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龙须藤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部位的研究

郑海音;徐伟;李煌;褚克丹;陈立典;张玉琴

关键词:龙须藤, 类风湿关节炎, CIA模型, 有效部位
摘要:[目的]筛选龙须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对龙须藤进行提取、分离得到不同部位的萃取物,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CIA模型),以各组提取液灌胃给药,观察各组提取液对CIA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龙须藤具有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其他萃取物活性极弱.[结论]初步确定了龙须藤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为龙须藤深入研究抗类风湿关节炎奠定了基础.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阑尾腔插管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O)左半结肠癌(colon cancer,CC)术中行经阑尾腔(appendix cavity,AC)插管灌洗Ⅰ期肠切除吻合术(Intestinal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IRAA)的治疗方法和可行性.[方法]对比分析采用术中经AC插管灌洗Ⅰ期肠切除吻合术(A组,37例)和Ⅰ期肿瘤切除,近端结肠造口,Ⅱ期吻合(B组,35例)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CC患者的疗效.[结果]手术时间A组长于B组(Ⅰ期手术时间).A组共发生术后并发症9例,其中吻合口漏1例,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3例;B组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吻合口漏1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3例,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AC插管灌洗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和Ⅰ期切除、Ⅱ期吻合术均为治疗急性IO左半CC的有效处理方法,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经AC插管灌洗Ⅰ期肠切除吻合术,不仅具有操作简单、肠道准备彻底、无瘤的优点,而且安全可行.

    作者:马波;韩春蕃;许洪宝;蔡炜龙;汪伟民;尹德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从痰论治慢性胰腺炎探析

    [目的]分析探讨从痰论治慢性胰腺炎的学术思想、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药选用,通过临床实例验证该治法的科学性,为慢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对中医古籍的检索整理,总结从痰论治慢性胰腺炎的理论渊源,收集、整理魏品康教授的临证验案、验方,分析其用方、用药及辨证思路与经验.[结果]从痰论治的思想渊源主要来源于《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魏教授根据慢性胰腺炎的发病特点,建立了消痰祛浊、消痰解瘀、消痰软坚三大治则,以消痰和中方为基础方加减,将治痰理念贯穿于慢性胰腺炎的治疗全过程.[结论]从痰论治慢性胰腺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其复发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丹;矫健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橙皮苷对脂肪乳剂致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橙皮苷对脂肪乳剂灌胃致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肪乳剂连续灌胃40d致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连续灌胃给予橙皮苷40d.给药第2、4周各眼眶取血一次,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末次给药后下腔静脉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2周及4周后,橙皮苷三个剂量(60mg·kg-1、120mg·kg-1、240mg·kg-1)组大鼠血清TC、LDL-c、AI明显降低,120 mg·kg-1、240mg· kg-1剂量组大鼠HDL-c升高;给药40d后,橙皮苷三个剂量(60 mg·kg-1、120 mg·kg-1、240mg·kg-1)组高脂血症大鼠各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血沉方程K值、卡松屈服应力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且120mg· kg-1、240mg· kg-1剂量作用明显.[结论]橙皮苷60mg· kg-1、120mg· kg-1、240mg· kg-1三个剂量均可调节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及血液粘滞状态,且120mg· kg-1、240mg· kg-1剂量作用明显,提示橙皮苷对防治高脂血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雄英;陈素红;吕圭源;胡慧明;陈琦;赵岩;吉星;苏洁;胡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世医通变要法》学术思想初探

    [目的]探讨中医名著《世医通变要法》的学术思想.[方法]采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认真研读原文,并结合中医各家学说,总结、概括《世医通变要法》的学术思想.[结果]经研究提炼,《世医通变要法》的学术思想可概括为:辨证求本,审因论治;遣方用药,贵在变化;内伤杂病,法于丹溪;女科诸证,注重血气;饮食男女,为病多端;重视脉理,以观吉凶.[结论]《世医通变要法》全书二卷,论及内、外、妇、儿及耳鼻喉诸科,凡二百余证,在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学术传承方面颇具特色,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魏丽丽;徐光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上火病因病机初探

    上火是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一种人体不适,是人体阴阳失衡出现的内热亢盛症状.从《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所述火热病机及“火郁发之”的治疗原则,到后世刘河间的“六气皆可化火”、“五志化火”,朱丹溪的“相火论”、“气有余便是火”,李东垣的“阴火论”、“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理论和“甘温除热”的治疗法则,王清任“瘀血致热”的发挥,都对应用中医理论来治疗和预防上火疾病有很大的启迪.本文以上火的病因病机作为研究目标,病因分别从外感、内伤、病理产物和其他病因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病机分别从基本病机、系统病机、类病病机、疾病病机和症状病机等方面进行系统整理,以求为临床治疗上火类疾病“审症求因”、“谨守病机”提供参考.

