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彤;刘迎龙;于存涛
目的:了解眼科普通门诊患者中干眼症状况,分析干眼症发病的相关因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530例眼科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结膜荧光染色检查确定诊断.结果:530例门诊患者中,干眼症患病率为11.70%,其中>45岁、20~45岁、<20岁发病率分别为18.93%、8.90%、2.27%.女性、男性发病率分别为15.84%、6.17%.干眼症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及职业明显相关(P<0.01或P<0.001).结论:不良的工作环境、过度用眼及配戴角膜接触镜等是干眼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严厉;顾宝文;司马晶;王晖;邓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小儿髋关节滑膜嵌顿临床上并非少见,但由于无统一的诊断命名,故本病的诊断较为混乱,临床上常与髋关节滑膜炎、一过性滑膜炎及髋关节扭伤等相混淆.到目前为止,本病尚无系统的治疗方法.本院自1987年至2003年共收治小儿髋关节滑膜嵌顿15例,经自创手法整复治疗均治愈.现就其诊疗、发病机理和预防的有关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陈树言;周清;刘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为髋关节后侧手术入路及如何避免易损伤结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60侧成尸下肢标本,参照手术进路的层次对相关结构和神经血管进行解剖观测.结果:1.臀大肌的神经和血管及其分支均从肌深面入肌,入肌点均在臀大肌前缘后方.2.在竖脊肌起点外侧缘与大转子尖连线上距大转子尖距离:臀上血管神经束上支为(105.8±29.6)mm;臀上血管神经束下支为(78.6±36.8)mm.3.坐骨神经半腱肌支上支入肌点与坐骨结节距离为(102.6±56.2)mm;坐骨神经股二头肌支上支入肌点与坐骨结节距离为(127.1±50.5)mm;坐骨神经半膜肌支上支入肌点与坐骨结节距离为(135.6±85.1)mm.结论:1.从大转子尖向上分离臀中肌臀小肌时不要超过大转子尖与髂嵴连线的下1/2,安全应在1/3以内,以免损伤臀上血管神经束下支.2.切断梨状肌的位置越贴近大转子越不易损伤坐骨神经,梨状肌肌腱残留长度在保证吻合的情况下越短越好.
作者:叶斌;于光生;苗华;周建生;刘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r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占全部脑卒中不足1%[1],约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3.5%[2].发病高峰年龄分别为新生儿及30岁左右,男女发病比例为1.5:5 [1].
作者:王文治;冯学泉;李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利用生物材料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的疗效.方法:经腹直肌后腹膜前置入人工补片手术修复腹壁巨大切口疝16例,其中初发切口疝12例,复发切口疝4例.结果:16例全部治愈,术后发生皮下积液3例.随访10个月~4a,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腹直肌后腹膜前置入人工补片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贲大刚;李仕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病例资料刘某,男性,38岁,因便秘10a于2005年3月13日入院.自幼排便正常,10a前开始出现便秘,3~4d排便1次,大便秘结成珠状,偶尔并腹胀;进食正常,无腹痛、呕吐,无发热.4a前便秘加重,须口服大黄、果导等药物方可排便.入院前10d曾出现肠梗阻症状,经保守治疗缓解.查体:发育正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未扪及包块,无压痛,肠鸣音稍活跃.钡剂灌肠示:乙状结肠与直肠移行处稍狭窄,其近段逐渐移行变宽,乙状结肠扩张、冗长,近段结肠均扩张,24h后,结肠内仍有钡剂残留.入院诊断:先天性巨结肠.行肠道准备后于全麻下手术,术中见乙状结肠、升结肠肝曲均明显扩张,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及横结肠近端均见狭窄段.行结肠次全切除、直肠肌鞘拖出切除、升结肠与低位直肠吻合术,术中冰冻切片确定直肠远端切缘神经节细胞分布正常.术后病理:横、乙状结肠及直肠粘膜慢性炎症,横结肠狭窄区可见肌层间神经节细胞减少,直肠狭窄区未见神经节细胞.术后随访5个月,排便基本正常,无大便失禁.
