,对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应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李野;刘景臣;李刚;张翘;武云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索短重建髓内钉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短重建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各型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观察记录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分析失败手术骨折分型.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75例患者全部骨性愈合,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的统计中均显示良好效果;术后髋关节功能优58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达9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结论:短重建髓内钉具有创伤小、术时短、易操作、内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力学等优点,是治疗各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方法.
作者:骆辉;杜心如;周君琳;陆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成年男尸1具.解剖其左下肢时发现左侧腓动脉自小腿骨间膜下方的裂孔穿出后,发出一交通支,自胫神经形成的裂隙中间穿过,并与胫后动脉相交通,其降支直接移行为足背动脉(图1).
作者:丁银秀;棘怀庆;王效军;马新伟;秦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为颈部手术特别是甲状腺手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甲醛固定的50具成人标本(男30,女20)共100侧,对喉返神经的走行、分支及其与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软骨下角的位置关系进行解剖观测.结果:喉返神经按其分布分为喉支和喉外支,前者90%在距甲状软骨下角尖(16.7±7.5)mm处分为前、后两支,后者多在其下10.2~ 70.5 mm 范围内发出.左侧喉返神经82.0%走在甲状腺下动脉的后面,右侧76.0%走在动脉的前面,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查明喉返神经的行径及其毗邻关系,有助于防止术中损伤喉返神经.
作者:景玉萍;郑建国;陈军方;沈文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AO纯钛苜蓿形板(以下简称三叶板)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三叶板内固定术治疗C型Pilon骨折21例.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21例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0周.1例伤口拆线后,钛板部分外露,换药直至骨愈合,取出所有内植物后,二期缝合,伤口愈合.本组无内植物折断、螺钉松动及骨不连等并发症.根据Pilon骨折的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疗效优10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9%.结论:三叶板为主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型Pilon骨折,能达到坚强的固定,板材超薄,组织反应小,软组织和骨膜剥离少,对骨折局部血供破坏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早期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郭春生;罗家明;唐征宇;周超;陈海峰;许忠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右心容量负荷过大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左室舒张功能改变及其特点.方法:应用经胸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观察28例右心容量负荷过大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患儿组)的二尖瓣口血流及肺静脉血流频谱,并与20例正常儿童(正常组)作比较.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患儿组E/A值下降、ARP增高(P<0.05);两组间E峰减速时间(EDT)、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及肺静脉的SF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儿组中46%(13/28)的E/A值为正常,其中92%(12/13)ARP比值增高.结论:右心容量负荷过大型先心病患儿左室可出现舒张功能减退;彩色多普勒检查之E/A值及ARP值异常可反映之,且后者可鉴别E/A比值伪正常化.
作者:徐国成;李志宏;张平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为婴幼儿肌内注射佳部位的选择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20具婴幼儿尸体标本和4套幼儿断层标本的臀区、股外侧区和三角肌区的血管神经走行和毗邻关系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各区皮肤、浅筋膜和肌的厚度.结果:臀区外上部的皮肤和浅筋膜厚(0.86±0.23)cm,肌厚(1.65±0.30)cm;股外侧区中部皮肤、浅筋膜厚(0.64±0.28)cm,肌厚(1.29±0.18)cm;三角肌区中部皮肤、浅筋膜厚(0.65±0.11)cm,肌厚(0.74±0.12)cm.以上各部肌质较厚,无重要血管神经.结论:从安全角度考虑,婴幼儿肌内注射以股外侧区中部作为首选部位为宜,次选臀区.
作者:吴长初;刘金伟;丁自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因胸痛、胸闷2个月余、气短3 d就诊.就诊时一般情况尚可,既往无其它疾病史.体格检查:患者坐位,视诊见胸廓饱满,双侧对称,无畸型.心尖搏动增强,触诊有抬举感.心率92次/分,律齐,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呼吸25次/分,左肺呼吸音低,无干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肺叩诊因患者平卧困难未查.
作者:郑本献;邓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手掌离断伤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VSD技术加一期清创再植及二期植皮或局部皮瓣转位术治疗手掌毁损性离断伤12例,其中手掌撕脱性完全离断伤4例,手掌撕脱性不完全离断伤8例,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2 cm×5 cm~8 cm×10 cm.结果:经封闭式负压引流5~10 d后,12例患者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行二期中厚皮植皮或局部皮瓣转位后创面愈合,离断的肢体均存活.结论:经封闭式负压引流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引流充分,不影响再植手指的远端血供,在手掌的毁损性离断伤中应用效果好,扩大了断肢再植的适应证.
作者:陶圣祥;喻爱喜;余国荣;宋九宏;邓凯;祝少搏;张奕;郑晓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胫骨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的损伤,治疗有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以及常规的切开接骨板内固定等方法,但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很难保证一次性复位成功,并影响踝关节的功能.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科使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采取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左方;胡永东;李清春;雷建军;张战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左旋卡尼汀,对照组应用极化液.结果:心绞痛缓解有效率治疗组为93.02%,对照组心绞痛缓解有效率为65.12%(P<0.01);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恢复有效率治疗组为76.74%,对照组为48.84%(P<0.01).结论:左旋卡尼汀辅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它能改善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
作者:王殿华;笪应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盆环恶性肿瘤的切除、重建方式与并发症的处理 .方法:手术治疗骨盆环原发恶性或低度恶性肿瘤5例,其中骶骨恶性畸胎瘤2例、脊索瘤1例,髂骨骨肉瘤1例、恶性骨软骨瘤1例.所有患者术前未行动脉栓塞、结扎髂内血管.髂骨翼肿瘤采用自体髂骨、髋臼肿瘤采用异体骨重建骨盆环、自体股骨头重建髋臼骨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5例肿瘤均行根治性切除,3例骶骨肿瘤术中出血量150~800 mL,术后出血300~1 000 mL,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出现失血性休克.髂骨翼肿瘤和髋臼周围肿瘤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 000 mL和4 000 mL,术后分别为800 mL和1 100 mL.髂骨肿瘤切除与重建患者2月后恢复关节功能,髋臼肿瘤切除与重建患者6月后恢复功能,4例患者术后随访4~24个月,生存良好.结论:骨盆环恶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关键是完整的手术切除,包膜外切除可以减少出血、预防复发,影响骨盆环稳定时应考虑重建,自体、异体骨移植能够恢复髋臼周围骨量、维持骨盆环生物学稳定.
作者:周新社;官建中;周建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视神经管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观测,为经眶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颅骨标本50个,观察视神经管与筛窦和蝶窦的关系;测量视神经管各壁的长度及视神经管颅口、眶口的垂直径和横径并计算截面积.甲醛溶液固定的成年尸头15个,观察视神经管颅口镰状襞、管内段视神经及眼动脉的关系.结果:视神经管的内侧壁长,长度为(10.71±2.12)mm;视神经管眶口呈竖椭圆形,截面积为(25.84±5.43)mm2,视神经管颅口呈横椭圆形,截面积为(24.86±4.37)mm2.结论:(1)视神经管减压术应全程打开视神经管内壁;眶口的减压应充分.(2)管内段视神经鞘膜应否切开应根据情况而定,切开应避开视神经的营养血管,以切开鞘的内上壁较安全.
作者:郝友娟;王君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在组织病理制片过程中,从取材固定到后的切片封固,任何一道程序由于操作不规范都可能导致切片标本形成各种各样的缺陷,甚至会出现无法弥补的后果[1].
作者:黄崇芳;姚建设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