    作者:谢志军;王伟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经方荆穗四物汤联合桂枝汤加减治疗妊娠口僻1例

    [目的]总结经方荆穗四物汤和桂枝汤治疗妊娠口僻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从病例资料、病因病机、诊断标准、疗效标准等方面论述了经方荆穗四物汤和桂枝汤治疗妊娠口僻的临床疗效.[结果]荆穗四物汤和桂枝汤治疗根据妊娠口僻的病因病机(风寒外袭,气血不和,经络闭阻),形成了疏风散寒,养血和血,温经通络为主的治则.[结论]经方荆穗四物汤和桂枝汤治疗风寒外袭,气血不和,经络闭阻之妊娠口僻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宁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采用客观公认的康复评定标准和疗效评价体系,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标准的病例数72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西医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针灸和中药,采用MMSE量表及NIHSS量表评定,四周后考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四周后治疗组MMSE量袁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并且治疗组降分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系数达97.4%.[结论]针药结合疗法较单纯的基础治疗能选一步的改善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并且疗效安全.

    作者:罗培;方剑乔;马睿杰;陈利芳;董巍;张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中SOX9基因突变的筛选及其功能解析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中是否存在SOX9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通过PCR及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5个结肠癌细胞系DNA(HT29、SW480、SW620、RKO、Hce8693)和20个结肠癌组织DNA中的SOX9基因全部编码区段、启动子、核心区域及增强子区域的突变情况.[结果]在SOX9基因Intron 4的3519bp处发现SNPs位点1个(A/C),包括A/C杂合型、C/C纯合型以及A/A纯合型,但在全部的关键区域未发现突变热点.[结论]SOX9基因在CRC中不存在突变位点,但其在表达水平上明显升高,可推测SOX9基因不是在基因水平上,而是由表达水平的改变直接参与CRC的发生.

    作者:汪丽佩;李天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姜黄素微生物转化产物对HepG2细胞LDL受体表达研究

    [目的]利用红曲霉菌对姜黄素进行微生物转化,并对总转化产物进行初步分离纯化,研究姜黄素微生物转化产物对HepG2细胞LDL受体表达影响.[方法]利用红曲霉菌固体发酵法对姜黄素进行微生物转化,提取的总代谢产物利用硅胶柱层析对产物粗分离后,再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免疫印迹法,以姜黄素为阳性对照检测转化产物对HepG2细胞LDL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μg·mL-1,10μg·mL-1和15μg·mL-1姜黄素经红曲霉菌转化的产物,都可以显著提高LDLR的表达(P<0 01),并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姜黄素转化产物能够通过明显上调HepG2细胞LDLR表达来调节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为我们进一步筛选高效降脂新药奠定基础.

    作者:腾楠;卢德赵;王萍儿;沃兴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评价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肾绞痛(renal colic,R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5例R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间苯三酚(80mg)、山莨菪碱针(10mg)静脉滴注(ivgtt),观察用药30min后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30%和82.00%,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3%和84.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间苯三酚治疗PC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王伟炳;朱华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耳穴埋豆对肾穿刺术后腰酸腰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法对肾穿刺术后腰酸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肾穿刺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肾穿刺术后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治疗,根据W疼痛缓解指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轻度缓解(MR);无效(NR).在患者肾穿刺术后的10h、24h评估患者腰酸腰痛程度以及两组患者术后24h累计睡眠时间,用以评价腰酸腰痛缓解的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10h:PR33例,Vs20例;MR15例,Vs24例;NR2例,Vs8例;24h:PR35例,Vs22例;MR15例,Vs26例;NR0例,Vs2例,两组患者术后腰酸腰痛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的24h累计睡眠时间有所增加.[结论]耳穴埋豆法减轻肾穿刺术后疼痛疗效确切,并且有助于延长术后患者睡眠的时间.

    作者:陈珺;徐佳美;翁宁;金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雌孕激素及HER-2受体表达在乳腺癌进展中的差异性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及HER-2受体在乳腺癌进展中表达的差异性.[方法]通过查找文献,搜集相关论文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文献报道显示乳腺癌的ER、PR、HER-2受体表达可随着肿瘤的进展而发生改变,可因个体差异而发生动态改变,也可以由于前期的治疗而改变.[结论]乳腺癌原发灶和进展期病灶之间的ER、PR及HER-2受体表达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有必要重视并重新评估乳癌患者进展痛灶中的雌孕激素及HER-2的受体状况,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厉飞;张喜平;陈道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金匮要略》麦门冬汤治咳之辨