作者:戴金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为髋关节内侧手术入路及如何避免易损伤结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60侧成尸下肢标本,参照髋关节内侧入路的层次对相关结构和神经血管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耻骨肌由股神经支配占97.2%,由闭孔神经支配占2.8%;长收肌由闭孔神经前支支配,入肌点与同侧耻骨结节之间的距离为(71.4±23.2)mm(50~95mm);股薄肌由闭孔神经前支支配,入肌点与同侧耻骨结节之间的距离为(138.8±35.1)mm(105~175mm);短收肌和大收肌的前部纤维由闭孔神经后支支配,进入大收肌的神经入肌点与同侧耻骨结节之间距离为(122.2±18.4)mm(102~145mm).结论:1、髂腰肌与耻骨肌间隙为腰丛分支与股神经的神经界面,耻骨肌与短收肌、大收肌的间隙为股神经和闭孔神经、坐骨神经神经界面.2、手术入路中长收肌是手术的重要标志性结构,从该肌外侧缘深入经缝匠肌与长收肌之间再经髂腰肌与耻骨肌间隙(神经界面)到达病变部位路径;从其内侧缘深入即为从长收肌与股薄肌间隙经短收肌、大收肌与耻骨肌间隙(神经界面)到手术部位路径.
作者:叶斌;于光生;苗华;周建生;刘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6例,术中同时行肩锁韧带和(或)喙锁韧带修补或重建.结果:随访6~20个月,按JOA肩部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15例效果优良,肩关节运动恢复正常范围;1例术后出现肩锁关节再次脱位并二次手术治疗.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良好方法.术中正确安放钢板、肩锁关节周围韧带修补或重建,术后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的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磊;宋恒平;申自权;张皓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心病的肺循环血流来源.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年龄4~36(22.2±9.36)个月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循环的血流来源,分为单纯肺动脉供血(A型)、单纯体动脉供血(B型)和肺动脉、体动脉双重供血(C型)3种类型.结果:96例中A型56例,B型25例,C型15例.33.33%(32/96)合并单纯PDA,存在于TOF、PA-IVS、PA-VSD、DORV、SV、TGA和ccTGA中;7.29%(7/96)合并单纯体-肺侧支形成,存在于TOF、PA-IVS、PA-VSD和DORV中;1.04%(1/96)同时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体-肺侧支,诊断为PA-VSD.结论:婴幼儿肺血减少型复杂CHD中,多数病种同时合并PDA,体-肺动脉侧支通常在PA-VSD、TOF和DORV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在其它病种中较少见.
作者:张晓彤;刘迎龙;于存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胫骨骨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胫骨骨缺损患者17例,骨缺损2~4cm者15例、4cm以上者2例,骨缺损部位在胫骨中段或中下段.均采用交锁髓内钉加自体髂骨移植术,其中直接缝合创口6例,行腓肠肌瓣覆盖骨折段11例.结果:随访36个月,17例骨缺损全部愈合,愈合时间9~23个月,平均14.6个月,下肢功能均正常.结论:交锁髓内钉加自体髂骨移植是治疗胫骨骨缺损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魏思奇;李保良;孙永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阴道缩短的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73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41例,阴道残端敞开缝合,术后多次行阴道扩张;B组32例,阴道残端闭合缝合.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测量阴道长度.结果:两组阴道长度分别为(6.57±0.63)cm、(4.78±0.46)cm(P<0.001).在A组中保留卵巢与未保留卵巢患者术后阴道长度分别为(7.01±0.36)cm、(6.25±0.68)cm(P<0.05);放疗与未放疗者术后阴道长度分别为(5.92±0.57)cm、(6.93±0.32)cm(P<0.05).两组盆腔感染率和尿潴留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一例发生疝及大出血.结论:宫颈癌根治术中阴道残端敞开缝合,术后多次扩张阴道对术后阴道有延长作用.保留卵巢、不放疗或卵巢移位、恰当的手术范围、术后减少感染是防止阴道缩短的积极因素.阴道敞开缝合不增加盆腔感染率和尿潴留发生率.
作者:李玉芝;李红雨;孙蕊;李燕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本组48例中,26例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2例行肾切除,20例行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其中9例行V-Y肾盂成形术,6例单纯粘连带切断松解术,5例粘连处松解加肾盂裁剪).结果:本组中40例随访3个月~2a,包括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6例,其中10例治愈(62.5%),4例无效,2例加重;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4例,其中21例治愈(87.5%),3例加重.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首选术式.