    麦门冬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仲景原将其载于咳嗽上气篇目中,然历代医家多认为本方用于治疗虚热肺痿,并在实践中证实确有疗效,故沈目南定本方为治疗虚热肺痿之主方,沿用至今.笔者于临床跟师随诊,导师王苹教授临证善用麦门冬汤治疗咳嗽,无论卒病、痼疾,外感、内伤,只要辨证准确,随症加减,效如桴鼓.笔者认为无论肺痿、咳嗽上气之病,只要善辨其脉证,皆可引而用之;尤为咳嗽一证,若能探其机括,审慎辨析,疗效立竿见影.咳嗽一证,病机复杂,常致迁延,缠绵难愈,为病者所苦.咳嗽的病名、成因、证候等首见于《内经》,仲景勤求古训,阐发经旨,将《内经》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创立了咳嗽辨证论治思想.麦门冬汤组方精炼,方中仅半夏一味具有化痰止咳之功,其治疗咳嗽机理何在?笔者将其归纳为:基本病机为肺胃阴虚;病变脏腑在肺、脾、胃;用药刚柔并济,辛开苦降,调补中焦.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浅谈《针灸医籍选读·内经》中的几个问题

    [目的]探讨新世纪(第二版)《针灸医籍选读》中《内经》选的几个问题.[方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问题,寻找新的解释.[结果]该教材《内经》选部分比如原文的引用、注释、按语、提要等部分点滴内容需要些许商榷.[结论]新世纪(第二版)《针灸医籍选读》是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本科主干经典课程的教材,保持了中医原著的原汁原味,尽管存在少许值得商榷的问题,该教材仍是值得在教学中应用推广的优秀教材.

    作者:冯文林;刘丽敏;赵敏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住院患者对护士行为期望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新时期住院患者对护士行为的期望,为调整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制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者自行设计开放性问卷,对351名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从研究对象的答案中找出所期望的各种护士行为的术语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用SPSS软件进行频数和百分率的计算.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编码的术语进行归类.[结果]住院患者期望的护理行为十分广泛,可归纳为5个主题:整体感觉好;关怀、尊重、归属期望;精神情感方面期望;提供个性化服务期望;知情权及获取疾病知识期望.[结论]在新形式下,住院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行为期望是多元的,此调查结果在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时可做为参照依据.

    作者:周慧洁;程恒金;陶洁静;叶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模型生物学

    [目的]探寻中医学全息论的本质.[方法]从中医承载的哲学元素,推导中医理论统一的哲学思维模型、数学模型及数学模型公式,并在人体脏腑演化律及手掌脏腑定位中证明方法的正确性.[结果]任何相对独立的生物结构单元(全息元或全息胚),具有统一的思维模型、数学模型及数学模型公式潜在.[结论]传统中医全息论的本质,就是任何生物全息元潜在着统一的思维模型、数学模型及数学模型公式.

    作者:王全年;李秀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祛瘀法对干燥综合征血清IgG及其BAFF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系统研究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血清IgG参数在SS临床中的意义以及益气养阴祛瘀中药治疗SS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比较SS患者76例免疫球蛋白G(IgG)、疾病活动度(SSDAI)、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的差异,分析血清IgG的浓度与ESR、RF、SSDAI的相关性;并将76例SS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益气养阴祛瘀中药治疗)和西药组(羟氯喹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口干、眼干和关节痛)、IgG的浓度与ESR、RF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中药组治疗前后的血清BAFF和IL-10表达水平.[结果]SS患者血清IgG参数与SSDAI、ESR成正相关,尤其与SSDAI相关系数r达到0.545(P<0.01);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口干、眼干、关节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中药组在治疗后对SS患者口干、眼干的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血清IgG、ESR、R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中药组对SS患者血清BAFF和Il-10含量在治疗后有较好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5).[结论]SS患者血清IgG参数作为评价SS活动性的临床指标有一定的价值;益气养阴祛瘀中药治疗SS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SS患者口干、眼干、关节痛症状,降低血清IgG、ESR、RF,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BAFF和IL-10表达水平相关.

    作者:王新昌;唐晓阳;黄绥心;曹灵勇;李正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龙须藤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部位的研究

    [目的]筛选龙须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对龙须藤进行提取、分离得到不同部位的萃取物,采用牛Ⅱ型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CIA模型),以各组提取液灌胃给药,观察各组提取液对CIA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龙须藤具有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其他萃取物活性极弱.[结论]初步确定了龙须藤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为龙须藤深入研究抗类风湿关节炎奠定了基础.

    作者:郑海音;徐伟;李煌;褚克丹;陈立典;张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吴燕平分期治疗经期延长的经验

    [目的]总结吴燕平教授分期治疗经期延长的经验.[方法]分别从病因病机、辨证与辨病结合、分期论治等方面论述吴燕平教授治疗经期延长的经验.[结果]本病病机多为“虚、热、瘀”,与肾和冲任关系密切.根据以上病机,提倡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西医明确病因,中医辨证论治,分期治疗.用药组方多从脾肾入手,攻补兼施,标本兼治.[结论]吴燕平教授采用分期论治,健脾益肾的综合疗法,调整月经周期,调节内分泌,缩短经期,疗效明显.

    作者:左海红;吴燕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加味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方加味疏肝散对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以加味疏肝散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0例(治疗组),观察临床疗效,并与铝碳酸镁片合多潘立酮片口服的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临床症状如脘腹痛、胀满、嗳气、纳差等积分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疏肝散能明显改善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其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潘善余;徐安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