作者:戴廷山;刘伟;曾建华;王二朋;张长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对乙状结肠间隐窝进行解剖学研究,为影像学诊断及肛肠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92例盆腔标本上观察乙状结肠间隐窝的位置、形态及构成,测量其长度、宽度及毗邻结构间的距离,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乙状结肠间隐窝出现率为100%,形态为卵圆形、弧形、圆形和三角形;经统计学分析,两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乙状结肠间隐窝的形成、位置、毗邻均较恒定,对该区域的影像学检查及相关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手术入路均有参考价值.
作者:王长月;李云生;所荣增;袁武;甘建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NMDA受体2B亚单位(NR2B)反义寡核苷酸(ANR2B)对海马CA1区NR2B mRNA表达的影响,筛选有效的ANR2B,探讨改变NR2B mRNA表达的新方法.方法:正常SD大鼠,海马CA1区立体定位注射ANR2B,灌注取脑,连续冰冻切片,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光镜下观察NR2B mRNA在ANB2B作用下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大鼠海马CA1区立体定位注射ANR2B后,注射点及其周围NR2B mRNA原位杂交染色强度明显下降,仅有少量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散在分布;而在注射NR2B正义寡核苷酸(SNR2B)、生理盐水(NS)及NS插针不注射(NSNO)的海马切片上,海马CA1区的染色特征与注射ANR2B有明显差别,其作用区锥体细胞、颗粒细胞及顶树突的NR2B原位杂交染色强度无明显变化.结论:ANR2B能够降低NR2B mRNA在正常大鼠海马CA1区的基础性高表达.
作者:滕大才;徐铁军;张凤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是一群高度分化的细胞,一旦损伤后其修复与再生是非常困难和复杂的.研究发现:中枢神经再生困难主要原因不是神经元本身,而是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不适合神经元轴突再生[1].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如果把受损中枢神经元置于合适的微环境中是可以再生的[2].目前促进神经修复与再生的策略主要是通过促进内在的再生能力和消除外在的抑制因素,改善其微环境.本文就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唐娟;吴亮生;黄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经临床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病例进行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VAS积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结论: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方便、安全、微创、恢复快、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耀;廖建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段肾实质联合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0例.结果:取出结石大为4.0cm×3.5cm×1.4cm,多的1例有结石38枚.术后复查B超或尿路平片(KUB),3例有肾内残余结石(10%),直径均小于0.8cm.结论:本术式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取石方便、出血少、结石一次性取净率高等优点,是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良好术式.
作者:方文革;刘建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2002年9月~2005年5月,笔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78例,效果满意.
作者:徐照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轴突再生诱导趋化作用.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乳胶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段,并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乳胶管的两支管内不加入任何物质;B组两支管内均加入医用几丁糖凝胶;C组两支管内注入医用几丁糖凝胶后,分别加NGF和CNTF;D组两支管内注入医用几丁糖凝胶后,分别加NGF和NGF+CNTF;E组两支管内注入医用几丁糖凝胶后,分别加CNTF和NGF+CNTF.术后3、4周观察两支管内神经定向趋化情况,并对术后4周再生神经行HE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A组和B组两支管内神经再生速度及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C组术后3周再生神经优先向CNTF侧趋化,术后4周CNTF侧神经再生成功率和超微结构优于NGF侧(P<0.05);D组和E组,再生神经向NGF+CNTF侧趋化,且再生成功率、HE染色和超微结构观察均显示,NGF+CNTF侧再生神经的速度及质量优于对照侧.结论:CNTF较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有较强的诱导趋化作用,而且两者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
作者:李强;伍亚民;申屠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AO重建钢板治疗肱骨干下1/3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AO重建钢板经后正中入路治疗不伴桡神经损伤的肱骨干下1/3段骨折35例,其中AO/ASIF A型13例、B型19例、C型3例.结果: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按Rodriguez疗效标准评价,优27例、良8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AO重建钢板治疗肱骨干下1/3段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作者:张海波;王义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